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寬帶隙半導體為高功率轉換和馬達控制帶來新機遇

2020-11-28 中自網

   由於多年的研發和創新,電子行業中的某個部門常常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獲得重大的技術進步。最近,

電力電子

領域即從半導體工藝技術的創新中受益匪淺,並推動了寬帶隙(WBG)器件的發展。幾十年來,矽一直是首選的半導體材料。但是,對其他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尤其是對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的研究導致更高效,更小巧且更堅固的半導體器件,從而為功率轉換和馬達驅動等應用注入了新的活力,並帶來了顯著的性能優勢。

  在半導體物理中,帶隙是指固態材料中價帶(valenceband)和導帶(conductionband)之間的能量範圍,在其中不存在任何電態(electricalstate)。跨越帶隙需要電子擁有足夠的能量(以電子伏特(eV)為單位),以實現傳導並產生電流。帶隙屬性相對較低的材料通常都是半導體,帶隙屬性較高的材料則為絕緣體。例如,矽的帶隙特性為1.1eV,而氮化鎵和碳化矽的帶隙值相似,範圍在3.2eV~3.4eV之間,大概是矽的三倍,由這些複合材料製成的功率半導體器件(例如MOSFET和JFET)更適合於馬達柵極驅動器和開關電路等高壓應用。高帶隙值還能夠實現較低的洩漏電流,而高電子飽和速度則允許器件在高開關頻率下工作。
 

  碳化矽和氮化鎵等寬帶隙材料與矽之間的其他電氣差異還包括介電擊穿電壓明顯較高,以及較高的電子遷移率。相比矽的約0.3MV/cm,SiC與GaN的擊穿電壓分別為3.5MV/cm和3.3MV/cm,這表明寬帶隙器件的擊穿電壓特性至少比矽器件好十倍。

 

  電子遷移率是表徵電子在化合物半導體中移動速度的一個指標,它突顯了SiC和GaN之間的差異以及它們分別適合的應用。GaN的電子遷移率為2000cm^2/Vs,而矽為1500cm^2/Vs。但是,SiC的電子遷移率要慢得多,大約為650cm^2/Vs,因而不適用於高速開關應用。但是,GaN的電子遷移率是SiC的三倍,適合在更高的開關頻率下工作。
 

  寬帶隙器件的技術優勢
 

  熱導率是會影響高功率轉換和馬達驅動應用的另一個物理特性。器件內產生的熱量需要儘可能高效地傳導出去,而導熱率指標則表示材料通過自身進行熱量傳導的效率。就該指標而言,氮化鎵的導熱能力略低於矽,但碳化矽的導熱效率卻是矽的三倍,因此非常適合高溫應用。

  圖1:碳化矽和氮化鎵寬帶隙材料與矽器件的電氣和物理特性比較。(來源:貿澤電子)
 

  寬帶隙化合物半導體的另一個重要特性是其導通電阻(Rds(on)明顯低於矽基MOSFET,從而能夠降低功率轉換應用中的開關損耗,而其他部分開關損耗則發生在功率轉換器中使用的相關被動元件,例如電感器,變壓器和電容器等。
 

  而且,SiC和GaN器件的物理結構比相應的矽器件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從而可以實現更緊湊,更輕巧的半導體器件。由於具有尺寸較小晶片,器件內部電容的影響減小,從而允許更快的開關頻率。例如,對於相同的工作電壓範圍,矽MOSFET的晶片面積大約是SiCMOSFET的五倍。
 

  憑藉以上優勢,寬帶隙半導體器件非常適合於功率轉換和馬達驅動應用。這些優勢之間彼此相互關聯,共同作用有助於實現更高能效、體積更緊湊和功能更強大的應用。氮化鎵和碳化矽之間的差異還決定了哪種寬帶隙材料更加適合於某個特定應用。例如,SiC具有出色的導熱性,因而適合用於高溫系統。
 

  在基於GaN和SiC器件的電路中,由於能夠工作在更高的開關頻率,可以使用更小的電感器和電容器,從而進一步節省了PCB空間和材料清單成本。
 

  實際應用中的寬帶隙功率轉換
 

  現在,可以從多家供應商處獲得各種封裝尺寸、工藝技術和額定電壓的寬帶隙器件,這些供應商包括英飛凌(Infineon),意法半導體(STMicro)和羅姆(Rohm)等。除了器件本身之外,評估板和參考設計也有助於加快原型設計和最終產品開發的速度。
 

  英飛凌的CoolSiC和CoolGaN產品系列可以分別提供SiC和GaN器件。
 

  CoolSiC系列器件的一個示例是1700VSiC溝道MOSFET,該器件經過優化,可用於反激式轉換器拓撲結構,具有非常低的開關損耗,並且與大多數12V控制器驅動器IC兼容。該MOSFET採用TO-2637L表面貼裝格式,漏極與源極之間的爬電距離為7mm,確保可以輕鬆滿足最終產品的安全標準。此外,單獨的驅動器源極引腳有助於減少通常由柵極環路寄生電感引起的柵極振鈴(gateringing)。
 

  上述英飛凌CoolSiCMOSFET器件還可提供參考板設計RREF_62_FLY_1700_SiC,可幫助工程師使用三相單端反激式轉換器拓撲架構開發輔助

電源

,參見圖2。

  圖2:採用1700V英飛凌CoolSiCMOSFET的REF_62W_FLY_1700V_SiC參考板。(來源:英飛凌)。
 

  在典型操作中,參考板以準諧振模式(QRM)工作,以將EMI噪聲的影響降至最低。當負載在滿功率的30%以上運行時,轉換器可以選擇切換到非連續傳導模式(DCM),最大工作頻率設置為130kHz。該評估板可提供+15V、-15V和+24V三個標稱輸出電壓。
 

  參考板的其他功能包括可調節的輸出過壓保護、電流過載保護、過熱條件下的自動重啟以及Vin的過壓和欠壓保護。
 

  英飛凌的CoolGaN產品系列包括一個600V增強模式,通常關閉的超快速開關功率電晶體IGOT60R070D1。
 

  該器件的最大Rdson)額定值為70mΩ,適合於在高頻半橋圖騰柱功率因數校正(PFC)電路中使用。該電晶體具有低柵極電荷和低輸出電荷特性,非常適合工業、電信和數據中心等應用。
 

  圖3所示為一個使用CoolGaNIGOT60R070D1器件的2500W全橋圖騰柱PFC演示板,其中顯示了在效率非常重要的應用中使用GaN技術實現高達99.2%能量轉換效率的優勢。圖騰柱PFC使用半導體開關而不是橋式整流器或單個二極體來構建高效的AC/DC轉換器,控制電路使用一個65kHz恆定PWM開關頻率和一個連續導通模式控制器IC。

  圖3:英飛凌CoolGaN2500W全橋圖騰柱PFCAC/DC轉換器演示板。(來源:英飛凌)
 

  意法半導體的寬帶隙產品陣容包括650V和1200V碳化矽MOSFET,參見圖4。產品示例包括SCTW70N120G2V和SCTW100N65G。

  圖4:意法半導體的碳化矽MOSFET產品組合。(來源:意法半導體)
 

  SCTW70N120G2V是一款採用HiP247封裝構建的1200V器件,其Rds(on)為21mΩ,可承受91A的最大漏極電流。該MOSFET集成了一個快速且牢固的體二極體,並且具有較低的柵極電荷和輸入電容。SCTW70N120G2V適用於各種DC-DC轉換器、充電器和可再生

能源

系統等應用。 

  意法半導體另一款SiCMOSFET是SCTW100N65G,該650V、100A寬帶隙半導體器件為汽車級,經過AEC-Q101認證,其Rds(on)為20mΩ。意法半導體的這兩款MOSFET均可適用於結溫為200℃的高溫應用。
 

  羅姆半導體(ROHMSemiconductor)可提供大功率碳化矽MOSFET,其中一款產品為SCT3033KLGC11。這款1200V、95A的器件其Rds(on)為22mΩ,最大結工作溫度為175℃。該器件的應用包括範圍廣泛的功率轉換、太陽能逆變器和馬達控制設計等。
 

  我們這裡介紹的最後一款產品是來自GaNSystems公司GS6100x系列的100VGaN增強型電晶體。GS61004B器件採用底側冷卻方法,其Idsmax)為38A,Rds(on)可低至18mΩ,能夠容許高於10MHz的開關頻率。GaNSystems提供的全橋式評估板GS61004B-EVB-CD集成了兩個GS61004B電晶體。
 

  結論
 

  寬帶隙半導體預示著業界能夠達到新的能效水平和更高的開關頻率,同時容許馬達柵極驅動和功率轉換電路具有更高的工作溫度。採用基於碳化矽和氮化鎵的MOSFET和電晶體器件,以及互相補充的設計資源,現在可以幫助工程師實現下一代設計集成。

相關焦點

  • IEEE發布寬帶隙半導體技術路線圖,押注碳化矽和氮化鎵材料發展
    智東西4月13日消息,近日,為了促進寬帶隙(WBG)半導體技術的發展,IEEE電力電子學會(PELS)發布了寬帶隙功率半導體(ITRW)的國際技術路線圖。該路線圖確定了寬帶隙技術發展的關鍵趨勢、設計挑戰、潛在應用領域和未來應用預測。
  • 什麼是第三代半導體?一、二、三代半導體什麼區別?
    二、帶隙 第一代半導體材料,屬於間接帶隙,窄帶隙;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直接帶隙,窄帶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寬禁帶,全組分直接帶隙。 和傳統半導體材料相比,更寬的禁帶寬度允許材料在更高的溫度、更強的電壓與更快的開關頻率下運行。
  • 中國第三代半導體全名單!
    第一代半導體材料,屬於間接帶隙,窄帶隙;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直接帶隙,窄帶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寬禁帶,全組分直接帶隙。 和傳統半導體材料相比,更寬的禁帶寬度允許材料在更高的溫度、更強的電壓與更快的開關頻率下運行。
  • 【關注】一文看懂中國第三代半導體發展現狀
    二、帶隙第一代半導體材料,屬於間接帶隙,窄帶隙;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直接帶隙,窄帶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寬禁帶,全組分直接帶隙。和傳統半導體材料相比,更寬的禁帶寬度允許材料在更高的溫度、更強的電壓與更快的開關頻率下運行。
  •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之氮化鎵(GaN)解析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崛起如今,半導體材料已經發展到第三代,逐代來看:第一代半導體材料以矽和鍺等元素半導體材料為代表。其典型應用是集成電路,主要應用於低壓、低頻、低功率電晶體和探測器中,在未來一段時間,矽半導體材料的主導地位仍將存在。
  • 真正高能的第三代半導體:「彎道超車」利器
    一般來說,第三代半導體是指具有寬帶隙(Eg≥2.3eV)的半導體材料,具體來說有碳化矽(SiC)、氮化鎵(GaN)、氧化鋅(ZnO)、金剛石、和氮化鋁(AlN)等。與第一和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相比,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具有寬帶隙,高擊穿電場,高導熱率,高電子飽和率和更高的抗輻射性。因此,它更適合於製造適用於高溫、高頻,耐輻射的高功率器件。
  • 中國要求實現彎道轉車 十四五規劃大力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
    他們說,在中國「十四五」規劃草案中增加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強該行業的研究、教育和融資。相對於傳統的矽材料,第三代半導體以氮化鎵、碳化矽、硒化鋅等寬帶半導體原料為主,更適合製造耐高溫、耐高壓、耐大電流的高頻大功率器件。
  • 如何攻克第三代半導體器件的測試難題?
    第三代半導體器件毫不誇張的講為電源行業帶來了革新,基於其高速,小體積,低功耗的特點,越來越廣泛應用在消費電子及電力電子行業。 傳統的Si基IGBT或者MOSFET管要麼分布在高壓低速的區間,要麼分布在低壓高速的區間,市面上傳統的探測技術可以覆蓋器件特性的測試需求。
  • 站在「新基建」浪潮上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 (上)
    不難看出,氮化鎵 (GaN) 和碳化矽(SiC) 為首的第三代半導體是支持「新基建」的核心材料。在「新基建」與國產替代的加持下,國內半導體廠商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作為中國半導體行業的觀察者,祥峰投資本次帶來一份《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研究報告》,將探討以下問題,分為上、下兩期具體展開: 一、第三代半導體相較第一代、第二代有哪些進步? 為何氮化鎵 (GaN) 和碳化矽 (SiC) 在第三代半導體中備受追捧? 氮化鎵(GaN) 和碳化矽 (SiC) 的應用場景有哪些?市場規模有多大?
  • 起底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產業深度解析
    隨著第三代半導體要被納入「十四五」計劃,現在市場對於第三代半導體可謂是關注度極高,那麼究竟國內第三代半導體的情況如何,我整理了下手中的一些材料,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其中的碳化矽,我想這對於接下來參與是有價值的。01 什麼是第三代半導體?
  • 第三代半導體離我們有多遠?花幾十元就可以體驗
    如果說第一代半導體材料奠定了微電子產業的基礎,第二代半導體材料奠定了信息產業的基礎,那麼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將是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與前兩半導體材料相比,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具有更寬的禁帶寬度、更高的擊穿電場、更高的熱導率、更大的電子飽和速度以及更高的抗輻射能力,滿足現代電子技術對半導體材料提出的高溫、高功率、高壓、高頻以及抗輻射等新要求,更適合製作高溫、高頻、抗輻射及大功率器件。
  • 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器歷史介紹
    1962年業界首次演示了電子轉換為雷射,隨後出現了大量進展,這些進展都促使電子轉換成高產率雷射過程的顯著改進。這些改進能支持一系列重要應用,包括光存儲、光網絡以及廣泛的工業應用等。   回顧這些進展以及帶來的眾多改善,都突出強調了其對於經濟領域許多方面帶來更大、更普遍影響的可能性。事實上,隨著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器的不斷改進,重要應用的範圍將會加大並對經濟增長帶來深遠影響。
  •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時代來臨
    然而,由於矽材料的帶隙較窄、電子遷移率和擊穿電場較低,Si 在光電子領域和高頻高功率器件方面的應用受到諸多限制,在高頻下工作性能較差,不適用於高壓應用場景,光學性能也得不到突破。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興起,則是以氮化鎵(GaN)材料 p 型摻雜的突破為起點,以高亮度藍光發光二極體(LED)和藍光雷射器(LD)的研製成功為標誌,包括 GaN、碳化矽(SiC)和氧化鋅(ZnO)等寬禁帶材料。
  •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有炓:發展第三代半導體,培養能「解決問題」的人才
    它的發展推動了半導體雷射器誕生、射頻電晶體的問世,引發通信技術革命(寬帶光纖通信,寬帶射頻無線通信),為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奠定了基礎。第三代半導體是GaN 、SiC為代表的寬禁帶化合物半導體,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光電子領域,第三代半導體作為顛覆性技術,開拓高效固態發光光源和固態紫外光源與探測技術,開創白光照明和全色平板顯示的新紀元。
  • 第三代半導體的4個真相
    半導體產業建立在半導體材料基礎上,目前共發展了三代。第一代,矽、鍺;第二代,砷化鎵、磷化銦等;第三代,氮化鎵、碳化矽、金剛石等。 至今,矽片仍然佔據了全球95%以上半導體器件市場,99%以上的集成電路市場,這種格局暫不會因為第三代半導體滲透率提升而顯著改變。 根據WSTS 的數據(2019年),在全球市場中,存儲晶片、邏輯晶片、微晶片、絕大部分模擬晶片、超一半的光電子晶片和傳感器佔據了超90%的市場份額,而這些晶片幾乎不能被三代半導體替代。
  •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時代來臨【附下載】| 智東西...
    然而,由於矽材料的帶隙較窄、電子遷移率和擊穿電場較低,Si 在光電子領域和高頻高功率器件方面的應用受到諸多限制,在高頻下工作性能較差,不適用於高壓應用場景,光學性能也得不到突破。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興起,則是以氮化鎵(GaN)材料 p 型摻雜的突破為起點,以高亮度藍光發光二極體(LED)和藍光雷射器(LD)的研製成功為標誌,包括 GaN、碳化矽(SiC)和氧化鋅(ZnO)等寬禁帶材料。
  • 報告丨《第三代半導體之GaN研究框架》
    作者| 方文圖片來源 |網 絡GaN作為一種寬禁帶材料,和矽等傳統半導體材料相比,能夠在更高壓、更高頻、更高溫度的環境下運行。仍結構上看,Si是垂直型的結構,GaN是平面型的結構,這也使得GaN的帶隙遠大於Si。
  • 優化襯底助推第三代半導體實現汽車創新
    隨著消費者對汽車安全、舒適、便利和娛樂要求的提升,汽車將逐步走向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並將推動微處理器、存儲器、功率器件、傳感器、車載攝像頭、雷達等廣泛應用,促使汽車半導體的用量不斷提升,為功率半導體產業的上下遊供應鏈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挑戰。
  • 三安光電:第三代半導體廣泛布局,有望長期受益功率器件藍海市場
    來源:覽富財經1月6日,覽富財經網發文《第三代半導體能否助推科技產業實現彎道超車?》,關注到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在未來5年的確定性增量市場,經覽富財經網梳理,發現A股上市企業三安光電(600703)作為化合物半導體龍頭企業,如今已經完成產業鏈垂直整合。
  • 第三代半導體 SIC:爆發式增長的明日之星
    Si 基器件在 600V 以上高電壓以及高功率場合達到其性能的極限;為了提升在高壓/高功率下器件的性能,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SiC (寬禁帶)應運而生;第三代半導體主要是 SIC 和 GaN,第二代和第三代也稱作化合物半導體,即兩種元素組成的半導體材料,區別於矽/鍺等單質半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