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四川獵殺大熊貓案,熊貓肉餵豬,律師:他的罪行沒那麼嚴重

2020-12-03 王事情

37年前的1983年1月24日,臘月十一,馬上就是農曆新年。上午11:15分,四川汶川縣臥龍自然保護區內。

五一棚的工作人員發現野生大熊貓憨憨沒有移動,卻也沒放在心上,因為眾所周知熊貓一天有大半時間都在睡覺。從一年前開始,動物專家及工作人員就為保護區內的每隻熊貓脖子上戴上了頸圈。這是一套無線電設備,由美國亞利桑納州電子通訊公司生產,品質十分優良,故障率極低,它的待機時間長達兩年,期間每天可以不間斷地發射訊號,人們藉此監測和保護大熊貓。

接下來的一整天,直到夜深、第二天凌晨憨憨都沒有移動,工作人員認為它也許弄掉了頸圈,於是抽出幾個人去尋找。這一下就搜尋了兩天,他們終於發現了頸圈,被藏在一塊巖石下。與此同時也發現了憨憨——至少是憨憨的一部分,在積樹和樹葉之下,掩埋著屬於大熊貓的臟腑器官和雜亂體毛,此刻已經和鮮血凝結成一團。

這一切莫不顯示,大熊貓憨憨已經被人捕殺了!

臥龍自然保護區內的大熊貓研究專家有胡錦矗、王夢龍等,而且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動物學家喬治·夏勒當時也正在深度參與「熊貓計劃」,因此憨憨之死很快傳遍了保護區,傳到了成都、北京,震驚了林業部,震驚了國際野生生物界。誰都不敢相信,保護區裡的動物也會遭人盜獵,而且是發生在國際合作研究的熊貓保護特區。憨憨的死亡報告送呈國務院後,時任副總理親自下令徹查。

成都市公安局出動了,2月初,他們派出刑偵經驗豐富的老乾警,帶著兩頭警犬「大利」和「賽虎」趕到臥龍。兩隻狼狗反覆聞出了憨憨留下的特殊氣味,然後帶著警察在大森林裡盤桓穿行了一整天,忽然它們衝出了森林,向山下開闊的河谷地帶撲去。坡地上住著幾十戶人家,警犬圍著其中的一間房屋狂吠不止。

這裡是汶川縣臥龍鄉臥龍關村,房屋的主人是村民冷志中。在鄉政府的協助下,公安戰士從冷志中的家中搜出了剛剝下不久的熊貓皮,冷志中被捕。

為了教育當地村民,這年4月22日,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移庭臥龍,公開審理了本次盜獵案,前面提到的外國專家喬治·夏勒也應邀參加,他在十幾年後出版的暢銷書《最後的熊貓》中詳細記錄了本次庭審,藉此表達了對憨憨的念念不忘。

1、現場人數

庭審現場在臥龍自然保護區總部,發動了當地百姓幾百人旁觀。保護區內的中外專家被邀請參加庭審。

一個主審法官,兩個助理法官,一個書記員,還有檢察官和辯護律師。這充分保障了被告的合法權益,事實上辯護律師為冷志中最後並不嚴重的判決起了重要作用。

兩個警察押著被告冷志中。

2、冷志中是否窮兇極惡之徒?

並不是。

冷志中時年26歲,看上去還很年輕,中等身材,長著一張和善老實的臉,下頦上有稀疏的小鬍子,穿著一件藍色的棉衣,衣領上點綴著假皮毛。他看上去極其緊張,站立不安。

這與我們印象中殺人不眨眼的歹徒簡直有天壤之別。這給人的啟發至少有兩點:第一,以貌取人通常會大錯特錯,面相兇惡的人不一定犯罪,面相老實的人不一定不犯罪,犯下大罪的很多都是極其平凡的普通人;第二,世界上本沒有那麼多窮兇極惡、喪盡天良之人,真正促使人犯罪的都是瞬間的抉擇,因為貧窮,因為憤怒……總之和人性有關。

3、冷志中是如何殺死大熊貓的?

冷志中在臥龍種田為生。山民靠山吃山,基本上人人都是好獵手,冷志中自也不能例外。他家裡很窮,為了養家,在看到別人都在山上設陷阱、網套打獵時,也想獵殺獐子割取麝香或者是野豬等賣了還債。他受過初級教育,知道熊貓的珍貴,知道自然保護區內是禁區,更知道稀有動物都受到保護,但他仍然決定鋌而走險。

他在橋上割下繩子,於1983年1月3日偷偷進山,路上碰到熟人就騙他們說進山砍柴,實際上他把繩索藏在外套下面,進山設下6、70個陷阱。1月23號這天他再次進山查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雪地裡的一串腳印,他以為是人,當他走到一個網套前時,發現一隻戴著無線電頸圈的大熊貓鑽進了他布下的陷阱,已經被勒斃。兩邊繫繩的樹不算粗,大熊貓倘若不是鑽進了網套,本可以輕而易舉就咬斷這些樹,可是系在樹上的一根不粗的繩子卻輕鬆地取了她的性命。

冷志中也嚇了一跳,他有些緊張,可他想的不是報告上級,而是像大多數人一樣掩蓋罪行。他回家去取刀,路上依次遇見了三個熟人,打了個招呼便再沒說別的。他帶刀回到現場,割斷頸圈,先切下大熊貓的四隻腳,然後開膛破肚取出內臟,接著剝下熊貓皮,將熊貓肉切成大塊運回了家。

那把刀被作為呈堂證供交給法庭,是一把屠刀,刀鋒有十英寸長,插在生牛皮做成的刀鞘中。

4、熊貓肉味道究竟怎麼樣?

和冷志中宣稱的還債正好相反,他1月下旬殺熊,2月下旬被抓,一個月的時間裡都沒將熊貓肉和毛皮出手。這大概是因為憨憨之死的影響實在太大,他想等到風聲過去。

每個獵熊者大概都吃過熊貓肉,冷志中也不例外。他把肉拿回家後,他老婆用蘿蔔燉了一鍋熊貓肉,預備好好打個牙祭。一家人吃了一些,但是熊貓肉並不好吃,所以他們把一鍋肉都端去餵了豬。最後,冷志中送了一些肉給他妹妹。

法官:「你把肉怎麼辦了?」冷:「我帶回家,我老婆用蘿蔔燉它,我們吃了一些。味道不好。所以我們就拿它餵豬。我還送了一些給我妹妹。

作者王事情自幼長在農村,父輩比之冷志中只會更窮。家裡養的豬吃的都是紅苕藤、紅苕、青菜、野菜、蘿蔔葉子、蘿蔔這些,是不可能吃到肉的,事實上人都經常十多天不吃肉,一頭豬殺了會賣1/3(好的都賣了),剩下的先醃後燻製成臘肉,五六月怕臭就用報紙包上埋在裝稻穀的柜子裡,一年的口糧就是這區區幾十斤肉。想吃新鮮豬肉,一年就只有殺豬那兩天,從來也沒在市場上買過肉吃,截止我十八歲出門打工之前,從來如此,從無例外。

窮人的日子實在太難過,村子裡每個人都面黃肌瘦,看到死禽死獸只要沒臭就肯定撿回去收拾收拾吃掉,我就吃過好幾回被農藥毒死的雞肉。真的,即使是狗屎,人家能吃我也能吃,更何況是肉呢!起碼我們家從來沒扔過一片肉,肥肉煉幹也要吃掉,地上掉的在水裡涮涮照樣塞到嘴裡……

我想,為貧窮所困的冷志中也應該如此。

而他竟然將熊貓肉給了豬吃,這說明熊貓肉應該確實很難吃,大抵味同嚼蠟一般。

從這個方面來說,熊貓真的殺之無用,這個種群的價值在於數百萬年的進化策略,而不是那一身食之無味的肉。希望所有人都善待我們的國寶,請記住:它們有多萌有多可愛,它們的肉就有多難吃!

那兩年臥龍的熊貓種群真堪稱是多災多難。據胡錦矗先生說,憨憨死時多半剛產下小熊貓不久,隨著她的死亡,等待那隻無人照顧、也不知在何處的小熊貓的命運,已經只有死亡一途。而在憨憨之前,大熊貓寧寧也在1982年3月30日失去了訊號,很多人相信它已經死在獵人的網套中;憨憨死後不久,1983年4月8日,又一隻雌性大熊貓死於陷繩中,死時乳汁飽滿,這證明她也是剛產下子女不久,母親死後,小熊貓的命運不問可知。

根據刑法的規定,冷志中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期二年執行。這個懲罰當然很輕,但是當時動物保護法並不完善,已經很重了。它教育公社的社員「儘管窮,也還是要遵守國法」。律師為冷志中辯護說:

我有責任證明他的罪行並非那麼嚴重,他是無辜的……他的罪行並非獨一無二:他看見很多其他人設陷阱。他的動機也不過跟其他人一樣.想捕麝香鹿。他應該受懲罰,但是別忘了,他家境很貧困,他犯罪純粹出於意外。被告只受過初級教育;他不懂生態。我們立法的宗旨是教育,而不是懲罰。

憨憨之死經中外媒體宣傳,使我國更深刻地認識到了保護國寶之必要性和重要性。憨憨死後不久,我國將汶川縣的臥龍、耿達兩個公社劃出成立臥龍特別行政區,實行部、省雙重領導,從此大熊貓的保護事業進入了一個新天地。

1987年7月,最高法發出《關於依法嚴懲獵殺大熊貓、倒賣走私大熊貓皮的犯罪活動的通知》,要求對涉及大熊貓犯罪的,一律從重判處,「倒賣、走私一張大熊貓皮,即應視為情節特別嚴重,依照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嚴懲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的決定》第一條(一)項的規定,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這是死刑第一次與獵殺大熊貓劃上等號。另外,「對於指使他人獵殺大熊貓和倒賣、走私大熊貓皮的,以教唆犯從重判處」。

憨憨之死,並非毫無價值。這是唯一值得安慰的事情了。

熊貓曾經多災多難,幸而終於靠著可愛徵服了人類。只要愛它們的人比想獵人更多,那麼這個種群就絕不會消亡。

相關焦點

  • 熊貓肉好吃嗎?盤點中國三大獵殺大熊貓案,嫌疑人:只能拿來餵豬
    熊貓肉好吃嗎?盤點中國三大獵殺大熊貓案,嫌疑人:只能拿來餵豬開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大熊貓是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國寶」,私捕和獵殺都是違法行為!按說,這樣的保護程度,應該不會有人也不敢有人捕殺熊貓,但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國還是發生過好幾起捕殺熊貓事件,今天我們盤點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三起。一:1989年陝西獵殺大熊貓案,家住陝西佛坪縣嶽壩鄉的村民李傳才,當時國家已經意識到保護熊貓的重要性,在鎮、鄉、村都開展宣傳工作。但就是這樣的背景下,李傳才明知故犯,妄圖通過販賣熊貓皮獲利。
  • 從古自今,獵殺熊貓的行為一直存在,上世紀還有人拿熊貓肉去餵豬
    1983年,四川臥龍村民冷志中殺害大熊貓並食用,在法庭上說熊貓肉不好吃,拿去餵豬了,冷志中被判刑2年,緩期2年執行。2007年6月,四川寶興大熊貓保護區,獵人李啟均用獵槍殺害一隻大熊貓。他將熊貓皮剝下裝入塑料編織袋,屍骨丟棄原地。9月李啟均及同夥胡洪強在榮昌落網,初審判處10年半有期徒刑。
  • 這人誤殺大熊貓後,嫌熊貓肉不好吃,拿去餵豬了,只要了熊貓皮
    這人誤殺大熊貓後,嫌熊貓肉不好吃,拿去餵豬了,只要了熊貓皮。按這是怎麼回事呢?此人叫冷志中,1957年出生,為四川汶川縣臥龍鄉臥龍關村的村民。1983年1月3日,家裡很窮的冷志中為了養家,就學著別人的樣子在「五一棚」一帶安放獵套。
  • 獵殺「國寶」大熊貓 律師稱數罪併罰可判10年
    ■本報記者 趙徵南為了「懲治」咬死自家羊的「兇手」,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村民王氏兄弟連開兩槍,將大熊貓殺害,並將其分屍後售賣……近日,雲南省森林公安局破獲一起獵殺大熊貓案,現已抓獲10名嫌疑人,查獲熊貓皮一張,大熊貓肉9.75公斤、腿骨2根、頭骨2塊、熊膽1隻。
  • 雲南「獵殺野生大熊貓案」主犯被判刑13年
    新華社昆明4月29日電(記者 王研)29日,雲南省昭通市水富縣人民法院對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的雲南「獵殺野生大熊貓案」宣判情況進行了發布:王文林、王文才等9人因非法獵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製品罪,分別被判處1年至1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 1995年四川獵殺大熊貓案:殺死3隻大熊貓並剝皮,結局大快人心
    1975年,岷山大熊貓主食竹大面積開花,達到1.3萬公頃,成為重災區。1976年初,縣革委會就發出通知,要求有大熊貓分布的各鄉、區、伐木廠對未開花的箭竹、石竹、白夾竹等做好保護,各公社要做好大熊貓和箭竹資源的保護。1983年9月,在調查了箭竹開花的原因調查,並聽從了中外專家的意見後,縣政府成立大熊貓救災領導小組,加強搶救大熊貓。
  • 當年這些西方人不僅向大熊貓扣動扳機,還吃熊貓肉
    來源:參考消息網參考消息網5月24日報導今年5月16日,旅美大熊貓「白雲」搭乘航班回到了闊別23年的家鄉四川,大熊貓「小禮物」也跟隨媽媽第一次踏上家鄉的土地。「白雲」1991年9月出生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1996年9月,「白雲」前往美國聖地牙哥動物園。
  • 因為窮,3人打起了大熊貓的主意, 熊貓肉被吃掉,熊貓皮賣出天價
    因為窮,3人打起了大熊貓的主意,熊貓肉被吃掉,熊貓皮賣出天價!那這是怎麼回事呢?1989年,家住陝西佛坪縣嶽壩鄉村民李傳才因為自己有點懶,不願意勤勞致富,所以家裡窮,生活一直過得緊巴巴的,十分不如意。
  • 國寶把自家的羊咬死後,這位農民將其獵殺並賣掉,最終被判了11年
    大熊貓長得嬌憨可人,性格又溫順可愛,令人不由得心生喜愛。其實別說是我們中國人了,就連外國也有不少熊貓迷,而我國也經常會把熊貓借給其他國家觀賞。可以說熊貓在全世界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誰也不捨得傷害它半分。可是沒想到的是,如此可愛溫順的大熊貓竟也曾慘遭殺害,甚至還被兇手給販賣了,那麼,如今這個兇手怎樣了呢?
  • 殺個大熊貓不就坐牢7年嘛,還能吃熊貓肉炫耀下,法官:牢底坐穿了解...
    曾經貼吧上出現過這樣的一段話:「殺個大熊貓不就坐牢7年嘛,還能吃熊貓肉炫耀下,」看到這樣的話,你是什麼心思? 假如不站在小編的位置上,我真的很想打死他。這句是題外話,我們說正文。   看到大熊貓被傷害,我們的心都是疼的,有網友直言:敢打我們國寶,槍斃100次。這話當然是嚴重了,那麼究竟是如何量刑的呢?
  • 雲南兩村民因自家羊被咬死,怒殺大熊貓販賣,後來兩人下場如何?
    他仔細查看了現場的情況,得出結論:羊是被什麼動物給咬死的。為了找到「兇手」,他在羊圈旁埋了一個抓動物的機關。第二天早上,他發現套子被弄斷了,這時弟弟王文才也打電話來說在自家屋後的山林中發現了野生動物的腳印。於是,王文林叫上王文才,帶著獵犬和獵槍上了山。 在山上,兄弟倆發現了一串動物腳印,他們順著腳印一路尋找。倆人追到了龍臺村水打溝處,看見了一隻野生動物。
  • 自家羊被熊貓咬死,怒殺大熊貓的王文林,得70斤肉販賣後下場如何
    1869年,一位法國博物學家在四川雅安地區發現了一種熊類,當地人稱作白熊。由於白熊毛色奇異,形態特別,在獵人的幫助下,他將白熊標本和骨骼帶到了法國。白熊毛色有黑有白,臉型像貓科動物,眼睛四周有大而深的黑斑,足底多毛,在鑑定下,這種似貓似熊的物種為西藏發現的小貓熊類似,於是正式將其命名為"大貓熊"。
  • 大熊貓成為「國寶」的歷程:其實也是一部活生生的大熊貓屠殺史
    一、無情捕捉和獵殺大熊貓 1840年,英國通過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當外國列強踏上這片古老東方的土地時,他們對這裡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大熊貓的存在更是激起了他們內心難以抑制的躁動。 1869年,一位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傳教時看到了一個獵人家裡掛著一張奇異的皮毛。
  • 野生熊貓被獵殺,只因咬死農民的羊,事後農民賣了4800,判刑13年
    在國寶身份的加持下,大熊貓可謂是被捧在手心裡,大家經常看到的也都是大熊貓如何受寵的新聞吧。但是,若是說有人獵殺大熊貓,只因大熊貓咬死了自家養的羊,並在熊貓死後還將其出售,這樣的事情是否會讓你感到吃驚。在此之前大家是否會有疑惑,為什麼大熊貓會去捕食羊呢?大熊貓不是以竹子為食嗎?
  • 大熊貓被發現150周年了,陝西大熊貓為何默默無聞?
    1913年,一個叫威爾斯的探險家公然發出一項挑戰:誰能成為第一個獵殺大熊貓的白人?十年過去,也沒人挑戰成功,這讓大熊貓的吸引力與日俱增。那個年代,西方的博物館業開始盛行,大家都在比拼誰的展品厲害。最初是追逐恐龍的骸骨,之後就是大熊貓。1929年,一對美國兄弟拿著博物館贊助的經費來到四川,獵殺到了一隻大熊貓。
  • 第一個怒殺大熊貓的人,將70斤肉賣掉淨賺4800元,發現後懲罰來了
    我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截止至2018年,農村人口約5.6億,建設法治社會很大方面取決於農村的法律意識。 農村經常遇到國家保護動物,有的村民把它私自圈養或者獵殺,這些都是犯法的行為。正確的做法是聯繫林業局的人把它帶走。如果國家保護動物破壞了自家的農作物,可以依照《野生動物保護法》依法在財產遭受損失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人民政府提出補償申請,具體賠償由當地政府決定。
  • 自家羊被猛獸咬死,他怒殺大熊貓,還得70斤肉賣4800塊,下場如何
    熊貓的主要存在於四川,久而久之,當地人也對這個名稱習以為常。大熊貓生活的環境裡面是沒有天敵存在的,它們生活的很是安逸,久而久之它們採取了慢吞吞的行走方式,這樣便於自己保存能量。2.王文林的為了報仇殺羊熊貓普遍情況下是非常友好的,只有在食物不充足的情況之下才會進行攻擊,當時在雲南境內首次發現了大熊貓,不過這隻大熊貓最後的結局卻很悲慘。當時,雲南昭通一位叫做王文林的農民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年貨,他想要在過年前,把家裡豢養的羊給賣掉,讓家裡人開開心心的過個好年。
  • 熊貓咬死羊羔,遭農民獵殺,賣掉70斤肉和4隻熊掌,結局會怎麼樣
    直到1869年,一支由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德帶領的物種探索隊,深入到四川雅安地區進行物種發掘。無意間從當地人口中得知,該地有一種叫「白熊」的大型動物出沒。阿爾芒·戴維德以專業的敏感度察覺到,地球上現有的白熊是北極熊,它們主要生活在極地寒冷地帶,莫非溫帶地區也有白熊。
  • 因自家羊被咬死,怒殺大熊貓賣79斤肉的雲南村民,最後怎樣了
    1869年,在四川雅安地區,一名法國學者發現了一種從沒見過的熊類,當地人管這種熊叫做白熊。因為白熊和其他熊類的不同,法國學者請求當地獵人的幫助,將白熊的標本和骨骼帶回了法國。之後,它被命名為「大貓熊」。
  • 分工明確、多省作案 陝西破獲特大獵殺瀕危野生動物案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位於陝西省眉縣境內的秦嶺主峰太白山,森林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多樣,孕育了大熊貓、金絲猴、羚羊、林麝、黑熊等23種國家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然而,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不法分子鋌而走險,將黑手伸向了秦嶺自然保護區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秦嶺珍貴野生動物被擺上了餐桌,一隻黑熊肢解後可牟利數十萬元,嚴重破壞了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