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發布寬帶隙半導體技術路線圖,押注碳化矽和氮化鎵材料發展

2021-01-09 智東西

智東西4月13日消息,近日,為了促進寬帶隙(WBG)半導體技術的發展,IEEE電力電子學會(PELS)發布了寬帶隙功率半導體(ITRW)的國際技術路線圖。

該路線圖確定了寬帶隙技術發展的關鍵趨勢、設計挑戰、潛在應用領域和未來應用預測。

一、什麼是寬帶隙半導體?

寬帶隙半導體指的是在室溫下帶隙大於2.0eV的半導體材料,如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這類材料的帶隙(絕緣態和導電態之間的能量差)明顯大於矽。

因此,寬帶隙功率設備消耗的能源更少,可以承受更高的電壓,在更高的溫度和頻率下運行,並且能夠從可再生能源中產生更可靠的電力形式。

從應用角度看,寬帶隙半導體能夠廣泛應用於藍、紫光和紫外光電子器件,以及高頻、高溫、高功率等電氣器件中。

但由於寬帶隙技術較新,所以製造成本比矽更高。

二、寬帶隙半導體的優勢

在路線圖委員會的專家們看來,碳化矽和氮化鎵材料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在為行業提供矽無法實現的性能的同時,其價格也更加便宜。

據了解,採用碳化矽和氮化矽功率轉換器研發的新一代寬帶隙半導體,其轉換速度比用矽材料研發的同類器件快100至1000倍。

與此同時,寬帶隙比矽還能節省更多能效。「一個典型的矽轉換器,使用者可以獲得約95%的能效,但使用寬帶隙轉換器,這一數值將接近99%。」Braham Ferreira說到。

從應用方面看,採用寬帶隙材料製成的小型轉換器,通過其低功耗等特性,未來將廣泛地應用於腦、筆記本電腦、電視和電動汽車等電源供應市場。

三、路線圖重點關注四大領域

「該路線圖從戰略角度審視了寬帶隙的長期前景、未來、趨勢,以及潛在的可能性。」針對路線圖,ITRW指導委員會主席、IEEE研究員Braham Ferreira談到,其目的是加速寬帶隙技術的研發,以更好發揮這項新技術的潛力。

據了解,路線圖委員會由世界各地的材料學專家、工程師、設備專家、政策制定者,以及工業和學術界等領域代表組成。他們重點關注四個領域,分別為基板和設備、模塊和封裝、GaN系統和應用、SiC系統和應用。

針對路線圖的制定,Braham Ferreira表示,由於他們不能直接對半導體設備的生產和開發下達行業指令,因此只能通過共識和協議來確定潛在的新應用領域,並為行業的長期研發和投資指明了方向。

路線圖摘要列出了採用WBG技術最有可能受益的市場,包括光伏轉換器、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傳動系統以及數據中心。

從時間角度看,路線圖制定了5年短期、5至15年中期和長期三個階段的商業化框架。

其中,短期主要提出了現有產品和設備的指標、中期則依據具體技術的商業花路徑、長期趨勢則突出了其他新領域的研究方向。

相關焦點

  • 第三代寬帶隙半導體為高功率轉換和馬達控制帶來新機遇
    由於多年的研發和創新,電子行業中的某個部門常常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獲得重大的技術進步。最近,電力電子領域即從半導體工藝技術的創新中受益匪淺,並推動了寬帶隙(WBG)器件的發展。幾十年來,矽一直是首選的半導體材料。
  • 碳化矽VS氮化鎵,寬禁帶半導體材料雙雄能否帶中國實現彎道超車
    其發展經過了三個主要階段:以矽為代表的第一代半導體材料、以砷化鎵為代表的第二代半導體材料、以碳化矽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在眾多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隨著技術的進步,材料工藝與器件工藝的逐步成熟在高端領域將逐步取代第一代、第二代半導體材料,成為電子信息產業的主宰。今天我們主要說的就是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材料。
  • 碳化矽VS氮化鎵,寬禁帶半導體材料雙雄能否帶中國實現彎道超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2/397437.htm  半導體材料是製作電晶體、集成電路、電力電子器件、光電子器件的重要材料。其發展經過了三個主要階段:以矽為代表的第一代半導體材料、以砷化鎵為代表的第二代半導體材料、以碳化矽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 碳化矽和氮化鎵前景的研究
    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是第三類半導體材料,具有獨特的電、光、聲等特性,其製備的器件具有優異的性能,碳化矽和氮化鎵就是其中的優秀者。碳化矽也叫金剛砂,具有很好的半導體屬性,高頻、高壓和耐高溫等,氮化鎵材料具有寬直接帶隙、強原子鍵和高的熱導率,同時化學穩定性好,在光電子、高溫大功率器件和高頻微波器件等方面應用前景廣闊。
  • 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砷化鎵、氮化鎵、碳化矽(附個股名單)
    化合物半導體材料主要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形成的,主要有砷化鎵(GaAs)、氮化鎵(GaN)、碳化矽(SiC)等。此類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的優點有高電子遷移率、高頻率、寬幅頻寬、高線性度、高功率、材料多元性以及抗輻射等。
  • Si、SiC和GaN這三種材料共存,到底該如何選擇
    Si、SiC和GaN這三種材料共存,到底該如何選擇 關麗 發表於 2020-04-30 14:35:31 碳化矽(SiC)是最成熟的WBG寬帶隙半導體材料, 它已經廣泛用於製造開關器件
  • 化合物半導體材料或成新一代半導體發展的重要關鍵
    傳統矽半導體因自身發展侷限和摩爾定律限制,需尋找下一世代半導體材料,化合物半導體材料是新一代半導體發展的重要關鍵嗎? 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的高電子遷移率、直接能隙與寬能帶等特性,恰好符合未來半導體發展所需,終端產品趨勢將由 5G 通訊、車用電子與光通訊領域等應用主導。
  • 氮化鎵(納米材料)了解一下
    這幾天的小米10發布,相信大家都發現了氮化鎵充電器,其實這款充電器在市場上已經賣了半年多了~氮化鎵充電器,屬於第三代半導體;第一代材料矽、鍺,第二代材料砷化鎵、磷化銦,那麼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則是氮化鎵、碳化矽、氧化鋅;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更有耐高壓、適合更高頻率、實現更高功率密度等作用。它的作用僅僅是這個嗎?
  • 【關注】一文看懂中國第三代半導體發展現狀
    二、帶隙第一代半導體材料,屬於間接帶隙,窄帶隙;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直接帶隙,窄帶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寬禁帶,全組分直接帶隙。和傳統半導體材料相比,更寬的禁帶寬度允許材料在更高的溫度、更強的電壓與更快的開關頻率下運行。
  • 碳化矽:第三代半導體核心材料
    碳化矽為第三代半導體高壓領域理想材料。第一代半導體以矽(Si)為主要材質。矽基功率器件結構設計和製造工藝日趨完善,已經接近其材料特性決定的理論極限,繼續完善提高性能的潛力有限。砷化鎵(GaAs)、磷化銦(lnP)等作為第二代化半導體因其高頻性能較好主要用於射頻領域,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等第三代半導體,因禁帶寬度和擊穿電壓高的特性。以碳化矽為材料的功率模塊具備低開關損耗、高環境溫度耐受性和高開關頻率的特點,因此採用碳化矽SiC材料的新一代電控效率更高、體積更小並且重量更低。
  • 碳化矽(SiC)緣何成為第三代半導體最重要的材料?一文為你揭秘
    史上最全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介紹(附世界各國研究概況解析)  第3代半導體是指以氮化鎵(GaN)、碳化矽(SiC)、金剛石、氧化鋅(ZnO)為代表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各類半導體材料的帶隙能比較見表1。
  • 氮化鎵碳化矽第三代半導體概念龍頭股掘地而起 光學光電龍頭解析
    第一代半導體是矽(Si)和鍺(Ge),著名的美國「矽谷」就是由此而來;而第二代半導體材料是砷化鎵(GaAs)和銻化銦(InSb),它們是4G時代的天之驕子,大部分通信設備都在用它們;目前最前沿的則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主要是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為什麼要發展這第三代半導體?
  • 中國要求實現彎道轉車 十四五規劃大力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
    他們說,在中國「十四五」規劃草案中增加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強該行業的研究、教育和融資。相對於傳統的矽材料,第三代半導體以氮化鎵、碳化矽、硒化鋅等寬帶半導體原料為主,更適合製造耐高溫、耐高壓、耐大電流的高頻大功率器件。
  • 在SEMICON China 2020上探討功率及化合物半導體技術及發展前景
    方子文認為,要成為電力電子領域的可持續主流解決方案,不僅要在器件層面滿足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的要求,還要在外延層面滿足這些需求。在現場,方子文報告了電力電子寬帶隙半導體材料的外延批量生產技術的最新進展,包括最新推出的AIX G5 WW C批量生產解決方案。
  • 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GaN)概念股
    聚燦光電(300708):公司主要從事化合物光電半導體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主要產品為GaN基高亮度LED外延片、晶片。2020年9月告,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公司本著互惠互利、誠實守信和平等自願的原則,經充分友好協商,就乙方在甲方轄區的項目投資、建設和經營等相關事宜於近日籤訂《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項目進區投資合同書》。項目主要產品:Mini/MicroLED氮化鎵、砷化鎵晶片,項目總投資約350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300000萬元(含設備投入270000萬元以上)。
  • 氮化鎵挑起半導體界的大梁,進入倒計時?
    而最近,無論是從研發應用引起的市場反響來講,還是從年後股票市場追捧程度來看,氮化鎵王者之相已露端倪。 眾所周知,第三代半導體又稱寬禁帶半導體,相較於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導體材料,具有高擊穿電場、高飽和電子速度、高熱導率、高電子密度、高遷移率等特點和優勢,以碳化矽(SiC)、氮化鎵(GaN)、氧化鋅(ZnO)、金剛石、氮化鋁(AlN)等材料為代表。
  • 真正高能的第三代半導體:「彎道超車」利器
    一般來說,第三代半導體是指具有寬帶隙(Eg≥2.3eV)的半導體材料,具體來說有碳化矽(SiC)、氮化鎵(GaN)、氧化鋅(ZnO)、金剛石、和氮化鋁(AlN)等。與第一和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相比,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具有寬帶隙,高擊穿電場,高導熱率,高電子飽和率和更高的抗輻射性。因此,它更適合於製造適用於高溫、高頻,耐輻射的高功率器件。
  • 什麼是第三代半導體?一、二、三代半導體什麼區別?
    二、帶隙 第一代半導體材料,屬於間接帶隙,窄帶隙;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直接帶隙,窄帶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寬禁帶,全組分直接帶隙。 和傳統半導體材料相比,更寬的禁帶寬度允許材料在更高的溫度、更強的電壓與更快的開關頻率下運行。
  • 國內第三代半導體迎窗口期 今年氮化鎵、碳化矽產值或達70億元
    [ 據充電頭網統計,在智慧型手機行業中,目前已有華為、小米、OPPO、魅族、三星、努比亞、realme等多個品牌推出了氮化鎵快充產品。 ]  中國第三代半導體正迎來發展的窗口期。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11月24日在2020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上透露,雙循環模式推動國產化替代,2020年中國SiC(碳化矽)、GaN(氮化鎵)電力電子和微波射頻產值預計將約為70億元。
  •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之氮化鎵(GaN)解析
    一開始,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材料市場,隨後中國臺灣、韓國等地區也逐漸開始崛起,材料市場的崛起體現了器件製造業在這些地區的發展。晶圓製造材料市場和封裝材料市場雙雙獲得增長,未來增長將趨於緩和,但增長勢頭仍將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