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寶草,見過嗎?內治跌打損傷、風溼痺痛、腰腿痛;外治頭癬

2021-01-14 餐雲臥石


感謝大家的閱讀!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




元寶草

來源產地

為藤黃科植物元寶草的全草。

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生長於山坡草叢中或礦野路旁陰溼處。

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臺灣。

別名相思、燈臺、雙合合、對月草、大葉對口蓮、穿心箭、排草、對經草、對口蓮、劉寄奴、鈴香、對葉草、蛇喳口、對月蓮、穿心草、紅無寶、尖金花、王不留行、大甲母豬香、葉抱枝、紅旱蓮、寶塔草、蛇開口、莽子草、野旱菸、叫珠草、翳子草、爛腸草、晴蜓草、大劉寄奴、哨子草、散血丹、黃葉連翹、蠟燭燈臺。


【原形態】

元寶草 多年生草本,高約65cm,全體平滑無毛。莖單立,圓柱形,基部木質化,上部具分枝。單葉對生;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基部木質化,上部具分枝。


單葉對生;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長3-6.5cm,寬1.5-2.5cm,先端鈍,基部完全合生為一體,莖貫穿其中心,兩端略向上斜呈元寶狀,兩面均散生黑色斑點及透明油點。二歧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徑7-10mm;萼片5,其上散生油點及黑色斑點;花瓣5,黃色;雄蕊多數,基部合生成3束;花葯上具黑色腺點;子房廣卵形,有透明腺點,花柱3裂。蒴果卵圓形,長約8mm,3室,表面具赤褐色腺體。

種子多數,細小,淡褐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性味功效

《中藥大辭典》

苦,寒,有毒。

入肝、脾二經。

活血,止血,解毒。治吐血,衄血,月經不調,跌扑閃挫,癰腫瘡毒。

《中華本草》

苦;辛;寒

歸肝;脾經

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活血調經;祛風通絡。主吐血;咯血;衄血;血淋;月經不調;痛經;白帶;跌打損傷;風溼痺痛;腰腿痛;外用還可治頭癬;口瘡;目翳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鮮品洗淨搗敷,或幹品研末外敷。


【注意】

無瘀滯者忌服,孕婦慎用。




免責聲明:本文系本號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螳螂跌打,見過嗎?散瘀止痛,接骨,祛風溼.主跌打損傷、骨折、風溼痺痛、腰腿痛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生於海拔200-1000m的山坡、平壩或河漫灘雨林及季雨林中多附生於樹幹或石崖上。螳螂跌打,附生藤本,長4-6m以上。莖圓柱形,直徑1.5-2mm,具細條紋,節間長2-2.5cm。
  • 藤杜仲,見過嗎?可用於風溼痺痛、腰肌勞損、腰腿痛、跌打損傷
    枝有不明顯的皮孔,具乳汁,除花冠外,全株無毛。葉對生;葉柄長1-1.5cm,有微毛;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8cm,寬1.5-3cm,先端漸尖,基部銳尖。聚傘花序總狀,頂生及腋生,花小密集,水紅色;花萼5深裂,內面基部腺體不多或缺,裂片披針形;花冠白色或粉紅色,壇狀,裂片在花蕾中內褶;雄蕊5,著生於花冠筒基部,花葯箭頭狀,花絲短;花盤環狀;子房具微柔毛,花柱短,柱頭圓錐狀。
  • 天王七,見過嗎?根治風溼腰腿痛;葉治刀傷出血;果調經止帶
    用於風溼腰腿痛,跌打損傷,消化不良,月經不調,白帶。《中藥大辭典》苦澀,平。祛風溼,理氣活血,健脾胃,消炎鎮痛,生肌。治勞傷,風溼腰腿痛,跌打損傷,消化不良,月經不調,白帶。《中華本草》味苦;性平祛風除溼;行氣活血;消食。
  • 虎狼草,見過嗎?枝葉有毒,治跌打瘀腫、皮膚溼疹;根治風溼痺痛
    花極香,聚傘花序,生於葉腋或枝頂葉腋,有花3-7朵,花序梗長2-4cm;苞片極小,線形;花萼鍾狀,先端微5裂,花萼長約7mm;花冠白色,先端5裂,裂片長橢圓形,長約7mm,花冠管長2-3cm,外面有不明顯的腺點,內面密生絹狀柔毛;雄蕊4,偶為6,花絲紫紅色,與花柱同伸出花冠;柱頭2裂。核果倒卵形,直徑7-10mm,花萼宿存。花、果期3-12月。
  • 九龍根,見過嗎?祛風溼,行血氣。治跌打損傷,風溼骨痛
    治跌打損傷,風溼骨痛,心胃氣痛。 主跌打損傷
  • 觀音蓮,見過嗎?治刀傷、治跌打損傷
    性味功效 《中藥大辭典》 "治刀傷 "葉:治跌打,下水,治疝氣。 全株:清熱祛溼,活血散瘀。治跌打。 內服:煎湯,1~3錢。外用:搗敷。
  • 斑鳩佔,見過嗎?能祛風溼,壯腎陽,主風溼痺痛,腎虛陽痿
    2019-08-13 15:32:13 來源: 太極本草 舉報   斑鳩佔,見過嗎
  • 尋骨風,身邊的傷藥,治風溼痛、手腳麻,外用、泡酒、煎水都可以
    用於風溼病引起的風溼性關節炎、或者強直性脊柱炎等基本是每一個可以祛風溼中藥的最常見運用了。風溼病分為以寒為主的痛痺,以熱為主的熱痺,以溼為主的著痺。平時運用的時候也是,看是偏向哪種的風溼,可以配上相應的藥物。而尋骨風是偏溫燥的,所以一般不用於熱痺。
  • 青竹標,見過嗎?能清肺止咳,續筋接骨
    常攀附於熱帶雨林內的樹幹或石崖上。 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別名水蜈蚣、爬樹龍、爬山虎、小過山龍、過江龍、大金筆標、小石芝藤、大青筆標、爬地龍、小南蘇、金竹標、大軟筋藤、九龍上調、水底蜈蚣、青竹絲、爬樹蜈蚣。 【原形態】 獅子尾,附生藤本,匍匐於地面、石上或攀援於樹上。
  • 五爪龍,見過嗎?內治咳嗽,咽喉腫痛;外治毒蛇咬傷,帶狀皰疹
    基生葉為近於鳥足狀5小葉;葉柄被疏柔毛或開展長柔毛,小葉近無柄稀有短柄;託葉膜質,淡褐色,外被疏柔毛或脫落近無毛;小葉片倒卵形或長圓卵形,長0.5-4cm,寬0.4-2cm,先端圓鈍,基部楔形,邊緣有多數急尖或圓鈍鋸齒,兩面被疏柔毛,有時上面脫少近無毛或下面沿脈被伏生長柔毛;下部莖生葉有5小葉,上部莖生葉有3小葉,與基生相似,唯葉柄較短,
  • 刺果藤,見過嗎?祛風溼,強筋骨,主風溼痺痛,腰肌勞損
    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淡黃白色,內面略帶紫紅色;萼片卵形,長約2mm,被短柔毛,先端急尖;花瓣5,與萼片互生,先端2裂並有長條形的附屬體,約與萼片等長;雄蕊合生成筒,發育雄蕊和退化雄蕊各5;子房5室,每室有2胚珠。蒴果圓球形或卵狀圓球形,直徑3-4cm,生多數短粗刺和短柔毛。種子長圓形,長約12mm,成熟時黑色。花期春、夏季。
  • 黃龍藤,見過嗎?預防流感,治毒蛇咬傷、外傷出血、骨折
    花單性,雌雄異株;花橙黃色,直徑1.5cm,單生或2-3朵聚生於葉腋;花被9(-15),外輪3片綠色,內輪橙紅色;雄蕊群連合成球形的肉質託,直徑約6mm,雄蕊9-12,每雄蕊鉗入橫裂的肉質託縫內,無花絲,藥室內向縱裂;雌蕊群球形,直徑4-6mm,心皮25-45,倒卵形。聚合果長約15cm,小漿果成熟時近球形,猩紅色。種子近球形或橢圓形,兩側扁,種皮光滑。
  • 這種小草,對風溼有效,若野外遇見,別不認識
    這種小草,對風溼有效,曾被國醫大師命名為「一味定痛飲」,若野外遇見,別不認識風溼類疾病往往纏綿難愈,無論是類風溼性關節炎還是風溼性關節炎抑或骨質增生症,中醫將其統稱為「痺症」,大多數患者是由於風寒溼侵襲而導致,痺有很多類型,一般關節疼痛是典型的痺症表現,但風寒溼邪侵犯肌表,導致的肌肉關節酸
  • 提醒大夥:蜈蚣草,見過嗎?祛風除溼,舒筋活絡.治風溼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癱瘓
    用於防治流行性感冒,痢疾,風溼疼痛,跌打損傷;外用治蜈蚣咬傷,疥瘡。根狀莖2~4錢。外用全草搗爛敷或煎水洗患處。《中藥大辭典》淡;苦;涼歸肝;大腸;膀胱經風除溼;舒筋活絡;解毒殺蟲。主風溼筋骨疼痛;腰痛;肢麻屈伸不利;半身不遂;跌打損傷;感冒;痢疾;乳癰;瘡毒;疥瘡;蛔蟲症;蛇早咬傷《中華本草》苦;平祛風除溼;舒筋活絡。主風溼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癱瘓內服:煎湯,9-15g。
  • 飛利浦紅外線治療儀 足不出戶治腰腿痛
    飛利浦紅外線治療儀 足不出戶治腰腿痛 時間: 2014-09-09 11:08  來源: 求醫網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