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科創城最新進展:已有十餘個中科院院所先後落地濟南

2021-01-08 大眾網

  1月6日,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工作專班會議舉行。愛濟南記者從會議上獲悉,截至目前,已有中科院電工所、理化所等十餘家中科院院所落地濟南。

  這其中就包括:落地濟南科創城一期的有中科院電工所、理化所、生態環境中心和空間應用中心4個項目;落地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的有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濟南先進動力研究所、中科院計算所泛在智能研究院、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濟南中科核技術研究院3個項目;落地濟南高新區的有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醫療器械創新研究院、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中心植物基因編輯產業平臺、國科控股山東中科院產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中科院深圳先研院山東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中科院量子應用中心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5個項目;落地歷城濟鋼片區的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項目;落地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和商河的中科院微生物所齊魯現代微生物技術研究院項目。

  據悉,2020年10月29日,中科院、山東省、濟南市共建中科院濟南科創城(以下簡稱「濟南科創城」)合作協議在中科院籤署,標誌著濟南科創城建設正式進入中科院發展戰略。

相關焦點

  • 14個「中科系」院所項目落地 濟南科創城建設快馬加鞭
    原標題:14個「中科系」院所項目落地 濟南科創城建設快馬加鞭來源:舜網-濟南日報本報1月6日訊(記者 李萌萌 通訊員 劉倩)「新年伊始,項目建設又有進展
  • 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分為三期規劃,一期位於齊魯科創大走廊未來產業...
    ,中科院濟南科創城(以下簡稱濟南科創城)建設分為一、二、三期規劃,一期位於齊魯科創大走廊未來產業創新圈內,佔地約5平方公裡,主要落地「載人航天」「大氣環境模擬系統」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二期規劃由一期向東拓展約11.5平方公裡,主要用於配套設施和成果轉化基地建設;三期規劃向南拓展到雪野湖片區,主要布局未來新的重大項目。
  • 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規劃 落地「中科系」院所達14家
    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規劃 落地「中科系」院所達14家 2020-11-27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濟南科創城進入中科院發展戰略,分三期建設,具體規劃出爐
    濟南科創城進入中科院發展戰略,分三期建設,具體規劃出爐 2020-11-27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築巢引鳳打造「科創濟南」
    當前,「科創濟南」被放在了「五個濟南」之首,凸顯出科技創新在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為實現新時代崛起成峰濟南夢,全市上下正積極探索科技創新發展新方向,助力「科創濟南」發展。   中科院新經濟科創園將設立中科院計算所泛在智能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濟南分所),圍繞泛在智能與機器人、智能製造與車聯網、現代服務業與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進行重點培育。目標在於培養、引進和孵化年銷售過億、利稅超千萬的人工智慧領域高新技術企業。   中科院新經濟科創園項目作為先行區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建成後將為新區科創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 孫立成孫述濤調研「東強」工作時強調:加快建設中科院濟南科創城...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立成,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調研「東強」工作時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建設步伐,高效合理引導科技資源聚集,推動優秀科技成果加速轉化落地,努力把濟南科創城打造成引領全國的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策源地,為加快實施「東強」戰略、打造「科創濟南」,推動省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 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規劃啟動
    齊魯科創大走廊、新舊功能轉換先行區、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等一大批重大創新載體加快建設,《中國科學院 山東省人民政府 濟南市人民政府共建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合作協議》正式籤署,中科院確定要像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建設科技創新中心一樣,重點支持雄安、濟南、海南打造全國科創高地,把中科院濟南科創城打造成為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科技之城、創新之城。
  • 中國夢·黃河情|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選址濟南先行區全解析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22日訊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根據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發展規劃,中科新經濟科創園作為踐行新舊動能轉換、黃河戰略的樣板示範園,積極引進科研院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就是引進院所之一,在濟南設立了中科核技術研究院作為濟南分部。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濟南摁下「加速鍵」
    此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還是一個城市科創實力的象徵,在項目招引、人才引進等方面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金招牌」。截止目前,我國已有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廣東深圳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未來,第五個中心將花落誰家?據媒體報導,四川、湖北、陝西等省份近期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也已提出,全力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競爭可謂十分激烈。
  • 濟南:加快建設山東省實驗室,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培育國家實驗室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27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濟南將加快推進建設齊魯科創大走廊、中科院濟南科創城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載體,加快建設山東省實驗室,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培育國家實驗室。
  • 2030年濟南將建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11月27日,記者從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濟南將用10年時間,實現高標準建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目標,到2035年,則要實現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走在全國前列。委託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編制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長期規劃,通過實地調研、外出學習、線上對接、專家論證等多種形式,並結合濟南市基礎優勢,初步形成了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規劃藍圖。二是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2019年7月,山東省下發《關於深化創新型省份建設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支持濟南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濟南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經進入省級戰略。
  •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濟南在這條「創新賽道」上全力提速
    高端流式細胞儀進入審批、雷射共聚焦顯微鏡打破國外壟斷、無人機等7個產業化項目落地、成功研製國際首個集成化多通道量子頻率轉換晶片……乾貨滿滿,信心十足!從幾年前的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到如今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濟南在這條「創新賽道」上按下加速鍵,全力衝刺!
  • 到2035年實現濟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走在全國前列
    科創濟南未來15年建設規劃來了!2019年7月,山東省下發《關於深化創新型省份建設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支持濟南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濟南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經進入省級戰略。今年以來,科技部、中科院等主要領導先後明確支持濟南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科院確定要像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建設國家科創中心一樣,重點支持雄安、濟南、海南打造全國科創高地。
  • 讀懂濟南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強省會擔當
    270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35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進出口總額增長28%;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形成60餘項制度創新成果;建立健全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工作機制,一批制約省會發展的關鍵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建設加快推進,新增省級技術創新中心12家,新備案省級新型研發機構48家……透過2021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不難看出,剛剛過去的一年,濟南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繼續領跑全省
  • 大濟南新藍圖系列報導④提升隊伍「含金量」 濟南力爭到2025年人才...
    《綱要》明確了濟南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擎畫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十四五」是濟南在新的起點上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極為關鍵的五年。面對時代大勢和發展大局,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大濟南新藍圖系列報導,帶您一起搶「鮮」了解濟南的規劃,見證濟南的發展蛻變。
  • 加速集聚科創資源 山東濟南跑出發展「加速度」
    豬八戒公司紮根市中、立足濟南、輻射山東,通過「2個10萬服務1個100萬」,即10萬平方米辦公場所、10萬以上專業人才,為100萬中小微企業和創業者提供一站式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並依託平臺大數據推動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經濟轉型發展。  隨著豬八戒公司在泉城的落地,濟南市發展數字經濟產業按下「快進鍵」。
  • 吸引力顯著提升,人才匯聚加速度——盤點2020濟南人才成績單
    「通過三年大賽,累計推動217個優質項目籤約落地,落地項目註冊資金超20億元,累計銷售收入過億元。」濟南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賽事平臺外,想要留住人才,還要有更多「真功夫」。2020年是濟南的「人才政策落實年」,這一年,濟南市著力推動「人才新政30條」「高校20條」「雙創19條」等人才政策配套細則落地,實現了人才政策全覆蓋。
  • 中國夢黃河情|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紮根濟南 「三中心一平臺...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2日訊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濟南中科新經濟科創園。記者在這裡了解到,濟南作為黃河流域的沿黃中心城市和引領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引擎,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
  • 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項目推進會濟南觀摩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等五個項目
    該項目位於齊魯科創大走廊的核心位置,一期佔地221畝,總建築面積21.98萬平方米,主要包括1座超算中心主樓和4座研發樓,共同構成超算產業生態。項目是2018年9月儒商大會重要籤約項目,當年12月10日破土動工,僅用108天完成項目主體建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濟南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