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酸豆樹實力圈出酸勢力

2021-01-13 金臺資訊

酸豆樹開的花。(資料圖)

在瓊中什運鄉番道村的百年酸豆樹下,黎家姑娘在織錦。(資料圖)

在瓊南地區,村民們喜歡在酸豆樹下休息。 海南日報記者 張杰 攝

樂東的酸豆樹。 林東 攝

酸豆樹掛果纍纍。孫清 攝

酸豆樹掛果纍纍。孫清 攝

秋冬時節,又到了酸豆樹結果的時候,穿行在瓊南的鄉村,很容易遇到碩果纍纍的酸豆樹。初識酸豆,是3年前第一次來到瓊南,在樂東黎族自治縣佛羅鎮的老丹村採訪。彼時老丹村的村民已搬新居,而老村裡一棵棵高大的酸豆樹,在房前屋後自顧自地生長,開滿黃色的花。當地的退休教師王建光告訴我,酸豆樹承載了當地村民太多美好的回憶,孩童時他們在樹下玩耍,等不及結果便吃它的嫩芽,用它的果實做酸豆醬……

後來我才得知,酸豆在瓊南也有酸梅的叫法,採訪中走過抱梅、保梅、梅山、酸梅等地方,才真正體會酸豆樹在瓊南紮根之深,在當地人心中穩穩生長,長成一股鄉愁。想通了這一點,才更理解了看起來並不起眼的酸豆樹,為何會登上三亞市樹的寶座。

酸豆本是「舶來物」

酸豆樹是蘇木亞科酸豆屬喬木,別名酸梅、酸角、酸餃、曼姆、羅望子、羅晃子等等。在海南,其主要分布在南部如三亞、陵水、樂東以及昌江和儋州交界地帶,北部、中部相對較少。

酸豆樹一般有十來米高,最高的也能長到二三十米,遠遠望去枝繁葉茂,酷似一把偌大的遮陽傘。而暗灰色的樹皮,加上不規則的縱裂,讓酸豆樹看起來比它實際樹齡更顯老。至於酸豆樹的葉子,則與它這麼大的樹形極不相配,小小的長圓形,一枝可長小葉片7至20對。

酸豆樹的花同樣開得小氣,花量較少,花色以黃色為主,或雜以紫紅色條紋,小苞片僅2枚,花開得有些稀疏。酸豆樹花期為每年5月至8月,這與它的近親,同屬蘇木亞科的鳳凰樹花期相同,但花開的場景可相差甚遠,鳳凰花開的季節,誰能不為那滿樹的火紅所動容。

除了海南,如果說我國還有哪個地方的人最愛酸豆樹,雲南應該排第一位,走過雲南幾個城市,大大小小的超市中總能發現各種酸角糕、酸角汁之類的產品,品類繁多。雲南元謀縣雷丁村有一棵被當地稱為樹王的「酸角王」古樹,據考評距今約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枝繁葉茂,非常壯觀,此外,雷丁村300年以上樹齡的酸豆樹就有400多棵。

酸豆樹在我國見於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海南和臺灣等地,其中以海南和雲南最為常見。但它並非我國所獨有,酸豆樹在世界上分布極為廣泛,除南極洲外其他各大洲均有分布。

酸豆樹的拉丁學名是「Tamarindus indica」,「indica」是表示印度的拉丁種名。酸豆樹的老家卻並不是印度,就目前學界的最新研究來看,酸豆的老家在非洲,在蘇丹、喀麥隆、奈及利亞和坦尚尼亞等國都發現了野生酸豆樹的存在。酸豆很早就傳到南亞次大陸,當歐洲植物學家第一次在印度遇到這種植物時,便給它取了一個帶有印度意味的名字。

渾身是寶用處多

酸豆樹在瓊南實在太普通,無論葉片還是果實,那酸溜溜的味道似乎也不討喜,但若說它沒有太多用處卻是對酸豆樹最大的誤解。

酸豆樹下是村民們消暑納涼的好去處。有一次在樂東採訪,路過千家鎮抱郎村,發現村中廣場有一棵高大古老的酸豆樹,蒼勁挺拔,青翠欲滴,果實纍纍,不少老人在樹下納涼。一位老人說,小時候街坊四鄰忙完農活,就搬著自家四腳凳子到這裡圍坐在一起拉家常,聽村裡嗓子好的人唱當地民歌。

酸豆樹的作用卻遠不止消暑納涼。明代蘭茂所著的《滇南本草》中就有記載:「酸餃,味甘、酸,平。治酒化為痰,隔於胃中。」清代醫學家趙學敏編著的《本草綱目拾遺》又寫道:「羅晃子,味甘,性溫。治臟腑生蟲及小兒食土腹痛,癬痞積硬。養肝膽,明目去翳,止渴退熱,解利風邪,消煩降火。」現代醫學也有許多研究證明了酸豆的藥用價值。

酸豆樹還是聞名遐邇的風景樹。因為樹體巨大,枝葉濃密,耐旱抗風壽命長,成為優良的庭院和街道綠化樹種,也是較好的防風林,若對幼樹施以園藝盆景技術,還可作上好的盆景製作材料。

酸豆樹的葉、花、果都可食用,並且從葉到果,無處不酸。但酸豆的酸味,和醋的酸味卻大大不同,醋酸給人口舌極大的刺激,相較之下,酸豆的酸味更為溫和,一個似山谷激流,一個像清泉細潤。研究顯示,這是酸豆中酒石酸的功勞,這是一種比醋酸分子個頭更大的有機酸分子,這種酸性物質除了酸味,幾乎就沒有其他異味了。酒石酸的除鏽能力也不錯,在寺廟,特別是亞洲國家的寺廟中,酸豆的果實常被用於去除銅像上的汙垢和綠色的銅鏽。

在樂東,酸豆被做成酸豆醬,配上海鮮,味道一流。而在東南亞菜系之中,酸豆也是一味重要調料,不管是冬陰功、羅望子煮魚、羅望子沙拉,還是酸子炒蟹,都離不開它。

傳奇的三亞市樹

酸豆樹的老家雖然遠在非洲,但在海南落地便有了戶口,本身耐旱防風的它在較乾旱少雨的瓊西南形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尤其是在三亞,酸豆樹遍布農村及市區各地,如友誼路、解放路、紅旗街等老街道兩旁都可以尋覓到酸豆樹蹤影,與鳳凰樹一道成為三亞市區的靚麗風景。

而酸豆樹更有幸登上了三亞市樹的寶座。1995年7月,三亞響應市民呼籲,將酸豆樹確定為三亞市市樹,不僅是因為酸豆樹在三亞分布廣、種植歷史久遠,更因為酸豆樹象徵了三亞人樸實、堅毅、不怕艱苦、百折不撓、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在三亞南山文化旅遊區的海岸沙壩上,矗立著上千棵酸豆樹,儼如一道綠色的天然屏障。這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數量最多的呈原始狀態的熱帶濱海酸豆樹林,也是不可多得的奇觀。南山景區還在酸豆樹下開設「酸吧」,向遊人銷售風味獨特的南山酸豆汁等食品。

今天三亞崖州區有個村名叫梅山村,村中有不少酸豆樹,當地稱酸梅樹。在村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革命年代,遊擊隊員經常來梅山村活動,村裡挑了一個善於爬樹的小男孩爬上村口最高的酸豆樹上放哨,一旦發現敵人朝梅山村方向來,便在酸豆樹上揮動紅布作為暗號,讓遊擊隊員趕緊撤走。酸豆陪伴革命者度過了那段崢嶸歲月,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革命者時常採摘酸豆果充飢解渴。

在過去,三亞一些漁民對酸豆醬更是鍾愛,出海時總要帶上幾罐自家醃製的酸豆醬上船,煮魚湯時,灑上幾勺作為調味料,酸甜鮮香的鮮酸魚湯就成了漁民最美味最有營養的美食。酸豆醬就這樣陪伴三亞漁民度過一個個海上漂泊的日子,成為他們記憶深處的鄉愁味道。另外酸豆樹木質堅硬緻密,過去三亞的村民多用其木製作牛車車軸、車輪和砧板,方便了生產生活。

相關焦點

  • 東方這棵酸豆樹活了1500年
    龍臥村樹齡1500年的酸豆樹。記者 姚傳偉攝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20日消息(記者姚傳偉 李紹遠)滄海桑田、世事變遷、朝代更迭……無論是多麼震撼的字眼,在這棵樹面前都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因為,它已經活了1500年。近日,海南公布了省一級保護古樹名錄。
  • 酸出來的美味果實——酸豆
    有這麼一種食物,不需要吃到嘴裡,光看著就能讓人口水直流,想入非非——它就是海南人俗稱的「酸梅」,酸梅是酸豆的別名。在三亞,酸豆樹隨處可見,作為三亞市市樹,酸豆樹不僅為城市帶來了美麗風景,也因其獨特的酸味成了家喻戶曉的美食。令人垂涎三尺的酸豆在海南,酸豆樹主要分布在南部,如三亞、儋州、樂東、陵水、屯昌等市縣。
  • 《酸豆樹》唱出你的童年酸甜記憶
    這個可以當水果吃的酸豆、可以煮酸魚湯的酸豆,房前屋後隨處可見的酸豆樹、三亞人童年回憶裡酸酸甜甜的酸豆,被唱出滿滿的鄉愁味道 三亞原創歌曲《酸豆樹》MV出爐,取景地位於三亞市吉陽區中廖村,以三亞市樹「酸豆樹」為題材,同時融合了黎族樂器、竹竿舞、黎錦……這些充滿民俗文化特色和三亞鄉村風光的元素。歌曲旋律悠揚,歌詞優美,由三亞歌手夏天與烏克蘭歌手泰雅聯袂演繹。一起來聽吧!
  • 連續下雨致三亞古樹倒塌 182歲酸豆樹還能救活嗎?
    根部腐爛,連續下雨導致三亞一棵古樹倒塌  182歲酸豆樹還能救活嗎?  南國都市報9月25日訊(記者利聲富文/圖)看到村文化室前180多歲的酸豆樹底下長青苔、菌類蘑菇以及樹底下有一點裂縫後,三亞市天涯區梅村村委會保二小組的村民意識到這棵酸豆樹可能會倒塌,立即上報有關部門。
  • 海南題材童話圖書《海南動物鎮》出版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25日消息(記者 黃婷 實習生 吳桂涓)近日,海南題材童話圖書《海南動物鎮》出版面市,引起關注。作者柯漁系海南兒童文學作家、海南省「南海鄉土人才」。  據了解,《海南動物鎮》屬於科普幻想冒險童話,全書分為上下兩冊,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 體育星勢力頒獎典禮落幕 張繼科獲實力人氣大獎
    「體育星勢力2019星途之夜」頒獎盛典北京落幕。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24日電(李赫)23日晚,由微博與新浪體育共同主辦的「體育星勢力2019星途之夜」頒獎盛典於北京星光視界中心落幕。過去一年裡一直遠離賽場的張繼科人氣依舊,摘得「實力人氣獎」。
  • 請到海南寶島來——熱帶水果嘗個遍
    小米蕉,又稱皇帝蕉,是海南特產,價格比香蕉貴。木瓜,薔薇科,灌木或小喬木。果實長橢圓形,成熟木瓜味甜,富含胡蘿蔔素和Vc,可抗氧化,有增強免疫力和美容功效。菠蘿與鳳梨,鳳梨科,多年生單子葉草本。花絮從葉叢中抽出,果結頂端。營養豐富,味甘徵酸,性微寒,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小便的功效。
  • 野生鄧超瘦一圈,陪孫儷上工快認不出,慘被酸:無關人員請出去
    野生鄧超瘦一圈,陪孫儷上工快認不出,慘被酸:無關人員請出去鄧超、孫儷是大陸演藝圈的模範夫妻檔,小倆口結婚10年,育有一對兒女,總不吝嗇放閃的小倆口,還不時在微博鬥嘴,兩人互動總是逗樂眾人,而鄧超曬出陪孫儷工作的影片,只見瘦一圈的鄧超已快要認不出來了
  • 絕地求生:Lionkk和ibiza雙排,商業互吹,小獅子的英語我酸了
    說起這兩天絕地求生主播圈當中熱度上升最快的,那就得屬來自Team Liquid戰隊的ibiza了,一是主播中老外還是很少,也算看個稀奇,二是這傢伙的實力確實很強力,有不少觀眾看完後給出了極高的評價:國內沒有人能夠達到ibiza的水平。
  • 今年評分最高綜藝,36位神仙少年,炒cp出圈?or實力圈粉?
    連大勢綜藝《乘姐》都被它拍在了沙灘上,更別提靠炒作出圈的《青你》,賽制一團糟的《創造營》和沒趕上好時機的《少年之名》。明4贏在哪裡?我想看完前三期的觀眾心中一定都有一個答案。參照《聲1》, 「雲次方」和「深呼晰」的出圈並沒有給《聲1》打上麥麩的標籤。誰不承認阿雲嘎、鄭雲龍、周深、王晰的實力強悍。誰不承認《聲1》是近年來最好的國綜之一。明4除了是一個比賽,一個選秀,也是一檔綜藝。
  • 《鬥破蒼穹》蕭炎的5大直屬勢力,磐門蕭門上榜,實力最強的是它
    《鬥破蒼穹》蕭炎的5大直屬勢力,5磐門 : 蕭炎、蕭薰兒、吳昊、琥嘉四人 在迦南學院內院一手組建而成的勢力,受迦南學院學生敬仰。磐門的學生可進入蕭門進行歷練,給蕭門注入新鮮血液《鬥破蒼穹》蕭炎的5大直屬勢力,4.蕭門:蕭炎與其二哥蕭厲在黑角域組建的勢力,與迦南學院相互協作,最終經過與老牌勢力的爭鬥,蕭門成為黑角域的頂尖勢力。同時蕭門與珈瑪帝國的炎盟遙相呼應。《鬥破蒼穹》蕭炎的5大直屬勢力,3、星隕閣:由藥老和風尊者共同創建,救出藥老後,可謂實力雄厚,蕭炎為少閣主。
  • 這個夏天,美的無風感憑實力紅出圈
    這個夏天,美的無風感憑實力紅出圈金羊網  作者:  2020-07-29 16日-30日活動期間,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的眾多知名博主帶頭分享美的無風感空調的真實體驗,為本次活動奠定了聲量基礎。
  • 讓世界感受海南文化韻味!這些奇思妙想的作品令人讚嘆→
    椰樹追逐著潮起潮落的海浪,椰香訴說著天涯海角的故事……作品以人性化設計理念,深刻揭示了海南黎族文化、海洋文化的內涵,充分體現了海南旅遊景區景點的文化套餐,全面展示了海南自貿港風採。作品名稱:《海南神話IP系列》,榮獲鳳凰獎·銀獎作者:海南神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設計理念:作品以海南本土神話故事為創作基礎,海南歷史故事為文獻參考,海南本土神話人物為創作原型,並借鑑漫威、迪士尼等世界級文化IP公司的商業運營模式及衍生產品線,創造了獨特的 「海南神話宇宙」。通過對海南神話故事及角色進行獨立IP加工創作,將虛無縹緲的流傳於海南民間的神話人物具象實體化、藝術再造化。
  • 海南傳來一陣掌聲:中國的實力值得驕傲
    來自海南的陣陣掌聲!許多國家嘆息道:美國認為中國有危機感是對的。中國目前在任何方面的實力都不可低估,值得各國關注。海南傳來一陣掌聲關注網絡新聞的朋友應該知道,就在前幾天,中國的航天事業取得了重大突破,海南爆發了陣陣掌聲。
  • 實力見證!2020海南國際新能源汽車拉力賽大螞蟻一展雄風
    12月1日-12月6日,2020海南國際新能源汽車拉力賽成功舉行。奇瑞新能源攜旗下新世代高能純電SUV大螞蟻在此次大賽中一展雄風,憑藉其硬核的產品實力圓滿完成挑戰,並一舉拿下「年度推薦品牌」等多項大獎。
  • 12個團4年探索 土壤「調酸」給出良方
    來自江西、安徽、廣東、福建、海南、山東六省農科院和山東農業廳果茶站等十幾家單位的專家,就矽鈣鉀鎂肥改良酸性土壤的研究示範成果分別作了匯報,中國農科院李家康研究員、山東農科院楊力研究員等組成的專家組聽取了報告。專家組認為,項目的實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積累了大量有效數據,驗證了產品的有效性,探索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土壤調酸解決方案,進一步樹立了推廣矽鈣鉀鎂肥等土壤改良產品的信心。
  • 憑顏值出圈的王冰冰,一張「初戀臉」,有人追捧有人酸
    但也有人爆出一些「料」,說王冰冰早已結婚,還有說離婚的,王冰冰沒有正面回應這些質疑,這樣的顏值有人羨慕有人酸,其實也是蠻正常的。  就像之前由撒貝寧、康輝、朱廣權、尼格買提組成的央視F4組合一樣,新聞主持界的出圈始於顏值,終於才華,能不能火爆全網,還是要看他們的真本事,而不是簡簡單單一張「初戀臉」就能決定的。
  • 霹靂:劇中三大勢力,算下來四魌界一線水準實力的十來個還是有的
    劇中三大勢力,具體如下所示:第一,異度魔界,不多說什麼 畢竟橫跨十一部劇情的大型反派組織並且打殘了當時的臺面正道,看過的都應該明白什麼勢力與實力了,雖然頂尖高手不如以上組織,但也相差無幾所以排在這裡也沒什麼不合適的
  • 海南方向傳來歡呼聲,中國實力日漸強盛
    近日海南傳來了陣陣掌聲,也讓其他國家看到了我國的實力,而且中國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大的。也有很多國家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美國總是處處針對我們中國,想要減緩我國的發展。海南技術突飛猛進近日,海南向世界發布了一個好消息
  • 馬兜鈴酸攪黑「中藥圈」?這些"自製藥"表示不服
    ,這段時間在「中藥圈」攪起軒然大波。浙江在線記者在諮詢了浙江省相關中醫藥學專家後了解到,其實說馬兜鈴酸能引發肝癌並不準確,仍需要學術界進一步研究,而現有很多中藥的治療效果也比我們想像的要好。馬兜鈴酸攪黑「中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