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觀看視頻短片↓↓
我叫劉仍貴,是北部戰區陸軍某合成旅高級工程師。我今年57歲,是旅裡年齡最大的兵。作為一名參過戰的老兵,我從來沒覺得自己老,因為在我的身體裡始終湧動著衝鋒的激情、流淌著勝戰的熱血!
35年前,剛從汽車管理學院畢業的我,主動遞交請戰書,直接上了老山前線,擔任代理汽車排長,每天迎著槍聲前送給養、頂著炮火後運傷員,在前線來回穿梭,耳聞目睹一個個戰鬥英雄的感人故事,「不怕死、不怕苦、不怕虧」的老山精神,一點一滴融進我的血脈。
期間的一次親身經歷,更是深深觸動了我。1985年12月23日,我奉命帶車拉著通信班到老山腳下搶修線路,車在滿是彈坑的蜿蜒山路上艱難穿行,途經一段陡坡時突然「趴窩」。想著這裡是暴露地段,我趕緊下車打開引擎蓋,判定是汽車出現「亂檔」,便和駕駛員一起三下五除二把車修好。這邊我們跳上車剛駛出沒多遠,一發炮彈呼嘯而至,就在剛才停車位置爆炸,大家驚出一身冷汗!這次死裡逃生的經歷,讓原本不大情願當「後勤兵」的我一下子猛醒過來,後勤也是打仗,保障就是戰鬥。
從那時起,我決心要在後勤崗位上幹出點名堂來,讓官兵在戰場上少流血,部隊打起仗來多些勝算。
這些年,我先後幹過汽車教員、司訓連長、汽車營長、裝備處長,無論在哪個崗位,我都帶著激情衝鋒在保障一線,練兵需要什麼我琢磨什麼,備戰緊缺什麼我鑽研什麼,研製革新的車輛原地調頭器、野戰單兵彈藥背具、野戰液壓舉昇平臺等12項科研成果,獲得了軍隊科技進步獎。
2017年,因部隊調整改革,我被分配到第79集團軍保障部幫助工作。那些日子,許多面臨重新選崗定編的同志焦慮難安,但我卻無暇更多,和機關的同志一起加班加點,現地指導多個旅完成裝備移交、彈藥調運等大項任務,馬不停蹄連軸轉。有的同志不解地問:「你現在連個崗位都沒有,咋還忙得像打仗似的?」我笑了笑說:「軍人嘛,人在哪裡哪裡就是『戰位』!」
2018年5月選崗定編時,部領導對我說:「老劉,你年齡大了,想留在部裡繼續幫助工作也行,想就近選個單位也可以。」老伴叮囑我:「選個離家近的單位吧,要不想孫子了都撈不著見呦!」我了解到我們集團軍其中一個單位保障任務重、專業骨幹較少,便主動請纓,到了塞外最需要我的「戰位」上去。
報到時,正趕上單位臨機戰備拉動,領導「點將」讓我牽頭抓裝備戰備整治。當時,部隊正在野外駐訓,裝備分散、時間緊迫,我放下行囊就奔向駐訓場。這裡地處沙漠邊緣,條件十分艱苦,我和戰士們一起住帳篷、頂風沙、冒酷暑,逐個點位、逐臺裝備普查整治,常常為排除一個故障幹到深夜兩三點。奮戰一個多月,臉曬黑了、人累瘦了,換來裝備完好率提升了十幾個百分點,上級抽點拉動,單位車輛100%按時機動到位。
經歷過戰火洗禮的人,對勝戰有著更強烈的渴望。在一次備戰能力檢驗評估中,部隊反映旅營戰術層面野戰彈藥保障手段落後,平戰轉換慢、配載不規範、殉爆隱患大等問題比較突出。我當即確定,著手研製與作戰需求相適應的「戰術級野戰彈藥庫(所)開設系統」。
聽說我要研製這個系統,有的老戰友好心勸我:「老劉,這是塊『硬骨頭』啊,你可想好了!」也有的講:「你都這麼大歲數了,就別折騰了!」我也很清楚,這個課題專業性很強,難度確實大,對55歲的我來說,更是個不小的挑戰。可我轉念一想,只要身上穿著軍裝,心裡就要裝著打贏,年齡越大越要有老兵的樣子,再難我也得上!
決心好下,攻關之路卻難走,但任何困難阻擋不了我求勝的腳步。沒有現成資料,我就重新拾起書本邊學習、邊琢磨;涉及電腦製圖,我就拜官兵為師、從零起步學CAD軟體;遇到攻關難題,我就一連走訪赤峰學院、陸軍工程大學等7家科研院所,向專家認真求教。防止彈藥殉爆,是整個課題的最大瓶頸。我一連兩個多月蹲在外訓場,畫草圖、做試驗。每次實驗失敗,次日一早我又出現在試驗點、開始下一次試驗,時間長了,官兵就開玩笑說我朝氣蓬勃,是「早上七八點鐘的太陽」!
經歷幾十次試驗、採集近千組數據,歷時1年半的攻關,終於打掉了這個「攔路虎」。我們採用模塊化結構設計,集彈藥裝載配載、存儲管理、安全防護等功能於一體,靈活調配的「戰術級野戰彈藥庫(所)開設系統」終於「出爐」。前不久,這項成果通過結題評審,得到專家組一致認可,評價「它填補了陸軍部隊野戰彈藥保障領域戰術層面的一項空白」。
心中充滿火熱激情,行動就有不竭力量。今年3月,作為集團軍參加國際軍事比賽「汽車能手」項目教練組組長,我又奔赴新疆庫爾勒,開啟了5個多月的備戰之旅。盛夏的庫爾勒戈壁灘,天幹地燥堪比火焰山,我和隊員們一起從早到晚釘在訓練場,練車輛駕駛,我把課目標準設到最難;練搶救搶修,我現地指導、一遍遍反覆專攻精練;練心理素質,我加大隨機考核、臨機增設情況……一天下來,迷彩服溼了幹、幹了溼,深夜上床時渾身酸疼,但第二天我又精神抖擻走上訓練場。
經過強化訓練,我和隊員們飛赴俄羅斯,踏上了期盼已久的沃羅涅日賽場。面對多變的規則、全新的賽道、陌生的車輛、強勁的對手,不少隊員心裡直打鼓,我結合自己的參戰經歷給大家鼓勁,帶領隊員們精細檢查保養車輛,爭分奪秒熟悉賽道、設計戰術。
賽場如戰場,沒有硝煙卻危機四伏,不見流血卻步步驚心。比賽中,我方與其他參賽隊展開激烈比拼,憑著30多年的保障經驗,我全程精準指導,戰友們咬牙奮力拼搏。最終,靠著過硬技能和堅定意志,我參賽隊奪得了團體第二的好成績,獲得5塊單項獎牌和1個最佳射手獎、1個最佳車手表現獎。
轉眼間,我的軍旅生涯已步入第40個年頭,我經常回想起那段青春激昂、熱血奔湧的參戰歲月,時常叩問自己,有沒有忘了初心、有沒有冷卻熱血、有沒有褪去激情?
今天,在這裡,我要向首長和戰友們說,作為一名老兵,我會一直衝鋒在打贏的路上,當那一天真的來臨,我還會像35年前一樣,衝上一線、奮勇作戰!
來源:北陸強軍號
整理:許博、賈玉君
視頻:李建軍、曹際超、吳旭升、於倩、李帆、楊五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