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祖國大地 貢獻青春力量

2020-12-05 中國西藏網

  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特別報導

  穿著黑色窄袖且鑲有花邊的彝族開襟上衣,貴州大學「博士村長」團隊的路演人高磊一出場,便以這身民族特色服飾吸引了評委的目光。

  「你們被稱為『博士村長』,有行政權力嗎?」評委發問。「當然沒有。」高磊憨然一笑,「我們的目標是做公益扶貧。因為每天在田間地頭和老鄉們一起勞作,他們就『博士村長』『博士村長』地叫著。」

  11月19日,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總決賽結果出爐,「博士村長」等24個項目獲得大賽金獎。從黃土高原的「花餜餜」,到鄱陽湖邊的「魚米米」,從「太行潞黨參」到西部「參芪草」,從掌上「智」村到蟻巢傘……大學生創客們從祖國各地會聚而來,演繹著一個相同的主題——紮根祖國大地,扶智扶志,以燎原之勢的星星之火,貢獻澎湃的青春力量。

  紮根泥土,一場有溫度的扶貧戰役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海拔最高可達2800米的太行山區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孕育了優質藥材潞黨參。

  這裡又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種植潞黨參一直是當地百姓的主要收入來源。作為太行兒女,在「太行潞黨參」項目負責人曹亞玲的記憶裡,到了採收季節,潞黨參總是鋪滿院子,「為什麼這麼好的潞黨參賣不出去呢?」

  帶著這個從小就有的困惑,曹亞玲入讀山西醫科大學中藥學專業,從本科到博士階段一直研究潞黨參。

  「如今,一等品售價每公斤200元,同樣的潞黨參,收入增加3倍。」在路演現場,曹亞玲自豪地說,10年間,項目團隊共服務了6個縣,免費提供潞黨參苗10萬株,先後與33家合作社籤訂產學研合作協議,實現了潞黨參產業扶貧與就業扶貧。

  曹亞玲帶領團隊定期下田、指導農戶種植潞黨參時,王倩、高磊等貴州大學博士生也在苦苦思索著:他們這些走出大山的孩子,能用自己的力量為家鄉做些什麼?2017年11月,「博士村長」項目誕生了。

  「我身上的這件彝族衣服,就是在烏蒙山區下鄉扶貧時,當地一位阿公送給我的,一般情況下,這種衣服只會給自己的兒子。」高磊介紹,「博士村長」項目以產業幫扶、科技幫扶、文化幫扶、人才振興為主導,開創了產業振興、造血扶貧的全新模式。

  找準痛點,貢獻「最強大腦」

  陝西蒲城是典型的農業縣和貧困縣,也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扶貧對接點。學校的「農掌門」團隊走訪調研蒲城70餘次,發現當地的自然條件十分適合種西甜瓜。

  當地老鄉卻抱怨:「一是種子不好,二是技術不行,賣不出去,真是愁死人了。」路演現場,「農掌門」學生團隊負責人韓鶴林將團隊發揮電子信息特色學科和智力人才優勢,進行產業賦能的故事娓娓道來。

  在選種上,西電匯集全國30餘家科研院所提供的優良品種,在「農掌門」產學研一體化示範基地進行試種,選出10種適合在蒲城種植的品種。

  種子選好了再教農民種。團隊基於西甜瓜病蟲害資料庫開發了智能識別系統,並整合了培訓內容,開展線上線下培訓。

  最後,帶著農民賺錢。「我們依託校友企業拓寬銷售渠道,通過農掌門資料庫,精準匹配供需關係,賦予蒲城西瓜品牌價值。」韓鶴林說,這樣一來,農民的瓜不僅賣得出去,價格還更高了。

  像「農掌門」項目一樣,針對產業發展痛點,充分發揮學科優勢,精準對接需求,量身打造平臺,是此次「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項目的一大亮點。

  賽道商業組全場最高分、寧波大學科研團隊的「海蟹富鹽鹼」項目,攻關4年,不僅申請了兩個發明專利,更是將東海青蟹成功養在了黃河灘上,為當地村民蹚出一條家門口的致富路。

  浙江大學「石蛙規模化生態養殖精準扶貧領軍者」項目團隊經過7年探索,攻克石蛙養殖業30年未解決的難題,並提供獨家疫苗、專利飼料和高效生態規模化養殖技術,致力於科技扶貧。

  深度賦能,「雙創」大樹才能根深葉茂

  南寧學院創新創業學院院長馬駿發現,「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的很多項目已經走出了圍牆,不局限於師生合作,而是更多地尋求與企業、政府和社會合作,進行深度賦能。「大學生朝氣蓬勃,充滿熱情,但是往往缺乏實踐經驗,外部的投資人和其他資源,是他們創業的培養基和加速器。」

  參賽項目「孟子居『一棵樹』公益扶貧項目」就呈現出這樣的特點,項目負責人楊國慶介紹,項目發軔於校園,學生是運營主體,以社會實踐作為切入點、聯繫高校、企業、政府、研究所運作精準扶貧。

  「項目與全國20餘所高校合作進行實踐調研,團隊已經與北京科技大學、山東省農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深入合作。」楊國慶說。

  項目發展到一定階段,還可以形成一種良性互動。「我們成立了50餘個產學研基地,帶領更多學生到基地進行技術實驗,真正做到了產學研一體化結合。」廈門大學嘉庚學院「中天創客」項目負責人陳玉萍介紹,團隊不僅孵化出了區域公共自有品牌,更打通了商品流通體系,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反哺學校的「雙創」教育。

  大賽評委、古村之友董事長湯敏認為,「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的很多項目真正走到基層,踏踏實實去解決實際問題,不搞花架子和噱頭,非常有意義。但他也指出,真正好的「雙創」項目既要有情懷有創新,還要有可持續性。

  「現在有一個新的提法,叫社會企業,這是一種以義為先,義、利並重的商業模式,大學生們不妨嘗試以公益情懷為內核、以可持續發展路徑為目標,借用該方式來解決社會問題。」湯敏說。

  《中國教育報》2020年11月20日第2版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紮根祖國大地,踐行濟民初心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2020暑期思政...
    師生們走向城鎮鄉野、相聚線下雲端,以赤子之心丈量祖國大地,以專業知識觀照社會現實,力求用實際行動踐行「經世濟民」初心,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紮根中國大地,探尋改革前沿「農,天下之大業也。」鄉村興國家興,百姓富國家富。
  •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青年這些話,讓青春充滿奮鬥力量!
    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希望你們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堅持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以青春夢想、用實際行動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視頻]「青春為祖國歌唱」開場!上海交通大學@了華東師範大學
    歌曲節奏明快,充滿希望和力量感,具有很強的愛國主義精神。「這次拉歌活動很有感染力,從同學們的合唱中,我感受到了年輕人的那種樂觀和積極向上,也感受到了他們對祖國的熱愛和青春的力量。」孔海南教授表示。於是,麗娃河櫻桃河畔,櫻花樹旁海棠花下,華師大的校園裡,學子們通過《我在未來等你》《華東師範大學校歌》《共築中國夢》傳出了「青春為祖國歌唱」的優美歌聲。一首首青春旋律,唱出學子愛的宣言。青春之我,奮鬥之我,我們是追夢人,也是圓夢人。在歌聲中,師大學子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
  • 紐西蘭中國商會心繫祖國疫情 凝聚力量做貢獻
    國內各省市地區支援大量醫務人員、善資善款前往重災區武漢市,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共同抵禦疫情,紐西蘭中國商會全體會員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在中國駐紐西蘭大使館、駐奧克蘭和基督城總領館的指導及統籌下,立刻組織開展了「心繫祖國 讓愛傳遞」為疫區捐資捐物的系列活動。
  • 121歲的北大正青春!四代人同唱這首歌
    121歲的北大正青春!猛戳視頻,看最青春的北大人!鍾梓歐校友他在帕米爾高原為祖國歌唱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奔赴基層深深紮根「西陲第一鄉」吃再多苦,受再多的累他也只有一個願望——讓鄉親們脫貧!無論選擇大地或星光大漠、雪原或海洋他們都是北大人無論選擇什麼北大人總向著祖國的方向!
  • 長江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馮定:紮根大地育英才
    幾十年間,他致力把畢生所學向學生傾心相授,經他「點撥」的學生拿國家獎學金、獲中國研究生石油裝備創新設計獎、獲評「工程碩士實習實踐優秀成果獲得者」榮譽稱號、授權發明專利,現已陸續成為有關行業有情懷、有擔當的中堅力量。他就是長江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馮定。
  • 【校友新聞】「青年先鋒」賀羽(0900):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青春的力量
    最後我想說,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青年創業者和科研工作者必須咬緊牙關,攻堅克難,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青春的力量!未來,國儀量子將繼續瞄準高端科學儀器產業,立足安徽,打造「以量子測量儀器為核心的先進儀器產業集群」!用量子技術感知世界,謝謝大家!
  • 我和我的祖國:為環保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多年來,他進校園、辦演講,一直致力於宣傳環保、宣傳動物保護、宣傳科普知識,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授予「有突出貢獻科普作家」稱號。    1983年,我從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系畢業後進入一家貿易公司工作。1987年,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放棄了所學專業和經商生涯,進入正在籌建的北京瀕危動物中心,改行從事動物保護工作。
  • 禹城四名高校學子,獲山東省大學生「青春貢獻獎」!
    近日,由共青團山東省委、省學聯、省青年志願者協會聯合開展的山東省大學生「青春貢獻獎」評選結果揭曉,禹城籍大學生王奇典、李國雲,德州科技職業學院學生矯苗苗、王鑫榮獲此殊榮。
  • 用青春作槳 以夢想為帆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用青春作槳 以夢想為帆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2020-11-26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把青春融進祖國的江河——獻給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2周年
    把青春融進祖國的江河  ——獻給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2周年  從去年深秋到今年盛夏,一個眼蒙白紗、無手敬禮的青年士兵,感動了中國。  程富勝休假結束,臨行前,母親挑了10枝最好的楊樹苗讓兒子帶回哨所栽種,並叮囑他要像白楊樹一樣,紮根邊疆,為祖國守好邊防。  「擔心樹枝凍壞,我把樹枝包在軍大衣裡,當時我們的大衣是皮製的,裡面是羊毛,很暖和,我就抱著衣服裹著樹枝回了哨所。」程富勝小心翼翼地把樹苗帶到塔斯提,和戰友們一起栽種到哨所的房前屋後。
  • 武漢輕工大學學子唱響祝福祖國最強音
    楚天都市報9月15日訊(記者王進良 通訊員聶銘靜 吳婧 陳瑞琦 陳航)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近日來,武漢輕工大學的學子們齊聚一堂,分享暑期社會實踐成果,聆聽開學第一課,同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從愛國情懷的大寫意到田間地頭的工筆畫,共同見證用青春和汗水鑄就的新時代,以實際行動向偉大祖國誠摯告白。實踐論文寫在荊楚大地上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輕工大學子選擇紮根荊楚大地,用腳步丈量靈秀湖北。9月9日的「青春告白祖國」社會實踐分享會上,各團隊以實踐之行,向祖國深情告白。
  • 2020年中秋遇國慶 小家大國 迭部人這樣對祖國表白
    家國情懷自古便紮根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只有我們的國家更強大,我們的小家才會更加幸福美滿。在這裡祝福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我們激動並且自豪,今年的新冠肺炎防控戰役,中國給全世界交了一份百分答卷,我們的國度,我們的制度,我們的和平,我們的幸福都來源於偉大的祖國,祝願祖國越來越強大!
  • 表示對祖國熱愛的句子 2019國慶70周年讚美祖國的話好詞好句
    ,照亮我們前進的步伐;祖國是我們自信的源頭,賦予我們無窮的力量。  2、春有希望和輝煌,夏有火紅和熱情,秋有金黃和成熟,冬有雪白和寧靜,祖國四季皆似錦。  3、大海用濤聲歌頌,大山用巍峨見證,大地用緘默宣誓:中國,我為你驕傲。  4、對祖國的深情,滲透在我滾燙的血液中,跳動在我火熱的心中。  5、廢千年田賦,農村豐產增收莊園美;創萬種商機,城市安居樂業文化妍。
  • 致青春:我將無我,不負韶華!
    (新華時評)致青春:我將無我,不負韶華!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 題:致青春:我將無我,不負韶華!  新華社記者蕭海川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100年間,鬥轉星移,滄海桑田,但五四精神始終璀璨、依舊青春。
  • 讓稻香飄遍祖國大地——廣東各界黨員幹部熱議時代楷模盧永根事跡
    近日,中科院原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被中宣部追授「時代楷模」稱號的消息傳回了他長期工作生活的廣東,在初冬的嶺南大地引發了熱烈反響。廣東各界,尤其是來自高校和農業農村系統的黨員幹部們,追憶著「布衣院士」矢志報國的初心,堅定了自己在新時代幹事創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