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8日訊 「啊!快看,『火山』噴發啦!」伴隨著驚嘆聲,一群小夥伴有的兩眼瞪得大大的,有的激動地直揮拳頭。這是在做什麼呢?別奇怪,這是海都小記者在做科學小實驗呢!9月4日及5日下午,70多名海都小記者來到位於泉州市區浦西萬達的布萊特青少年國際教育機構,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學唱英文歌、DIY手工、做實驗,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假期!
「火山」噴發了
學唱英文歌
奇妙的「火山」
鯉城區實驗小學四年五班 劉貴瑞
在布萊特青少年國際教育機構,小夥伴們做了一個奇妙的「火山」實驗。
布萊特的老師先給我們講述「火山」形成的原理,然後發給我們一盆沙子、一個塑料瓶、一個紙杯,還有辣椒粉、醋、泡打粉等原材料。我有些納悶:這些東西怎麼變成「火山」呢?
隨後,我們按老師說的,先把塑料瓶埋到沙子裡,只留一個瓶口,這就是「火山口」了。然後,我們往瓶中倒入泡打粉,接著在紙杯裡放入辣椒粉和醋,攪拌後當作「巖漿」,慢慢地倒入「火山口」。剛倒完,「火山口」便躁動起來,然後,「巖漿」滋滋地冒著泡迅速流了出來。
看著「巖漿」緩緩流出,我又興奮又激動,心想:真是太棒了,實驗成功了!
有趣的科學實驗
豐澤區第三實驗小學四年六班 賴晗悅 指導老師:葉雪靜
在浦西萬達的布萊特青少年國際教育機構,我們唱英文歌、DIY手工、做實驗,活動可豐富了。
我最難忘的是做科學實驗——「火山」爆發。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先往瓶子裡裝了四分之一的泡打粉,然後將瓶子埋進沙堆,再把醋和辣椒粉裝入一個紙杯,最後將紙杯裡的液體倒入瓶子,「火山」一下就「爆發」了,「滋滋滋」地往外冒煙。問了老師才知道,「火山」原料裡,泡打粉和醋可是起主要作用的,沒有它們,「火山」就爆發不了。你看,這「火山」有趣吧!
□精彩片段
豐澤區第三中心小學五年四班鄭鈺:在布萊特,我們一邊學唱英語歌《歡迎你來我家》、《十個小印第安人》,一邊玩著有趣的「間諜找領袖」遊戲。遊戲規則是選一個人當間諜,不能偷看;再選一個人當領袖,領袖在唱英語歌時還要邊跳舞,大家要跟領袖一起跳,如果被間諜發現誰是領袖,領袖就輸了;如果間諜找不到誰是領袖,則間諜輸了。一個個領袖被識破了,一個個間諜也同樣失敗了,逗得大家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