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兜鈴酸攪黑「中藥圈」?這些"自製藥"表示不服

2020-11-30 浙江在線

2017-11-07 18:43 |浙江新聞客戶端 |見習記者 賴金鑫 通訊員 於偉 陳巖明 周俊博 應曉燕

馬兜鈴酸可能導致肝癌的新聞,這段時間在「中藥圈」攪起軒然大波。一份「含馬兜鈴屬藥材的已上市中成藥品種名單」在朋友圈瘋傳,藿香正氣口服液等常用藥赫然在列,而且目前藥店裡治療咳嗽胃疼為主的大量中成藥仍在售,不少人看後都擔心這麼多藥是不是不能再吃了。

但是這種「一竿子打翻一船藥」的做法真的不會太激進嗎?浙江在線記者在諮詢了浙江省相關中醫藥學專家後了解到,其實說馬兜鈴酸能引發肝癌並不準確,仍需要學術界進一步研究,而現有很多中藥的治療效果也比我們想像的要好。

馬兜鈴酸攪黑「中藥圈」?

專家:研究有可取之處但切勿以偏概全

今年10月底,美國權威期刊《科學-轉化醫學》發表了一篇名為《臺灣及更廣亞洲地區的肝癌與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廣泛相關性》的封面論文,並打出了「一種草藥的黑暗面」的悚人標題。文章認為,含有馬兜鈴酸成分中藥材是導致亞洲肝癌的重要原因。在文章中,研究者通過對亞洲各地共1400例肝癌樣本進行基因檢測,結果發現47%的中國大陸樣本、78%的中國臺灣樣本還有56%的東南亞樣本都顯示,肝癌與馬兜鈴酸誘導的細胞突變相關。

但是,很快很多專家都對這項研究成果表達了不信任聲音。

記者為此諮詢了浙江中醫藥大學藥物研究所所長呂圭源教授。他表示對於這篇論文來說,學術界的關注價值遠比普通老百姓大得多。「它只是提出了一種可能性,不管在研究方法還是在樣本量上都還不是很能說明問題。」呂圭源告訴記者,其實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傷。任何藥品都不能大劑量、長時間服用。

而就在前幾天,食藥監總局發聲了。新聞發言人表示,馬兜鈴酸與肝癌的直接相關性尚無直接有力數據支撐,但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值得提醒的是,藥品一定要嚴格按照醫生處方和醫囑使用,注意含馬兜鈴屬藥品的腎毒性、致癌性風險。 

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馬兜鈴酸是如何被打進「冷宮」的。事實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有研究者對馬兜鈴酸的安全性產生了質疑。但當時,學界懷疑的只是馬兜鈴酸對腎臟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當時,一些服用了減肥藥的女性發生腎衰,而這些減肥藥是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至2000年,比利時有超過100名患者在1990年到1992年證實服用同一家診所開出的植物成藥,至少有70個病人需要腎移植或做血透治療。

「但是,對於馬兜鈴酸是否會引發肝癌的說法現在仍然沒有直接的證據可以說明。」呂圭源教授表示,這仍需要學術界進一步研究,而且因此就把中藥一竿子打翻的做法實在有失公允。

爆款小粉瓶、流感小神器……

這些網紅「自製藥」們你都知道嗎?

其實,現在很多的中藥材都沒有馬兜鈴酸的成分,而且治療效果都很好,安全、可靠,就比如現在杭州好幾家醫院都在推出的「自製藥」,它們都是在經過多年臨床試驗後不斷發展沉澱下來的。

記者從浙江省中醫院了解到,該院就擁有共計54種「自製藥」,都是由多名老中醫的經驗處方再加上現代化製備工藝製作而成的。目前,省中醫院臨床常用的中藥製劑有15種,既有秋冬季節非常實用的用來治療流感的複方大青葉顆粒、咳平顆粒,也有專門用來治療脫髮、過敏性皮炎的活血生髮膠囊和健脾止癢顆粒,療效非常好,也很受老百姓歡迎,堪稱「網紅」自製藥。

此外,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自製藥」目前大概也有30多種,比較出名的包括宣肺止咳合劑、清熱健胃合劑還有養發三件套——溢發合劑、養發合劑和潤發合劑,其中宣肺止咳合劑據說一年可以賣出上萬瓶。

「醫院自製藥和藥店中的普通中藥製劑自然是不太一樣。」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中藥房主任杜靜告訴記者,它的優勢在於是根據歷代名老中醫的經驗處方配置而成,是多年臨床經驗的產物,不同的自製藥體現了不同醫院的診療特色,因此治療效果也往往更好,很受老百姓追捧。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維生素B12尿素乳膏在自製藥中也堪稱爆款,小小一罐粉紅裝的瓶子,因為在治療秋冬季節皮膚乾燥和皸裂上很管用,被稱為「治裂膏」,很受追捧。

浙江在線記者整理了一份各家醫院的網紅自製藥,特別挑選了幾款在秋冬季節特別實用的,快來看看你是不是也需要呢?

浙江省中醫院

1.複方大青葉顆粒(無糖型)

藥物組成:板藍根、大青葉。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宣透表邪。用於流感、急性扁桃腺炎、咽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並對病毒性疾病有預防作用。

2.複方仙靈牌消顆粒(原名:消增顆粒)

藥物組成:柴胡、陳皮、茯苓等。

功能主治:疏肝理氣、化瘀散結,用於肝鬱氣滯,血淤痰凝引起的乳腺增生。

3.健脾止癢顆粒(原名:抗炎二號)

藥物組成:黃岑、防己、蒼朮等。

功能主治:健脾養血、燥溼止癢。用於異位性皮炎、溼疹等過敏性皮炎。

4.咳平顆粒

藥物組成:百部(蒸)、槓板歸、黛蛤散等。

功能主治:清熱宣肺,化痰止咳。用於感冒、咳嗽、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5.活血生髮膠囊(原名生發一號)

藥物組成:當歸、川芎、地黃、白芍等。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養血生發。用於脂禿、全禿、普禿、病後禿髮等。

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1.宣肺止咳合劑

藥物組成:麻黃、苦杏仁、石膏、知母、甘草、葛根、僵蠶。

功能主治:清熱宣肺。用於熱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2.清熱健胃合劑

藥物組成:貓人參、白花蛇舌草、當歸、赤芍、炒白芍、三七(粉)、烏梅、黃芪等。

功能主治:清熱益胃,益氣活血。用於氣虛血瘀所致的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腸上皮化生或異型細胞增生。

3.溢發合劑

藥物組成:茵陳、金銀花 、天葵子、梔子、大黃、蒲公英、紫花地丁、絞股藍等。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溼。用於油性脂禿。

4.養發合劑

藥物組成:熟地黃、茯苓、桑枝、天麻、枸杞子、陳皮、炒白芍、絞股藍、澤瀉、菊花等。

功能主治:補腎養血。用於早禿、斑禿。

5.潤發合劑

藥物組成:當歸、地黃、甘草(炙)、防風、何首烏(制)、炒白芍、黃芪、荊芥、川芎等。

功能主治:養血祛風。用於乾性脂禿。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1.維生素B12尿素乳膏(治裂膏)

功能主治:用於魚鱗病、手、足皸裂及皮膚乾燥等。

主要成分:尿素

2.複方愈苷糖漿(愈咳靈)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痰。

主要成分:愈創木酚磺酸鉀、馬來酸氯苯那敏、氯化銨、甘草流浸膏、橙皮酊

3.小兒愈麻敏糖漿(平喘合劑)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

主要成分:愈創木酚磺酸鉀、鹽酸麻黃鹼、馬來酸氯苯那敏

4.複方利巴韋林口服液(平康)

功能主治:抗病毒藥。用於流行性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等。

主要成分:利巴韋林、牛磺酸

杭州市中醫院

1.蟬貝合劑

功能主治:清熱宣肺、利咽止咳。用於咽癢,乾咳無痰等。尤其是對頑固性久咳的病人有效。

主要成分:蟬蛻、浙貝母、前胡等。

2.平喘止咳合劑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化痰。用於寒重於熱的小兒痰喘。

主要成分:麻黃(炙)、半夏(制)、生石膏等。

3.熱咳清合劑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用於外感發熱、咳嗽。大人小孩都能用,大人可以口服,小兒可以肛門用藥,快速退燒。

主要成分:防風、金銀花、黃苓等。

4.複方透海散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祛風除溼、消腫止痛,用於跌打損傷。

主要成分:透骨草、海桐皮、莪朮等。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1.複方慶大黴素普魯卡因口服溶液(胃炎合劑)

主要成分:硫酸慶大黴素、鹽酸普魯卡因、維生素B12。

功能主治:能緩解潰瘍病引起的胃痛。主要用於胃竇炎及萎縮性胃炎。

2.複方魚脂黃芩栓

主要成分:本品為複方製劑,其主要成分為每粒含魚石脂0.1g,顛茄流浸膏0.014ml,氧化鋅0.1g,薄荷腦0.01g及黃柏、黃芩等四味中草藥提取物。

功能主治:清熱燥溼、消炎、止痛、止血。用於肛管及痔區急慢性炎症。

3.複方硫酸新黴素藥膜(口腔潰瘍貼)

主要成分:硫酸新黴素、克黴唑、鹽酸丁卡因、倍他米松、冰片。

功能主治:用於口腔潰瘍等。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

1.小兒止咳平喘糖漿

主要成分:麻黃(炙)、苦杏仁、石膏、甘草等。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平喘。用於肺熱咳嗽、支氣管炎。

2.止痛化瘀搽劑

主要成分:白芷、細辛、生草烏、生川烏等。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痛。用於跌打損傷,局部瘀腫、疼痛,關節扭傷。




1510051402000

相關焦點

  • 馬兜鈴酸致癌?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最近幾天,一個關於「馬兜鈴酸致癌」的話題令醫療圈不淡定了。馬兜鈴酸是什麼?馬兜鈴酸真的致癌嗎?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據港媒報導,2017年10月19日,臺灣長庚醫院的一項研究結果問世了,研究人員在分析了98名肝癌患者基因的基礎上,發現有80%和馬兜鈴酸關係密切:76名患者的肝癌基因中含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
  • 中藥有毒?馬兜鈴酸致癌 官方提醒這些中藥要少吃
    不可否認的是,部分中藥確實存在毒性,如生草烏、硃砂等。而隨著中醫藥的發展,中藥飲片在規模化的種植和炮製中,個別不法商家為了讓中藥飲片賣相更好,在加工過程中非法燻蒸硫磺、灌鉛加重等,導致治病的中藥變成害人的中藥。為了規範中藥飲片的生產和加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日常檢查過程中也多次曝光不合格產品。但這些「不合格」的消息並未給行業帶來恐慌。
  • 馬兜鈴酸「可直接導致肝癌」!這些中藥應注意……
    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當時解釋說,「論文只是推測肝癌與馬兜鈴酸可能有關,並沒有肯定馬兜鈴酸引起肝癌,因為缺乏直接證據。」而直接證據是——如果病人的確吃過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或者在病人體內或肝癌組織中,的確檢測到了馬兜鈴酸相關的成分,如「馬兜鈴酸-DNA加合物」。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是中國人容易患肝癌的罪魁禍首之一
    研究者還指出,馬兜鈴酸很有可能與肝癌存在聯繫。當年8月末,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MHRA)在官網發布了一項警告,提醒國民謹慎選用沒有經過英國官方註冊通過的中藥,原因是這些中藥有高含量的有害毒素。1997年,英國就對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藥品進行處方管理,而後完全禁用。
  • 證實了,馬兜鈴酸「可直接導致肝癌」,這些中藥應注意……
    此前的多項研究證實,馬兜鈴酸有極強的腎毒性,並可能導致尿道和膀胱的癌症。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有多種,例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馬兜鈴、細辛等,這些藥材一般是用來祛風溼、止痛、消炎等。 在2000年前後,多個國家和地區全面禁止馬兜鈴科的中草藥的使用。中國臺灣2003年已禁止相關中草藥販售、使用。
  • 馬兜鈴酸致肝癌事件調查:我們的中藥是否安全?
    ——馬兜鈴酸致肝癌事件調查  新華社記者 陳聰、鮑曉菁  一篇馬兜鈴酸的重磅論文,近日登上權威醫學期刊《科學—轉化醫學》封面。論文稱,在中成藥裡廣泛存在的馬兜鈴酸成分和亞洲人的肝癌相關。與此同時,一份含馬兜鈴屬藥材的藥品名單在坊間流傳。馬兜鈴酸真的會導致肝癌?含馬兜鈴酸的藥是否都不能吃了?我們的傳統中藥又是否安全?記者進行了調查。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還能用嗎?
    最近,國際著名期刊《科學》旗下的《轉化醫學》子刊發表的一篇封面文章,再次將馬兜鈴酸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同時也引發了業界對含馬兜鈴酸中藥是否致癌的激烈爭論。該文章稱,研究人員通過對全世界共計1400多個肝癌樣本的測序分析,發現中國樣本的馬兜鈴酸暴露印記明顯高於北美和歐洲的樣本,進而得出了亞洲肝癌的發生與馬兜鈴酸存在相關性的結論。那麼,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究竟還能不能用,如何看待中藥的安全性,迫切需要人們理清問題,走出誤區。何為馬兜鈴酸?危害有多大?
  • 馬兜鈴酸會「傷害」腎臟?這些民間常用中藥裡,可能「藏」有它
    不少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曾廣泛地被中醫經炮製解毒作為原生藥材入藥,因此,人們要慎用這些藥物,尤其是本身患有腎臟疾病的患者。馬兜鈴酸為什麼會對腎臟造成傷害?馬兜鈴酸是一種草藥類中的化合物,它經常在很多傳統的中藥中所見到,有研究發現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中會存在一定的毒性,它的主要毒性成分為馬兜鈴酸I和馬兜鈴酸II,這種物質的代謝產物對腎小管上皮細胞有毒害作用。
  • 馬兜鈴酸致癌?中藥還能吃嗎?
    文獻報導,甘草不但可解救諸如亞硝酸鹽、馬鈴薯、魚蟹及酒飲等食物中毒,通過與甘草配伍或事後用藥,尚可有效防範或控制附子、馬錢子、天南星等有毒中藥的毒性!而含有微量馬兜鈴酸的細辛、木香等中藥在臨床應用中也常常是與甘草配伍應用,因此,甘草對前藥所含的「馬兜鈴酸」正好可以發揮其最擅長的解毒作用!
  • 吃中藥的注意了:「馬兜鈴酸」可致肝癌!
    15年前,馬兜鈴酸被列為1類致癌物。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導致肝癌高發? 專家:非直接因果
    近日,一篇發表在權威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Medicine》上的探討馬兜鈴酸與肝癌關係的論文,引起廣泛注意。圍繞這篇論文,一些相關文章也在網絡朋友圈裡熱傳,有的還提出「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是導致中國人肝癌高發的罪魁禍首」,甚至全盤否定中藥。那麼,這篇論文究竟寫了什麼?
  • 拿馬兜鈴酸說事的「中醫黑」陰風再起
    開篇幾句,就讓我們看到一個窮兇極惡的「中醫黑」,跪舔西方、數典忘記祖的奸佞嘴臉。「中醫黑」的伎倆,要麼拿民間土方和神話傳說說事,要麼每次都說經絡不存在,要麼盯著中藥的副作用不放,要麼拿古代人壽命說事兒。他們大致分為這幾類:曾經被騙型、一知半解型、斷章取義型、異想天開型、無腦跟風型、別有用心型。目前,在網絡上亂咬亂叫的「中醫黑」,基本都是有任務的。
  • 不要吃這些中藥含有馬兜鈴酸的藥材
    今天我們學習一下中藥中馬兜鈴酸的藥物毒性,請大家工作總警惕。       馬兜鈴酸為腎毒素,能造成腎小管大量喪失,導致腎衰竭,是典型的「中草藥腎病」,病情嚴重者需要終身做血液透析或腎移植。馬兜鈴酸也是潛在的致癌物質,動物實驗表明,食用馬兜鈴酸會導致淋巴瘤、腎癌、肝癌、胃癌和肺癌。
  • 馬兜鈴酸,及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和中草藥!
    其實,馬兜鈴酸和癌症之間的關係,早已被嚷嚷了很多年,只是之前一直沒有實錘。最早引起人們警惕的,是馬兜鈴酸和泌尿系統癌症的關係——馬兜鈴酸早在2001年,美國藥品食品監督局(FDA)就發出過警告,提醒消費者不要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產品。
  • 馬兜鈴酸被翻案了?
    值得注意的是,CFDA明確表示,「所有把含馬兜鈴酸藥材作為原料生產製劑的企業,都要對其產品進行安全性評價」。這將給心存僥倖的藥企戴上一個「緊箍咒」。不過,由於「中藥製劑安全性評價的標準尚不明確,這一政策很難執行」。第三方醫藥服務平臺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告訴《財經》記者。另外,關於馬兜鈴酸究竟是否導致肝癌,如何進行藥物安全性評價?還存在太多未知。
  • 食藥監局回應馬兜鈴酸使用情況 哪些中藥中含有馬兜鈴酸?
    有關含馬兜鈴酸藥物需注意的問題,以及馬兜鈴酸安全性問題,報導中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回答部分內容如下:含馬兜鈴酸的藥材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使用歷史。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藥性論》中,就有馬兜鈴科藥材的入藥記錄,如馬兜鈴,有「主肺氣上急,坐息不得,咳逆連連不可」的功效。
  • 警惕含馬兜鈴酸中藥的安全性問題
    警惕含馬兜鈴酸中藥的安全性問題 2011-12
  • 因為馬兜鈴酸,你也聞中藥而色變了嗎?
    · 馬兜鈴酸有腎毒性,慎用含馬兜鈴酸的藥材馬兜鈴酸有明顯的腎毒性,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慢性中毒可導致寡細胞性腎間質纖維化,並增加泌尿系統移行細胞癌的發生率。含有馬兜鈴酸的草藥會導致人的腎盂癌和輸尿管癌的發生,馬兜鈴酸被列為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WHO-IARC)最高級別的第一類致癌物之中。
  • 吃了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就會得肝癌?權威機構發聲了
    在早前的研究中其實已經發現馬兜鈴酸帶有一定的腎毒性並具有致癌性; 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就有相關研究發現,某減肥草藥中含有馬兜鈴酸且導致女性出現腎損害的問題; 2003年,報導稱龍膽瀉肝丸中的關木通因為含有馬兜鈴酸而使患者腎臟受損; 2008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經將馬兜鈴酸歸類到一類的致癌物範疇
  • 馬兜鈴酸與肝癌事件述評之二,開噴中藥副作用的套路和正確姿勢
    近幾天,中藥成分馬兜鈴酸再次被爆炒,《健康思通》帶您去看看,中藥副作用的開噴套路。在網路上開噴的人,依本人觀察大致可分為3派:瘋噴、迷噴、愚噴。瘋噴派的特點是有噴就好,不能噴人就被人噴,這屬於整個網際網路世界的副產品。據不同的傳播研究結論,這類人大約佔到網民中的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