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WX:艾媒報告中心,獲取更多行業資訊,查看更多行業報告。
6月17日晚間,*ST長生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收到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行政裁定書》。深交所近日也作出公告披露。
公告稱,法院裁定準予強制執行申請執行人吉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被執行人長春長生生物科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中的「沒收違法所得18.92億元,處違法生產、銷售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 細胞)貨值金額三倍罰款72.12億元,罰沒款共計91.04億元。」
去年,長生生物疫苗作假事件引發全國的熱議、關注以及憤怒。造假疫苗不僅危害人體健康,也同樣使得公眾對於生物科技行業有了更大的關注和質疑。
生物科技:又稱生物技術,以現代生命科學為基礎,結合先進的工程技術手段和其他基礎學科的科學原理,按照預先的設計改造生物體或加工生物原料,為人類生產出所需新產品或達到某種目的。生物技術分為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質工程、發酵工程5個方面的技術。其中基因工程技術是現代生物技術的核心和關鍵技術。
《「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將生物產業的重點領域分為七類:生物醫藥產業、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生物製造產業、生物能源產業、生物環保產業以及生物服務產業。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中國生物產業發展迅速,到2020年有望超8萬億元,生物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將超過4%。
中國生物科技行業發展趨勢
一、生物科技產業開始進入大規模產業化階段
當前,中國生物科技產業初具規模,產業集聚布局初步形成,各細分領域發展勢頭迅猛。生物醫藥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生物農業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不斷增強。另外,現代生物技術進一步向化學工業、造紙工業、環保工業、能源工業等滲透和融合,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一批新興產業群體正在形成,將會出現新的浪潮。生物科技產業開始進入大規模產業化階段。
二、社會需求成驅動生物科技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當前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環境汙染形勢嚴峻,耕地面積減少等問題提高社會對生物科技行業的需求。人口老齡化增加慢性病發病率,醫療產品的需求日益提升,生物醫藥行業呈現快速增長勢頭。人均耕地面積的減少、保護糧食安全將促使生物農業加快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環境汙染、能源稀缺問題使得生物環保技術、生物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生物科技產業關係整個社會的發展,未來各方面的需求將促使行業快速發展。
三、技術突破將推動新一輪產業變革
技術是生物技術行業發展最基本的推動力,是生物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持續技術創新能力是生物技術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當前,中國生物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制約技術產業化進程。提高中國生物科技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強技術研發,提升行業自主創新能力是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未來,以基因測序、合成生物技術、液體活檢、細胞免疫治療、生物大數據、生物仿製藥等為代表的生物技術將推動新一輪產業變革。
四、融資渠道拓寬,資本助力行業持續發展
生物技術研發是一項整合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等學科知識和技術的複雜系統工程,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風險、長周期的特點,需要生物企業不斷加大科研投入,但短時期無法實現營收收入,面臨融資難的問題。目前中國中小板和創業板對於生物科技企業的融資支持局限在產品開發進入成熟階段,已經獲得一定盈利的企業,這顯然無法充分發揮資本市場支持新興產業的能力。中國生物科技產業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風險投資機制來拓寬融資渠道,加快生物科技產業化步伐。港交所新規、證監會開發IPO快速通道等措施表明未來生物科技行業的融資渠道將有效拓寬,資本將助力行業持續發展。
五、產業分工日益細化
生物產業鏈涉及技術面廣且複雜,專業性強,行業壁壘高。隨著生物產業規模的擴大,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產業鏈出現了明顯的分工。比如在生物醫藥行業,為保持新藥研發的持續性、提升運營效率、節約成本,許多大型製藥企業將一些非核心的研發環節外包,合同委託研發企業因運而生。另外生物醫藥生產、市場銷售等環節也逐漸由新興的CMO、CSO企業提供相關的配套服務。通過合同研發、合同生產等形式,生物產業分工日益細化,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
六、併購重組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生物產業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風險、長周期的特徵,需要高額投入作為產業進入和持續發展的條件。為應對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局勢,提升自身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越來越多有實力的企業通過併購重組的方式來獲取新技術和新產品。併購和重組使得企業建立了全國性乃至全球性的生產與銷售網絡,提高企業搶佔市場、壟斷技術、獲取超額利潤的能力。隨著生物產業的規模的增大,企業間併購重組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以上數據、內容參考艾媒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中國生物科技行業專題研究報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