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22日訊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根據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發展規劃,中科新經濟科創園作為踐行新舊動能轉換、黃河戰略的樣板示範園,積極引進科研院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就是引進院所之一,在濟南設立了中科核技術研究院作為濟南分部。為什麼會選擇在濟南落地?閃電新聞記者將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解析。
交通便利,北京濟南往返用時少
作為連接我國華東、華北以及中西部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之一,濟南所佔據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整個山東省的公路網絡中心以及高速公路中心樞紐。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2017年9月21日上午8時28分,第一列以350公裡時速商業運營的「復興號」G5次列車駛入濟南西站,濟南去往北京方向最快1小時26分鐘。馬波是濟南中科核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根據他的介紹,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派出了一定數量的工作人員,需要不定期往返於濟南和北京,同時兼顧兩地工作。濟南在交通上有優勢,從北京出發,乘坐高鐵到濟南西站,最快只需要1小時30分鐘左右,對於需要頻繁往返於兩地的同事來說,減少了浪費在路上的時間,也有助於提高效率。
祖籍情懷,來濟南分部工作就像回家
馬波還介紹到,很多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總部工作的同事都是山東籍,如此一來,濟南分部的落地拉近了各位山東籍工作人員與家鄉的距離,增強歸屬感。每次一來到濟南分部工作,從心理上就有一種回家的感覺,保持心理上的愉悅也有助於工作的順利開展。
政策扶持,項目工程化有了助推燃料
馬波還介紹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選擇建立分部時,考察了包括濟南在內的多個地點,但最終選擇落地濟南,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濟南先行區擁有政策優勢。
為了增強實體經濟發展優勢,促進先行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加快形成產業集群,濟南先行區制定了《促進產業發展十條政策》,從落戶補貼,到投資優惠,從科技研發扶持,到科創平臺補貼,等等,對於研究院所技術項目的成果轉化,無疑注入了一股強動力,將直接助力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現有技術向產品市場的工程化轉化。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技術應用研究中心主任,濟南中科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魏存峰表示,濟南先行區有非常好的政策,資金的支持,也有很好的地域優勢,交通非常便利。山東又是製造大省,通過強強聯合,把一些前沿技術真正應用到工業醫學甚至日常生活中,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