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2020-10-22 額不當老大好多年

在看到這個題目之前,你是否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那就是人類為什麼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其實這個問題,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好回答,我們簡單看一下食物鏈就知道了。

食物鏈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的總混亂度(即「熵」)不會減小。這個定律也被稱為熵增原理

我們舉個例子,我們知道人類是由原子按照一定規律排列而成,在一個孤立系統內,人類的原子排列順序會逐漸由有序,走向無序,最終迎來死亡,這個過程就是熵增。如果還不理解熵增,其實你想一想房間就可以,一段時間不收拾之後,就會變得很亂。

而自然界對抗熵增的途徑,則是通過吃熵比自己小的食物,排出無序的熵,來抵抗熵增過程。簡單來說就是人類通過吃食物來獲得能量,抵抗死亡。

其實不止人類,所有的動物都是如此,通過吃熵比自己小的食物來維持生命,在這樣的安排下,自然界形成了一條食物鏈,食草動物——雜食動物——食肉動物(簡單的食物鏈模型)。

可以說,動物的能量來源最底層就是植物,而植物的能量來源,則是源於陽光。

消費者、生產者

在大自然中,生物的種類繁多,各自在自然界中扮演著不同的功能,根據他們的功能,我們可以把這些生物分為三類: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生產者是指能夠以無機物製造營養物質的生物,比如: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為自己提供能量。

而消費者是指以其他生物或者以有機物為生的生物,同時又根據他們所吃食物的不同,分為初級消費者,二級消費者和三級消費者,人類和老虎、獅子一樣,屬於最高等級消費者。

不知道你看完這個圖片之後,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沒有以人或者老虎、豹子為食的消費者出現呢?

其實這是因為能量是單向流動的,從生產者到消費者,再到更高級的消費者,食物鏈中的能量在不同生物之間傳遞著,但食物鏈傳遞的能量效率並不是沒有損耗的,一般來說能量在不同消費者之間傳遞一次,僅能傳遞10%-20%的能量,因此食物鏈存在著頂端,這也就是為什麼沒有出現以人或者老虎、豹子為食的更高級消費者。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常說自己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那麼我們人類為什麼不以老虎、豹子為食呢?

其實答案剛剛已經講過了,就是因為能量在傳遞時會有損耗,每一級的生物只能傳遞自身10%-20%的能量。如果人類以食肉動物為食,那麼供養食肉動物的能量,比供養素食動物的能量要大得多。

我們舉個例子,100畝地的飼料可以供養10隻牛,但10隻牛隻可以供養1隻豹子,從能量的傳遞來看,人類直接吃牛所獲取的能量,比吃豹子要獲得多得多。

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吃食草動物是有原因的。(魚類除外,人類不管什麼魚都吃)

除此之外的其他原因

1:食物富集效應:我們知道,有些有毒物質是無法被動植物排出體外的,只能隨著食物鏈一級級富集到人體體內,比如一株小草含有有毒物質濃度很低,但並不影響小草的生長,而兔子由於吃的草比較多,因此有毒物質會在兔子體內進一步富集,等到老虎把兔子吃掉之後,毒素又進一步富集。因此人類如果直接以食肉動物為食,那麼由於富集效應,人類更容易生病。

2:危險性:遠古時期人類狩獵工具簡單,捕食食草動物的危險性遠遠低於食肉動物,因此人類會從事危險程度更低的狩獵行動。

我們也吃食肉動物

其實,現在人類也吃食肉動物,除了魚類之外,很多鳥類也是食肉動物,比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黃雀就是以昆蟲為食的食肉動物。在兩廣地區,人們吃野味時,很多鳥類就成為了人們的盤中餐,早些年非典據說也是因為吃野味所傳染的。

除了鳥類之外,人類還吃蛇、有些地區還吃果子狸、狗肉,但這些只是小部分人,大多數日常生活的肉食來源,還是源於雞鴨鵝牛羊豬等。而野味,尤其是國家保護動物,大家一定不要吃,輕則面臨牢獄之災,重則野味身上往往含有不明寄生蟲和病菌,容易引發個體生病。

以上就是人類為什麼以食草動物為食,很少以食肉動物為食的原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而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呢?而另一方面,由於食草動物性格溫順,沒有較強的攻擊力,即使人們捕食它們,它們也不會對人類發出致命攻擊,從安全性而言,捕食食草動物的安全性更高。
  • 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只吃食草動物的肉?
    但是我們的飲食習慣卻從古至今流傳了下來,那就是只吃食草動物的肉的習慣保留了下來,那麼為什麼我們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呢?,但是沒有像肉食動物的利齒和食肉齒,僅僅有著用來切斷植物的切牙,後排牙齒有著凹凸不平的凹槽用來磨碎和咀嚼食物,和食肉動物比較之下,古代人類無論是圈養食草動物還是狩獵食草動物所付出的代價都是少於肉食動物。
  • 人類為什麼一般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而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人類作為食物鏈最頂端的生物,基本上可以獲取得到世界上任何一種食物,即便是再兇猛的獸類都不在話下。但在我們常吃的肉類當中,大多數都是一些食草類動物的肉,比如牛肉、羊肉、豬肉和雞肉等等,這是為什麼呢?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人類愛吃肉,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不斷有人問,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老虎豹子的肉不好吃嗎?現實生活中還真是這樣子,別說老虎豹子了,就是家貓野貓的肉,一樣很少人吃。這個問題認真琢磨起來,還真是個問題,一兩句話說不清楚,確定不是因為動物保護。
  • 有人問:「為什麼我們一般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首先要說明的是人類不是不吃,而是主動選擇少吃或者不吃,其次除了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外,還有雜食性動物。好了,那為什麼人類為什麼一般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動物?專家說出了原因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動物?專家說出了原因 所有的生物想要生存下來就必須要進食,沒有食物註定無法生存,而現在大多數物種可籠統的分為食草動物,食肉動物跟雜食動物,說白了就是吃草的,吃肉的,肉跟草通吃的,對我們人類而言就是雜食性動物,因為我們除了蔬菜瓜果也會吃各種肉食,然而我們人類所選擇的肉類一般都是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那些食肉動物的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動物?專家說出了原因
    所有的生物想要生存下來就必須要進食,沒有食物註定無法生存,而現在大多數物種可籠統的分為食草動物,食肉動物跟雜食動物,說白了就是吃草的,吃肉的,肉跟草通吃的,對我們人類而言就是雜食性動物,因為我們除了蔬菜瓜果也會吃各種肉食,然而我們人類所選擇的肉類一般都是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那些食肉動物的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你想過沒有人類為什麼一般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為什麼食肉動物或雜食動物的肉在現代人類飲食中沒有佔據很大比重?我腦海中浮現出狗和蛇,還有鱷魚,但即使它們真的經常被人類吃,我也認為它們往往是特色菜而不是主食。是因為人類進化到專門吃不咬人的東西嗎?畢竟經常吃的牛羊豬和家禽對人類的威脅要小於獅虎狼豹。這是新石器時代的遺留文化嗎?飼養食草動物肯定比飼養容易互相吃掉或需要不斷供應活物的食肉動物容易。食草動物產肉率遠遠大於食肉動物,飼養成本更低,人類經濟帳算的很明白。或者是汙染物累積放大作用?像汞這種重金屬元素會在食肉動物體內富集這樣的事情難道不是現代人關心的嗎?
  • 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卻很愛吃食草動物的肉?
    首先,人類吃的食肉動物,大部分是海洋生物和鳥類。而遠古時期,人類還是氏族狀態的時候,基本是抓到什麼吃什麼,一頓能吃飽就是好的。而且大多數不能填飽肚子的時候,也會選擇諸如野果之類的東西,可以說吃飯看天,看運氣,就是不看你到底想吃什麼。在這樣的前提下,人類的第一選擇是性格溫馴,捕捉難度不高的食草動物。有時候也會看上鳥類,比如雞的祖先原雞,一種食譜很雜,體型小攻擊力不強的動物。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人類作為食物鏈的頂端,可以說只有不想吃的,幾乎沒有吃不到的。而在我們的食譜中,肉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說必不可少,像牛肉,羊肉,豬肉等。 這些肉的做法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是美味佳餚,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所吃的肉,大部分都是食草動物們的肉,很少會有食肉動物們的肉。這是為什麼?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人類作為食物鏈的頂端,可以說只有不想吃的,幾乎沒有吃不到的。而在我們的食譜中,肉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說必不可少,像牛肉,羊肉,豬肉等。這些肉的做法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是美味佳餚,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所吃的肉,大部分都是食草動物們的肉,很少會有食肉動物們的肉。這是為什麼?
  • 人為什麼要吃東西,又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食肉動物的肉不香?
    可以「吃」無機物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它們是生產者。而食草動物通過吃掉植物來抵抗熵增,食肉動物又通過吃掉食草動物來滿足自身的需求,所以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分別為初級消費者和高級消費者。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既然形成了食物鏈,那麼這條鏈就一定有個頂點,毫無疑問,人類就在這個頂點之上。
  • 人為什麼要吃東西,又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食肉動物的肉不香?
    可以「吃」無機物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它們是生產者。而食草動物通過吃掉植物來抵抗熵增,食肉動物又通過吃掉食草動物來滿足自身的需求,所以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分別為初級消費者和高級消費者。
  • 人類為什麼基本上只吃食草動物,卻不吃食肉動物?
    看到這個題目估計很多人都會驚訝,也驚訝居然有人會提起這種問題,那就是原來人類基本上都只吃食草動物啊!就連小編自己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那麼,為什麼人類基本上只吃食草動物,而卻對食肉動物沒興趣呢?答案究竟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生物的食物鏈。
  • 人為什麼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除了魚類外,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我們平常吃的肉類要麼是食草動物,要麼是雜食動物,很少直接以食肉動物為食,這是為什麼呢?如果人類以食草動物為食,那麼一片70多平方千米的森林完全可以養活100多口人,甚至更多;然而如果人類以食肉動物為食,那麼一片70平方千米的森林連1口人都無法養活。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人類才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 人類只吃食草動物,比如牛羊豬,很少吃食肉動物,為什麼?
    食肉動物裡,人在頂端位置,所有動物,天上飛的鳳凰,水裡遨遊的蛟龍,地上跑的老虎獅子,只要能吃,不會吃死人,統統都是人類的一道菜。動物裡面,又分為三大食物類:食肉、食草、葷素不限。吃肉的動物只吃肉,譬如豺狼虎豹,一口草不吃。吃草的只吃草,一口肉不吃,譬如牛羊。
  • 為何人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性動物?是不好吃嗎?
    人類作為雜食性動物,不僅吃植物、蔬菜和水果;,還吃肉,可以說,天上飛的,地上跑的,人類幾乎都敢吃。但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人類雖說愛吃肉,但不是什麼動物的肉都吃,而是有選擇性的。一般來說,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比如兔子、羊、牛;或者是雜食動物的肉,比如雞、鴨、鵝,幾乎不吃像獅子、老虎、黑豹這類的食肉性動物,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是食肉性動物的肉不好吃嗎?想要了解這一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食肉動物,什麼是食草動物!
  • 人類作為雜食動物,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呢?
    那麼為什麼人類幾乎只吃食草類動物,而很少會去吃食肉類的動物呢? 首先來說,地球上的食草動物的數量是非常大的,對於人類的祖先來說,食草類動物龐大的數量使得它們遠比食肉類動物更好捕獲
  • 作為雜食動物的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呢?
    我們知道,無論是人類也好,動物也好,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要進食。一般來說,地球的所有的生物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肉食類動物,草食類動物以及雜食類的動物。我們人類就是非常典型的雜食性動物,我們的食譜包含了肉類以及各種水果蔬菜等等。
  • 都是吃肉,為什麼人類喜歡吃食草動物,而不吃食肉動物?
    都是吃肉,為什麼人類喜歡吃食草動物,而不吃食肉動物? 相對於這食肉動物,人類似乎更加喜愛食草動物的肉,比如牛、羊和豬等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