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電工拆除私接的接線板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餘淵蕭顥實習生高瑞鵬)昨日,家住武漢市江岸區綠茵仁居小區的不少居民反映,小區內設置有電動車充電箱,然而一些車主嫌充電箱收費太貴,私自從家中丟下插線板,牽線到架空層充電。甚至有一名新能源車的車主也從高空牽線充電,這讓大家憂心不已,擔心出現安全事故。
居民陳先生(化姓)介紹,小區於2006年建成交付,那時候小區裡並沒有建專門的電動車棚,居民們只能從家中私拉電線給電動車充電。2年前,新的物業公司進駐小區後,在小區內安裝了3個電動車充電箱,然而部分居民嫌充電箱收費太貴,仍堅持用私拉電線的方式給電動車充電。前不久,甚至有一輛電動汽車也開始用這種方式充電,這讓大傢伙擔憂不已。
昨日上午11時許,記者在該小區看到,整個小區只有一棟居民樓,居民樓下的架空層被劃分為兩塊,用來停放汽車以及電動車。此時架空層內的電動車停放處,橫七豎八「空降」了不少接線板,電線交錯纏繞,有的甚至布滿了蜘蛛網。記者注意到,事實上架空層內共裝有3個黃色的充電箱,充電箱上的收費明細顯示,車主支付1元,可充電3.5個小時,以此類推,支付2元則可充電7小時。正常情況下,車主支付2到3元,即可將電動車充滿電,但該充電箱卻少有人使用。
記者隨機採訪了多名小區業主,有人認為電線如此私拉亂接,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還有業主認為,接線板露天放置,萬一有小朋友好奇去摸,一旦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
在小區單元樓下,有一張物業張貼的「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通知書顯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嚴禁在小區私自牽線給電動自行車充電。小區內有業主在架空層亂牽電線隨時充電,存在消防安全隱患,責令這些車主於8月10日至13日前自行拆除,在限期內拒不拆除的,消防大隊、派出所將聯合物業、業委會在14日予以拆除收繳。
該負責人說,儘管他們已經提前張貼了整改通知書,並給業主們預留了足夠的時間,自行拆除私拉的接線板,但不少業主雖口頭答應,但並未付諸行動。昨日下午4時許,他們已請專業人員,將架空層內的接線板全部拆除。
來源:楚天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