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送門2當之無愧的神作,你怎麼看?
伴隨著GLaDOS用戲謔又帶著溫情的語調說出"I want you gone",聽著炮塔之歌,返回地面,一望無際的金色麥田在"我"眼前徐徐展開。心底忽地漾開一份迷的感動,淡淡的溫暖情愫在胸口鼓動著。
傳送門2這遊戲。在一代的基礎上傳送門2把之前的那種給人一種小驚喜的感覺,本作上也是凸顯了出來,在保留核心玩法的情況下加入了很多有趣的解謎元素,大大增加了遊戲的可能性,使整個流程更加豐富。玩過前作的很容易發現,在過了19個實驗室之後,遊戲的套路基本用盡。但在傳送門2,逃出實驗室我們依然可以有新的場景,新的關卡。更有意思的是,這一代強化了劇情對遊戲的推動,儘管遊戲背景依然很模糊,但這並不影響新加入的角色Wheatley和GLaDOS以及主角間微妙的三角關係。乍一看這遊戲劇情很簡單,滿滿的都是三幕式的套路,但好在它有豐富的細節,和良好的氛圍營造。如果我們有留意遊戲中的對白,並找到地圖上的一些彩蛋,是比較容易理解毒舌GLaDOS是怎樣煉成的和話癆Wheayley的前世今生。這兩人的幽默有趣,火藥味十足的對話幾乎撐起了整個劇情。傳送門2僅僅通過對話成功塑造出這兩個角色的鮮明個性,並以其獨特的聲音有了更多感染力,讓玩家很難去忽略這個簡單的劇情。(對,說的就是你,Wheatley,你知道什麼都不做就聽你講完所有話再去觸發劇情要等多久嗎?
劇情
關於傳送門的劇情,曾經看到過一個腦洞:主角Chell其實是光圈科技創始人Cave Johnson與他的秘書Caroline的女兒,而GLaDOS則是存儲了Caroline智慧與人格的機器人。於是,便上演了母女相愛相殺的戲碼,關於這一說法,倒是有注意到主角在探索廢舊實驗室時,廣播中Cave Johnson說過的一段話。
問題是:如果我們可以在光碟上存儲音樂,為什麼我們不能在上面存儲一個人的智慧與人格?所以我讓工程 師來想想辦法。大腦映射。人工智慧。我們應該在三十年前就開始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我會這麼說——我會 把它錄到磁帶上,讓每個人都一天到晚反覆地聽:如果我在你們能把我灌入一臺電腦之前死,那麼我想要讓 Caroline來 責這個地方。
曾跟EX討論過Wheatley人格轉變的原因。他沉吟了一會,問了我一句:"你還記不記得那個勇士和惡龍的故事?""掌權了最終也變成了惡龍嗎?"仔細想一下,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GLaDOS曾經想殺死主角。而Wheatley作為"正義"的夥伴,幫助主角去打倒GLaDOS。而當他戰勝GLaDOS,握有實權之時,他似乎變成了另一個GLaDOS。
畫面
較1代精細太多,場景也更為寬廣。"漫無邊際的地下空間,好比2001太空漫遊中的浩淼宇宙"周遭殘破的環境營造出來的廢墟感,更是透出一種寂寥又科幻的美感。
音樂
說到傳送門的音樂,印象最深的當屬第八章中的bgm Machiavellian Bach正如評論所說,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配上電子音如同變幻的科技金屬積木。
最後放上機核網的傳送門同人歌曲 If I were a core,當之無愧的神作。將FPS 劇情 解謎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