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更新未來30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太空科技入選10大核心趨勢

2021-01-21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可以訂閱哦!


作者:李明 宋婷婷 範全林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規劃論證中心


美國作為世界科技強國,歷來高度重視發展戰略研究,近年來持續對未來科技趨勢進行了研判。已更新至第四版的《2017-2047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就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個案。太空科技連續入選該報告10大跨領域的核心趨勢,這說明經過60年的發展,世界航天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創新活力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


圖 1美國2017-2047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


新興科技趨勢報告是在美國自2010年以來由政府部門、諮詢機構、科研機構和智庫等發表的科技趨勢相關研究和調查報告基礎上提鍊形成的,由美國陸軍發布,報告原本立足於了解影響未來的作戰環境、塑造未來30年的作戰能力,但實際效果顯著增值,既能幫助美國相關部門對未來30年可能影響國家力量的核心科技有一個總體上的把握,又為國家及社會資本指明科技投資的方向,以確保美國在未來世界中的戰略優勢。


2017~2047年第四版版報告通過對947項科技趨勢的綜合比對分析,並藉助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提出了10項貫通各領域的新興科技趨勢,太空科技赫然在列,其他還包括量子計算、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先進材料和製造、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等。報告指出,航天時代始自1957年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升空,但太空仍然是一片基本上未得到充分利用的疆域,正在進入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階段。航天國家近幾年在衛星製造/機器人探測、先進空間推進、輕量化材料、增材製造(3D列印)、元器件小型化、低成本商業航天飛行等方面的重要進展表明,太空科技仍將是未來30年技術創新的一個重要焦點。


圖 2利用「墨子號」實現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


在進入太空方面,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美國藍色起源(Blue Origin)等新興商業航天公司已經實現了可重複使用火箭發射/回收等顛覆式創新技術,極大地降低了載人航天飛行和衛星發射進入太空的價格,開啟了低成本太空探索的新時代。


圖 3 SpaceX 首次海上成功回收「獵鷹9號」一級火箭(圖片來源:SpaceX)


在太空資源勘探和利用方面,小行星採礦是一種更具投機性且具有潛在變革性的新興技術。報告估計,有15,000顆近地小行星可以利用目前或短期內可實現的空間技術進行開採,但要利用小行星採礦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仍然存在重大的技術壁壘。例如,很難利用目前的地面和軌道傳感器準確分析大多數小行星的組成,使得從小行星中回收礦物質的成本無法確定,導致難以吸引投資者的興趣。隨著商業航天發射成本的下降,加上中國和其他國家政府對空間技術投資的加大,小行星資源開採到2047年可能得以實現。


圖 4隼鳥2號探測器首次降落小行星「龍宮」並採樣(圖片來源:JAXA)


在載人深空飛行方面,探索太空甚至移民月球、火星等地外宜居天體是現代人類長久的夢想。在未來的30年裡,科技的進步將會帶領人類重返月球;同時,人類登陸火星以及小行星資源開採和利用等宏偉的探索將可能實現。


圖 5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首次登陸月背(圖片來源:國防科工局)


報告列舉了三項代表性的新興使能太空科技趨勢:可重複使用的運載工具、高度人工智慧的探測器/著陸器/巡視器和就位製造技術、高可靠自修復的在軌太空飛行器系統,並橫向剖析了太空科技對空間基礎設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太空資源利用和商業航天、全球氣候變暖、空間安全和對抗等涉及各國社會、政治、經濟、環境、國防等核心領域發展趨勢的影響。


圖 6中歐合作衛星任務: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MILE)


眾所周知,軍事科技往往早於民用科技,並且會逐漸變為民用,代表了人類最高水平的文明成果。我國正在建設科技強國,航天強國,強調要加強重大創新領域戰略研判和前瞻部署。美國《2017-2047年新興科技趨勢》關於太空科技未來30年發展趨勢的研判,值得我國航天部門及空間科技界的關注。


參考文獻:Emer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ends:2017-2047 A Synthesis of Leading Forecasts.

相關焦點

  • 美國: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
    35頁的《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該報告是在美國過去五年內由政府機構、諮詢機構、智囊團、科研機構等發表的32份科技趨勢相關研究調查報告的基礎上提鍊形成的。通過對近700項科技趨勢的綜合比對分析,最終明確了20項最值得關注的科技發展趨勢。該報告的發布一是為了幫助美國相關部門對未來30年可能影響國家力量的核心科技有一個總體上的把握,其二是為國家及社會資本指明科技投資方向,以確保美國在未來世界中的戰略優勢。
  • 系列報導--未來30年,太空科技將顛覆人類生活
    全國學校聯盟網北京9月28日訊(通訊員/孟凡傑)日前,神州網(www.snzo.cn)智庫展望欄目轉發了美國公布的一份長達35頁的《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該報告是在美國過去五年內由政府機構、諮詢機構、智囊團、科研機構等發表的32份科技趨勢相關研究調查報告的基礎上提鍊形成的。通過對近700項科技趨勢的綜合比對分析,最終明確了20項最值得關注的科技發展趨勢。
  • 美國發布重大科技趨勢報告:未來30年,這20項技術將顛覆人類生活!
    35頁的《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 該報告是在美國過去五年內由政府機構、諮詢機構、智囊團、科研機構等發表的32份科技趨勢相關研究調查報告的基礎上提鍊形成的。 通過對近700項科技趨勢的綜合比對分析,最終明確了20項最值得關注的科技發展趨勢。
  • 美國發布重大科技趨勢報告:未來30年,這20項技術將顛覆人類生活
    美國公布了一份長達35頁的《新興科技趨勢報告》。  該報告是在美國過去五年內由政府機構、諮詢機構、智囊團、科研機構等發表的32份科技趨勢相關研究調查報告的基礎上提鍊形成的。  通過對近700項科技趨勢的綜合比對分析,最終明確了20項最值得關注的科技發展趨勢。
  • 王煜全:未來的10大科技趨勢
    我認為這兩個範式轉移對中國企業乃至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甚至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範式的突破會給我們帶來嶄新的世界,也會推動中國繼續向前進步。一、探索10大黑科技前,你要知道的事「人與人真正的區別不是智商、情商,而是經歷。」
  • 美國發布35頁科技趨勢報告!未來30年,這20項技術將顛覆人類生活
    未來30年,這20項技術將顛覆人類生活  美國公布了一份長達35頁的《新興科技趨勢報告》。  該報告是在美國過去五年內由政府機構、諮詢機構、智囊團、科研機構等發表的32份科技趨勢相關研究調查報告的基礎上提鍊形成的。
  • 預測科技未來的10大定律及其12個趨勢
    本文是新浪科技報導的關於預測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10個定律,其中第九條是人工智慧學家AIE實驗室的研究成果。這些規律對判斷科技未來發展趨勢從不同角度發揮著作用。  從1969年網際網路誕生以來,網際網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的應用不斷出現,從早期的電話線路,大型計算機,電子郵件,ftp,BBS,到今天的智慧型手機,搜尋引擎,社交網絡,在繁雜的網際網路現象背後,到底有沒有規律可循,本文列出了10個關於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定律和理論,其中來自中國的有一個,這些理論定律是否科學或者是否成立,也仍然需要得到時間的檢驗和專家的評議。
  • 我國生物科技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怎麼樣?
    關注WX:艾媒報告中心,獲取更多行業資訊,查看更多行業報告。6月17日晚間,*ST長生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收到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行政裁定書》。深交所近日也作出公告披露。
  • 觀脈科技SD-WAN 案例入選愛分析《中國雲計算行業趨勢報告》
    近期,《雲計算2020:多雲趨勢下的挑戰與應對》——愛分析中國雲計算行業趨勢報告(以下簡稱「行業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是中國領先的產業數位化研究與諮詢機構愛分析與京東智聯雲、觀脈科技等,聯合產業鏈相關企業合作研究的重要成果。觀脈科技作為外部專家參與該行業報告的編寫。
  • 腦機接口、基因編輯等發展趨勢如何?這份報告揭示科技發展十大最新...
    2020年10月22日,在上海舉辦的浦江創新論壇發布《全球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報告》(下稱《報告》),該《報告》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和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聯手編撰,包括重點技術發展趨勢深度解析和TOP1000技術熱點趨勢追蹤兩部分。
  • 太空科技行業機會無限,探索宇宙是下個風口? | 數據看趨勢
    定義 太空科技行業涉及各個領域,比如:人造衛星的製造與發射、外太空火箭發射技術。有的配套公司專門整合、分析、銷售外太空搜集的數據,還有的公司專門清掃太空垃圾。 趨勢 2012年至2017年,太空科技行業融資火爆增長,直到近兩年才稍微放緩。
  •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一起看未來
    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報告,阿里雲智能研究中心攜手達摩院的科學家和業界專家人士,歷經長達3個月大量訪談交流,共同碰撞觀點,深入探討,對人工智慧、物聯網、量子計算、雲計算、區塊鏈、新材料等熱點科技做出研判和預測,對未來的科技走向進行解讀。
  • ​《2020科技趨勢報告》重磅發布,AI 和中國,成為未來科技世界...
    近日,未來今日研究所(Future Today Institute)發布了最新版《2020 年科技趨勢報告》,其中包括對人工智慧在內的多項前沿科技未來一年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根據報告,未來世界科技產業將由中國、人工智慧等趨勢塑造。
  • 《2020科技趨勢報告》:AI 和中國,成為未來科技世界關鍵詞
    (Future Today Institute)發布了最新版《2020 年科技趨勢報告》,其中包括對人工智慧在內的多項前沿科技未來一年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根據報告,未來世界科技產業將由中國、人工智慧等趨勢塑造。 《2020 科技趨勢報告》由未來今日研究所和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New York University's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主任艾米 韋伯(Amy Webb)教授共同撰寫,這次已經是第 13 年發布。
  • 2020-2026年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我們通常所說的科技成果轉化大多指這種類型的轉化,所講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就是指技術成果的應用數與技術成果總數的比。中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從創新價值鏈看,科技成果轉化是有實用價值的科技成果轉變成新產品的過程,是科技創新實現社會價值的關鍵途徑,是提高經濟社會效益、促進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安全的根本途徑。
  • 從太空葬看未來的房價,科技是反房地產的?何時到來
    這其實不實人類第一次把骨灰送入太空,早在 1998 年,美國宇航局發射的 " 月球勘測者 "(Lunar Prospector)探測器將美國著名行星地質學家尤金 · 舒梅克(Eugene Shoemaker)的骨灰送入太空,並最終撞擊到月球南極附近,永遠埋葬在月球之上。
  • 《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發布 新冠病毒研究入選
    遴選6G、類腦智能等新興研究方向據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寶峰介紹,報告圍繞機械與運載工程、信息與電子工程、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能源與礦業工程、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環境與輕紡工程、農業、醫藥衛生、工程管理9個領域,遴選出年度工程研究前沿93項和工程開發前沿91項,並對其中關鍵的28項工程研究前沿和28項工程開發前沿從國家布局、合作態勢以及發展趨勢等角度進行詳細剖析
  • 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新鮮出爐!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經歷疫情的洗禮,許多行業重啟向上而生的螺旋,但疫情並未阻擋科技前進的腳步,量子計算、基礎材料、生物醫療等領域的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紛至沓來。後疫情時代,基礎技術及科技產業將如何發展,達摩院為科技行業提供了全新預測。
  • 圖解未來50年前沿科技趨勢與22個預測
    近15年來,我們深入研究網際網路結構的變化,提出在過去50年裡,網際網路從網狀結構進化成為大腦模型是21世紀前沿科技爆發的根源,包括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區塊鏈,雲機器人,城市大腦,人工智慧等50多個科技概念的產生和興起都與網際網路大腦的發育有關。
  • 從ISSCC 2021論文看未來技術發展趨勢
    14REETC-電子工程專輯從論文錄用率來看,日本投入21篇,入選12篇,錄用率達57%,高於整體錄用率23.4個百分點;美國投稿174篇,錄用75篇,錄用率達43%,比整體錄用率調出9.4個百分點。而韓國、中國臺灣新加坡的錄用率分別是30%、26%和26%,均低於整體錄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