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計算機學會發布2021技術預測,計算技術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2021-01-13 電子工程專輯

近日,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計算機協會(IEEE CS)公布了其2021技術預測報告(2021 Technology Predictions),重點關注大流行對人類生活,供應鏈,勞動力以及運營和市場的不可預測性的影響。該報告探討了技術預測如何提供重要的見解,而這些見解遠超出了假設的範圍,可以得出重要的數據和計劃以幫助對抗這種大流行病的情況。

惠普企業傑出技術專家,前IEEE CS主席(2014年)Dejan Milojicic說:「大流行病的空前影響迫使工作,教育和私人生活中的數位化轉型加速。技術在廣泛的影響力中日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並且對於生存至關重要。」

IEEE CS主席Leila De Floriani表示:「由於2020年大流行病的影響,我們已經目睹了許多技術進步的加速進程。藉助計算機協會的2021技術預測,我們努力在全球範圍內促進研究和基於解決方案的計算技術的未來發展。」

「2021技術預測」包括對每個預測的深入分析,其中包括:特定問題和當前需求;技術的機會前景;該技術將對公眾,產品和服務以及相關技術產生影響;以及它可能抑制和/或實現的可持續解決方案和商業機會。

預計2021年的12大技術趨勢如下: Remote Workforce Technologies:用於遠程工作的工具,政策和法規將迅速發展,改善現有的遠程角色,並擴展到目前尚無理想解決方案的用例,例如教育,製造和醫療保健。 Social Distancing Technologies:許多技術正在融合,通過創建在本地和全球進行處理的數據流,並創建產生影響的應用程式,可穿戴設備和傳感器的大規模分布式智能框架。 Reliability and Safety for Intelligent Autonomous Systems:在大流行的推動下,自治系統的大幅增長將進一步提高這些自治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Synthetic Data for Training Machine Learning (ML) Systems Free of Bias:我們將看到,來年用於訓練ML的合成數據的採用將大大增加。 Disinformation Detection:擁有準確信息的至關重要性將觸發確定政治,商業和社交媒體中虛假信息的技術。 HPC as a Service (HPCaaS):在2021年期間,我們將看到在交付中型HPC系統即服務方面取得越來越多的進步。 Election Security and Disinformation:將開發技術工具和新法律來維護選舉安全,增加對民主進程的信任和信心,並遏制虛假信息的傳播。 Trustworthy & Explainable AI/ML:除了性能之外,AI / ML開發人員還將開始關注可解釋且可信賴的工具和代碼。 Low Latency Virtual Music Collaboration:預計音樂設備的出現將幫助合唱團和樂隊進行實時虛擬排練,同時可以向更多的觀眾表演。 Computational Storage and In-Memory Processing:以最小的功耗增加IoT傳感器的部署將加速計算和內存處理設備,軟體堆棧和產品的開發和部署。 AI for Digital Manufacturing:通過數據科學和ML的新應用,我們將看到增材製造和減材製造的進一步採用,從而縮短設計到生產時間,提高零件質量並增加定製機會。 Advanced Cyber Defense and Weapons:將出現新的先進的網絡防禦,以對抗正在開發的創新性網絡武器,否則這些武器可能會造成大規模的人身傷害,盜竊/腐敗以及關鍵基礎設施系統的故障。

本次預測,IEEE CS領先技術專家團隊包括下列各位人員。

The technical contributors for this document are available for interviews. The IEEE CS team of leading technology experts includes Mary Baker, HP Inc.; Tom Coughlin, Coughlin Associates; Paolo Faraboschi,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VP and Fellow; Eitan Frachtenberg, data scientist, Reed College; Kim Keeton, entrepreneur; Danny Lange, VP of AI at Unity Technologies; Phil Laplante, professor, Penn State; Andrea Matwyshyn, Professor and Assoc. Dean of Innovation, Penn State Law – University Park, and professor, Penn State Engineering; Avi Mendelson, professor, Technion and NTU Singapore; Cecilia Metra, professor, Bologna University and IEEE CS past president; Dejan Milojicic,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istinguished Technologist and former IEEE CS president; Roberto Saracco, chair of the IEEE-FDC’s Symbiotic Autonomous Systems Initiative; and Jeffrey Voas, NIST.

IEEE 2021科技趨勢調研: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5G和物聯網

早在去年(2020年)12月初,IEEE 就曾發布了《IEEE全球CIO、CTO訪問調研:2021年的機遇和挑戰,以及關鍵的科技趨勢》。這次的全球未來科技趨勢調研結果顯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5G和物聯網技術將成為影響2021年最重要的科技。

本次調研在美國、英國、中國、印度和巴西五個國家進行,共對350名CIO(首席信息官)和CTO(首席技術官)進行訪問,聚焦在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新興技術的應用,共同探討2021年最重要的科技、及受科技影響最大的行業等話題。

2021年最受關注的技術 

如今,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正在經曆日新月異的發展,並將為全球各個行業帶來巨大的變革。據IEEE全球CIO、CTO調研結果顯示,32%的受訪者認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將成為全方位影響2021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

在今年,為了應對新冠疫情所帶來的諸多挑戰,許多公司已經加快了對人工智慧的實際應用,人工智慧已成為各行各業在疫情中必備的基本數位化能力。根據調研顯示,超過一半(56%)的中國受訪者認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在全球新冠疫情恢復中發揮著最關鍵的作用。

IEEE高級會員,河海大學韓光潔教授的觀點亦印證了這一調研結果。韓光潔教授表示,一方面,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使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可以對疾病的發生、傳播和變化進行高精度的模擬,從而為抗疫措施的制定提供相關依據。另一方面,人工智慧技術在數位化時代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它將被廣泛應用在系統仿真和模型預測當中,使機器人更加智能,數字孿生更加高效。

此外,隨著5G技術的逐步普及,物聯網技術亦將在2021年迎來新的突破。據IEEE此次調研結果顯示,20%的全球受訪者認為5G將會是2021年最重要的科技,物聯網(14%)緊隨其後。

IEEE會士,上海科技大學楊暘教授表示,5G和物聯網技術2021年將在千行百業的數位化轉型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楊暘教授進一步解釋道:「5G和物聯網將與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算力網絡等相關技術結合,實現海量用戶數據的高速傳輸、及時處理和智能服務,促進傳統行業和應用場景的數位化轉型和升級,成為數字世界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創新加速器。

2021最受益於科技的行業

如今,人們已經進入工業4.0時代。以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為代表的智能化技術,正逐漸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新驅動力。因此,進行產業數智化變革,將會成為2021年各行各業的最大的機遇和突破點。在IEEE全球CIO、CTO訪問調研中,受訪者認為2021年會受科技影響的最大的行業依次是:製造業(19%)、醫療保健行業(18%)、金融服務業(15%)和教育行業(13%)。

IEEE高級會員,香港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劉明認為,2021將是工業4.0發揮影響的重要時刻,它將為智能製造和智慧交通,以及各個行業帶來深刻變革。劉明教授進一步闡釋道:「工業4.0的核心是信息化,它包括信息生命周期的四個方面:創建、傳輸、處理和利用。這四個方面與關鍵技術一一對應,即傳感器和IC集成電路 (創建)、5G(傳輸)、AI(處理)、機器人和自主系統(利用)。我相信這些技術將會深刻影響各個產業乃至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製造業和智能交通。」

業務「復甦」成為2021年最大的挑戰

在今年,新冠疫情一度讓各大公司面臨著業務停擺等嚴峻挑戰。此次調研結果顯示,超過半數(52%)的CIO和CTO也認為,如何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儘快實現業務恢復,將是未來一年要面臨的最大挑戰,其中具體包括:遠程辦公如何與實地辦公進行協同(22%),如何恢復實地辦公場所的正常運轉(17%),以及如何有效管理日益常態化的遠程辦公(13%)等問題。

與此同時,疫情背景下的工作環境中所存在的安全隱私問題也備受關注。11%的受訪者認為網絡安全會是2021年最大的挑戰,他們認為那些與遠程辦公相關的潛在風險,如保證員工使用私人設備在線工作時的網絡安全問題需得到關注。

此外,全球疫情也促使企業不斷提升自身應對重大突發事件和緊急事件的「免疫力」。絕大多數(92%)的CIO和CTO認為,與一年前相比,他們所在的企業公司已經能夠對突發事件做出快速響應,如能高效應對數據洩露等潛在危急情況。

隱私與安全仍是企業關注的重點

針對組織信息與網絡安全,CIO和CTO最關心的兩個領域是移動辦公(37%),以及物聯網設備連接的安全隱患(35%)。

而區塊鏈技術,則有望成為物聯網安全隱患這一棘手難題的可靠解決方案。憑藉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獨到優勢,區塊鏈技術在隱私安全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IEEE調研顯示,59%的全球受訪CIO和CTO認為,區塊鏈技術在2021年最重要的用途之一便是確保物聯網設備之間的安全連接。其中,53%的中國受訪者認為區塊鏈技術最重要的用途是保障個人線上健康和醫療記錄的隱私安全。

與機器人「並肩作戰」 

如今,機器人與人類進行協同合作已成為常態。據IEEE全球CIO、CTO訪問調研顯示,所有的受訪者都一致認為,在未來的5-10年內機器人將有效幫助他們提升工作效率。其中,7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將機器人運用在日常工作中。

該訪問調研進一步分析了機器人如何為人們提供幫助:25%受訪者認為,機器人能夠幫助人們進行各個領域的探索創新;24%的人認為機器人可以應用於臨床護理,對患者的生命體徵的進行監測並及時反饋,從而有效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

今年,機器人與自動化技術已經在「抗疫一線」中發揮了重大作用。能實現「無接觸」遞送物品與防疫消毒的智能服務機器人,例如藥品遞送機器人、消毒機器人、防疫巡邏機器人、快遞機器人等等……也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在「戰疫」前線。對此,IEEE高級會員劉明表示,在自動化系統的加持下,機器人可以在實現物品運輸和交付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接觸,從根本上切斷病毒傳播的渠道。

VR/AR:數據可視化和員工培訓

VR/AR(虛擬實境與增強現實)熱潮不減。而談到VR/AR在業務中的實際運用時,超過三分之一(3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公司正在使用VR/AR進行3D數據可視化;也有30%的受訪者表示正在應用該技術進行員工培訓。在中國、印度和英國,VR/AR技術大都用於3D數據可視化。而在美國和巴西,則更多地使用VR/AR技術進行員工培訓。

關於 IEEE

IEEE (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是全球最大的專業技術組織,致力於為人類推動科技進步。通過其在國際範圍內被廣泛引用的刊物,會議,技術標準,以及各種專業活動和學術活動,IEEE在全球航空航天、生物科技、計算機工程、新能源、地理信息系統、神經網絡、無線通信等高科技領域的技術發展上走在了前沿。IEEE積極搭建開放共享的國際合作舞臺,開展學術及科技交流活動,發展不同的科技和學術平臺,希望可以充分發揮學會會員的協同效應,建立活躍的學術和技術創新生態,助力下一代專業技術人員的發展與壯大。

相關焦點

  • 三大科技巨頭的2021量子計算科技趨勢預測與分析
    未來該何去何從?考慮到今年量子領域取得的成就令人目不暇接,但科技的走向趨勢,尤其對接下來一年2021進行預測不是一件易事。  而各大科技公司還是紛紛做出了2021技術的預測觀點,不謀而合的是量子計算皆位列其中,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科技公司包括阿里巴巴達摩院、騰訊研究院和亞馬遜。  下圖整理了他們對未來科技方向的趨勢預測。
  • 解碼百度研究院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看透」未來的力量
    原標題:解碼百度研究院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看透」未來的力量 難忘的2020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仍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由信息技術主導的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趨勢卻更加明顯。2021年,我們的科技將有什麼變化?這些變化又將給我們的社會經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 未來的人工智慧,最熱門的技術趨勢是什麼?
    那麼,如今人工智慧最熱門的技術趨勢是什麼?黑匣認為,複雜神經網絡、LSTMs(長短期記憶網絡)、注意力模型(Attention Models)等十大趨勢將塑造人工智慧未來的技術格局。上述判斷來自NIPS(神經信息處理系統) 2015大會。
  • 2021年JS框架預測和IT領域技術趨勢
    我們希望找出那些潛在工作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學習和技術主題。這裡我們不是要分出高下,而是想看看哪些技術在 2021 年最可能為你找到(或留住)一份出色的工作。我們還會探討一些更宏觀層面的技術趨勢。
  • 從ISSCC 2021論文看未來技術發展趨勢
    14REETC-電子工程專輯技術發展趨勢 北京大學黃茹院士、清華大學劉勇攀教授、復旦大學的徐鴻濤教授、澳門大學羅文基教授、復旦大學徐佳偉教授、清華大學張沕琳教授、澳門大學路延教授、清華大學鄧偉教授分別就存儲器、機器學習、無線傳輸、數據轉換器、模擬技術、前瞻技術、電源管理、射頻等八大技術分類的論文和趨勢進行了介紹。
  • 2021-2027年中國平板計算機行業市場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021-2027年中國平板計算機行業市場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對平板計算機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平板計算機行業的發展方向、平板計算機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平板計算機技術標準、平板計算機市場規模、平板計算機行業潛在問題與平板計算機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
  •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雲原生重塑IT技術體系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12月28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經歷疫情的洗禮,許多行業重啟向上而生的螺旋,但疫情並未阻擋科技前進的腳步,量子計算、基礎材料、生物醫療等領域的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紛至沓來,後疫情時代,基礎技術及科技產業將如何發展,達摩院為科技行業提供了全新預測。材料是一切科技發展的基礎,新材料技術已推動多輪科技革命。然而,受限於成本高昂、生產工藝不成熟等問題,諸多新型材料未能實現大規模應用。
  • 未來計算機發展的5種趨勢
    打開APP 未來計算機發展的5種趨勢 發表於 2018-03-22 09:14:01 這家電腦巨頭表示:「紅外和觸覺技術將允許智慧型手機的觸控螢幕和振動模擬觸摸物體時的身體感受。你可以藉助手機感受埃及棉布的柔軟,而不是單純地依賴廣告宣傳。」      IBM的伯納德-梅耶索說:「計算革命從爆發到現在已經60多年,我們在這一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令人吃驚的巨大成就。第一臺可編程的電子計算機問世於上世紀40年代,基本上就是一臺運算速度很快的電子計算器。」
  • 最新技術前沿與產業風向標來了,百度研究院發布2021年十大趨勢
    年底發布的「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其準確地預見了新一年的科技與產業變化。面對嶄新的2021,百度研究院又發布了 「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既具備科技前瞻性,也是能引領產業發展的一大「寶典」。具體有哪些內容呢?我們一起來看看。1.
  • 亞馬遜首席技術官最新預測:2021這八大技術將改變世界
    【TechWeb】12月18日消息,為期三周的亞馬遜re:Invent全球大會即將閉幕,亞馬遜全球副總裁、首席技術官Werner Vogels發表壓軸演講,分享了他對2021年的科技趨勢的預測。以下就是他對明年及未來發展的預測。
  • 2021 JavaScript 框架及其它技術趨勢
    承前啟後2021 新年快樂,各位! 作為前端 er,在此時回望 2020 JavaScript 的發展,轉身再遙望 2021 它又將去往何方,以及其它值得關注的技術還會有什麼變化趨勢,這是最好不過的時間點了~咱們之所以要去探究技術的發展,其本質還是期望它能讓我們進行更加高效的生產、收穫更多對工作投資的回報、降低學習的成本等。
  • ...十大科技趨勢預測:生物計算迎爆發、無監督學習成為基礎支撐技術
    面對嶄新的2021,讀懂未來的科技趨勢發展,可能從未像今天一般重要。1月13日,百度研究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包括人工智慧、生物計算、AI晶片、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及相關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發展緊密融合,既有技術前瞻性也具備產業指導價值。
  • 2021年軟體開發趨勢預測
    本文將基於來自認證來源的數據、圖表和事實,根據過去來預測未來。如果你想要了解軟體行業在 2021 年會有哪些變化,請閱讀本文,本文涵蓋了雲、邊緣計算、容器、量子、區塊鏈、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批處理、流式處理、資料庫、編程、軟體架構、Web、App、低代碼、無代碼等重要方向。
  • 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一起看未來
    相信後疫情時代,即將到來的2021註定將在科技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  年末收官之際,阿里巴巴達摩院重磅發布2021年度十大科技趨勢。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報告,阿里雲智能研究中心攜手達摩院的科學家和業界專家人士,歷經長達3個月大量訪談交流,共同碰撞觀點,深入探討,對人工智慧、物聯網、量子計算、雲計算、區塊鏈、新材料等熱點科技做出研判和預測,對未來的科技走向進行解讀。
  • 2021年科技趨勢是什麼?戴爾科技CTO做了重要預測
    因此,企業如何把握這些新技術帶來的機會,獲得更多的數位化、智能化能力,成為真正的「數字原生企業」,將是未來整個市場面臨的新機遇與新挑戰。在此背景下,戴爾科技集團全球CTO John Roese日前接受了筆者的視頻採訪,就2021年的重要科技趨勢做了預測。在他看來,量子計算、異構計算、邊緣計算以及5G將會在今年得到更大的發展,同時也會影響到企業和社會的方方面面。
  • 規劃2021年技術路標,百度研究院做出了這樣一份預測
    機器之心發布機器之心編輯部如果說 2020 年的關鍵詞是不確定性,2021 年我們將迎來什麼?在科技領域裡,還有很多方向亟待人們去探索。這條視頻由AI自動剪輯生成,百度研究院智能視頻合成平臺VidPress提供技術支持。只需一鍵輸入新聞圖文內容連結,其他視頻製作全流程,都由AI自動完成。
  • 金海:未來計算機體系結構的發展方向
    2012年10月29日-31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的 「2012年全國高性能計算學術年會」(HPC China 2012)在湖南省張家界陽光酒店召開。本屆盛會圍繞著高性能計算技術的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高性能計算的重大應用等主題展開,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 融合,為相關領域的學者提供交流合作、發布最前沿科研成果的平臺,推動中國高性能計算的發展。
  • 百度研究院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生物計算迎爆發、無監督學習...
    面對嶄新的2021,讀懂未來的科技趨勢發展,可能從未像今天一般重要。1月13日,百度研究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包括人工智慧、生物計算、AI晶片、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及相關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發展緊密融合,既有技術前瞻性也具備產業指導價值。
  • IEEE發布寬帶隙半導體技術路線圖,押注碳化矽和氮化鎵材料發展
    智東西4月13日消息,近日,為了促進寬帶隙(WBG)半導體技術的發展,IEEE電力電子學會(PELS)發布了寬帶隙功率半導體(ITRW)的國際技術路線圖。該路線圖確定了寬帶隙技術發展的關鍵趨勢、設計挑戰、潛在應用領域和未來應用預測。
  • IDC發布2021年中國製造業10大預測:技術創新成製造業發展新動能
    在疫情新常態下,一批新業態、新模式應運而生,並從根本上顛覆傳統的工作模式、生產模式以及未來商業模式。12月14日,IDC發布《IDC FutureScape:全球製造業2021年預測——中國啟示》,為製造企業的高管提供了在未來60個月內製造業IT及其IT所支持的業務發展趨勢,報告標識了這些預測發生作用的未來時間和受影響的業務領域,以及相對的複雜性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