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奮鬥路 廣州故事多

2020-12-06 廣東頻道

原標題:激情奮鬥路 廣州故事多

  「文化廣州」 引入港臺小說第一人、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會名譽主席黃樹森 三十年代生人

  「人才廣州」 「最牛校長」、廣州中學校長吳穎民 五十年代生人

  「藝術廣州」 星海演藝集團管委會副主任,星海音樂廳主任劉瑩 六十年代生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九層之臺,起於累土,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離不開一代又一代奮鬥者的奉獻。

  在昨晚舉行的廣州城市形象國際傳播年之「向幸福出發——我與改革開放」故事會中,多位拼搏多年、成果豐碩的奮鬥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幾位奮鬥路上的「老兵」,昨日接受了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的專訪。

  統籌/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申卉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申卉、黃蓉芳、葉碧君、方晴、秦松、龍錕

  「文化廣州」

  引入港臺小說第一人、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會名譽主席黃樹森

  三十年代生人

  見證武俠小說言情小說從廣州「一路向北」

  作為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會名譽主席,黃樹森是改革開放40年文化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他最早引港臺小說進入內地,極大地激發了廣州的文化活力。

  黃樹森回憶,1978年前後,廣州對香港和澳門「半」開放,因此被稱為「南風窗」。那時,他首次將梁羽生的《白髮魔女傳》引進內地。從此,香港的武俠小說開始引入廣州,並逐漸向北方推移,與言情小說一同改變內地的文學格局,也改變了內地原有的知識體系。

  自上世紀80年代起,廣東的出版社出版了沈從文、鬱達夫等作家的作品集,刊物改革使社會文化全面崛起,湧現出大批人才。他舉例,上世紀90年代初,現為深圳市作家協會駐會副主席於愛成撰寫了流行音樂史論的相關書目——《狂歡季節》,後被韓國購買版權;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的施愛東,在學生時代便撰寫了《點評金庸》,引發後來的眾多點評。

  黃樹森說,在文學界發展的基礎上,文化發展也加入了更多新元素。電視、流行音樂、雕塑等被人們視作新形式的文化作品,推動廣州文化的發展,使得當時人們的眼界和視野也更開闊。

  改革開放初期,文化界關注的一大焦點是怎樣看待香港電視劇。為此,黃樹森研究了好幾晚電視,在報刊上跟持有不同觀點的文藝從業者討論。在黃樹森看來,當時的廣州文化氛圍非常活躍。

  「廣州的氛圍很開放,給予不同的想法和文化更多包容。」黃樹森說。

  他表示,到了上世紀90年代,廣東文化更蓬勃發展。例如廣州市電視臺的《外來妹》,廣東省電視臺的《公關小姐》《情滿珠江》等劇集基本上風靡了中國內地。黃樹森對此感到十分自豪。不過他也坦言,廣東、廣州的文化要再續輝煌,需要廣東、廣州的文化人不斷總結、推陳出新。

  「人才廣州」

  「最牛校長」、廣州中學校長吳穎民

  五十年代生人

  為培養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而感到幸福

  「在40年的職業生涯中,我覺得最幸福的事情,並不是有多少學生考上名牌大學,而是我的學生在若干年之後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對社會有重大貢獻。」吳穎民告訴記者。

  現任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廣州中學校長的吳穎民,職業生涯與中國改革開放「同齡」,他從事教育工作40年,曾在「廣東牛校」——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擔任17年校長。退休四年後,他又出任廣州中學首任校長,為廣州中學「吸粉」無數。他對基礎教育的獨到見解和超前的教育理念,被老百姓譽為「最牛校長」。

  見證和參與了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的吳穎民,把改革開放40年來的基礎教育發展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978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這個階段,國家經濟基礎薄弱,百廢待興,學生們求學如饑似渴,但教育發展和教學研究都還處於摸索階段,教育以培養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提高科學文化素養為主要目標。第二個階段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到2000年。這一階段,基礎教育除了重視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外,開始注意學生價值觀、道德品質觀的引導。但應試教育在這一階段愈演愈烈,導致學生負擔過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第三階段是進入新世紀到現在。中央明確提出要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尤其是進入新時代以來,高質量發展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基礎教育也更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時,由於學生和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又面臨著教育均衡發展的課題。

  吳穎民認為,基礎教育的功能是為每一個學生未來的成長奠定基礎。因此,不能過於功利、急於求成,更不能拔苗助長、追求「快速成績」,要保持護花使者靜待花開的心態。

  在吳穎民看來,高考分,當學霸,並不等於就是優秀人才。名校學生更加不能只講成績,一定也要講品德、講胸懷、講責任擔當。他解釋了1990年他為什麼在華附首創學生學農。正是因為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他發現有的孩子雖然學習成績很優秀,但卻缺少應有的社會責任和擔當。

  「如果有一天,他們真的成了各行各業的領袖人物,卻沒有社會責任感,沒有一種對弱者的人文關懷,那將會怎樣?我是蠻擔心的。」他說,他覺得讓孩子深入社會學習體驗、了解國情、了解社會建設非常重要。「這樣,這些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今後無論是從政,還是從研、從商、從教,都會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和擔當」。

  「藝術廣州」

  星海演藝集團管委會副主任,星海音樂廳主任劉瑩

  六十年代生人

  讓世界名家古典樂走進百姓家

  1988年,廣東的主政者決定以世界一流的音效標準建造一座專業的音樂廳。10年後,這座音樂廳落成在廣州二沙島珠江之畔,它是國內第一個以山谷梯田式結構建造的音樂廳,並被賜予一個意義非凡的名字——星海。

  自此,世界級的名家名團紛至沓來,中國音樂版圖上,添上了廣州這一重鎮。20年過去後,星海音樂廳仍擁有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聲學設計,並成為中國最具活力的專業音樂廳之一。

  「改革開放讓廣州走在風氣之先,讓它擁有開放的眼界和超前的思維。」星海音樂廳主任劉瑩感嘆道:「可以說,是改革開放帶來了星海音樂廳。星海音樂廳20年的成長,也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的輝煌。」

  一流的音樂廳吸引一流的音樂家。德勒斯登、維也納愛樂、慕尼黑愛樂、指揮家馬澤爾、迪圖瓦、艾森巴赫、尼爾森斯、音樂家馬友友、郎朗、穆特、帕爾曼、布赫賓德……星海音樂廳曾經迎來或即將迎來的世界頂尖名家名團,即使與世界級音樂廳相比也毫不遜色。

  星海音樂廳推動與見證了本地古典音樂力量的崛起,廣州交響樂團、廣東民族樂團等一批本地優秀樂團早已成了音樂廳和樂迷的「老夥伴」。

  在星海音樂廳,高雅藝術並不「高冷」,星海音樂廳堅持的是「高而不貴」。

  劉瑩表示,她聽到過不少市民對是否有能力欣賞古典音樂的疑慮。

  「古典音樂就存在於廣州市民的生活中,我們要打破大家自設的門檻。」劉瑩說。

  2009年開始,廣州交響樂團聯手星海音樂廳推出「周日音樂下午茶」的音樂會。9年間,這一性價比極高的音樂會票價不過從50元升至80元,卻邀請到名指揮、名音樂家為觀眾邊演奏邊講解。這讓重實惠的廣州人趨之若鶩,每每開票都被搶購一空。

  「人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不斷提升的,對藝術的欣賞和需求也是不斷提升的。隨著免費、低票價的普及音樂會不間斷培育,越來越多觀眾開始不滿足了,他們希望聽世界一流的名家名團。」劉瑩告訴記者。

  從2014年開始,星海音樂廳推出「高端文化惠民」項目「年度音樂大賞」——每年選六七場最好的項目,每場拿約300張票,以半價供市民購買。

  在這一項目中,即使是世界頂尖的維也納愛樂樂團,最低380元就能搶到票。開票前一天下午5時多,就有樂迷來排隊。第二天早晨,隊伍甚至能排到廣場另一端的美術館,等候最久的一位排了16小時。「這在10年、20年前是不能想像的,古典音樂能把票賣完,甚至像流行音樂一樣的火爆。」 潛移默化之間,星海音樂廳讓喜歡喝早茶、吃夜宵的廣州人也有了進音樂廳的習慣。20年來,走進星海音樂廳的觀眾人次高達600萬,還吸引了12萬會員「擁躉」。

  與此同時,星海音樂廳的音樂樣式正走向「多元化」的口號,爵士、民樂、民謠甚至搖滾,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作為音樂廳,有這麼好的聲場,就應該成為音樂表演的旗艦店。」劉瑩說,「好的藝術,可以超越它本身的樣式、時間、地域,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去年12月3日,曾獲得過8次格萊美的提名、格萊美「最佳爵士演唱專輯獎」得主的美國著名爵士樂女歌手佩蒂·奧斯汀(Patti Austin)在星海音樂廳演出,開出的歌單一度讓劉瑩擔心「一首都不熟悉,觀眾會不會不接受」。結果演出當天,無一觀眾不被年近70歲的「爵士歌后」的演繹所折服。

  劉瑩表示,星海音樂廳已經從城市地標,成長為一個市民共有的精神家園,越來越多人因為音樂聚集在這裡。隨著物質消費趨向同質化,由音樂廳、大劇院、博物館、美術館等組成的文化場館成為一座城市獨特氣質的象徵,它們讓城市更有辨識度,擁有更強的文化軟實力。

(責編:牛攀、陳育柱)

相關焦點

  • 【中國夢·踐行者】奮鬥四十年 廣州故事多
    昨晚,廣州城市形象國際傳播年之「向幸福出發——我與改革開放」故事會在廣州的城市會客廳廣州塔舉行。40年前開始的這場偉大變革,為的正是我們攜手走向幸福,向美好生活前行。故事會邀請了20多名最具代表性的幸福開創者、城市建設者和創新者,共同講述他們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的幸福瞬間。
  • 中國人的故事丨青年,新時代的奮鬥者
    「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奮鬥,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生命力所在。」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座談時這樣對青年學子說。  翻開這些優秀青年代表的故事,他們用無畏的勇氣、堅定的理想和踏實的行動告訴你:青春無價。
  • 《吉他兄弟》熱播:講好新時代的青年奮鬥故事!
    當吉他和兄弟撞個滿懷,當現實和夢想融為一體,當曾經和當下通通展現,奮鬥途中的自我應當何去何從?那麼,搬好小板凳,一起來觀賞這部熱血十足的奮鬥劇吧! 《吉他兄弟》主要講述的是吉他兄弟方清明、方清華從農村老家跑到廣州吉他廠打工謀生活,經歷重重困難最終從打工仔變成吉他廠老闆
  • 《火花》很真實的奮鬥故事,不錯的電視劇情節
    《火花》很真實的奮鬥故事,不錯的電視劇情節。第一個哭點是跨年夜在警察局吃的杯麵,小人物在歡樂美滿的氣氛中總會更加倒黴和辛酸;第二個是吉他小哥在東京唱的最後一首歌,「吹起口哨向前走吧 我沮喪的朋友啊。」為了生活就這樣違背自己的內心和初衷了,德永沒辦法忍住自己的眼淚;第四個哭點是談完解散後德永送山下離開,路上山下女朋友講起「鸚鵡」的段子,十年前不分場合拼命練習的的段子他們依舊脫口而出,只是這十年他們沒能創造出奇蹟;第五個哭點是spark的告別演出,德永哭著吼著真假難辨的話,說「我唯一推翻的只有努力就有回報這句美好的話
  • 《激情十載、感動常在》撼動農資屆
    6、吳偉 江蘇克勝集團總經理標哥故事,故事標歌。創業徵途,夢想天空鈐印飛翔痕跡。風雨兼程,激情歲月聆聽大地回聲。7、楊波濤 海利爾藥業集團總裁這應該是第一部系統記錄農資人奮鬥史的自傳記,它將成為年輕人職業生涯自我修煉的活教材,農資江湖,充滿故事。標哥傳說,激昂勵志。
  • 青年習近平的奮鬥故事
    青年習近平的奮鬥故事 2020-05-04 15:41:19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
  • 「我們不是偶像」五月天廣州激情火爆開唱(圖)
    「我們不是偶像」五月天廣州激情火爆開唱(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09日 12:14 來源: 南方都市報 五月天廣州激情開唱。
  • 廣州創新故事博鰲開講
    十位廣州故事的講述者雖然來自不同的領域,但他們幾乎都能自如地使用英語演講,自信地向世界講述自己在廣州奮鬥成長的創新故事,與世界分享中國城市創新與開放的嶄新經驗,展現出廣州作為世界一流城市的魅力和活力。
  • 每日精點|扭曲「奮鬥觀」當休矣
    關注每日熱點 精選精闢觀點1、扭曲「奮鬥觀」當休矣拼多多一名年輕員工凌晨下班後猝死一事,引發社會對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的關注,也讓人們對什麼是奮鬥、奮鬥為了什麼等問題有了更深入思考。點評:一切的奮鬥,都是為了讓人們過上更好生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 這樣的「速度與激情」,美極了!
    12月27日,2020廣東南海灣山地自行車越野挑戰賽在南海西樵鎮西岸激情開賽,來自全國各地的山地自行車騎手,在穿越湖畔美景、現代建築與古村、山路峰巒疊障的賽道上,上演了一出「綠野仙蹤」版的速度與激情。比賽以逆時針方向進行,在賽道前9公裡的柏油路和水泥路面上,選手在賽道上你追我趕,爭分奪秒;進山後,各位山地高手在約11KM的山地越野路面上進行力量與技巧的博弈、速度和激情的較量。
  • 永遠用奮鬥定義自己
    在華潤的參與推動下,首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於1957年在廣州開幕,這就是後來舉世聞名的廣交會。   忠誠奉獻,還有為香港運送鮮活冷凍商品開行「三趟快車」,還有從國外採購糧食運往國內,還有打破西方的經濟封鎖……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亮相央視 在平塘引起熱烈反響
    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貴州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路喬cp激情滿滿,《民國奇探》驚現冤魂索命!
    這是一部典型的雙男主電視劇,講的是在民國期間,兩人合作破案的懸疑劇,破案過程中是激情滿滿的兄弟情,無論是胡一天的求抱抱,還是張雲龍為胡一天拿掉嘴角上的食物殘渣,都讓我們瞬間變成檸檬精
  • 《速度與激情10》分上下集 馮迪索:無法避免
    記者羅凌筠/綜合報導馮迪索(Vin Diesel)《速度與激情9》預告日前發布,這集多加了約翰希南(John Cena)演出唐老大的弟弟、「韓哥」姜成鎬也「復活」回歸,玩命宇宙不斷壯大,馮迪索證實,《速度與激情10》很可能分成上下兩集,交代完整個故事
  • 《奮鬥吧,少年!》育青少年全力以赴熱血備戰
    網易娛樂8月19日報導 青春校園體育勵志劇《奮鬥吧,少年!》持續在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劇場播出,芒果TV全網獨播。《奮鬥吧,少年!》開播至今,收視率名列同檔期其它熱播劇前列,豆瓣評分也從6.5分增長至7分,口碑持續穩步上升。
  • 廣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校友陳海倫: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相信選擇 鋪就屬於自己的路  對於很多2011年入學的學生而言,自主招生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名詞。當然,不乏一些同學對自主招生存有偏見,而陳海倫同學則認為在主張展現自我的時代,這恰恰是最好的平臺。作為院團委辦公室幹事,大二的工作越來越多,沒有了晚修時間,很多同學開始放鬆學習。然而每天晚上陳海倫同學都會準時出現在圖書館,咬緊牙關合理安排時間,同時努力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積極學習對自己有利的、自己感興趣的相關技能與知識。
  • 初中作文素材: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
    中考作文素材: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   以奮鬥精神鑄就青春底色(人民觀點)   ——如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有那麼一股子中流擊水的勁頭,有那麼一股子以夢為馬的激情,奮鬥就將成為實現夢想的階梯、走向未來的橋梁   「這是一段紅色青春的奮鬥傳奇」「這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模樣」……
  • 著名科學家的故事點燃青年學子激情
    演繹愛國奉獻、創新求真、拼搏奮鬥等高尚品格的故事還能真正觸動青年學子的靈魂嗎?10月20日—30日,2018年「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江蘇匯演暨江蘇省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教育活動舉辦,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清華大學等9大高校以李四光、鄧稼先、錢學森等9位著名科學家事跡為原型而排演的話劇,在江蘇各大高校上演。帶著問題,記者走進現場。
  • 榜樣的力量 | ​劉仍貴:在激情奮鬥中綻放老兵光芒
    作為一名參過戰的老兵,我從來沒覺得自己老,因為在我的身體裡始終湧動著衝鋒的激情、流淌著勝戰的熱血!35年前,剛從汽車管理學院畢業的我,主動遞交請戰書,直接上了老山前線,擔任代理汽車排長,每天迎著槍聲前送給養、頂著炮火後運傷員,在前線來回穿梭,耳聞目睹一個個戰鬥英雄的感人故事
  • 成功心理學——激情!避免帕金森定律
    這第一條路是萬萬走不得的,因為那樣會喪失許多權利;第二條路也不能走,因為那個能幹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第三條路最適宜。於是,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則高高在上發號施令,他們不會對自己的權利構成威脅。兩個助手既然無能,他們就上行下效,再為自己找兩個更加無能的助手。如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於亨,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領導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