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眾知,2020年的這次極為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舉國上下人心惶惶,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宿主為蝙蝠,這件事已經被大家所熟知,那麼為什麼除了禁止吃蝙蝠外還要禁止吃其他野味呢?
原因就在:蝙蝠屬於源頭宿主,到人這個節點的過程中,還會有中間宿主,也就是其他野生動物都有攜帶病毒的可能,這不是駭人聽聞,2003年暴發SARS疫情就是中國人愛吃野味所致,當時曾一度把果子狸當成源頭宿主,對果子狸大加屠殺。但是,後來的研究發現,SARS-CoV 的源頭宿主頭宿主可能是蝙蝠,果子狸不過是 SARS-CoV的中間宿主,而且病毒經過變異,才讓人患上SARS這種瘟疫。
所以,人們應該牢記十年前的教訓,拒絕野味!
01定義篇
那麼話又說回來,到底哪些才算野味的範疇?象野雞野鴨,野生黃鱔野生甲魚這樣的生物是否算野味呢?
凡是獵取得來的做肉食的鳥獸,如野雞、野兔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野生動物,非人工飼養的都算是野生動物,而變成人們餐桌上的菜餚時,就成了所謂的「野味」。
界定是否屬於野味,要看是否「人工飼養」,這裡的一點會引發歧義的地方,就是市場上很多所謂「野生甲魚」「野生黃鱔」並非真正野外捕捉的,而是人工營造動物生存環境,還是屬於環境人工飼養的範疇,那麼這種就不屬於野味。
之前很多市場商鋪售賣野味,包括竹鼠、狗狸獾、豬狸獾、果子狸、狐狸、
樹熊、孔雀、大雁等,均可活殺現宰,速凍冰鮮,送貨上門。
02病毒介紹篇
有人認為煮熟不就行了,新冠病毒加熱56攝氏度30分鐘即可被滅活,這看似利好的消息,但是要知道野味中不僅僅存在新冠病毒,還存在很多很多嗜熱病毒(耐高溫)300甚至500攝氏度都難以將其滅活。不如死亡率達 90% 的傳染病伊波拉出血熱也與人類吃野味有關,這種致命病毒的外部蛋白與某種鳥類的逆轉錄病毒相似,提示該病毒可能是從鳥類傳播給人類的,也就是說吃野味可能傳播伊波拉病毒。另一個推測是,人可能通過吃靈長類動物的肉而感染伊波拉病毒。
除了伊波拉病毒之外,目前有超過 70% 的新發傳染病來源於野生動物。HIV 病毒來自非洲的黑猩猩或白眉猴;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尼帕病毒來自蝙蝠;馬爾堡病毒來自非洲猴子;拉沙熱病毒來自老鼠;麻風桿菌疑似來自犰狳等等。
03法律責任篇
另外,吃野味不僅僅是個人問題,現在已上升到一個法律層面了,中國此前法律法規僅對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者處罰懲治,而新修改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規定了「吃野味」將面臨法律追責。另外,《刑法》也對非法捕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的野生動物作為食品規定了刑事責任。
總之,還是那句口號,「不碰,不買,不吃,遠離野味」。
參考文獻:一:《野味到底有多可怕》2020.3二:期刊《安全與健康》2020.4三:期刊《大眾健康》2020.4四:期刊《新華日報》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