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南海鮮市場開始的「野味」,也成為了今年肺炎疫情出現的源頭指向,當然根據science的文章表示,源頭可能並不只有華南海鮮市場,但是有一點我們是一定是痛定思痛的,就是不能再繼續「無腦」吃「野味兒」了。本來正值新春佳節,蝙蝠因為諧音「福」而被認為福氣的象徵,於是在我們常見的房梁上,椅子甚至鏡子的裝飾上,都會有蝙蝠的雕刻出現,但是從現實生活中的健康考量,在這個春節到來的時候,蝙蝠卻是「不能惹」的毒王,非常容易成為病毒傳播的宿主。
為什麼吃野味兒會傳染上和蝙蝠有關的疾病呢?這就不得不提到生物界中的食物鏈了。因為蝙蝠的主要食物是蚊子、夜蛾、金龜子、尼姑蟲等害蟲,一夜可捕食3000隻以上,而蚊子等害蟲又是人類疾病的重要傳播者,所以以蚊子等害蟲為生的蝙蝠就非常容易在體內聚集大量的病毒,而據科學家檢測,蝙蝠體內檢測或分離到的病毒超過了130種,其中有近一半都是人獸共患病的病毒,包括彈狀病毒科的狂犬病毒和狂犬相關病毒、披膜病毒科、黃病毒科、布尼病毒科、嵌沙樣病毒科、呼腸孤病毒科、副粘病毒科和皰疹病毒科等的一些病毒成員。
那麼蝙蝠有哪些天敵呢?穴居蝙蝠的主要天敵主要有蛇類,蜥蜴等;樹棲型(一些果蝠)的天敵還有一些猛禽和貓科動物。蝙蝠還有的天敵就是人類,如關島大蝙蝠就是因為當地人的捕食而滅絕的。比較知名的喜食蝙蝠的貓科動物,果子狸就是其中的代表,2013年香港大學醫學院傳染病學教授袁國勇稱,SARS病毒的天然宿主是一種名叫「中華菊頭蝠」的蝙蝠,果子狸只是中間宿主,不是天然宿主,果子狸才洗清了10年之冤。
之所以不能隨便吃「野味兒」,就是因為你所能夠見到的這些在你眼裡非常常見的小動物,可能都曾經跟蝙蝠有過「親密接觸」,蝙蝠在吃掉蚊蟲後聚集病毒,而它們在吃掉蝙蝠後成為中間宿主,如果你再食用這些帶病毒的「野味」,很容易造成一些不明源頭的病毒的傳播。所以,搞清楚在野味兒背後的食物鏈關係,你也就明白為什麼不能隨便吃野味兒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