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生態好 引來數百隻牛背鷺簇足停留

2021-01-08 瀟湘晨報

牛背鷺飛過鴻尾村。王立強 攝

原來,該村一片農田裡飛來一群牛背鷺,它們在農田久久徘徊,遲遲不肯離去,數量多時達好幾百隻,場面極為壯觀。這一幕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賞。

昨日,記者來到鴻尾鄉鴻尾村,看到在數百畝的農田上,不少牛背鷺正在啄蟲。儘管有村民在犁田,但牛背鷺們並不懼怕,或閒庭信步,或在牛背上雀躍,那呆萌的身姿宛如一隻只精靈,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的畫卷。

據悉,牛背鷺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鷺科牛背鷺屬的鳥類,別名黃頭鷺、放牛郎等。這是世界上唯一不以魚為主食而以昆蟲為主食的鷺類,常捕食被家畜從水草中驚飛的昆蟲,與家畜尤其是水牛形成依附關係。它們常在牛背上歇息,因而得了個「牛背鷺」的名字。

鴻尾村田間,牛背鷺成了牛背上的「舞者」。王立強 攝

「近年來,這裡的牛背鷺越來越多,大約每年5月飛來,持續到8月插秧結束。」鴻尾村黨支部書記葉世勇告訴記者,鴻尾村總面積19平方公裡,耕地超過3000畝,是鴻尾鄉的產糧大村和大棚蔬菜種植大村。他兒時跟著家人耕地時,經常能看到牛背鷺在牛背上啄食蒼蠅等。後來,隨著農機的普及、耕牛的減少,以及農民進城務工潮的興起,村裡大量的田地無人耕種,一系列因素使得近年來村裡的牛背鷺十分少見。

如今,鴻尾村已重現農業生產大村的風光。特別是總投資約1億元的穆源溪護堤工程完工後,給鴻尾村沿線3公裡的農田,築起一道安全屏障,免受洪水侵襲。同時,鴻尾村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生態環境,使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葉世勇告訴記者,2016年被颱風衝毀的農田還剩餘300多畝未完成復墾,村兩委計劃下半年完成復墾工作。同時,村裡還打算將農田承包給村內有實力的合作社,發展農事體驗、休閒產業,打造成鴻尾村的鄉村旅遊新名片。

【來源:福州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數百隻牛背鷺扎堆落戶安家,保山這個地方的自然生態絕美!
    這些上百隻牛背鷺,時而翱翔在藍天下盡情地欣賞著山水田園之美,時而停歇在密林樹梢上悠然梳理自己靚麗的羽毛,時而漫步在田埂草叢中覓食,勾勒出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牛背鷺(學名:Bubulcus ibis),又名黃頭鷺、畜鷺、放牛郎等,由於其常與家畜特別是水牛形影相隨,喜歡跟在牛身後捕食被家畜驚飛的蝗蟲、蟋蟀等昆蟲,也常在牛背上歇息,故而得名牛背鷺。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牛背鷺:我是不走尋常「鷺」
    牛背鷺  Bubulcus ibis  脊椎動物,鳥綱,鸛形目,鷺科。又名黃頭鷺、放牛郎。國內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  牛背鷺是中型涉禽,體重300-500克,體長50釐米左右。常棲息於低山、平原的稻田、牧場及沼澤地。  即便是同一隻牛背鷺,但在不同季節,人們也很容易誤以為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物種。這是因為牛背鷺成鳥羽色分為夏羽和冬羽,夏羽為繁殖季,頭、頸呈橙黃色,冬羽則全身白色,差異極大。如圖中的兩隻牛背鷺正處於繁殖季,羽色為夏羽。  牛背鷺絕對是鷺科中的「奇葩」。
  •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26) | 脊椎動物·牛背鷺:我是不走尋常「鷺」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 脊椎動物·牛背鷺
  • 牛背鷺的故事
    廣東肇慶沙浦的牛背鷺(攝影:飛鳥先生)觀鳥數年來曾有多次牛背鷺的觀察記錄,遠至河南董寨牛背上的牛背鷺,近至廣東惠東一樹的牛背鷺,令人印象深刻。其中,肇慶沙浦牛背鷺不少,但大多距離較遠,且非常懼人懼車,據向當地知情人了解,現今仍然存在捕殺和獵食牛背鷺等鳥類的現象和惡習,牛背鷺也刻意與人保持較大的安全距離。
  • 上百隻珍稀牛背鷺歡歌田間,睦洲鎮蓮子塘村迎來一群國家二級保護...
    上百隻珍稀牛背鷺 歡歌田間 圖/文一班攝影朋友聞訊趕到現場,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志願者、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省攝影家協會自然生態攝影委員會委員、省昆蟲攝影協會會員阮國志辨認證實這群鳥為牛背鷺,伴有少許白鷺和池鷺。
  • 過境嘉義的牛背鷺,在微信群也火了一把
    故事的主角是牛背鷺(Cattle Egret),而不是紅嘴鷗。地點則是臺灣嘉義縣太興村,距離昭通大關縣有1700多公裡。除了滇池,紅嘴鷗也會到深圳越冬差之千裡,謬以千裡牛背鷺的分布極為廣泛,見於亞洲南部、澳大利亞、南鷗、非洲和美洲,根據分布區的不同,又可以分為牛背鷺(亞洲南部、澳洲)和西方牛背鷺(南歐、非洲和美洲)。
  • 牛背鷺(天津西青邊村)
    早晨就到了,光線不好天氣有霧,還有零星小雨,在一個稻田長高了,牛背鷺飛起來落下來就看不到了,拍照費事了。由於邊村環境適合牛背鷺棲息,這裡看到有30多隻,這裡的牛背鷺膽小,聽見有人活動就飛走了。常見在牛背上尋食, 營巢於近水的大樹、竹林或杉林。生活習性常成對或3-5隻的小群活動,有時亦單獨或集成數十隻的大群。
  • 視頻丨江永:牛背鷺歡歌載舞伴春耕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謝文彬 陳平成四月春暖,在江永縣千家峒瑤族鄉玉井村的田間地頭,農戶們正忙著插種香芋,上百隻鷺鳥在身旁群飛群棲。時而在水田裡啄蟲覓食,時而伴隨著農戶的勞作翩翩起舞,形成了一道人鳥和諧共處的田園風景。
  • 視頻丨永州江永:牛背鷺歡歌載舞伴春耕
    紅網時刻永州4月26日訊(江永融媒記者 謝文彬 陳平成 視頻製作 周純)四月春暖,在永州市江永縣千家峒瑤族鄉玉井村的田間地頭,農戶們正忙著種植香芋,上百隻鷺鳥在身旁群飛群棲。時而在水田裡啄蟲覓食,時而伴隨著農戶的勞作翩翩起舞,形成了一道人鳥和諧共處的田園風景。
  • 百餘種鳥兒飛進「鳥叔」鏡頭見證揚州生態環境向好
    蔣永慶拍攝的牛背鷺  ,展示了數百張鳥兒的「寫真照」。據了解,目前在蔣永慶的帶領下,已有學校成立「鳥類與揚州生態」課題研究組,為更好地保護鳥類,建設生態揚州作貢獻。  始於拍攝白鷺  鳥類增多見證生態環境向好  「花錢可以請到人,但環境不好,花多少錢也請不到這些鳥兒。鳥類增多是揚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最好見證。」
  • 牛背鷺受傷 警民合力救助
    牛背鷺受傷 警民合力救助 2018-05-17 15:59:41   來源:黃山晨刊
  • 福州閩侯:田間夏種忙 鷺鳥舞翩躚
    13日,在福州閩侯縣鴻尾鄉鴻尾村的農田裡,記者看到成群的鷺鳥穿梭其間,時而展翅高飛,時而梳弄羽毛,時而停下覓食,與正在忙碌耕作的農夫構成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鄉村夏種圖。  農民忙著耕作,一大群牛背鷺相伴覓食  據當地村民介紹,眼下正值我省單季稻耕種時節,田間翩躚的群鷺是牛背鷺,不管拖拉機開到哪裡,它們都緊緊跟隨,尋找田裡被翻出來的昆蟲,一點兒也不怕人。
  • 生態環境好 鳥兒「扎堆」來靖「安家」
    這隻奪目的鳥叫牛背鷺,別名黃頭鷺、畜鷺,頭、頸、胸、背的羽毛呈鮮豔奪目的橙黃色,遠遠望去就像披著一件金色的披風。紅網時刻4月23日訊(靖州站記者 劉媛)4月22日,湖南省靖州縣渠陽鎮團結村的田野間,眾多鳥兒在此盤旋、嬉戲、覓食,田園美景與嬉戲覓食的小鳥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美麗畫卷。
  • 查獲犀鳥、獰貓等數百隻 福州海關破獲重大走私珍貴野生動物案
    在海關總署緝私局統一指揮和廣東分署緝私局組織協調下,在福建地方公安等有關部門支持配合下,福州海關緝私局近日聯合南京、杭州、廣州、南寧海關緝私局開展「阻擊-04」走私珍貴野生動物專案查緝收網行動。福州海關緝私局在福建福州對走私珍貴野生動物案涉案人員實施抓捕。
  • 遼寧東部生態環境改善 數百隻野生黑熊重返家園
    遼寧東部生態環境改善 數百隻野生黑熊重返家園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新華網瀋陽10月2日電 (記者 任鵬飛)近幾年的封山育林使遼寧東部山區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 婺源好生態引來「會飛的熊貓」 「觀鳥經濟」富山鄉
    這隻鳥為什麼會在曉起村安家?這隻鳥給這個村子帶來了什麼?對此,本報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熊貓鳥」安家美麗鄉村  說到猛禽,人們自然會想到大型的鷹類。豈不知地球上還生活著一種最小的猛禽——白腿小隼,它是聯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其中之一,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數千隻北極燕鷗來梁子湖繁育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劍軍 梅濤 通訊員 關振宇武漢市江夏區梁子湖水系仙人湖一帶,有數千隻北極燕鷗棲息繁殖,成為武漢夏日一道別樣風景。據了解,北極燕鷗收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每年往返遷徙於南極和北極之間,能在梁子湖一帶聚集繁衍生息極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