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野味,蝙蝠,果子狸算野味,那麼野雞野鴨野生黃鱔算野味嗎?

2021-01-16 維他命之約

眾所眾知,2020年的這次極為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舉國上下人心惶惶,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宿主為蝙蝠,這件事已經被大家所熟知,那麼為什麼除了禁止吃蝙蝠外還要禁止吃其他野味呢?

野鹿肉,請不要碰!

原因就在:蝙蝠屬於源頭宿主,到人這個節點的過程中,還會有中間宿主,也就是其他野生動物都有攜帶病毒的可能,這不是駭人聽聞,2003年暴發SARS疫情就是中國人愛吃野味所致,當時曾一度把果子狸當成源頭宿主,對果子狸大加屠殺。但是,後來的研究發現,SARS-CoV 的源頭宿主頭宿主可能是蝙蝠,果子狸不過是 SARS-CoV的中間宿主,而且病毒經過變異,才讓人患上SARS這種瘟疫。

與野生動物和平共處,而不是去獵殺享用

所以,人們應該牢記十年前的教訓,拒絕野味!

01定義篇

那麼話又說回來,到底哪些才算野味的範疇?象野雞野鴨,野生黃鱔野生甲魚這樣的生物是否算野味呢?

凡是獵取得來的做肉食的鳥獸,如野雞、野兔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野生動物,非人工飼養的都算是野生動物,而變成人們餐桌上的菜餚時,就成了所謂的「野味」。

「野味漢堡」

界定是否屬於野味,要看是否「人工飼養」,這裡的一點會引發歧義的地方,就是市場上很多所謂「野生甲魚」「野生黃鱔」並非真正野外捕捉的,而是人工營造動物生存環境,還是屬於環境人工飼養的範疇,那麼這種就不屬於野味。

之前很多市場商鋪售賣野味,包括竹鼠、狗狸獾、豬狸獾、果子狸、狐狸、

樹熊、孔雀、大雁等,均可活殺現宰,速凍冰鮮,送貨上門。

02病毒介紹篇

有人認為煮熟不就行了,新冠病毒加熱56攝氏度30分鐘即可被滅活,這看似利好的消息,但是要知道野味中不僅僅存在新冠病毒,還存在很多很多嗜熱病毒(耐高溫)300甚至500攝氏度都難以將其滅活。不如死亡率達 90% 的傳染病伊波拉出血熱也與人類吃野味有關,這種致命病毒的外部蛋白與某種鳥類的逆轉錄病毒相似,提示該病毒可能是從鳥類傳播給人類的,也就是說吃野味可能傳播伊波拉病毒。另一個推測是,人可能通過吃靈長類動物的肉而感染伊波拉病毒。

五花八門的病毒

除了伊波拉病毒之外,目前有超過 70% 的新發傳染病來源於野生動物。HIV 病毒來自非洲的黑猩猩或白眉猴;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尼帕病毒來自蝙蝠;馬爾堡病毒來自非洲猴子;拉沙熱病毒來自老鼠;麻風桿菌疑似來自犰狳等等。

03法律責任篇

另外,吃野味不僅僅是個人問題,現在已上升到一個法律層面了,中國此前法律法規僅對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者處罰懲治,而新修改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規定了「吃野味」將面臨法律追責。另外,《刑法》也對非法捕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的野生動物作為食品規定了刑事責任。

吃野味上升到法律層面

總之,還是那句口號,「不碰,不買,不吃,遠離野味」。

參考文獻:一:《野味到底有多可怕》2020.3二:期刊《安全與健康》2020.4三:期刊《大眾健康》2020.4四:期刊《新華日報》2020.3

相關焦點

  • 野味為何會引起病毒感染?除了蝙蝠,還有什麼野味不能吃
    根據國家疾控中心透露,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已經能夠確認,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繼SARS之後,時隔17年,一場突發的嚴重疫情,再次讓「野味」這個話題以極度沉重的態勢重回到人們眼前。那麼,野味為什麼容易引起病毒感染呢?野味為什麼容易引起病毒感染呢?
  • 除了蝙蝠,這8種「野味」萬萬不要碰,為了您的健康,請管住嘴!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文章是「除了蝙蝠,這8種「野味」萬萬不要碰,為了您的健康,請管住嘴!」。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或「分享」哦!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時曾明確表示,新冠病毒很大可能是竹鼠、獾一類的野生動物時,大眾一片譁然。沉寂已久的野味問題再度公之於眾,並站上了風口浪尖。雖有「民以食為天」,但絕非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隨便吃。
  • 蝙蝠、果子狸、穿山甲……還有哪些野生動物帶有可傳人病毒?百度一...
    新冠肺炎疫情讓「保護野生動物、拒絕野味」這一話題再次成為熱點。2月12日,百度聯合果殼,上線了「拒絕野味」搜索頁特效彩蛋和百度百科詞條。用戶使用百度APP搜索穿山甲、果子狸等野生動物詞語時,搜索結果頁面會立即呈現相關的科普知識彩蛋和「拒絕野味」提示,從疫情發生的源頭為用戶科普,讓「拒絕野味」成為基本常識。
  • ...動物捕殺屢禁不止 致命的病毒與吃野味的「陋習」你該痛恨哪一個?
    1月20日晚,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這次疫情的源頭主要在武漢當地的海鮮市場,實際上這個海鮮市場裡相當多的不是海鮮,而是「野味」,就是野生動物。綜合各方面信息,從流行病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判定病毒的來源就是野生動物。 有專家表示,病毒源頭很可能是竹鼠、獾等野生動物。將病毒傳染給人的到底是竹鼠還是黃麂、野兔、野豬、豬獾、狗獾、果子狸、土撥鼠、活猴?
  • 新型冠狀病毒留給我們的一個問題:野味真的那麼好吃嗎?
    國家疾控中心指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主要來源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非法銷售野生動物供人食用。那麼問題來了,野味他真的有那麼好吃嗎?值得一群人不顧生命也要去品嘗一番嗎?2003年非典的爆發,一開始傳言是果子狸引起的,因為SARS始發與廣東,而果子狸是廣東人比較喜愛的野味。但是後來經過實驗證實,非典其實是來源於中華菊頭蝠,而非果子狸;果子狸只是病毒的傳播中介,患病後的它被人類吃掉,導致了病毒的爆發。到了2013年,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分離到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進一步證實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
  • 別吃野味了,真的會死!
    /寫在最後/ 從去年12月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到今天,全國抗擊疫情已經一個多月了,距離上一次的「非典型肺炎」,僅僅17年。
  • 致命野味,非法盜獵和買賣為何屢禁不止?-虎嗅網
    雜亂的環境為野味的地下交易提供了便利。華南海鮮市場分東區和西區,共有攤位1000餘個,其中西區部分攤位對外出售禽類、獸類食材。早在2004年,華南海鮮市場就曾因公開出售果子狸引發爭議。野味的教訓SARS最早的11個病例也大多有與野生動物的接觸史。順著這條線索,科學家很快在野生動物市場上的果子狸體內分離和檢測到了和SARS病毒完全一樣的病毒。果子狸於是被視為SARS病毒的「元兇」。
  • 美味果子狸?武漢大學《動物小百科》童書野味風波
    美味果子狸?武漢大學《動物小百科》童書野味風波正當疫情仍在中國各省肆虐之際,2月12日中國的各大媒體卻接到了網友舉報,指控由武漢大學出版的童書系列《動物小百科》,出現了嚴重且致命的編輯倫理瑕疵,因為童書內容「公開鼓吹吃野味」,在疫情不明原因爆發失控、且高度與非法野味相關之際,誇張的地緣與圖書內容,也引發了中國網路的一陣譴責、嘲諷與騷動。
  • 從SARS到新型肺炎:有些人怎麼就戒不掉這口「野味」?
    但在另一家經營鵪鶉蛋的檔口,一位老闆表示自己有野雞和野鴨,「28塊一隻」。「鴨子是洪湖的,野雞是山上捉的」。記者在冰櫃裡看到數量不多的凍體野雞和野鴨。「你再來晚一點就沒有了,3點市場就要清理,所有店鋪都要關」。
  • 致命野味,非法盜獵和買賣為何屢禁不止?
    雜亂的環境為野味的地下交易提供了便利。華南海鮮市場分東區和西區,共有攤位1000餘個,其中西區部分攤位對外出售禽類、獸類食材。早在2004年,華南海鮮市場就曾因公開出售果子狸引發爭議。野味的教訓SARS最早的11個病例也大多有與野生動物的接觸史。順著這條線索,科學家很快在野生動物市場上的果子狸體內分離和檢測到了和SARS病毒完全一樣的病毒。果子狸於是被視為SARS病毒的「元兇」。
  • 早就警惕我們,野味不能吃!
    這種做法在西非熱帶森林的部分地區很常見,例如,「蝙蝠湯」是這個地區的一道美食。 在非洲,人們經常捕獵野生動物食用,有的更是深入雨林,去抓捕如猴子般靈長類動物賣給他國(德國曾經爆發的馬爾堡病毒便與此有關),還有的人會撿回病死的動物遺體食用,正是這些動物將病毒傳染給了人類。
  • 武漢市場野味菜單曝光:活殺竹鼠、孔雀、果子狸 發現首例新型肺炎
    這兩天,網上流傳出一張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裡名為「大眾畜牧野味」店的菜單,顯示有活狗狸獾、活豬狸獾、活竹鼠、竹鼠肉、活果子狸、果子狸肉等野生動物。20日晚間,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連線時表示,根據流行病學分析,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比如竹鼠、獾等。
  • 嚴防病從口入:起底野味產業鏈 整肅需要下重拳
    廚房的人曾鼓動他嘗一塊穿山甲肉,說現在不嘗這輩子沒機會了,鍾華平吃了一口,內心的排斥讓他生理上感到噁心,那次之後,他不想再吃第二口所謂「野味」。2003年,非典疫情在鍾華平的老家廣東爆發。廣東曾下令緊急撲殺病毒中間宿主果子狸,關閉可能滋生、傳播病毒的野生動物交易市場。但疫情過去後,果子狸又回到了許多人的「野味」餐桌上。
  • 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 武漢多家餐廳曾售賣獾、刺蝟等
    此外,在新聞報導和點評網站的信息中,記者也搜索到武漢存在野味餐廳的蛛絲馬跡。2012年武漢當地媒體的一則報導顯示,武漢黃陂區木蘭山附近有所謂的「野味一條街」,街上飯店的菜單上,野豬、狗獾、野雞、獐子、麂子等赫然在目。記者在點評網站上還查詢到,武漢黃陂區內的確有一些打著「野味」或「山味」旗號的餐廳。
  • 野生獸類、鳥類、兩爬類不能吃!拒絕「野味」,從現在做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野生動物交易和食用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什麼是「野味」?
  • 野味: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們到處撒野?
    關於那年的「非典」,歷史會這樣總結:果子狸身上,帶有一種來自於遙遠山區蝙蝠的病毒,偶然被果子狸吃掉;人吃了這種果子狸,成了一個傳播者,導致了一場烈性傳染病的暴發。然而,國人吃果子狸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北宋大文豪、美食家蘇軾,對牛尾狸即果子狸讚賞有加,他在《送牛尾狸與徐使君》詩中道:「泥深厭聽雞頭鶻,酒淺欣嘗牛尾狸。通印子魚猶帶骨,披綿黃雀漫多脂。」
  • 吃過SARS的虧,為什麼中國還沒有禁絕吃蝙蝠、土撥鼠、果子狸……?
    雜亂的環境為野味的地下交易提供了便利。華南海鮮市場分東區和西區,共有攤位1000餘個,其中西區部分攤位對外出售禽類、獸類食材。早在2004年,華南海鮮市場就曾因公開出售果子狸引發爭議。網友@麻辣小龍蝦回憶,2004年上初中時,他每天都要路過該市場,「市場背面有一排門面,各種野生動物,鱷魚、野雞、孔雀、果子狸,還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大部分都是活的」。
  • 只要不碰蝙蝠就沒事?這幾種「野味」也要敬而遠之,管好自己的嘴
    只要不碰蝙蝠就沒事?這幾種「野味」也要敬而遠之,管好自己的嘴 近一段時間,「野味」這兩個詞頻頻被人所提起,正是因為有人管不住自己的嘴,才導致了這場目前還看不到結局的疫情。其實類似的教訓在十幾年前已經上演過一次,但是一些人好像對於野味有著特殊的喜好,就是無法控制住自己。
  • 淘寶禁售「野味」了嗎?這個冠狀病毒常見宿主,別吃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野味再次被推至風口浪尖。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日前表示,根據流行病學分析,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比如竹鼠、獾等。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袁國勇也呼籲稱:「我們都不應該吃野味。」  「拒絕野味,人人做起!」
  • 新型病毒,來源極可能是這種「野味」!看完文章,你還想吃它嗎?
    這段話裡面,我們可以獲得一個信息:病毒的來源,極有可能是野生動物。那麼病毒的來源,到底是哪種野生動物呢?我們呼籲大家不要吃野味,並不僅僅是因為野味本身營養價值並不高、不存在任何治病療效,更重要的是,野生動物身上攜帶著無數寄生蟲、病毒與危險,其中臭名昭彰的,就屬果子狸和蝙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