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新浪科技報導的關於預測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10個定律,其中第九條是人工智慧學家AIE實驗室的研究成果。這些規律對判斷科技未來發展趨勢從不同角度發揮著作用。
從1969年網際網路誕生以來,網際網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的應用不斷出現,從早期的電話線路,大型計算機,電子郵件,ftp,BBS,到今天的智慧型手機,搜尋引擎,社交網絡,在繁雜的網際網路現象背後,到底有沒有規律可循,本文列出了10個關於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定律和理論,其中來自中國的有一個,這些理論定律是否科學或者是否成立,也仍然需要得到時間的檢驗和專家的評議。
1、摩爾定律
美國人高登·摩爾提出摩爾定律,即微處理器的速度每18個月翻一翻。這意味著同等價位的微處理器速度會變得越來越快,同等速度的微處理器會變得越來越便宜。作為迄今為止半導體發展史上意義最深遠的摩爾定律,集成電路數十年的發展歷程, 令人信服地證實了它的正確性。它並不是嚴格的物理定律,而是基於一種幾乎不可思議的技術進步現象所做出的總結。在過去10年中,摩爾定律所描述的技術進步不斷衝擊著計算機工業:電晶體越做越小, 晶片性能越來越高,計算能力呈指數增長, 生產成本和使用費用不斷降低。世界半導體工業界預測,這種進步至少仍將持續10到15年。面對現有的電晶體模式及技術已經臨近極限,藉助晶片設計人員巨大的創造才能,使一個個看似不可逾越的難關化險為夷,矽電晶體繼續著小型化的步伐。近期美國科學家的最新科技成果顯示,將10納米長的圖案壓印在矽片上的時間為四百萬分之一秒,把矽片上電晶體的密度提高了100倍,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流水線生產的速度。這一成果將使電子產品繼續微小化,使摩爾定律繼續適用。然而,近年來,也有專業人士已經意識到,要使電晶體更加微小,摩爾定律將會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礙,傳統的矽晶片計算機總有一天要遭遇極限。
2、反摩爾定律
反摩爾定律是Google的前CEO埃裡克·施密特提出的:如果你反過來看摩爾定律,一個IT公司如果今天和18個月前賣掉同樣多的、同樣的產品,它的營業額就要降一半。IT界把它稱為反摩爾定律。
消極影響:反摩爾定律對於所有的IT公司來講,都是非常可怕的,因為一個IT公司花了同樣的勞動,卻只得到以前一半的收入。反摩爾定律逼著所有的硬體設備公司必須趕上摩爾定律所規定的更新速度,而所有的硬體和設備生產廠活得都是非常辛苦的。曾經引領風騷的太陽公司就是受反摩爾定律影響的著名例子,其由於無法跟上整個行業的速度,被IT生態鏈上遊的軟體公司甲骨文併購了。AMD要不是因為政府對英特爾反壟斷的限制,恐怕也已經不存在了。
積極影響:反摩爾定律促成科技領域質的進步,並為新興公司提供生存和發展的可能。和所有事物的發展一樣,IT領域的技術進步也有量變和質變兩種。為了趕上摩爾定律預測的發展速度,光靠量變是不夠的。每一種技術,過不了多少年,量變的潛力就會被挖掘光,這時就必須要有革命性的創造發明誕生。另外,反摩爾定律使得新興的小公司有可能在發展新技術方面和大公司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甚至可能取代原有大公司在各自領域中的地位。另外,在通信晶片的設計上,博通和Marvell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取代了原來朗訊的半導體部門,甚至是英特爾公司在相應領域的業務。
3、吉爾德定律
在未來25年,主幹網的帶寬每6個月增長一倍,其增長速度是摩爾定律預測的CPU增長速度的3倍。吉爾德定律的提出者是被稱為「數字時代三大思想家」之一的喬治·吉爾德,他認為正如20世紀70年代昂貴的電晶體,在現如今變得如此便宜一樣,主幹網如今還是稀缺資源的網絡帶寬,有朝一日會變得足夠充裕,那時上網的代價也會大幅下降。隨著帶寬的增加,將會有更多的設備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上網,這些設備本身並沒有什麼智能,但大量這樣的「傻瓜」設備通過網絡連接在一起時,其威力將會變得很大,就像利用便宜的電晶體可以製造出價格昂貴的高檔電腦一樣,只要將廉價的網絡帶寬資源充分利用起來,也會給人們帶來巨額的回報,未來的成功人士將是那些更善於利用帶寬資源的人。
4、貝爾定律
這是關於微處理器的發展特點和規律的經驗性總結。戈登·貝爾(GordonBell,1934-),DEC技術靈魂、小型機之父,最成功的小型機VAX的設計師。1972年,貝爾對於小型機所使用的微處理器技術發展做出如下預測:如果保持計算機能力不變,每18個月微處理器的價格和體積減少一半。這是對摩爾定律的補充,被稱為貝爾定律。兩大定律互相補充,前者斷定微處理器的速度會每18個月翻一倍,而後者則認為如果保持計算能力不變,微處理器的價格和體積每18個月減小一倍,這就意味著同等價位的微處理器的速度會越變越快,而同等速度的微處理器則會越來越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