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到底傷不傷電池?

2020-12-04 皆電

電動車發展的最大掣肘是什麼?

——是電池。

圍繞電動車的爭議,大部分都與電池脫不開關係,這裡包括但不限於成本、續航、安全、用車便利性等一系列衍生問題,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也讓電動車車主感到憂慮。

電池是一門材料學,而材料學的發展往往不可預期。雖然電池的能量密度一年比一年高、續航能力一年一年強,但是「續航焦慮」這個詞始終沒有從消費者的腦海裡消失,說到底,還是電池材料沒有出現革命性突破。

既然材料發展舉步維艱,那麼就只能從充電技術上尋求轉機。『充電三分鐘、通話一小時』,這句經典的廣告詞想必大家都有印象,智慧型手機帶動了快充技術的大規模普及,如今,快充也成為了電動車的標配——30分鐘從30%充到80%,很大程度上節省了充電時間,緩和電動車主對於充電的「麻煩」心理。

但隨之而來的又是一個新的問題,快充究竟傷不傷電池呢?

電池的壽命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弄明白電池的壽命。

大部分人有一個誤解,認為鋰電池的壽命就是看充電的次數。其實不然,電池的壽命取決於電池的『完全充放循環次數』。它是指電池完成一次100%用電/充電的完整過程,譬如『電池從滿電到用光,然後一次性從0%充至100%』這是一次完整充放循環,『充一點用一點,分兩次從30%充到80%』也是一次完整充電循環。

於是我們有了一個基礎共識——在除去其他條件下的影響下,電池的壽命是固定的,且足以覆蓋車輛的生命周期。作為現在電動車的主流配置,三元鋰電池的理論循環壽命在1500次左右,磷酸鐵鋰的壽命更長,理論可達2000次。

但是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在實際使用中,有諸多的因素都在加快電池的損耗,包括溫度、過充過放以及快充。

快充傷不傷電池?

弄明白電池的壽命,我們接下來就說快充的原理。

其它種類的電池(如燃料電池),工作時會發生轉化(Conversion)化學反應,伴隨著物質的轉化而釋放能量。但是鋰電池採用的是非常獨特的鋰嵌入(Intercalation)化學反應,我們可以將電池內部視作一個泳池:充放電時,鋰離子在正極與負極之間遊來遊去。

鋰電池中的正極為鋰化合物,負極為石墨。充電時,在電場作用下,鋰離子嵌入到負極的石墨碳層微孔,存儲能量;放電時,電解液發生反應,這些帶電荷的鋰離子從負極脫嵌流向正極,使其處於富鋰狀態,這個過程形成電流供電。

理想狀態下,只要正負極材料的化學結構不發生變化,鋰離子電池就能保證長時間、多次數循環,達到理想的工作壽命。

但是!快充之所以快,就是強行使鋰離子快速從正極嵌出並嵌入負極,增大鋰離子的流量與速度。

快充時,由於鋰離子在電極顆粒內部的遷移速率小於其表面發生的電化學反應速率,因此會引起電極的濃差極化現象,使得正負極電極電勢差偏離平衡電勢。在電流很大時,電極負極(石墨)表面的一層半透膜 (SEI 膜——類似於隔離牆的存在,將電極材料和電解液分開,避免其發生反應)會開始發生破裂,隨後電極材料和電解液產生反應,電極材料被破壞。

持續快充,電極處的離子濃度進一步升高,極化加劇。電極材料破壞越嚴重,能夠存儲的鋰離子就越少,可逆性變低,電池的容量就會出現衰減。同時,大電流充電,內阻的增大會導致發熱以及其它副反應,如電解液的反應分解、產氣等問題。

這是短期的影響,再看長期的影響。

快充帶來的發熱量與發熱不均勻,會成為電池熱失控(Thermal Runaway)的潛在誘因,當然,這個鏈式反應存在溫度臨界點。通常來說,為了安全,電池的溫度零界點一般都非常高。但是快充的另一個負面效果——析鋰效應(Li Plating)會降低這個溫度零界點。

前面說到,鋰電池是基於鋰嵌入反應(Intercalation)而設計的,當負極電流過大或溫度過低時,負極電位低於Li/Li+參考電極的電位,就會產生本不應該出現的鋰轉化(Conversion)反應,產生金屬鋰,這就是所謂的析鋰(Li Plating)。

長時間析鋰後,電池內部的鋰會形成像樹枝狀的結構,俗稱鋰枝晶。讓我們看看它的樣子:

以前的主流學說認為,鋰枝晶會刺破電池導致短路(Internal Short Curcuit),但是這個說法現在受到不少質疑,而替代的理論是,鋰枝晶的樹狀結構會導致電池的臨界溫度大幅降低,進而使熱失控風險增加。

也就是說,快充時的熱效應提高了電池溫度、析鋰效應降低了臨界溫度,兩種負面效果裡應外合,增加了熱失控的風險。

那我們應該怎麼用快充呢?

當然,我們並不想危言聳聽,不能一棒子打死說快充就是不好,更不希望你買了電動車就畏首畏尾。因為這些副反應雖然不可避免,但是過程還是非常緩慢的,保守估計也要數百次快充才能對電池造成可見的傷害。

更何況,電動車廠商也相應的保護措施。

現在的電動車上都會搭載BMS系統(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它是管理和監控電池的中樞,負責調配、維護、保護電池的各個模塊,目的是保證電池工作效率、防止過充過放、延長電池壽命、幫助電池正常運行等等工作。

就拿快充來說,BMS在快充時會智能調節快充的電流與電壓,在低電量的情況下使用大功率充電,當電量超過80%後,就限制充電功率,改為涓流充電。這樣既享受了快充及時補能的便利性,也儘可能地減少了快充對電池的傷害。

這是車企在技術上的應對措施,我們車主也可以從充電習慣上入手。

如果有機會裝個人充電樁就儘量裝,能慢充就慢充。如果在外只有快充可選,那麼也儘量不要讓電量掉到太低,剩餘20-30%就可以準備充電了,同時,快充時不要追求一定得充滿,充到80%左右就可以拔槍了,一是80%之後的涓流充電耗時太久、二是也能主動防止電池過充和電池過熱。

結語

總之,快充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充電的煩惱,但也不要過分依賴快充。慢充為主,快充為輔,是更加健康的選擇。

最後,舉一個可能不太恰當的比喻:低電量的電池就像是虛弱的病人,慢充就好比給病人喝瘦肉湯,讓他自己慢慢消化、吸收營養;快充就是直接往病人的靜脈注射葡萄糖,讓他快速回復元氣。但是我們都知道,我們沒病的時候,都是正常吃飯喝湯,而不是天天掛葡萄糖。

相關焦點

  • 蘋果20W快充追平66W的華為?充電功率越大越好?快充真的傷電池?
    不過也正因為這樣,在諸多用戶體驗過iPhone 12的20W快充後,反而提出了不少體驗上的問題。 1、 充電過程中手機發熱、彈窗 充電有輕微發熱屬於正常情況,但如果能感覺到發燙就需要注意了,這很大程度是因為手機不兼容當前的充電環境,比如與充電頭的快充協議不兼容,手機端接收的電流不穩定等等。
  • 蘋果快充有必要買原裝嗎iPhone20w充電頭傷電池嗎
    因為iPhone有大量的用戶, 所以現在很多廠家也推出了蘋果MFi認證的快充線, 內置PD協議晶片的快充充電器, 價格也基本在百元以內。在保證實現快充的同時, 做到了不傷害手機,充電不易發燙,使用更加安全。
  • 到底快充對電池有沒有損害?
    在電池技術沒有很大突破的時候,快速充電技術自然成為了救世主。 很多人其實都不太了解快充,很容易對這種技術產生誤解。比如說快充到底安不安全?會不會損害手機電池等等。現在我們就說說快充那些事。 什麼是快充? 首先我們要清楚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原理,電池有兩極:正極是鋰化合物,負極為石墨。
  • 120W快充傷手機電池?小米10至尊版告訴你,我比普通手機更耐用!
    舉報   最近發布的一些安卓旗艦手機,例如小米10至尊版、iQOO 5 Pro都相繼用上了120W快充
  • 快充與閃充一字之差,二者究竟有什麼區別?用錯可能會傷手機哦!
    那麼手機快充與閃充究竟哪個更好?這兩種充電技術又到底是哪個更快呢?二者充電方式究竟又有著什麼區別?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閃充對於充電來說,功率是很重要的,也就是電壓乘以電流強度。通常來說我們用來提高手機充電速度的方式無非也就就那麼幾種,要麼是增大電壓、要麼就增大電流。但是為了保證手機的安全和穩定,所以我們就需要在增加一方的同時降低另一方。
  • 電池健康損耗太快?iPhone12快充要注意這幾點,快檢查一下!
    蘋果iPhone 8以上的機型都支持快充,但今年的iPhone 12全系支持20W快充,才真正將快充帶入到了廣大蘋果用戶的視野當中。然鵝不少小夥伴提出,使用快充充電器以後,新iPhone短時間內電池健康度掉了2%!
  • 手機快充標準層出不窮 高壓快充與大電流快充到底哪個好?
    手機快充標準層出不窮 高壓快充與大電流快充到底哪個好?就在整個行業都朝著低壓大電流快充方向前進時,高通卻反其道而行之推出了採用高壓快充方案的QC 4+,那麼高壓快充與大電流快充到底哪個好呢?
  • 最傷手機電池的3種充電方式,很多人都在這麼用
    最傷手機電池的3種充電方式,很多人都在這麼用每天都要使用手機,它的使用頻率也是在我們生活用品中,最高的一個了。那麼你這樣頻繁的使用手機,肯定是需要耗很多的電,電量在當天都是不夠用的。充電就成了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事情。
  • 手機快充到底安不安全?對電池有什麼傷害?這篇文章通通告訴你!
    手機快充到底安不安全?對電池有什麼傷害?這篇文章通通告訴你!,但是為了滿足用戶對於續航的要求,還是推出了其他的辦法,也就是快充的技術,從提高充電的速度來提高手機的續航能力,那麼快充究竟安不安全,會不會對手機電池造成傷害。
  • 新手機充電注意事項 尤其是超級快充的必看
    來源:中關村在線給手機充電是我們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如何保護手機的電池延長壽命也是一個討論了幾十年的問題。電池的材質和技術也在不斷的更新,新手機充電需要注意的事項也在發生著變化。那麼問題來來,超級快充越來越普及,現在給新手機充電都需要注意哪些呢?
  • 快充讓手機鋰電池加速老化?實驗測試求真相
    最近,iPhone 8/8P/X發布,終於加入了萬眾期待的快充功能,相比起一早就實現快充的國產手機,是晚了好多年。於是,前兩天,給女朋友送了個新的手機充電器,結果被大發雷霆噴一頓:「快充很傷電池的!你是不是想給我換新手機?」顯然說這句話是對快充技術的不了解。
  • 手機快充電量是不是虛電?三款快充手機電池實測
    當下配備快充技術的手機產品日益增多,無論高端旗艦還是千元機,快充似乎已經成為手機新品的一個標配,且今年發布的幾款智慧型手機產品中尤為明顯。不過最近筆者在網上看到很多曝光某些品牌的快充手機,為了顯示充電速度快而虛標電量的疑問。那麼問題來了,快充技術用更快的速度充進去的電量是不是虛電?
  • 快充對電動車究竟有沒有影響?看完你就知道了
    快充就是我們所說的直流充電,一般來說,快充的直流電壓會大於電池電壓,基本半個小時就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的容量,那為什麼廠家再發售新車的時候,總喜歡打出"xx分鐘充電至80%的標語"呢?快充為大功率直流充電,可以理解為直流而下的瀑布,由於電池內部的電子從正極走向負極,快充模式下,電子的流速加快,所以電量超過80%後,為了減少升溫過快造成的
  • 高壓快充與大電流快充到底哪個好?看完秒懂
    隨著手機充電技術的發展,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大多都採用了快充方案,我們耳熟能詳的有高通QC快充,OPPO VOOC閃充,華為SuperCharge快充等等。就在整個行業都朝著低壓大電流快充方向前進時,高通卻反其道而行之推出了採用高壓快充方案的QC 4+,那麼高壓快充與大電流快充到底哪個好呢?
  • 華為的40W快充很「雞肋」?小米副總:損耗電池的設計!
    廠商只有在充電效率上做功夫,側面解決續航不給力的問題,比如OPPO的50W超級快充和華為40W快充就被大家津津樂道。不過這麼好的一個技術,小米副總裁盧偉冰就公開吐槽超級快充的劣勢了,盧總表示現階段的快充和電池是有衝突的,言外之意就是這是一個損壞電池的設計,特別是快充速度越快電池損耗就越大,這個理論一出很多外行米粉就紛紛在評論區吐槽了,「這難道是眼紅另外一邊的50W的OPPO,40W的華為Mate20 pro嗎」?
  • 小米百瓦快充傷電池?小米10至尊版體驗後,電池能用到手機報廢!
    市面上有各家不同的快充協議,小米自家的最香實現120W快充,很多小夥伴說小米10至尊版百瓦快充這麼猛,電池會不會很容易損耗掉,是不是用不久就會報廢呢?實際上手幾天後,告訴你答案。作為小米十周年旗艦,小米10至尊紀念版首單120W快充,4500mAh電池石墨烯基蝶式雙串電池,98.5%轉化率,超高效電荷泵。僅需23分鐘即可充電百分百,5分鐘即可充電41%。我們說的傷電池其實就是加速電池自然衰減的過程,我們先來看一下它的充電速度怎麼樣。
  • 手機的快充、閃充到底有什麼區別?看完後,才知道差距!
    手機的快充、閃充到底有什麼區別?看完後,才知道差距!在以前,手機廠商為了加大手機的續航能力,都只知道在電池上下功夫。不過隨著電池越來越大,手機也越來越重之後,各大手機廠商都開始走上了另外一條路。那就是在控制電池容量上,再通過各種快充閃充來提升總的手機續航能力。
  • 關於快充的那些事兒 高電壓快充和高電流快充有什麼區別?
    在電池技術無法得到突破,廠商只有依賴提高電池容量來增加續航的情況下,各種的快充技術開始了「曲線救國」,既然電池的體積不能儲存更多的電量,那何必不讓手機充電速度快一點?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快速為電池補充電量。於是「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等快充廣告開始洗腦大街小巷。
  • 閃充和快充你了解多少呢?一文告訴你閃充和快充的區別
    自從各大手機在營銷文字中加入了「40W快充」「50W超級快充」的字眼後,好像沒有快充功能的手機已經逐漸落伍。但是無法否認的是,因為手機下載軟體越來越多之後,手機電量確實消耗的更快了,而自從有了閃充與快充功能,無非是對此類手機的雪中送炭。那閃充與快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 蘋果公司為什麼不給iPhone設計大容量電池和快充?
    沒有必要,蘋果覺得他們目前的續航能力和充電功率已經達到了設計的預期,而且就實際使用而言,蘋果的續航並沒有到大部分用戶都無法忍受的地步,至於快充那就更不是什麼重點了,這樣子做的好處首先自然就是成本上面的下降,其次就是設計上更穩妥,畢竟蘋果一年就那麼幾款機器,其中賣的最好的機器出貨量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