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果要說到前幾年很流行,但是現在逐步消失的東西,很多人都要提到現金。事實上,在全國有絕大部分人已經很久都沒有看見過現金,生活中也根本不會接觸到現金,隨處支持的掃碼支付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
行動支付進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數據顯示,當前支付寶的實名用戶已經達到12億,微信的用戶數量也達到11.51億,各種第三方支付軟體的興起都決定了身邊使用現金的人變得越來越少,而行動支付已經全面覆蓋人們的生活,讓我們正式進入到「無現金時代」。
實際上不僅僅是年輕女人熱衷這樣做,現在就連一些中老年人也都非常喜歡掃碼支付,就連各個賣菜賣水果的路邊攤上也都擺放著行動支付二維碼。由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支付市場規模共達1046.7億元,由此可見行動支付在中國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
並非全球各國都像中國一樣喜歡使用行動支付,尤其是在一些發達國家。實際上行動支付並不是中國首創,在此前美國就推出了行動支付,只是沒有得到國內民眾的認可和接受。比如當年蘋果公司曾打造出apple pay,對比當下的微信支付寶異曲同工,僅需要手機付款即可,然而這在歐美各大發達國家卻沒有流行起來。為此有些人不禁好奇,那些發達國家的科技也都發展得較為成熟,為何行動支付卻不流行呢?
發達國家不流行行動支付的原因
第一,國外信用卡較為普及
實際上那些不使用行動支付的發達國家並非也都用現金支付,比如有一些國家的信用卡支付系統就較為完整有序,甚至已經有百年歷史。而且這些發達國家的政策也都傾向於提倡使用信用卡,他們更是將信用卡與個人徵信緊緊聯繫到一起。
除此外,美國有眾多銀行還流行開新戶就送現金。不僅如此,購物或者支付帳單也可以積攢積分,點數甚至比存款的利息還高。有數據顯示,每個美國人平均擁有2.9張信用卡,而在美國有80%以上的人都更喜歡用刷卡支付的方式。
第二,擔心行動支付不安全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行動支付也是如此,在方便我們生活之時也存在著一些安全隱患。首先想要完成行動支付,需要有第三方支付平臺為我們搭橋,他們也需要與銀行合作,讓數字貨幣能夠在銀行商家與用戶之間流通,而在第三方平臺加入以後整個支付鏈則帶來一些風險。
更何況現在大多數人將所有信息都綁定在各種支付軟體上,可是卻沒有人能確保這些支付軟體能夠保護我們的隱私不會洩露。在當下人們越來越注重對個人隱私的保護,尤其是發達國家更是如此,因此那些歐美國家不傾向於行動支付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害怕隱私洩漏和帳戶存在風險。
除此外,國人對於電信詐騙和網絡詐騙也感觸頗深,尤其是當網際網路不斷發展之時,騙子們的騙術也在與之提高。對於那些對網絡不太熟悉的人來說,有時騙子發來的收款二維碼,或者是危險連結都能在用戶的手機中植入病毒,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夠獲取到用戶的支付密碼,這也很容易導致行動支付的用戶錢包被掏空。
第三,信號不好
也許很多人都認為,信號不好是行動支付不流行的原因很荒謬,而且很少有人相信,為什麼發達國家還會存在信號不好的情況。事實上我們需要了解,中國的信號網絡與外國的差別。據了解,全球信號站共有600萬座,而這其中中國就佔據了400萬,這也意味著中國的移動信號要優於很多發達國家,即便是美國也不過僅有35臺信號站。
畢竟資本主義國家大多無利不起早,他們建設信號站主要就是用作商業,所以並非所有發達國家都有信號,尤其是對於那些地廣人稀的農村而言,想要行動支付有可能根本沒有網絡,正因為受此限制,發達國家也無法像中國一樣普及行動支付。
但中國的信號站卻遍布全國各地,尤其是現在,即便是在深山老林中政府也打造了信號站,這也讓城市和農村在行動支付時都能「無比順滑」。
而且對於為何發達國家科技成熟,卻不流行行動支付的問題,此前央行的前行長周小川,也曾一語道破其中的實情:雖然中國在某些地方還落後於發達國家,但這卻不影響中國在某些領域要優於發達國家,而且接下來中國也會創造出更多更具市場潛力的科技產品。
結語
本質來看,中國在行動支付這方面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達到了領先全球的成績,但是對於無現金時代,我們也剛剛涉獵,還有較長的路要走。現如今我們也看到無現金時代的一些弊端,在此後我們也需要不斷完善,找出這些弊病,讓中國的無現金支付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