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蝙蝠的自述:別再玩命吃野味了

2020-10-09 丹尼爾先生

來源:少女兔 | ID:iiilass

轉載請聯繫原平臺

人類不能吃什麼食物

在《聖經》利未記中

已經寫得非常清楚了

不可吃的乃是:雕、狗頭雕、紅頭雕

鷂鷹、小鷹與其類;烏鴉與其類;鴕鳥

夜鷹、魚鷹、鷹與其類;鴞鳥、鸕鷀

貓頭鷹、角鴟、鵜鶘、禿雕、鸛

鷺鷥與其類;戴鵀

與蝙蝠

以上這些野生動物

都是不潔淨的,有極高的衛生風險

吃的日子,隨時可能附上生命代價

Blessed is the man

who always fears the LORD,

but he who hardens

his heart falls into trouble.

長存敬畏的,便為有福;

心存剛硬的,必陷在禍患裡。

《聖經 • 箴言》

相關焦點

  • 一隻蝙蝠的自述在網上火了:千萬別再吃野味了
    2020年的春節,是一個尤為特別的春節,不需要走訪親朋好友,只要保證家裡有吃的,就不需要外出,這就是對國家以及社會最大的貢獻。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別讓睡覺佔據了你的生活。最後,大家記住,儘量別出門,家裡的人出門必須戴上口罩,在家也要通風,勤洗手,可以適當地消消毒。俗話說,禍從口入,病從口出。我們需要大自然,也請人類以後別破壞大自然本身的生態環境。另外,別食用野生動物。最近,一隻蝙蝠的自述在朋友圈火了起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它身上攜帶了100多種病毒,對人類而言,這些病毒是致命的。
  • 別吃野味了,真的會死!
    /寫在最後/ 從去年12月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到今天,全國抗擊疫情已經一個多月了,距離上一次的「非典型肺炎」,僅僅17年。
  • 哈士奇吃了一隻蟲子,吐的暈過去了,這就是吃野味的下場
    二哈吃了一隻這樣的毒蟲,吐了,暈過去了,太狠了最近的疫情鬧得沸沸揚揚,大家都感興趣這玩意到底是怎麼傳染的。最後研究出來是蝙蝠,而且還是馬臉蝙蝠。看到那玩意的時候,我都差點吐了,真的不敢想像他們是怎麼吃得下去的。專家建議我們不要吃野味。
  • 野味為何會引起病毒感染?除了蝙蝠,還有什麼野味不能吃
    繼SARS之後,時隔17年,一場突發的嚴重疫情,再次讓「野味」這個話題以極度沉重的態勢重回到人們眼前。那麼,野味為什麼容易引起病毒感染呢?野味為什麼容易引起病毒感染呢?現在非常多的人認為野生的就是純天然、無公害,沒有任何添加劑,肯定比家養的對人體好,野味肯定也是這樣的,所以吃貨們就開始向野生動物下「毒手」。
  • 拒絕野味,蝙蝠,果子狸算野味,那麼野雞野鴨野生黃鱔算野味嗎?
    眾所眾知,2020年的這次極為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舉國上下人心惶惶,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宿主為蝙蝠,這件事已經被大家所熟知,那麼為什麼除了禁止吃蝙蝠外還要禁止吃其他野味呢?原因就在:蝙蝠屬於源頭宿主,到人這個節點的過程中,還會有中間宿主,也就是其他野生動物都有攜帶病毒的可能,這不是駭人聽聞,2003年暴發SARS疫情就是中國人愛吃野味所致,當時曾一度把果子狸當成源頭宿主,對果子狸大加屠殺。但是,後來的研究發現,SARS-CoV 的源頭宿主頭宿主可能是蝙蝠,果子狸不過是 SARS-CoV的中間宿主,而且病毒經過變異,才讓人患上SARS這種瘟疫。
  • 除了蝙蝠,這8種「野味」萬萬不要碰,為了您的健康,請管住嘴!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文章是「除了蝙蝠,這8種「野味」萬萬不要碰,為了您的健康,請管住嘴!」。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或「分享」哦!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時曾明確表示,新冠病毒很大可能是竹鼠、獾一類的野生動物時,大眾一片譁然。沉寂已久的野味問題再度公之於眾,並站上了風口浪尖。雖有「民以食為天」,但絕非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隨便吃。
  • 野味愛好者們別貪嘴了!別虛榮了!
    野味愛好者們別貪嘴了還有一種心理,是吃野味吃出了優越感。認為吃到尋常百姓家吃不到的東西,是一種身份尊貴的象徵。幾年前,一名叫「綻放多多」的網友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喝湯的經歷。「八種動物熬了五個小時的湯,所用材料都是穿山甲和天鵝等珍品,炫耀之情,溢於言表,儘管會補到流鼻血,但是仍然「盛情難卻」。
  • 演員洪劍濤怒懟吃野味的人:為什麼要吃蝙蝠呢?想當蝙蝠俠嗎?
    近日,經醫學研究證明,冠狀病毒與在蝙蝠上的病毒相似度高達90%。這就說明源於蝙蝠的可能性很大了。眾所周知,這場疫情起源於華南市場的野味沒有很好的消毒。近日,演員洪劍濤在網上怒懟疫情的始作俑者:「這兩天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那個傻子為什麼要吃蝙蝠呢?是想當蝙蝠俠嗎?你怎麼不想當鋼鐵俠呢?奶奶的,我家的鋁合金門窗你不嘗嘗嗎!」雖然洪劍濤言語粗俗,但說得也是很多人的心聲。
  • 非典、伊波拉都被懷疑源於蝙蝠 吃野味,你圖個啥?
    奇怪的關注點我們拿這次被高度懷疑是病毒自然宿主的蝙蝠為例,看看人們都從哪些方面關注蝙蝠。通過查詢某搜尋引擎上的「蝙蝠」關鍵字,我們發現,不出事,就沒人意識到蝙蝠能傳播疾病。2019年9月,此次疫情還沒有發酵之前。人們對蝙蝠的相關搜索集中在「超聲波」、「雷達」、「仿生學」等科普內容上,其次是「蝙蝠俠」、「電影」等娛樂熱點上。
  • 吃啥補啥吃蝙蝠真的會讓你上「天」,說一說關於蝙蝠的知識
    蝙蝠知道人類喜歡吃野味,害怕將自身病毒傳染到人類身上,不斷將自身的外面改變為自帶驚悚效果的狗頭。試想一下一個人在野外步行,遇到一隻掛在樹上或樹上掛著狗頭,那畫面可以媲美貞子爬出電視劇的效果。因此在西方人眼裡蝙蝠就是一個穿著皮褲,以鮮血為生的長生不老的大反派,遇到蝙蝠就要有多遠跑多遠。爽子要告訴你哦,蝙蝠大多數是以昆蟲和水果為食材,吸血的僅為少數 很少有蝙蝠攻擊人類。爽子建議大家不要主動去打擾蝙蝠,人家蝙蝠活著真的很難了不要再傷害蝙蝠了。
  • 《分手大師》導演分享3年前被邀吃蝙蝠事跡:舊事一樁,心有餘悸!
    邢捕頭對佟掌柜說:「郝掌柜請諸位到飛龍谷吃野味。「 而佟湘玉在聽到該邀請之後就迅速拒絕道:「我不去,野味吃多了容易得病。」
  • 《分手大師》導演分享3年前被邀吃蝙蝠事跡:舊事一樁,心有餘悸
    邢捕頭對佟掌柜說:「郝掌柜請諸位到飛龍谷吃野味。「而佟湘玉在聽到該邀請之後就迅速拒絕道:「我不去,野味吃多了容易得病。」佟掌柜還怕駁了人家的面子,太過難看,於是有理有據的解釋道:「經科學研究證明,野生動物的營養元素與家畜家禽並沒有什麼區別。
  • 吃蝙蝠的女人終於被找到了!誰認識?轉出去!
    大家先看下這個視頻,真是觸目驚心:「美女吃蝙蝠」的視頻內容截圖視頻顯示,在一家餐館內,兩名出鏡女主持人面前均擺放一碗蝙蝠湯。一名女主持人從湯中將黑色的蝙蝠撈出,舉在手中,對著鏡頭向觀眾介紹該蝙蝠的種類與外表;隨後,兩名女主持人各自將碗中的蝙蝠從中撕開,並親口品嘗,然後嘆道「這肉很緊,但很香」。
  • 1800元一隻孔雀上餐桌 吃野味催生不法利益鏈
    記者隨後來到點菜間,發現店內各種食材一應俱全,不過,其中一隻被扒皮的動物尤為顯眼,一位服務員向記者推薦,「這是野兔,沒加工。」服務員又指著另一隻鳥說道:「這是斑鳩,跟鴿子不大一樣。」記者注意到,盆內一共有3隻野兔,其中一隻已經被扒皮,另外兩隻還有皮毛。  這位服務員告訴記者,野兔25元一斤,而對於野兔的來源,服務員諱莫如深。
  • 只要不碰蝙蝠就沒事?這幾種「野味」也要敬而遠之,管好自己的嘴
    只要不碰蝙蝠就沒事?這幾種「野味」也要敬而遠之,管好自己的嘴 近一段時間,「野味」這兩個詞頻頻被人所提起,正是因為有人管不住自己的嘴,才導致了這場目前還看不到結局的疫情。其實類似的教訓在十幾年前已經上演過一次,但是一些人好像對於野味有著特殊的喜好,就是無法控制住自己。
  • 人類根本就惹不起蝙蝠,更別說吃了!
    武漢某野味市場的菜單,其中不少是病毒中介比方說,果子狸身上攜帶蝙蝠病毒,正當它痛苦的不行的時候,人吃了果子狸; 或者,家豬吃了蝙蝠的糞便,人吃了家豬 在許多人看來,食用蝙蝠是非常重口味的事情,你看蝙蝠長的賊醜,而且面目猙獰,實在難以下咽。 而事實上,在中國歷史上,的確有吃蝙蝠的相關記載。 古人認為,蝙蝠能夠活到百歲,乃至千歲,吃了這些大壽星,自己自然也會長壽。 正所謂,吃啥補啥,吃蝙蝠者,能長壽!
  • 為什麼不能隨便吃野味兒?看看背後的食物鏈邏輯關係,你就再也不吃了!
    從華南海鮮市場開始的「野味」,也成為了今年肺炎疫情出現的源頭指向,當然根據science的文章表示,源頭可能並不只有華南海鮮市場,但是有一點我們是一定是痛定思痛的,就是不能再繼續「無腦」吃「野味兒」了。
  • 真有人吃蝙蝠,蝙蝠死相猙獰,太震驚了!
    視頻顯示,在一家餐館內,兩名出鏡女主持人面前均擺放一碗蝙蝠湯。一名女主持人從湯中將黑色的蝙蝠撈出,舉在手中,對著鏡頭向觀眾介紹該蝙蝠的種類與外表;隨後,兩名女主持人各自將碗中的蝙蝠從中撕開,並親口品嘗,然後嘆道「這肉很緊,但很香」。
  • 「吃蝙蝠可以壯陽?」 「呸!」
    來源:公號「少女兔」直到這兩天,陸續有夥伴私信問我,蝙蝠是不是可以壯陽。 · 1 ·  如果你之前沒吃過野味,第一次吃多半會很不適應。我之前吃過山豬肉,就感覺味道太怪,難以接受。可能是因為野生動物的食譜複雜,生存環境特殊,身上有一股原始的羶味,吃慣了馴養雞鴨魚的我們,一般適應不了。更別提什麼蛇血拌飯,蝙蝠湯,紅燒穿山甲或者炭烤竹鼠了,想想都倒胃口。
  • 為了滿足吃蝙蝠的中國人,東南亞有一整條野味產業鏈
    傍賭場而立的,是專門吃野味的餐廳。熊掌、中華鱘、蜥蜴、麂子、孔雀、穿山甲、眼鏡蛇……因為越南的物種多樣性,所以這裡有許多在中國難以尋覓的野味。賭場、野味、非法交易、毒品……它們混在一起成為了一個業態,專供給中國人。內地每年有數以億計的資金因境外賭博而流失,更甚者會在這些地方被扣押、敲詐、虐待甚至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