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接觸到的肉類來源,大多都是雞,鴨為代表的家禽,以及豬,牛,羊為代表的家畜,然而不管是家禽還是家畜,它們大多是食草動物(大多數家禽會捕食昆蟲,但更多的以穀物為食)。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而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呢?
首先我們知道,由於人口數量的激增,人類已經無法僅僅從自然界打獵或採集,就能夠滿足能量的需求。而是要馴養大規模的家禽、家畜等,才能保證人類能量來源的充足與穩定。就比如:我們日常生活中就會出現養雞場,養鴨場以及養豬場等。
這些馴化的動物是我們能量的來源,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適宜被馴化,一般而言,適合被馴化的動物要滿足6個條件:
其中,大多數食肉動物的性格非常暴躁,且具有較強的攻擊力,在遠古時期時,人們想要捕食它們,需要耗費更高的代價,甚至會付出生命。而另一方面,由於食草動物性格溫順,沒有較強的攻擊力,即使人們捕食它們,它們也不會對人類發出致命攻擊,從安全性而言,捕食食草動物的安全性更高。
再者,由於食肉動物的脾氣非常地暴躁,即使人們能夠捕食成功,也不能用於飼養,因此食肉動物很難被馴化。可能會有一些人會說,如今有許多動物園就能夠將食肉動物馴化的很乖,比如:老虎,獅子等。它們已經喪失了野性,可以和人類共同生活,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什麼不吃它們呢?
其實,我們之所以不吃食肉動物的肉,是因為它們根本無法滿足人類對能量的需求。
我們知道,同樣是肉,人類吃100g牛肉和吃100g老虎肉能夠獲取的能量是一樣的。但是牛在生長時,只需要吃草就可以,假設它們每天吃10斤草料,所需要的成本也不過是20元的草料而已。但老虎不一樣,老虎要每天吃肉,一隻老虎如果每天吃10斤牛肉,那麼成本就是400元。
由此可見,人類如果吃食肉動物的肉,那麼肉類的成本非常高,非常不划算。所以我們不吃食肉動物的肉,而是直接吃掉10斤牛肉,所獲取的能量比直接吃食肉動物的肉更多。
另外,自然界的能量是會流動的,而且流動是有上限的。地球上大多數能量來源是太陽光, 植物通過太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從而產生能量,而牛通過攝入植物來獲得能量,食肉動物通過牛再獲取能量。
也就是說,能量是會在植物-食草動物-食肉動物之間流動,而能量在每一營養級流動時,都會消耗大量的能量,只能將自身10%-15%傳遞下去。
因此,當能量傳遞到食肉動物時,能量已經變得非常少,如果人類以食肉動物為食,那麼人類可能早就因能量不足而滅絕了。
人們之所以不以食肉動物為食,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食肉動物繁衍速度實在是太慢了。我們知道,雞半年左右就可以生蛋,豬一年之後就可以產仔,而大多數食肉動物要等到3-5歲才能性成熟,而且每2年左右才能繁衍一胎,一胎通常才有1-2隻。
由於食肉動物繁衍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以至於人們在飼養時,很難大規模擴大生產,所以難以為人類提供能量。
另外,在自然界中,有許多重金屬不容易被生物新陳代謝排出體外,而是富集在體內,並隨著能量的移動而逐漸富集到上一營養級,以至於許多食肉動物體內都攜帶相當多的重金屬,人類以食肉動物為食,有可能會導致重金屬中毒。
另外,食肉動物會以肉類為食,也有許多會以腐肉為食,這意味著它們在生活中會接觸到非常多的微生物,雖然它們體內有較強的抗體以及免疫力,但人類在處理這些食肉時,非常容易被微生物感染生病。
綜合以上原因,所以我們才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我是允兒的趣味科學,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哦,我會繼續給你科普更多人類以及生物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