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華麗來襲,用音樂講述中軸線故事!

2021-01-09 澎湃新聞
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華麗來襲,用音樂講述中軸線故事!

2020-10-21 22:3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10月20日晚,由區委宣傳部支持、北京民族樂團演出的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進行首演。在現場觀眾的掌聲中,北京中軸線故事在流動的音樂聲中縈繞迴響。

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長約7.8公裡的北京中軸線宛若脊梁,它不僅是中國最具典型意義的城市中軸線,世界城市建設史上城市規劃設計的傑出典範,同時還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民俗生活。

西城區作為中軸線文化遺產的重要承載地,正在推進相關項目的實施,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擦亮北京文化金名片。為了讓全區幹部群眾了解中軸線申遺工作,品味中軸文化魅力,共同參與到申遺工作中來,區委宣傳部聯袂北京民族樂團推出大型民族交響樂《中軸》,並會同區總工會組織全區廣大幹部群眾觀看首場演出。

《中軸》是一部大型民族管弦樂組曲。整部作品以申遺的14處遺產點為依託,由九個樂章組成。既有民族管弦樂合奏、民族器樂協奏,也有聲樂、鼓曲等不同形式,作品結構宏大,集莊重、大氣、諧謔、活潑等不同風格,融歷史凝重與市井文化於一體。

整部作品由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綱擔任音樂總監,並與另外七位優秀的青年作曲家組成強大的創作團隊,在民族管弦樂的基礎上融入不同藝術元素進行創作,並特邀北京史研究會會長、中軸線專家李建平擔任史學顧問。

當晚,《一城永定》《紫禁三和》《國之中軸》等組曲,通過音樂素材描繪市井畫面,通過音樂敘事展示中軸線上的古蹟、人文,通過多樣的音樂語言勾勒具象的城市建構,講述融傳統與現代為一體的中國故事,徵服了觀眾,贏得了現場熱烈的掌聲。

正如音樂總監葉小綱所說:「選用大型民族管弦樂來表現《中軸》,是中國音樂家的責任,希望能用本民族的樂器,向世界展示我們的國樂之聲,用音樂為非遺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文字:宋紅英

圖片:北京民族樂團

製作:廖子南

責編:王昭

審核:苑佳

歡迎廣大市民提供新聞線索:

熱線電話:66237796(工作日9:30—17:30)

郵箱:xcxmtk@163.com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分享你喜歡的文章!如在公眾號或網絡轉載請註明來源:

北京西城(ID:bjxchnews)

對於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華麗來襲,用音樂講述中軸線故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正式首演
    從永定門到天壇,從天安門到鐘鼓樓,北京的中軸線是閃亮的北京名片。10月20日晚,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用民族管弦樂展現中軸線上的古蹟與人文故事。《中軸》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民族樂團創作演出。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長約7.8公裡的北京中軸線宛若脊梁。
  • 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六月首演
    臺海網5月18日訊 據北京日報客戶端報導 2020年北京演藝集團重點項目、大型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將於今年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首演。日前,該劇主創葉小綱等人及京演集團相關負責人,沿著北京中軸線,從南至北進行深度採風。
  • 組圖:《追夢紅樓》民族管弦樂組曲音樂會在京上演
    人民網北京12月2日電 (尹星雲)近日,以「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經典」為主題的《追夢紅樓》民族管弦樂組曲音樂會在北京音樂廳上演。本次音樂會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會、首都師範大學主辦,首都師範大學承辦,北京音樂家協會、京津冀合唱藝術研究會共同組織。
  • 毛一涵-追夢紅樓·民族管弦樂組曲獨唱音樂會現場直播
    11月29日晚19:30 將在北京音樂廳舉辦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會,首都師範大學主辦,北京音樂家協會協辦的2020北京文藝基金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一一《追夢紅樓》87版紅樓夢電視劇組曲民族管弦樂獨唱音樂會(指揮:首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李剛,樂團:首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青年民族樂團,
  • 民族管弦樂登上上海舞臺問好世界
    「阿斯爾」乃元代盛行的蒙古族宮廷音樂的一種,屬於純器樂宴曲曲牌······11月18日晚,伴隨著上海大劇院舞臺字幕的閃現,具有濃鬱蒙古民族風格的古老器樂合奏曲悠揚迴蕩在劇場上空,飄向現場1900多名參加第二十屆上海國際藝術節的中外嘉賓的耳畔。
  • 南宋博物館開建,《南宋》組曲先來了
    杭州本土樂團——禾樂坊樂團近日原創了一部《南宋》的音樂組曲,音樂主要描寫和展現的就是南宋的興衰史。2017年7月,一群對江南人文有濃厚興趣的杭州本地音樂人,組建了一支以原創為主的音樂團隊--「中國杭州禾樂坊流行國樂樂團」,成員大多有著二、三十年的音樂活動經歷。
  • 【歐美經典音樂】快閃《行星組曲-木星》
    創作於1914年至1916年間的管弦樂組曲《The Planets(行星)》是古斯塔夫.霍爾斯特最有名的作品。管弦樂組曲《The Planets(行星)》有七個樂章,分別以火星、金星、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命名。
  • 霍爾斯特 - 行星組曲
    漫步音樂三百年(九)——20世紀「新民族樂派」之霍爾斯特《行星組曲》
  • 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
    管弦樂組曲。1920年11月15日在倫敦皇后大廳首次演出。全曲由七首樂曲組成,分別以七顆行星的名稱為標題。依次為:火星、金星、水星、木星、士星、天王星、海王星。除了地球和當時還不為人類所知的契王星外,太陽系的行星都在這部作品中得到了表現。初演時作者曾對記者說:「這部組曲的創作動機源自諸行星在星佔學上的意義。
  • 行星組曲:木星
    《行星》組曲是一部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創作的管弦樂組曲,該組曲一共分為七個樂章,啟用了多種樂器,可全奏也可選奏。在科幻音樂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行星》組曲是一部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創作的管弦樂組曲,完成於1914年到1916年之間,分為七個樂章,分別以九大行星中的七個星球(地球和當時不為人們所知的冥王星除外)命名,樂隊編制也非常龐大,啟用了一般很少登臺的低音長笛、低音雙簧管、低音單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號等管樂器,以及管風琴和眾多的打擊樂器,最後一個樂章中還有一段六聲部的女聲合唱(有時以兩支獨奏長笛取代
  • 古典名曲欣賞28 歡樂使者,霍爾金特《行星組曲》
    曲目介紹《行星》組曲是一部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創作的管弦樂組曲,該組曲一共分為七個樂章,啟用了多種樂器,可全奏也可選奏。在科幻音樂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一樂章經常被單獨演奏,成為受人喜愛的通俗音樂作品。它又分為三個主題:第一主題為C大調,快板,2/4拍,喜悅的情緒十分明顯;第二主題充滿生機,熱情洋溢,富有氣勢;第三主題轉為3/4拍,象一首民間舞曲,氣氛熱烈。第二部分由原來的快板轉為行板,為一首雄壯的「歡樂頌歌」,類似東方五音音階的旋律,親切感人,樸實生動,又不失莊嚴與偉岸。第三部分為第一部分的反覆,又體現了宇宙的遼闊與未知的神秘。
  • 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薩金特
    薩金特指揮倫敦交響樂團《行星》組曲是一部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創作的管弦樂組曲
  • 行星組曲揭開2018年「打開音樂之門」暑期音樂會序幕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堵力)7月6日,「音樂的宇宙之旅」交響視聽音樂會拉開了2018年「打開音樂之門」暑期音樂會序幕。  在這場宇宙「探險show」中,觀眾們在欣賞中國交響樂團演奏的神秘莫測的「行星組曲」,想像其所描繪的每個行星各自的「性格特點」的同時,可以觀看科普類、故事類以及情懷類的行星趣味小知識視頻。
  • 亨德爾音樂作品——組曲、賦格與管風琴協奏曲
    亨德爾的主要作品大都收集在了四冊《亨德爾古鋼琴作品集》內,在體裁上主要有組曲、賦格曲及變奏性樂曲等。其中1720年在倫敦出版的第一冊收集了唯一經亨德爾本人審閱並同意出版的8套組曲。(一)組曲亨德爾組曲的成功之作完成要早於巴赫的《英國組曲》和《法國組曲》,主要被收集在了第一冊古鋼琴曲集中。
  • 專訪音樂大家王立平:87版《紅樓夢》組曲創作者
    1979年,他為電視片《哈爾濱的夏天》作詞作曲的插曲《太陽島上》風靡全國,一夜成名;1980年,他為電影《戴手銬的旅客》填詞譜曲的《駝鈴》飽含著濃濃的戰友情,傳唱至今;而耗時四年精心創作的87版《紅樓夢》組曲更因其較高的藝術價值和震撼力,成為中國民族音樂史上的經典之作。王立平還為推動我國著作權法的制定、實施和完善,做了大量工作,領導並創建了我國第一個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
  • 霍爾斯特-《bE大調第一組曲》,現代交響管樂的開山之作!
    霍爾斯特出生於一個音樂家庭,其父是一名鋼琴教師。受家庭的影響,霍爾斯特18歲時,就已擔任管風琴師與唱詩班指揮,並開始進行音樂創作。霍爾斯特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其中有歌劇、管弦樂曲、鋼琴曲以及獨唱、合唱。其中,最為人們廣為熟知的,當數他的《行星組曲》。
  • 柴可夫斯基:在音樂中打破傳統,融入新的夢想
    在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之前,他就讀於聖彼得堡的法學院。1865年,他剛好25歲。畢業後,他在莫斯科音樂學院找到了一份全職工作,教授管弦樂。他真正走上成名之路是在19世紀70年代。那時,一位隱居的女人走進了他的生活,給他無限的資助。她不僅在經濟上支持他,而且在音樂創作上也支持他。他開始在交響樂、歌劇和芭蕾等領域漸漸小有名氣。
  • 別開生面的音樂插圖
    儘管關於此人的介紹在中文出版物裡絕無僅有,卻並不表示其人名不見經傳,反倒顯示咱們的音樂見聞還有待拓寬。斯維裡多夫1915年出生於庫爾斯克地區的法捷日城鎮,父親是布爾什維克擁護者,卻在他四歲時遭殺害。斯維裡多夫小時候已學會演奏巴拉萊卡琴(俄式三弦琴),曾獲選進入當地的俄羅斯民族管弦樂團。1936至1941年在列寧格勒音樂學院深造,成為蕭士塔高維奇的得意高足。
  •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
    ❤素材源自網絡:)《行星》組曲是一部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創作的管弦樂組曲,該組曲一共分為七個樂章,啟用了多種樂器,可全奏也可選奏。行星組曲與純粹的天文學並無關係,而僅僅是建立在古代迦勒底人、中國人、埃及人和波斯人所熟悉的「佔星術」之上的。霍爾斯特在1920年公演時曾對記者說:「這些曲子的創作曾受到諸行星的佔星學意義的啟發。它們並不是標題音樂,也不與古代神話中的同名神仙有任何聯繫。
  • 孕期胎教應該如何選擇音樂
    音樂胎教幾乎是所有的媽媽都會選擇的胎教方式,那麼在孕期的各個階段我們應該如何選擇胎教的音樂呢?哪些音樂更適合胎教呢?今天小編就來幫你梳理一下。孕中期胎教音樂聖·桑一管弦樂組曲《動物狂歡節》第七曲《水族館》艾倫貝格一《森林水車》德彪西一《大海》第二曲《波浪的遊戲》之《在小船上》亨德爾一《水上音樂》之《號管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