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 郭耕,一位專門從事自然保護教育的科普工作者。22年前,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系畢業的郭耕毅然放棄所學專業,進入正在籌建的北京瀕危動物中心,專心從事動物保護工作。多年來,他進校園、辦演講,一直致力於宣傳環保、宣傳動物保護、宣傳科普知識,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授予「有突出貢獻科普作家」稱號。
1983年,我從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系畢業後進入一家貿易公司工作。1987年,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放棄了所學專業和經商生涯,進入正在籌建的北京瀕危動物中心,改行從事動物保護工作。
棄商轉向動物保護,當時很多人不理解我,但我從小就喜歡動物,對這個新事業樂此不疲。此後20多年,通過長期的動物保護實踐與環保志願活動,多方面地與國內外從事自然保護的業內人士合作交往,加上對祖國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社會、環境狀況的深切關注,使我成為一名科普工作者。
1993年到1994年,我參加了中美合作「綠尾虹雉繁殖研究」課題,負責野外考察部分,幾次赴秦嶺、岷山等地與中外專家合作,進行金絲猴、羚牛、綠尾虹雉等的野外考察。通過野外考察,我領悟到,大自然本身十分和諧美麗。我逐漸認識到,保護動物不是把動物關在籠子裡,大自然才是一切動物真正的天堂。
1994年,我創立了瀕危動物中心的動物保護教育基地,通過生態旅遊、動物認養進行環保宣傳。這期間,我在東北林業大學函授學習了動物學專業,如饑似渴地吸收野生動物知識。我還有幸赴愛爾蘭都柏林動物園工作了一段時間,在那裡我開闊了眼界,並獲得了大量的一手資料,回國後寫出了我的第一本著作《世界猿猴一覽》。
1998年,我調到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工作。在麋鹿苑,我的主要工作就是進行科普教育。我創意建造了環保格言椅、綠色地球迷宮、觸覺聽覺遊戲、溼地文化長廊、十二生肖科學人文雕塑等科普設施和科普項目,還為青少年編寫了「自然保護誓言」、「溼地禮讚」、「環保拍手歌」等作品及一些環保戲劇、環保遊戲。利用冬夏令營、春秋遊和「愛科學月」組織學生進行環保活動和生態旅遊,使麋鹿苑不僅具有生物多樣性物種保護功能,而且具備了趣味盎然的戶外環境教育的條件。近年來,我不僅在媒體上做系列講演,還常在校園進行科普講座。
非常幸運,我所從事的工作正是我的快樂所在,更幸運的是我們的國家越來越重視生態保護。我常說,如果一個人的職業能與他的意趣相投,那將是非常幸運的人生。我能為國家的環境保護、科普教育事業發揮才智,貢獻一份力量,何樂而不為?熱愛祖國,也包括珍惜和保護我們的大好河山,就要珍愛我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本報記者 徐曉然整理)
(責任編輯: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