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質科普 | 火山是怎麼形成的
火山、火山巖構成了地球上最為突出的一類景觀。本期地質科普希望能滿足大家對火山知識的需求,幫助大家更多地了解火山。 1.火山 巖漿活動穿過地殼,到達地面或伴隨有水汽和灰渣噴出地表,形成特殊結構和錐狀形態的山體,亦即火山噴發物圍繞著噴發中心堆積成盾狀、錐狀等形態的地質體, 稱為火山。
-
火山噴發是怎麼形成的
巖漿噴發的瞬間,裡面的氣體也得到了逃出的機會,快速的擴張,引發火山的噴發。火山噴發力量的強度受巖漿噴發通道情況的影響。假設巖漿黏稠性很強,在狹窄通道的條件下,如果要想衝開通道,地下的巖漿需要積累非常大的力量,只要一衝破,一場大爆炸隨即而來。威力大的火山噴發,也許會帶來數量龐大的碎屑;如果黏稠度不那麼大的話,通道比較通暢,不易堵塞,時常噴發一些,爆炸的規模也會小一些。
-
海底火山是如何噴發的?
(Submarine Volcano)是指在淺海或大洋底部形成的火山。海底火山隱沒於水下,隨著火山不斷的噴發,熔巖逐漸向上堆積,火山也緩慢地向上生長,水下就會形成山丘、石柱。 歷經數千年甚至數萬年後,當隱藏在水下的火山露出海面時,就形成了火山島,例如義大利的斯特隆博利島(Stromboli)或加那利群島的一些島嶼。
-
火山噴發可以緩解溫室效應?黃石公園火山噴發是否會形成冰川期?
關於火山噴發對於全球氣溫影響可能存在兩個極端,支持者認為火山噴發後大量塵埃將進入大氣層,隨著全球性的環流形成塵埃雲遮擋陽光,因此在噴發後可能會形成小冰期,也就是大幅緩解溫室效應!但有另一種觀點認為火山噴發同時會有大量水蒸氣進入大氣層,而水蒸氣具有極強的溫室效應,因此會加劇溫室效應!到底哪個比較靠譜?
-
降雨居然能導致火山噴發?奇怪的知識增加了
一般來說,火山的爆發是由於地質構造運動,板塊活動等引起,但是你知道嗎?降水量過大,居然也可能引起火山大爆發。圖片來源於微博Part.1大雨如何導致火山噴發?一般來說,在火山噴發前,火山內部的巖漿會不斷聚集,並持續給地表的巖石產生壓力,當壓力足夠大的時候,巖漿就會突破巖層達到地表,最終導致火山噴發。類似的壓力會導致地面形成幾十釐米的隆起,而這種隆起是火山噴發的可能徵兆。
-
火山噴發解個壓!
「地學真好玩」第十期,《火山科普》晚上八點 講個地球的小故事給你聽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大爆發一座繁華的城市——龐貝古城被厚約5.6米火山灰從地球上抹掉文明和繁華被湮滅,地球內部不停湧動誰都會有「壓力」,地球同樣如此「火山噴發」,就是地球「解壓」的一種方式
-
火山噴發致海底滑坡或引發印尼海嘯 動畫演示形成原因!
據印尼國家抗災署發言人蘇託波介紹,此次印尼巽他海峽附近海嘯很可能是由「喀拉喀託」火山噴發引發海底滑坡,海底滑坡經常發生在地質較軟的區域,帶動海面劇烈變動,進而引發海嘯。海浪在海水表面的傳播速度非常快,隨著海浪高速衝上陸地,就能形成極大的破壞力。此外,蘇託波還表示,月圓引發的漲潮也進一步加劇了海嘯的威力。
-
峇里島火山噴發牽動全球 人類如何防範超級火山噴發
地球上共有十幾座超級火山。一旦其中一個超級火山噴發,就會將大量的火山灰、硫酸、水等物質噴入大氣層,形成遮天蔽日的阻隔層,阻擋陽光到達地面。沒有陽光照射,地球氣溫會迅速下降,農作物無法生長,人類也將陷入饑荒和死亡。最近一次超級火山噴發是發生在7.4萬年前的印尼蘇門答臘島多巴火山噴發。研究人員認為那次火山噴發噴出的火山灰覆蓋半徑達到7000千米。
-
海底泥火山如何形成---中國科學院
海底泥火山如何形成 2020-11-30 中國科學報 晉楠 【字體:大法國研究者研究了類似的泥火山是如何在水下形成的。圖片來源:Alamy 泥火山是一種不可預測的危險自然現象,現在科學家對它們如何形成和演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地球物理學研究期刊》。 在世界範圍內,已經發現了1000個泥火山,它們或存在於陸地,或在水裡。最著名的是Lusi泥火山——2006年,該火山在印度尼西亞爆發,將附近的村莊埋入厚厚的淤泥中。
-
火山噴發或助火星古代海洋形成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火星曾被海洋覆蓋,第一個海洋在約40億年前形成,比人們以前認為的早幾億年。大型火山噴發或是火星古代海洋形成的「幕後推手」之一,也能解釋火星「海岸線」的反常特徵。
-
8月「雙火山」噴發形成!黃石超級火山會噴發嗎?2020年怎麼了?
所以我們以科學的眼光看待這些問題即可,而在8月,我們確實也看到了一個自然災難活動率較高,那就是火山噴發,8月「雙火山」噴發已經形成,這是報導出來的火山,一個是位於印尼,還有一個是位於日本。這就是印尼火山突然出現噴發的情況,錫納朋火山是印尼129座活火山之一,並且在歷史上還出現過大威脅,所以只要一舉一動的出現都需要注意。而日本火山持續噴發,是因為持續的時間很長,在8月形成「雙火山」噴發。這是位於日本的西之島火山。
-
內馬路社區奇趣科普微課堂—「火山噴發」小實驗
8月10日下午1點半內馬路社區聯合蘇州市姑蘇區小青團公益服務中心在社區活動室開展了以「火山噴發和地震」為主題的奇趣科普微課堂活動,吸引了轄區內10多位小朋友前來參加。「同學們科學和魔術有什麼區別啊?」「老師我知道,科學是科學,魔術是魔術。」
-
日本附近火山出現萬米大噴發,形成罕見「火山風暴」
據日本氣象廳消息,位於日本以東的千島群島上一處火山在6月22日凌晨發生了強勁噴發,觀測數據顯示,火山噴發出的巨量火山灰已經達到了超過1萬米的高度。為此,日本氣象廳已經發布航路火山灰信息,提醒周圍飛行的飛機注意。
-
歷史上11次最強火山噴發
【博科園-科學科普】火山噴發是地質學專業術語,也是一種奇特的地質現象,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地球內部熱能在地表的一種最強烈的顯示。巖漿等噴出物在短時間內從火山口向地表的釋放。由於巖漿中含大量揮發分,加之上覆巖層的圍壓,使這些揮發分溶解在巖漿中無法溢出,當巖漿上升靠近地表時,壓力減小,揮發分急劇被釋放出來,於是形成火山噴發。
-
海底泥火山如何形成
本報訊 泥火山是一種不可預測的危險自然現象,現在科學家對它們如何形成和演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地球物理學研究期刊》。最著名的是Lusi泥火山——2006年,該火山在印度尼西亞爆發,將附近的村莊埋入厚厚的淤泥中。法國海洋開發研究所的Arthur Blouin和同事研究了裏海的一座泥火山。裏海是石油和天然氣勘探的中心,是世界上此類火山分布最密集的地方。研究人員模擬了甲烷如何被困在沉積層中,並在孔隙壓力下引發變化,導致泥漿在海床下約3.5公裡處形成並開始上升。
-
災害|壯觀的火山噴發背後
世界上有不少火山,有的火山成為著名的風景名勝,如我國長白山主峰、日本的富士山等都是火山噴發後巖漿凝固形成的火山,為什麼這些火山沒有噴發?而印尼的火山經常噴發,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下面探討一下有關火山及火山噴發的相關問題。第一、形成火山的條件。地球上的巖層由大大小小的板塊組成,巖層的下面是巖漿。
-
巖石科普(五):火山噴發的產物
說完了火山噴出的液體(熔漿)和氣體,該說說火山噴出的固體了。火山噴出的固態物質統稱為火山碎屑物。這些固體物質有些來自熔巖,有些則來自火山通道周圍的巖石。這些碎屑裡既有像灰塵一樣細小的火山灰,也有比甜瓜還大的火山彈和火山塊。火山灰是直徑小於2毫米的火山碎屑物,它們來自被炸碎的熔巖和火山本身的巖石。
-
義大利埃特納火山噴發形成完美「煙圈」 系歐洲最活躍火山
歐洲最活躍的活火山、義大利埃特納火山上周六晚上再次爆發,照亮西西里島東部天空,也噴出火山灰柱子。這次火山爆發勢頭從星期天早上減弱,沒有對山坡上的村莊構成威脅,也沒有人員傷亡。有趣的是,這座火山居然噴出了完美的煙圈,據悉這是一種叫做「渦環」的現象,由噴發的蒸汽和氣體形成。
-
索普坦火山噴發現場最新圖片曝光 火山噴發的原因是什麼
由於巖漿中含大量揮發分,加之上覆巖層的圍壓,使這些揮發分溶解在巖漿中無法溢出,當巖漿上升靠近地表時,壓力減小,揮發分急劇被釋放出來,於是形成火山噴發。 原生巖漿是地核俘獲的熔融物質形成的。地核俘獲熔融物質和其他一些物質形成巨厚的熔融層。這些物質其成分是不均的。原生巖漿凝固形成最原始的地球外殼。 我們所見到的各類侵入巖,如超基性巖、基性巖、中性巖、酸性巖和鹼性巖等,以及火山噴發出的各類巖漿,它們都是再生巖漿,只是來源深度、通道物質成分及分異程度不同而已。
-
夏威夷火山噴發了,紐西蘭會嗎?
星期天早上(當地時間)又有兩個熔巖裂隙開始噴發,使噴發的火山口達到了10個。紐西蘭科學家正在密切監測夏威夷的火山噴發,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紐西蘭,希望能夠幫助我們做好準備。奧克蘭大學環境科學教授Shane Cronin說,這個領域的人正密切關注Kilauea火山噴發的進展。「從夏威夷學到的很多東西可以用在在這裡。關鍵是如何如何找出這些在未來可能噴發的地方。這些噴發是如何開始的 , 特別是當裂縫形成和火山爆發的初始階段 。這些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可以幫我們弄清楚在在我們的情況下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