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戰略怎麼看怎麼幹?濟南「舉全市之力」知行合一

2021-01-08 澎湃新聞

  原標題:奔流不息,好一幅壯美的「黃河畫卷」——從2020奮鬥之路看新濟南新答卷之二

  掀開已經合上的濟南2020篇章,「黃河」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關鍵詞。

  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猶如照亮夢想的一道強光,為沿黃城市帶來重大利好。

  如何擔當國家使命,發揮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引領帶動作用?如何抓住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乘勢而上推動濟南跨越趕超?

  歷經千年的泉城大地上,作答聲鏗鏘有力。

  「濟南答卷」的中心思想鮮明而深刻——搶抓歷史機遇,在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重大區域戰略中錨定濟南發展新坐標……

  「濟南答卷」的思路清晰而務實——立足濟南進入「黃河時代」新階段,研究提出「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實施十大行動……

  「濟南答卷」的推進迅速而有力——溯流而上,赴鄭州、西安學習考察對接,共同奏響「黃河大合唱」;先行先為,在溼地保護和生態治理、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科技創新等14個領域儲備一批重點項目……

  好一幅壯美的「黃河畫卷」,在濟南的2020篇章中熠熠生輝。

思想先行,在重大國家戰略中謀劃濟南未來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為濟南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主動融入、服從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是濟南必須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立成鏗鏘有力的話語,彰顯了這座城市的擔當與決心。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濟南人首先從思想高度進一步深化對黃河戰略的認識把握。

  ——實施黃河戰略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濟南必須服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在國家發展大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作出實施黃河戰略的重大決策,具有深遠歷史意義和重大戰略意義。濟南必須從「兩個維護」的高度,增強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黃河戰略。

  ——實施黃河戰略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濟南必須擔當。保護好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促進沿黃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徹底解決黃河生態問題,確保黃河安全,建設美麗中國的現實需要;是縮小南北方經濟發展差距,保障和改善民生,強化協同合作的戰略需要;是解放思想,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更好地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內在需要。濟南必須增強大局意識、整體觀念,在引領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中主動擔當、展現作為。

  ——實施黃河戰略是加快濟南高質量發展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濟南必須搶抓。黃河戰略作為國家重大區域戰略,第一次將濟南放在國家戰略發展大局、生態文明建設全局、區域協調發展布局上來謀劃,明確濟南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並寄予厚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賦予濟南最新的戰略定位、最新的戰略布局、最新的發展目標,使濟南戰略地位凸顯、戰略空間拓展、戰略潛能釋放,為濟南從更高層面、更大範圍、更深層次融入新發展格局提供了重大支撐。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濟南必須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努力在貫徹黃河戰略中走在前列。

  重大使命、重大機遇面前,認知的程度往往決定著最終的效果。思想上的高度重視和深刻把握,為濟南搶抓黃河戰略的重大機遇奠定了堅實基礎。

積極行動,濟南全力交出黃河戰略「行動答卷」

濟南日報 崔健 攝

  為踐行國家戰略,搶抓重大機遇,濟南積極行動。

  2020年初,濟南出臺《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要推動建設黃河下遊城市群,推動濟南都市圈和鄭州都市圈對接合作,引領帶動山東中西部地區和中原地區協同發展。

  在去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市提出,堅決扛起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範的重任。

  去年5月22日,我市召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就推動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廣泛聽取專家學者意見建議,明確提出要「在服從服務融入國家戰略、國家大局中展現濟南擔當、作出濟南貢獻」。

  去年5月29日,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集體學習研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明確了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示範區、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目標。

  去年7月23日,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舉行,明確提出了「準確把握濟南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中的地位和使命,深刻把握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新定位、加快建設的新要求、發揮龍頭作用的新使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目標、帶動引領城市群發展的新任務」。

  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全面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成為黃河流域核心增長極」「在保護母親河、打造幸福河偉大事業中發揮支撐引領作用」……

  濟南作為沿黃重要節點城市和省會城市,帶頭踐行重大國家戰略,不僅當仁不讓,而且理應扛大旗、善於唱主角。

  「著眼濟南市在全國發展大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中的功能定位,高水平、高標準繪製一張引領濟南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加快形成全市『一本規劃、一張藍圖』。」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表示。

精心繪製,壯麗的「黃河畫卷」徐徐展開

濟南日報 呂傳泉 攝

  在濟南人的精心繪製下,一幅壯麗的「黃河畫卷」徐徐展開。

  我市審議通過了《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行動的意見》,主動融入黃河戰略,積極服務黃河戰略,擔當引領黃河戰略,努力成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在戰略定位上,我市提出,緊扣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努力打造大江大河治理的標杆示範、生態文明建設的標杆示範、高質量發展的標杆示範、中華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標杆示範。

  在戰略目標上,我市提出,要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中的戰略目標為重要參照系,對標謀劃濟南「十四五」期間和未來15年的發展,全面落實「強省會」戰略,全力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在戰略布局上,我市提出,立足濟南進入「黃河時代」新階段,主動適應城市高質量發展內在要求,研究提出「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並逐個研究制定具體落實方案,全力推進濟南全域統籌協調發展。

  在戰略舉措上,我市提出,要實施規劃引領、黃河安瀾等十大行動,以項目建設引領支撐黃河戰略落地。

  美麗的「黃河畫卷」,濃墨重彩地標在濟南的2020篇章中,也必將成為「十四五」篇章中的點睛之筆。

短評

扛起重大使命搶抓重大機遇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首次把濟南放在國家戰略發展大局、生態文明建設全局、區域協調發展布局的高度來謀劃,為濟南站到全國舞臺講好「濟南故事」提供了機遇和平臺。

  圍繞落實黃河戰略,我市提出要「舉全市之力」。這意味著,要把更多資源、更多力量、更多政策向黃河戰略傾斜。各級各部門對此要有清醒認識,進一步強化大局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拿出「舉全市之力」的力度和措施,以各自單位、部門的擔當作為共同奏響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

  新時代東風浩蕩,新濟南前景無限。面對重大使命、重大機遇,濟南必須堅定不移地把這一重任牢牢扛在肩上,堅定信心決心,保持戰略定力,寸積銖累,久久為功,全力以赴,使命必達,在主動融入黃河戰略中實現新跨越!

相關焦點

  • ...次全會精神」產業培育與生態保護齊頭並進 濟南書寫「黃河文章」
    全會提出,要全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範標杆和高質量發展核心增長極;全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率先建設黃河流域對外開放示範區……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當下的濟南,正朝著這些目標奮進。高水平建設起步區 全力建設「未來希望之城」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的濟南,正加快擁河發展的步伐。
  • 越過黃河、翻過高山,看濟南今朝、雄姿英發
    而這,又進一步加重了濟南這座在山東佔據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雙C位的省會城市在如今省會戰略大潮下的沒落。無需多言,合福鄭西等城的趕超已經深深刺痛了濟南,也為山東敲響了警鐘。無疑,濟南需要改變了,山東也需要改變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濟南開始謀求破局。第一步,濟南積極北跨天塹黃河。
  • 「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新聞發布...
    今天是我市「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16場,我們邀請到濟南市發展改革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李冠偉,請他圍繞《觀大勢 謀大局 幹實事 全力提升省會位勢能級》,介紹我市重大戰略規劃和產業政策編制起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落實、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有關情況。
  • 踐行黃河國家戰略,濟南如何下筆?看看專家學者提供的「金點子」
    濟南依黃河而居160餘年,是黃河下遊的一顆明珠,背依泰山,面向黃河,歷史悠久,文脈深厚。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黃河也成為濟南難以跨越的「天塹」。近年來,濟南「北跨」戰略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北起」戰略開啟了「黃河時代」的新篇章。
  • 濟南:加快建設山東省實驗室,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培育國家實驗室
    「十三五」期間,引進院士及諾獎團隊30餘個,引進高層次外國專家及團隊50餘個;全省首家山東「院士之家」落戶濟南,首批吸納91名院士會員。充分發揮泉城系列人才工程帶動引領作用,2016年以來,全市共支持企業引進泉城「5150」引才倍增計劃創業人才73人,引進泉城「5150」引才倍增計劃創業團隊39個;支持企業培養泉城產業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創業人才64人,培養泉城產業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創新團隊69個。
  • 「一張藍圖幹到底」,高水平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
    根據《綱要》,濟南將全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範標杆和高質量發展核心增長極,在保護母親河、打造幸福河偉大事業中發揮支撐引領作用,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奠定堅實基礎,確保「一張藍圖幹到底」高水平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
  • 黃河怎麼了
    近20年間,由於上遊來水減少,氣候乾旱,原本的綠洲已由過去的阻沙天塹變為沙源,水幹風起,沙逼人退,這裡土地的荒漠化已達94.5%。這只是黃河流域小小的一景。「根據新一輪黃河流域水資源綜合規劃核算成果,黃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已由原來的580億立方米減少為535億立方米,將來還可能進一步減少。」
  • 濟南先行區樓盤詳細解讀
    濟南先行區樓盤詳細解讀。用平臺吸引人才,用環境打動人才,彰顯的是國博城服務人才發展的誠意與決心。在這個先行之城上,的人才政策,再加上良好的發展前景,眾多國際領軍人才也紛紛在先行區「落地生根」,政策利好之下,買房更要下手「穩、準、狠」,共同建設世界人才聚集之城,未來可期!
  • 濟南科創城進入中科院發展戰略,分三期建設,具體規劃出爐
    濟南科創城進入中科院發展戰略,分三期建設,具體規劃出爐 2020-11-27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濟南:聚力「七個新跨越」「十個新突破」 推動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
    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主持會議並講話;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對2021年全市經濟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濟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殷魯謙、市政協主席雷傑、市委副書記邊祥慧和副市級領導幹部出席會議。與會代表在會前觀看了2020年全市工作專題片。孫立成、孫述濤與市直有關部門、區縣代表籤訂了2021年度目標任務責任書;有關單位代表圍繞落實2021年目標任務作表態發言。
  • 擘畫展望,五年後新時代新濟南變成什麼樣子?
    ●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篇規劃草案提出,濟南將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舉全市之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開發建設,打造改革先行區、自主創新區、開放示範區綠色產業聚集區,努力建設成為黃河流域改革開放重要戰略支點、國家重要自主創新策源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引領示範區。
  • ...五個濟南」建設貢獻體育力量——濟南市體育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
    當前全市最新確立的「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目標定位,更是為濟南體育事業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本期學習班通過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重點深入研究如何將體育工作融入全市發展大布局,重新整合資源,創新發展模式等重要課題,同時梳理了全市發展新定位和推進體育強市建設的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
  • 新的一年,濟南重點項目有哪些最新進展?
    伴隨著鏟車的穿梭與機器的轟鳴,全市各地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一個個好項目大項目寄託著經濟發展可期的未來,匯聚著新舊動能轉換的澎湃動力。新的一年,全市重點項目有哪些最新進展?全市又有哪些新項目落地?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 舉全市之力動工興建的金山鐵路,Ta的前世有太多故事……
    金山鐵路的前世為配合上海石化總廠建設,1973年,金山鐵路舉全市之力動工興建。來源:上海石化檔案館1973年10月,金山鐵路進入設計勘測、鐵路路基施工階段。路基施工需要的土方,全部取自金山、松江兩縣。民工們將挖出的土方,用拖拉機運往鐵路沿線,再用雙肩挑到路基旁,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兩縣五萬七千多名民工,硬是「頂朔風,冒嚴寒,英勇奮戰短短15天,提前拿下了長達42公裡的金山鐵路全線80多萬土方工程」。天寒地凍的惡劣環境下,鐵路沿線的農民,有的拿出自家棉被送到工地為民工禦寒,有的讓出自家屋子讓民工借宿。
  • 陰陽師急躁之舉歷練4怎麼打 風起之森超鬼王歷練成王急躁之舉攻略...
    陰陽師急躁之舉歷練4怎麼打 風起之森超鬼王歷練成王急躁之舉攻略請查收時間:2020-12-03 15:36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陰陽師急躁之舉歷練4怎麼打 風起之森超鬼王歷練成王急躁之舉攻略請查收 陰陽師急躁之舉歷練4怎麼打?
  • 加速集聚科創資源 山東濟南跑出發展「加速度」
    槐蔭區委副書記、區長朱玉明表示,當「泉水叮咚」融入「黃河大合唱」,槐蔭的發展融入進了國家發展戰略,要抓住歷史機遇,立足自身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全力打造黃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區。近日,槐蔭召開項目研討會,策劃匯集了一批即將實施的帶動能力強、發展前景好,具有可行性和引領性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項目。
  • 成環成網 四通八達 看濟南人的心暢出行路
    鄉村振興、交通先行,脫貧攻堅、道路為先;五年來濟南實施農村公路新改建工程2626公裡,養護大中修工程3712公裡,全市公路達17770.9公裡,全面實現公路「通村達組抵戶」,實現通戶道路硬化100%覆蓋的既定目標。
  • 這條河曾是中國河流之首,力壓長江黃河,為何很多人卻從未聽說?
    它曾是我國河流之首,《漢書·地理志》裡記載,其「過九郡,行千八百四十裡」,儼然已經力壓長江黃河,為何今天我們卻從未聽說過呢? 因為黃河泥沙的堆積導致了黃河河床上淤積,所以要不斷改道,黃河多次剝奪濟水的河道,導致濟水河床不斷抬高,在唐代和北宋的時候,黃河水不斷向北去、南流的水逐漸減少,導致濟水流域的一些分支河流無法融入。 所以濟水最終被黃河逐漸消亡淹沒,反向南流逐漸成為今天淮河流域的一部分。在唐末時期,已經完全在地圖上消失。
  • 加速建設工業強市 濟南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歷史性新跨越
    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工信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持續凝聚提升「高點定位、超前謀劃、快幹實幹、創新發展」的工信理念精神,聚焦製造業優化升級、數字經濟引領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三大重點任務,持續培育創新驅動、項目帶動和政策促動三大動能,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奮力開創工業和信息化事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