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一般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而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2020-12-01 騰訊網

人類作為食物鏈最頂端的生物,基本上可以獲取得到世界上任何一種食物,即便是再兇猛的獸類都不在話下。但在我們常吃的肉類當中,大多數都是一些食草類動物的肉,比如牛肉、羊肉、豬肉和雞肉等等,這是為什麼呢?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在食物鏈中,生物的能量是逐級遞減的,數量相對來說是越來越少

生物的生存是需要有能量來源的,而動物的能量來源是食物,這些食物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而植物的能量來源基本上都是利用太陽能,太陽的能量幾乎是無限的,因此,植物可以不停的生長。

那麼植物太多了自然需要其它生物來解決掉一部分,於是食草動物就上場了,食草動物食用了草之後會將草中的能量轉換成自己的能量,讓自己不斷長肉,但在轉換的過程中是有一定效率的,並且這個效率還不高,一般只有10%-20%,比如牛吃草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那麼就相當於牛吃十斤草才能長一斤肉,那麼再往上的話比如老虎吃牛,傳遞效率依舊是10%,那麼老虎要長一斤肉就得吃掉十斤牛肉,而這十斤牛肉又是牛吃了100斤草得來的,所以說,越處於食物鏈的上端,生物所擁有的能量越少,數量也就會越少,如果人類還大量的捕食食肉動物,那麼將會讓這些動物將會越來越稀有。

以非洲獅為例,由於人類對野生動物環境的影響,非洲獅的數量也在迅速減少。根據調查表明,非洲獅在近40年間減少了近90%,目前非洲獅的數量約為兩萬頭,食肉動物的數量較少是我們很少食用食肉動物的一個原因。從能量的角度分析,也告訴了我們為什麼多吃蔬菜少吃肉是一種低碳生活方式。而肉食性動物由於數量需要進行嚴格的控制,繁殖率也極低,一般一次只繁殖一到兩胎,而食草性動物為了保持自己的數量,繁殖速率極快。

食肉動物性情兇猛,飼養困難,養殖成本高

食肉動物想要吃肉,必須擁有一套強大的武器來進行捕食,鋒利的牙齒、長長的利爪和強大的力量無一不讓我們望而生畏,原始人類在捕食動物時,一般不會去選擇兇猛的食肉動物,於是食用食草動物的肉的習慣也就延續到了現在。那麼既然在自然狀態下獲取很困難,那麼進行養殖可以嗎?這恐怕也是一個虧本的買賣,食肉動物的飼養成本那可不是一般的高,拿肉作為食肉動物的飼料,那為何不拿這些肉給我們自己吃,所以這完全是一種浪費,並且飼養大型食肉動物的危險性很高,除非在特殊需要下,才會考慮去飼養大型食肉動物。

我們現在的所熟悉的狗其實和狼是同一個物種,在人類還未馴化之前,它們也是食用肉類的,但為了減小飼養成本,人類對狼進行不斷的篩選,在人工選擇下篩選出了具有澱粉消化能力的狼,並經過後代的不斷繁殖,狗已經變成了雜食性動物,人類可以將自己的殘羹剩飯對狗進行餵養,而狗又可以為人類協助捕食,因此飼養成本是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實際上我們也會吃一些食肉性動物的肉

食肉動物在養殖情況下自然是不划算的,而且陸地上的大型肉食性動物數量也比較少,同時基本上都是保護動物,但我們會大量捕食海洋中的肉食性動物。由於海洋中的食物資源極其豐富,我們吃的很多海洋生物很多都是肉食性動物,因為對我們來說,在海洋中捕獲食肉性生物與非食肉性生物的方式基本沒有差別。例如常見的帶魚、龍蝦、魷魚甚至是鯊魚,都是人類的食物。

當然,其實很多動物我們認為他們只是食草,但其實真實情況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它們不僅食用草類,在某些情況下也會食用肉類,只是由於在人為的幹預下,我們很難看見這些動物的另外一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而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呢?而另一方面,由於食草動物性格溫順,沒有較強的攻擊力,即使人們捕食它們,它們也不會對人類發出致命攻擊,從安全性而言,捕食食草動物的安全性更高。
  • 有人問:「為什麼我們一般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首先要說明的是人類不是不吃,而是主動選擇少吃或者不吃,其次除了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外,還有雜食性動物。好了,那為什麼人類為什麼一般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 人類愛吃肉,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不斷有人問,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老虎豹子的肉不好吃嗎?現實生活中還真是這樣子,別說老虎豹子了,就是家貓野貓的肉,一樣很少人吃。這個問題認真琢磨起來,還真是個問題,一兩句話說不清楚,確定不是因為動物保護。
  • 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只吃食草動物的肉?
    但是我們的飲食習慣卻從古至今流傳了下來,那就是只吃食草動物的肉的習慣保留了下來,那麼為什麼我們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呢?,但是沒有像肉食動物的利齒和食肉齒,僅僅有著用來切斷植物的切牙,後排牙齒有著凹凸不平的凹槽用來磨碎和咀嚼食物,和食肉動物比較之下,古代人類無論是圈養食草動物還是狩獵食草動物所付出的代價都是少於肉食動物。
  • 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在看到這個題目之前,你是否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那就是人類為什麼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如果人類以食肉動物為食,那麼供養食肉動物的能量,比供養素食動物的能量要大得多。因此人類如果直接以食肉動物為食,那麼由於富集效應,人類更容易生病。2:危險性:遠古時期人類狩獵工具簡單,捕食食草動物的危險性遠遠低於食肉動物,因此人類會從事危險程度更低的狩獵行動。
  •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動物?專家說出了原因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動物?專家說出了原因 所有的生物想要生存下來就必須要進食,沒有食物註定無法生存,而現在大多數物種可籠統的分為食草動物,食肉動物跟雜食動物,說白了就是吃草的,吃肉的,肉跟草通吃的,對我們人類而言就是雜食性動物,因為我們除了蔬菜瓜果也會吃各種肉食,然而我們人類所選擇的肉類一般都是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那些食肉動物的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你想過沒有人類為什麼一般只吃食草動物的肉,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為什麼食肉動物或雜食動物的肉在現代人類飲食中沒有佔據很大比重?我腦海中浮現出狗和蛇,還有鱷魚,但即使它們真的經常被人類吃,我也認為它們往往是特色菜而不是主食。是因為人類進化到專門吃不咬人的東西嗎?畢竟經常吃的牛羊豬和家禽對人類的威脅要小於獅虎狼豹。這是新石器時代的遺留文化嗎?飼養食草動物肯定比飼養容易互相吃掉或需要不斷供應活物的食肉動物容易。食草動物產肉率遠遠大於食肉動物,飼養成本更低,人類經濟帳算的很明白。或者是汙染物累積放大作用?像汞這種重金屬元素會在食肉動物體內富集這樣的事情難道不是現代人關心的嗎?
  •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動物?專家說出了原因
    所有的生物想要生存下來就必須要進食,沒有食物註定無法生存,而現在大多數物種可籠統的分為食草動物,食肉動物跟雜食動物,說白了就是吃草的,吃肉的,肉跟草通吃的,對我們人類而言就是雜食性動物,因為我們除了蔬菜瓜果也會吃各種肉食,然而我們人類所選擇的肉類一般都是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那些食肉動物的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卻很愛吃食草動物的肉?
    首先,人類吃的食肉動物,大部分是海洋生物和鳥類。而遠古時期,人類還是氏族狀態的時候,基本是抓到什麼吃什麼,一頓能吃飽就是好的。而且大多數不能填飽肚子的時候,也會選擇諸如野果之類的東西,可以說吃飯看天,看運氣,就是不看你到底想吃什麼。在這樣的前提下,人類的第一選擇是性格溫馴,捕捉難度不高的食草動物。有時候也會看上鳥類,比如雞的祖先原雞,一種食譜很雜,體型小攻擊力不強的動物。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人類作為食物鏈的頂端,可以說只有不想吃的,幾乎沒有吃不到的。而在我們的食譜中,肉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說必不可少,像牛肉,羊肉,豬肉等。 這些肉的做法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是美味佳餚,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所吃的肉,大部分都是食草動物們的肉,很少會有食肉動物們的肉。這是為什麼?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人類作為食物鏈的頂端,可以說只有不想吃的,幾乎沒有吃不到的。而在我們的食譜中,肉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說必不可少,像牛肉,羊肉,豬肉等。這些肉的做法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是美味佳餚,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所吃的肉,大部分都是食草動物們的肉,很少會有食肉動物們的肉。這是為什麼?
  • 人類為什麼基本上只吃食草動物,卻不吃食肉動物?
    看到這個題目估計很多人都會驚訝,也驚訝居然有人會提起這種問題,那就是原來人類基本上都只吃食草動物啊!就連小編自己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那麼,為什麼人類基本上只吃食草動物,而卻對食肉動物沒興趣呢?答案究竟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生物的食物鏈。
  • 人為什麼要吃東西,又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食肉動物的肉不香?
    可以「吃」無機物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它們是生產者。而食草動物通過吃掉植物來抵抗熵增,食肉動物又通過吃掉食草動物來滿足自身的需求,所以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分別為初級消費者和高級消費者。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既然形成了食物鏈,那麼這條鏈就一定有個頂點,毫無疑問,人類就在這個頂點之上。
  • 人為什麼要吃東西,又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食肉動物的肉不香?
    可以「吃」無機物的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它們是生產者。而食草動物通過吃掉植物來抵抗熵增,食肉動物又通過吃掉食草動物來滿足自身的需求,所以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分別為初級消費者和高級消費者。
  • 人為什麼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除了魚類外,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我們平常吃的肉類要麼是食草動物,要麼是雜食動物,很少直接以食肉動物為食,這是為什麼呢?如果人類以食草動物為食,那麼一片70多平方千米的森林完全可以養活100多口人,甚至更多;然而如果人類以食肉動物為食,那麼一片70平方千米的森林連1口人都無法養活。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人類才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 人類為什麼一般只吃草食動物的肉,不吃肉食動物的肉?
    我們吃什麼肉比較適合熵增原理?種花家比較喜歡吃羊肉和牛肉,不過根據傳統我們吃最多的還是豬肉,當然這些都是吃草的動物肉,也許豬是雜食動物,無論是葷素豬都不介意,但給豬吃的葷能是好的肉嗎?不過是邊角料而已,因此豬將這些即將耗散排放到大自然即將形成氮化物導致熵增的有機物利用起來了,在這個局部形成熵減效應!
  • 人類只吃食草動物,比如牛羊豬,很少吃食肉動物,為什麼?
    食肉動物裡,人在頂端位置,所有動物,天上飛的鳳凰,水裡遨遊的蛟龍,地上跑的老虎獅子,只要能吃,不會吃死人,統統都是人類的一道菜。動物裡面,又分為三大食物類:食肉、食草、葷素不限。吃肉的動物只吃肉,譬如豺狼虎豹,一口草不吃。吃草的只吃草,一口肉不吃,譬如牛羊。
  • 為何人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性動物?是不好吃嗎?
    人類作為雜食性動物,不僅吃植物、蔬菜和水果;,還吃肉,可以說,天上飛的,地上跑的,人類幾乎都敢吃。但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人類雖說愛吃肉,但不是什麼動物的肉都吃,而是有選擇性的。一般來說,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比如兔子、羊、牛;或者是雜食動物的肉,比如雞、鴨、鵝,幾乎不吃像獅子、老虎、黑豹這類的食肉性動物,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是食肉性動物的肉不好吃嗎?想要了解這一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食肉動物,什麼是食草動物!
  • 人類作為雜食動物,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呢?
    那麼為什麼人類幾乎只吃食草類動物,而很少會去吃食肉類的動物呢? 首先來說,地球上的食草動物的數量是非常大的,對於人類的祖先來說,食草類動物龐大的數量使得它們遠比食肉類動物更好捕獲
  • 作為雜食動物的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呢?
    我們知道,無論是人類也好,動物也好,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要進食。一般來說,地球的所有的生物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肉食類動物,草食類動物以及雜食類的動物。我們人類就是非常典型的雜食性動物,我們的食譜包含了肉類以及各種水果蔬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