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黃河國家戰略,濟南如何下筆?看看專家學者提供的「金點子」

2020-12-05 湘湘帶你看社會

濟南依黃河而居160餘年,是黃河下遊的一顆明珠,背依泰山,面向黃河,歷史悠久,文脈深厚。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黃河也成為濟南難以跨越的「天塹」。近年來,濟南「北跨」戰略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北起」戰略開啟了「黃河時代」的新篇章。在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中,濟南如何發揮好龍頭示範作用?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教授董彥嶺,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副教授、博士楊志恆和中共濟南市市中區委黨校高級講師周念群對此提出了真知灼見。

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細化落實跨省沿黃區域合作事項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推動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質量發展。

作為山東半島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濟南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產業基礎雄厚、城鎮功能完善、綜合交通網絡發達。董彥嶺認為,在黃河流域城市群布局中,濟南具備更好的發展基礎空間和資源集聚能力。作為省會都市圈的核心,腹地面積廣闊,南北連接長三角和京津冀,東西貫通黃河流域沿線城市。「濟南只有深度融入黃河國家戰略,才能提升其在全國城市體系發展中的位勢,助力山東半島城市群快速崛起,並為解決城市群發育程度不高、協作機制偏弱、轉型升級壓力大等黃河流域共性問題提供成功經驗。」

董彥嶺建議,濟南應通過發揮對外開放、出海港口、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構建有地域特色、競爭優勢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積極探索黃河流域生態承載、資源約束、產業結構、人才金融要素、創新成果轉化、產業集聚、區域分工協作等方面的綠色發展路徑。下一步應以提升自身實力,發揮引領協同作用為主要目標,堅持中心城市引領、圈層支撐、融合互動原則。

楊志恆建議,濟南應加強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不斷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化格局,發揮濟南陸路交通樞紐優勢,將融入「一帶一路」、為流域城市群聯通日韓和京津冀長三角城市群便利作為重要抓手,在流域對內對外開放、暢通國內國外雙循環方面發揮龍頭引領作用。此外,要增強濟南與山東半島城市群以及黃河流域其他城市群的產業經濟聯繫,通過產業引進,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布體系和協調分工體系,以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為抓手,細化落實跨省沿黃區域的合作事項,加大在基礎設施、產業聯動、對外開放、生態保護、科技創新、文化教育、機制創新等領域的合作力度。

因地制宜建設文化保護工程 打造黃河特色文化

圍繞打造黃河特色文化,周念群表示,黃河文化以物質、精神、制度等方式呈現在黃河流域的山水大地之間。在山東境內,黃河流域的海岱地區文化自成系列,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嶽石文化一脈相承。在黃河兩岸,保存著眾多的文化遺址和風物遺存,這表明山東黃河流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傳統。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濟南作為沿黃城市,有責任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打造黃河特色文化。

周念群建議,政府部門要實施黃河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程,因地制宜建設文化保護工程,如黃河博物館、黃河文化展示基地等;搭建跨省域的黃河文化交流平臺,構建文化交流合作機制。學術界要積極開展對黃河文化的研究工作,通過考古等方式挖掘黃河兩岸的文化遺蹟,對黃河、黃河文化、齊魯文化的歷史關係和發展脈絡進行深入探究,對黃河兩岸的文化資源進行文化價值和旅遊價值的綜合評估,從文化遺產的恢復性、搶救性、預防性保護等層面提出具體保護措施。在制定黃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時要融入文化因素,凸顯黃河文化特色。

黃河東流入海,在入海口地區與海洋文化交融,形成了黃河文化與海洋文化共同呈現的景象。「我們應以此為基點,把傳統的黃河文化、海洋文化和現代生態文明理念結合起來共同融入山東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中去。並根據區域特徵,突出黃河文化、海洋文化和生態文化特色,在黃河兩岸積極打造集生產、生活、旅遊、休閒、健身、觀光、生態保護於一體的黃河風情帶。」周念群認為。

【來源:愛濟南新聞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黃河戰略怎麼看怎麼幹?濟南「舉全市之力」知行合一
    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猶如照亮夢想的一道強光,為沿黃城市帶來重大利好。  如何擔當國家使命,發揮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引領帶動作用?如何抓住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乘勢而上推動濟南跨越趕超?  歷經千年的泉城大地上,作答聲鏗鏘有力。
  • 濟南:加快建設山東省實驗室,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培育國家實驗室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27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濟南將加快推進建設齊魯科創大走廊、中科院濟南科創城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載體,加快建設山東省實驗室,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培育國家實驗室。
  • 中國夢·黃河情|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選址濟南先行區全解析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22日訊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根據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發展規劃,中科新經濟科創園作為踐行新舊動能轉換、黃河戰略的樣板示範園,積極引進科研院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就是引進院所之一,在濟南設立了中科核技術研究院作為濟南分部。
  • 「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新聞發布...
    今天是我市「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16場,我們邀請到濟南市發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李冠偉,請他圍繞《觀大勢 謀大局 幹實事 全力提升省會位勢能級》,介紹我市重大戰略規劃和產業政策編制起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落實、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有關情況。
  • 黃河流域煤炭礦區踐行「兩山」理論的思考
    該流域有12個探明儲量超過100億噸的大煤田,包括寧東、陝北、神東、晉北、晉中、晉東、黃隴、河南和魯西等九大國家大型煤炭基地;查明煤炭資源儲量約佔全國的45%,原煤產量約佔全國的60%。黃河流域煤炭資源開發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既保障了國家能源安全,同時也促進了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等重點產煤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然而,黃河流域主要處於乾旱、半乾旱地區,生態環境脆弱。
  • 中國夢黃河情|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紮根濟南 「三中心一平臺...
    編者按: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
  • ...次全會精神」產業培育與生態保護齊頭並進 濟南書寫「黃河文章」
    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永斌最近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立足打造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他們將同步開展、壓茬推進起步區空間戰略研究和生態保護規劃,科學確定起步區的目標定位、發展規模和空間格局,為打造國際一流的現代綠色智慧新城提供規劃支撐。
  • 2030年濟南將建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濟南融入國家戰略,貫徹省委、市委決策部署,把握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的歷史性機遇,進一步對標新定位、落實新要求的重要舉措。
  • 到2035年實現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走在全國前列
    >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呂建濤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濟南融入國家戰略,貫徹省委、市委決策部署,把握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的歷史性機遇
  • 加大黃河流域對內對外開放力度 發揮暢通雙循環的龍頭引領作用
    原標題:加大黃河流域對內對外開放力度 發揮暢通雙循環的龍頭引領作用   濟南依黃河而居160餘年,是黃河下遊的一顆明珠,背倚泰山,面向黃河,歷史悠久,文脈深厚。
  • 濟南黃河公路大橋擴建首次環評信息公示,雙橋並駕重塑「北大門」
    公軌合建工期4年,預留時速80公裡雙線軌交根據公示信息,濟南黃河公路大橋擴建工程路線起自歷城區將軍路與華山西路交叉口南約500米處(二環東高架橋22號墩),通過改建零點立交與濟廣高速相連,沿大橋路向北以高架橋形式延伸,在G104濟南黃河公路大橋下遊新建一座大橋跨越黃河,在大堤北側與G104連接後,繼續向東北方向延伸,落地後下穿石濟客運專線,於大橋街道山後陳家以東與G220
  •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加快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7日訊 今日,濟南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國祥在會議上表示,2020年是先行區發展歷史上極不平凡、極為重要的一年。2020年4月28日,省市主要領導到先行區調研,2020年7月23日,濟南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提出北起戰略,2020年8月31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出臺,明確提出「支持濟南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先行區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發展機遇。2021年,先行區將聚焦落實黃河戰略,加快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濟南摁下「加速鍵」
    2020年1月《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發布,其中也提到,濟南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教興市戰略,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此外,在2020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今年7月召開的中共濟南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會議公報中,均提到要全力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公布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和泰山學者...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公布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和泰山學者特聘專家名單的通知魯政辦字〔2015〕212號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省委、省政府確定,曾慶良為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張承慧等6人符合泰山學者特聘專家續聘條件,予以續聘;戴瑛等110人為泰山學者特聘專家。
  • 再解「黃河改道」
    ◤黃河下遊河道變遷圖。▲清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第六次改道。□ 本報記者 周學澤伴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人們對黃河這條河流本身也增加了更多關注。三次山東入海冬日的黃河,遠望如明亮的綢帶,縈繞在濟南城北。和夏秋汛期相比,黃河溫順了不少,河面只有洪峰期的一半寬,岸邊曲曲折折的沙土線說明了曾經的水位之高。平靜的黃河水面下50多米,「萬裡黃河第一隧」正在緊張施工。
  • 越過黃河、翻過高山,看濟南今朝、雄姿英發
    《大眾日報》公眾號對濟棗高鐵的報導近段時間來濟棗高鐵的進展以及2018年以來濟南市的嶄新面貌無需筆者多言,各種報導紛紛見諸報端,筆者今天要討論的是「跨過黃河」取得實質性進展後,濟南——這座雄姿英發的中國經濟第三大省省會「
  • 來看看昆明小學生的「金點子」
    來看看昆明小學生的「金點子」設計簡易自動澆水裝置製作滇池水面漂浮垃圾打撈機發明自然科學昆蟲飼養觀察器……昆明有這樣一群中小學生他們都是「身邊事」的細心觀察者並善於對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近日,昆明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昆明市中小學生課外科技教育活動中心
  • ...雨說下就下!濟南不少馬路成河|黃河洪峰今天到濟南!24年來流量...
    濟南的雨說下就下超級大!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雨越下越大泉城公園雨下的很帶勁濟南不少馬路成河大家紛紛曬坐標朋友圈也下雨了不過,有網友表示「濟南有好幾個天空」有的地方還沒有下雨有的地方還是大太陽今起連續三天都!
  • 濟南聘請8位院士作為「政府特聘專家」,看看都有誰
    10月26日上午,首屆中國·濟南人力資本產業高端論壇暨人力資源服務博覽會在濟南開幕,本次活動主題為「新產業、新動能、新機遇」,來自國內外的行業「大咖」聚焦人力資本產業的新技術
  • 觀瀾|黃河大改道,給山東帶來怎樣的影響?
    伴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也增加了人們對黃河這條河流本身的關注。李白《將進酒》曰: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句詩,一言黃河水的發源地之高,二說黃河水最終流向了大海。六次大改道,三次從山東入海冬日的黃河水,遠望如明亮的綢帶,縈繞在濟南城北。和夏秋汛期相比,黃河水溫順了不少,河床只有洪峰期的一半,岸邊曲曲折折的沙土線說明了曾經的水位之高。平靜的黃河水面下50多米,「萬裡黃河第一隧」正在緊張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