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SAIF · 畢業季
轉眼,又是一年盛夏。
他們即將從高金出發,乘風破浪!
本期,「Ta@SAIF」畢業季特別企劃,2017級MBA張元豪與你分享他的畢業故事。身為金融行業資深「後臺」人員的他,身著「理性」、「嚴謹」的標籤。進入高金後,他以「後臺」之職汲取「前臺」養分,結識志同道合的同行者,開闊別樣金融視野。
張元豪高金2017級MBA項目
在期貨行業從事稽核、合規工作數年,張元豪早已經是金融行業資深的「後臺」人員。多年的職業積累,「理性」、「嚴謹」已經成為他性格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影響著他的每一次計劃,每一步前行。
就讀高金MBA也是如此。在張元豪看來,這是闊別校園生活多年後的又一次學習旅程,想好了就要努力去實現,難度再大,也阻擋不了一顆早已準備就緒的決心。在三年的時間裡,他以「後臺」之職汲取「前臺」養分,結識志同道合的同行者,金融視野從此別樣開闊。
01
學習目標:打破與業務之間的溝通「壁壘」
遇事習慣計劃,想明白了才會全力以赴,對於張元豪而言,報考高金從來不是衝動之舉。
「離開學校太久,是時候回到校園系統地學習一些金融知識了。」自2003年大學畢業之後,張元豪就在稽核崗位默默耕耘,之後轉戰期貨行業,又在稽核、合規條線堅守了近10年時光。適逢2016年金融行業風起雲湧,創新企業打破金融牌照邊界效應的呼聲漸大,身為海通期貨稽核部、合規部負責人的張元豪也很想跳出期貨行業的小眾視野,了解其它金融細分領域的操作思路。
除此以外,一直堅守後臺崗位的張元豪有時候會與前臺業務人員產生「理解偏差」也是他再度讀書的初衷之一:「有些人覺得業務做不成,往往都是因為合規不達標,審批的時候被我們否掉了。我希望通過高金的學習,更多地了解業務人員的想法,在工作中實現更好的合作和溝通。」
面試、備考、入學,張元豪的高金學習生涯於2017年5月順利開啟,並在此後的三年時間裡帶給他超出預期的驚喜收穫。最為直接的改變,正是對前臺業務的理解和增進聯動。在與高金同學的交流中,張元豪吸收了許多前臺人員的產品設計思路和構架思維,明白了他們並非想要繞過「合規點」,而只是對合規不夠熟悉。「因為理解而尊重,工作中彼此的溝通也更加順暢。」張元豪感慨地說。
02
全身心投入首期「新睿班」
進入高金MBA首期新睿班,和平均年齡超過35歲的同學們在一起,張元豪找到了他理想中的同行者。「我們的年齡差不多,思想和觀念都比較成熟,又是各行各業比較優秀的一群人,大家能夠聚在一起成為同學和朋友,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很難得的事。」開學之前,張元豪就和班級裡的60多位同學一起上了戈壁,這也讓他們的班級從一開始就充滿了難能可貴的凝聚力。
談及同學之間的團結互助、活躍友愛,身為班長的張元豪津津樂道。「我們的課堂氣氛非常好,不同小組同學之間有不同觀點,就會直接在課堂上展開討論,並且和教授有很好的互動。」讓張元豪覺得更難得的是,遇到課程難點,班級裡的「學霸」同學會主動提供幫助,帶領大家跟上學習進度。能在高金遇到這樣上進又團結的同學們,他十分感恩。
高金的課程系統而前沿,正符合張元豪全面吸收金融養分的入學初心。除了會計學、金融學原理等基礎的必修課程之外,他對一些貼合金融市場發展的前沿選修課程同樣「念念不忘」。「比如《認識華爾街》這門課,它讓我了解了一些美國的金融機構,學會從國際視角看待金融市場的變化和發展。還有一些交易類的課程也很不錯,整體課程框架的搭建是非常科學的。」讓張元豪覺得稍有遺憾的是,一些選修課程在排期上存在衝突,他也只能顧此失彼,錯過了一些心儀的課程。
課堂學習之外,張元豪和新睿班的同學們還通過一系列課外互動實現共同成長。他們舉辦了「睿沙龍-私享會」,圍繞股票、公募基金、網際網路金融、醫美、股權投資及併購等不同主題,組織班級裡來自各個行業的同學展開分享交流;他們走出校園,以企業參訪的形式讓課堂隨心「移動」;他們還舉辦了線上論壇、班級年會等形式眾多的課外活動。「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思維上的碰撞,是高金生活不可錯過的精彩部分。」
為了提高首期新睿班的品牌影響力,張元豪和同學還一起設計班級logo,定班歌,做班服,並且為授課老師準備了特別的定製禮品,在課程結束之後送他們留作紀念。每一個細心的舉動都體現出同學們對首期新睿班的投入與熱愛。
03
應對高金「三難」,發現全新價值
都說高金有「三難」:「難進」、「難讀」、「難畢業」。張元豪的高金故事,也是從「難進」中的「面試關」開始的。作為一個過來人,他覺得在各界精英和學術專家組成的面試官面前,真誠和實力是取得通關的不二法寶。「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非常重要,一切想要矇混過關的想法千萬不要有,因為一定會被識破。」
「學習過程中的難度因人而異,一開始課程安排的比較密集,也許會覺得痛苦,但很快你就會接受,之後還會想念。」對於財會背景的張元豪來說,最喜歡的課就是他的論文導師陳欣教授的課,「他的課程很有意思,會有大量的案例分析,能用幾句話抓住一個案例的本質,對上市公司的剖析非常透徹。」張元豪學以致用,參考老師的角度和方法分析上市公司,完成了一篇讓他很有成就感的畢業論文。
張元豪坦言,論文答辯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要面對的教授個個都很嚴格,必須要花足時間,精心準備。幸運的是,他的畢業論文不僅被其導師收入教案,還得以在《證券市場周刊》上進行發表。而他關於原油寶事件的一篇評論文章,與導師探討修改之後,也已進行聯名發表。「這是我覺得非常榮幸和自豪的事情,讓我發現了自己新的價值,也很高興能夠得到老師的認可。」
高金的課程結束之後,張元豪的周末生活變得「若有所失」,「以前的時間都要擠著用,每個周末要去學校報到,然後一整天都跟同學們在一起。現在大家都畢業了,面對周末突然的空閒覺得心裡空蕩蕩的。」三年以來,學習的習慣早已在他們身上悄然養成。面臨畢業,張元豪和同學們一樣,捨不得大家一起在高金學習的美好時光,但同樣期待即將展開的燦爛前程。
如果要給自己在高金的學習經歷打一個分數,張元豪會打80分。「每一個人的能力都是有彈性空間的,如果再有一次機會,我相信能發掘自己更多的潛力,得到更多的收穫。」未來,張元豪將帶著在高金學習到的全面金融視角,在屬於自己的職業軌道上繼續前行。「合規這個領域裡有我的專業積累和熱愛。我相信金融行業的後續發展也將讓合規的崗位價值有更高的體現。」
畢業贈言
我在高金的學習開始得晚了點,希望後來人不負韶華,只爭朝夕,趁自己還有時間和精力,儘早進入高金進行系統的金融知識學習,全身心投入精力,必定會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