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是我們的「保護神」

2020-08-19 a李文煦a

假如把太陽比作太陽系的母親,那麼,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木星就是地球的「宙斯」。為什麼這麼講?請聽我慢慢道來

太陽木星組合太陽系穩定支柱

太陽系成型至今至少有50億年歷史,雖然在整個宇宙時間跨度內如滄海一粟。但從太陽雲剛剛形成,整個太陽系還是處於混沌和開蒙初期階段,各種圍繞太陽雲高速旋轉的星際物質不下成千上百,經過多少歲月滄桑,在太陽強大的引力下,只可能三種結局:

第一類,質量太小,速度太慢物質,最終只能被太陽給「吞」了;

第二類,有自己獨特軌道與質量,經過漫長演化,慢慢確立現在的太陽系家族成員地位;

第三類,速度快,質量大空間星雲物質,經過努力脫離太陽束縛,離日而去,進入廣闊的外太空間;

當然還有一種非常特別是具有相當大偏心率軌道,並且與太陽黃道平面軌道具有非常大的傾斜度,主要以冰水為主的天體,被稱為彗星。

從質量來看,太陽無疑是這個家族的大家長-質量:1.989×10^30 kg,即1.989×10^27 噸,大概是地球的33萬倍(地球質量:60萬億億噸),太陽佔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99.86%,非常驚人吧。

整個太陽系構造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家長帶著8個子女,還有兩個環,環裡存有大量小顆粒(請允許太陽這麼稱呼,相對太陽來說這些顆粒實在太渺小),其中火星與木星之間稱之為小行星帶、柯伊伯帶。柯伊伯帶的發現迫使冥王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退位,成為一顆矮行星,此外有人認為太陽系空間應該再向外延伸至兩光年之遠的奧爾特星雲。天文學家柯伊伯和埃吉沃斯就曾預言:海王星軌道以外是太陽系邊緣地帶,那裡充滿了微小冰封的物體,是大量殘留原始的太陽星雲的物質,也是短周期彗星的策源地。

今天討論的主角-木星的質量是多少呢?1.9×10^27 kg,大概是地球質量318倍,平均赤道半徑71000公裡,是地球半徑11倍;咱們初中都學過體積求解公式,半徑擴大10倍,體積應該大1000倍(與半徑成立方關係),所以木星體積大概是地球1316倍。在剩下的8大行星中,木星又是絕對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因為它是太陽系裡其它行星質量總和2.5倍。


帶頭大哥

在希臘文裡稱木星為「朱庇特」,是神話體系中的主神「宙斯」的化身。既然是帶頭大哥,保護自己的小弟是責無旁貸。由於太陽的引力範圍實在太大,可以延伸到數光年外的奧爾特星雲,每年在外太空遊蕩的星際物質,被其吸引而突訪太陽系的事實舉不勝舉,這些相比於太陽而言的微小顆粒對地球和居住的人類危險,簡直是顛覆性的。至今有科學界將恐龍滅絕歸因於受到外星體撞擊,造成地球生物大規模滅絕假說。

假如你站在柯伊伯帶往太陽方向張望,就能看到一副奇妙的景象。整個太陽系被柯伊伯帶中綿密的小顆粒空間顆粒所包圍,然後在火星與木星之間又有一條眾多小行星組成的環狀天體帶,好像太陽系外圍的兩堵「牆」,築起防止外來者隨便進入侵的「圍城」。

從外圈到內圈,分別是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金星、水星。其中外部4顆成為類木行星。其主要由氣體或液態形式為主,石質和鐵質只佔極小的比例,相對地球密度低,但質量和半徑均遠大於地球;其中又木星為最大,從地球上觀測木星的大紅斑直徑就有2.5萬公裡,可以並排直接放入2顆地球。

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主要由氫氦組成,佔總質量的25%,木星有多達79顆衛星。其中1994年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受到木星強大吸引力,被撕裂成21塊巨大質量碎片,最終撞擊木星。其中威力最大的G碎片塊,據科學家測算撞擊發生爆炸當量達六萬億噸TNT,相當於現存地球全部核武器當量的750倍。因此有多位天文學家,把木星稱為太陽系內「太空吸塵機」,可見其對太陽系內圈4顆類地行星的保護作用。

保護傘

法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拉格朗日。根據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和克卜勒三大定律,推算出了地月系統之間5個空間點,簡稱拉格朗日點L1~L5。

簡單理解拉格朗日平衡點,就是在月亮與地球之間的空間中有5個「點」,花費非常少的能量,使得空間物體維持在這個「點」周圍,達到動態平衡。這在天文學上有許多現實意義,根據這個理論,天文學家發現了大量土星的衛星。土衛三的L4和L5點有兩個小衛星,分別是土衛十三、土衛十四。土衛四的L4點有一個衛星土衛十二。

另外,我們可以在地日系統的L1點設立長期觀測點,對太陽的黑子、耀斑進行連續觀察而不受地升日落的影響,同樣我們也可在日地系統拉格朗日的背面L2點設立長期觀測點,研究和觀察暗物質等等。

太陽與木星組成的雙星系統,可以組成一個更加宏大的拉格朗日平衡點。這個「點」範圍可不是我們想像的點,應該是非常大空間區域,如果從這個角度我們就能非常合理解釋,在木星與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以及柯伊伯帶。

小行星帶正好在太陽木星之間,這些高速運動的小行星體同時受到木星與太陽的吸引力,受到兩邊巨大引力影響,聚集於小行星帶內,但是它們中許多是不安分的搗亂「分子」,一旦脫離小行星帶,就有可能在太陽系內四處遊蕩,突然造訪地球概率雖小,但潛在的威脅不可低估。木星就在小行星帶邊上,如同管理員隨時監視行星帶內的小行星,如有脫離束縛的小行星絕大多數被木星巨大引力所捕獲,正是帶頭大哥的盡忠職守,成為地球安寧的守護使。同理柯伊伯帶雖然遠在海王星軌道之外,在太陽木星的拉格朗日點L2上,這裡也聚集著大量的矮行星、星際空間體和彗星,真是受到木星與太陽引力平衡的作用而暫居在此。

反過來兩個龐大小行星帶,正好為太陽系和內軌的類地行星撐起兩道防護傘,保證外來星際物質絕大部分都被阻擋,而對於體積和質量較大外來天體,以木星為首類木行星發揮超強引力,扮演太陽系「清道夫」角色從而保護幾百萬年的地球文明繼續存在與發展。

太陽是地球的母親,木星就是地球的盾牌。

相關焦點

  • 木星有多恐怖?科學家:木星既是「保護神」,又是「毀滅者」
    相比之下,木星的密度卻達到了每立方釐米1.326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木星的質量遠遠地超過了土星。牛頓告訴我們,引力的大小與質量是正比例關係,這就意味著,木星擁有太陽系中其他天體望塵莫及的引力,而木星真正的恐怖之處也就在於此。一般認為,木星的引力是地球的天然屏障,它可以有效地降低地球被小天體撞擊的風險,因此木星素有「保護神」的稱號。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發生在1994年的「彗星撞木事件」。
  • 你對地球保護神木星了解多少!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從太陽向外數它是第五顆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1‰,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主要由氫組成,佔其總質量的75%,其次為氦,佔總質量的25%,巖核含有其他物質。 木星由於自轉快速,而呈現扁球體,風速極快以便形成亂流和風暴,大紅斑就是顯著的證據。
  • 木星被稱「地球保護神」的由來,若無木星,地球撐不下去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地球和木星便為其中兩顆。雖然二者之間相距甚遠,相隔7億公裡,但並不意味著木星不會對地球產生影響,反而人世間流傳著「木星是地球保護神」的說法。木星被稱為地球保護神的由來,跟發生於26年前的「彗木相撞」這一重大天文事件有關。
  • 木星是地球的保護神,月球更是「生命之盾」,這說法到底對不對?
    一直有種理論,說的就是木星是太陽系的清道夫,地球的保護神,而月亮則更是地球的生命之盾,當然不可否認太陽系內的天體都有存在的必要,但要給他強加上一個清道夫、保護神又或者生命之盾是否有些誇大其詞的嫌疑?木星真是地球的保護神?它在哪裡是偶然性事件嗎?
  • 我們要感謝三個保護神
    這裡我們不得不感謝三個「保護神」,是它們的一直陪伴,讓地球誕生了生命,並經歷漫長的歲月裡演化出人類這種高級智慧生命。一、擋在地球前方的氣態巨行星:木星對於木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老大,是一顆巨大的氣態巨行星。木星的質量是非常大的,其他七個行星加起來的質量只有木星的四分之一。可見,它有多麼的大,其他行星加起來也沒有一個木星重。
  • 如果沒有木星,我們在26年前可能就沒了
    下面今天小豹給大家講講地球的兩大「保護神」吧~知道誰是「保護神」麼?不知道~~那就接著往下看吧~地球,作為太陽系宜居帶中的一顆行星,誕生後不久便開始孕育出了生命。我們都知道,太陽系中經常有很多隕石、小行星等飛來飛去,很多從柯伊伯帶進入到太陽系內部的「天外來客」,受到木星引力的影響,墜毀在木星之上,否則,它們極大的概率會撞擊地球,在頻繁的撞擊之下,地球上的生命也很難誕生、延續下去,物種大滅絕會發生得非常頻繁,人類或也無法出現在地球之上。
  • 地球有生命,離不開四個「保護神」,最後一個基本沒人知道
    然而,在它「星際旅行」的200多億公裡裡,都沒有搜尋到關於地外生命的跡象,假設我們的地球就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三、最仗義的「保護神」:木星連續5天多時間內,「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的20多塊碎片接二連三地撞向木星,這相當於在木星上空不間斷地爆炸了20億顆原子彈,釋放出了約40萬億噸「TNT」烈性炸藥爆炸時的能量。可想而知,如果這顆彗星直接撞向地球,地球的灰飛煙滅就是彈指間的事。正因為有了木星的「保護」,阻擋了它衝向地球,才有了如今地球勃勃生機的景象。
  • 木星距離地球有6.3億公裡,為什麼還說木星是地球的守護神
    1994年7月份,地球上的人們有幸親眼目睹了一顆彗星撞向了木星。這顆倒黴的彗星叫做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它在前往內太陽系的途中和木星不期而遇,被木星的強大引力所吸引,撞向了木星,從此消失了。可以你想過沒有,如果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沒有撞向木星而是撞向了地球會會發生什麼呢?據科學家觀測得出的數據我們可以知道,這次撞擊的威力是十分驚人。撞擊產生的能量相當於美軍在二戰時期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彈能量的10億倍!撞擊給木星留下了直徑相當於地球大小的疤痕。撞擊的痕跡過了很長時間才煙消雲散。
  • 木星是人類的保護神,若條件成熟,人類是否可以登上木星?
    我們太陽系中一共有八顆行星,地球就是其中一顆,在這八顆行星之中,體積和質量最大的就要數木星了,而且木星的質量要比其他行星加在一起還要大,如此看來木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事實也是這樣,因為木星巨大的質量,因此它有著非常大的引力,許多從太陽系外來的小行星都被木星吸引。
  • 木星是一顆氣態星球,如果太空人降落在木星上會不會直接穿過去?
    其實,我們對氣態行星有一些誤解,雖然氣態行星的主要成分是氣體,但它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團氣體,我們並不能從這一邊穿到另一邊。我們看一下木星的情況就知道了。我們看一下在地球軌道外的那些隕石、流星體等小碎片在進入地球大氣層時就知道了,這些小碎片以較快的速度進入地球大氣層時,劇烈摩擦燃燒起來,最後直接燃燒殆盡,在大氣中消失了。同樣的,太空人如果掉進木星大氣中,也可能會直接被燒掉了。
  • 木星被稱為「氣態行星」,小行星撞擊木星時會「穿過」木星嗎?
    我們都知道,在宇宙中存在著大量的「行星」,每個行星都有自己獨特的組成部分和特徵,比如在太陽系內,就有八顆不同的行星,我們可以根據這些行星的結構進行大致分類:「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屬於「類地行星」,而「木星」
  • 氫氣易燃,而木星上都是氫,我們能不能到那裡放一把火?
    遺憾的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太陽已經佔據了太陽系物質總量的99.86%,包括木星在內的所有太陽系天體總共才佔0.14%,所以就算木星把太陽系中所有的行星、衛星、小行星全都吞沒了,也無法增大為一顆恆星,而且還差得很遠很遠。既然木星無法通過自身的核聚變燃燒起來,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呢?
  • 氫氣易燃,而木星上都是氫,我們能不能到那裡放一把火?
    木星是太陽系中第一大行星,木星的質量比餘下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倍還要多,但其距離恆星還十分遙遠,如果木星的質量增加80倍,那麼才有可能引發核聚變燃燒起來,從而變成一顆恆星。遺憾的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太陽已經佔據了太陽系物質總量的99.86%,包括木星在內的所有太陽系天體總共才佔0.14%,所以就算木星把太陽系中所有的行星、衛星、小行星全都吞沒了,也無法增大為一顆恆星,而且還差得很遠很遠。既然木星無法通過自身的核聚變燃燒起來,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呢?
  • 木星:我是地球的保護神,有時我也會鬧脾氣
    由於木星巨大的質量(相當於地球的318倍),其引力場也非常強大,它雖然位於小行星帶的外圍,但是仍然對小行星帶的大量小行星產生了引力影響,而且它對外太陽系的彗星和小行星等來客,有一種攔截作用,因此木星也被稱為太陽系中的「大掃帚」,或者「清道夫
  • 火星男孩預言,未來地球保護神在我國,這是怎麼回事?
    火星男孩在討論未來地球保護神是否會誕生中國之前,我們要先了解火星男孩的身份。雖然他自稱來自於火星,但是根據目前我們掌握的科學內容,人類最初只是一枚受精卵,受精卵在發育的過程中,腦細胞之間開始構建聯繫。隨著我們長大,腦細胞之間的構建的聯繫越來越複雜,此時我們才擁有了思維和意識。
  • 保護綠色家園 讓綠色成為我們生命的保護神
    或許,洪水襲來的時候,它能拯救許多生靈;或許,一把利刃的傷害,留下的痛苦,比山還要沉重……保護綠色家園 讓綠色成為我們生命的保護神大家都知道,我們的祖先最早發源於黃河流域,但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人類大量地砍伐森林樹木,生態環境受到極大的破壞,水源枯竭,環境汙染,人類從此失去了生存所必需的條件。
  • 木星到底有多恐怖?
    首先我們要來介紹一下木星的基本數據,作為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之一,從質量上來看排在第一位,木星的質量是其它七大行星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是太陽的千分之一。體積上來講比土星稍大,是地球的1300倍。接下來我們可以看一下模擬圖,八大行星擺放在一起會是什麼感覺。
  • 月球是地球的保護神嗎?為什麼月球上的隕石坑那麼多?
    從某方面來說,地球才是月球的保護神。按道理來說,應該是地球上的隕石坑更多一些,但為什麼事實剛好相反呢?其實,月球上之所以隕石坑較多,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生物活動,以及地質變化,因此從月球誕生之初到如今的隕石坑都能夠被保留在月球上。
  • 人類進化史,地球的三大保護神!來看看你知道幾個!
    地球有三大保護神!如果沒有它們在宇宙中保護地球,地球也許早就不復存在了!下面就和禿頭君一起來看看吧!TOP3:木星木星阻擋了小行星撞擊地球,如果沒有它,只要一顆直徑五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地球就會毀滅。而木星的引力,是地球的2.5倍。
  • 月球是地球的保護神嗎?為什麼月球上的隕石坑比地球多得多?
    從某方面來說,地球才是月球的保護神。按道理來說,應該是地球上的隕石坑更多一些,但為什麼事實剛好相反呢?其實,月球上之所以隕石坑較多,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生物活動,以及地質變化,因此從月球誕生之初到如今的隕石坑都能夠被保留在月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