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社區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質,營造濃厚的愛科學、學科學的氛圍,加強孩子們的求知慾,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讓孩子們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對科學產生更濃厚的興趣。8月10日下午1點半內馬路社區聯合蘇州市姑蘇區小青團公益服務中心在社區活動室開展了以「火山噴發和地震」為主題的奇趣科普微課堂活動,吸引了轄區內10多位小朋友前來參加。
「同學們科學和魔術有什麼區別啊?」「老師我知道,科學是科學,魔術是魔術。」稚嫩的回答引起了一片笑聲,不同的回答展現出孩子們強大的想像,面對孩子們熱情的回答,小青團公益服務中心的老師打開了火山與地震知識讀物,向在場的10多位小朋友講解了地震形成的原因、地震的類型和等級、歷史上著名的幾次地震,火山的地貌、地球上著名的火山等等。在老師講解完之後開始了最激動人心的實驗環節「火山噴發」小實驗。
在小朋友動手做實驗之前,老師首先將此次實驗的原料小蘇打粉,白醋,紅色色素,泡泡水,杯子,塑料盒一一準備好了。然後老師講解了今天實驗的步驟,第一步先把小蘇打粉倒進瓶子裡,鋪滿杯底即可。第二步把顏料水和泡泡水倒進杯子裡,拿起瓶子左右晃動幾下,直到小蘇打粉完全溶解。第三步把白醋倒進杯子裡,注意,倒的速度要快。你會發現瓶子裡的溶液像火山一樣噴發了出來。經過老師的講解後,做好準備的孩子們迫不及待的開始了實驗,孩子們一邊做一邊提出問題,老師在一邊細心地指導,耐心的解答,「老師快看,我的火山開始噴火啦!」孩子們興奮的說。在老師的引導下,在場的小朋友大多數都成功的完成了實驗。
很多小朋友好奇的問老師:「怎麼會這樣的呢,好神奇啊。」在小朋友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老師向小朋友傳授了今天實驗的原理,即小蘇打是一種鹼性的鹽,遇到酸性的醋後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氣體遇到泡泡水後,就會吹出很多泡泡。而火山噴出來的巖漿是紅色的,所以為了達到更逼真的效果就用了紅色的顏料。
聽完老師的講解,孩子們受益匪淺,他們紛紛表示這些實驗都來源於生活,讓他們親自動手做這些實驗,提升了他們對科學實驗的興趣,豐富了科學知識,鍛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非常有意義。
內馬路社區書記劉剡表示內馬路社區黨委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本次通過為民服務項目的其中一個活動,動手做科學小實驗,既能增強青少年的動手能力,引導他們進行科學探索,同時在小實驗中,青少年不僅可以玩得開心,還能輕鬆地學會老師所要求他們掌握的知識,幫助青少年理解一些簡單的科學現象,提高他們的動手、動腦的能力,還有助於他們日後的學習。(徐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