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馬兜鈴酸的中藥還能用嗎?

2020-11-30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最近,國際著名期刊《科學》旗下的《轉化醫學》子刊發表的一篇封面文章,再次將馬兜鈴酸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同時也引發了業界對含馬兜鈴酸中藥是否致癌的激烈爭論。該文章稱,研究人員通過對全世界共計1400多個肝癌樣本的測序分析,發現中國樣本的馬兜鈴酸暴露印記明顯高於北美和歐洲的樣本,進而得出了亞洲肝癌的發生與馬兜鈴酸存在相關性的結論。那麼,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究竟還能不能用,如何看待中藥的安全性,迫切需要人們理清問題,走出誤區。

何為馬兜鈴酸?危害有多大?

馬兜鈴酸也被稱為馬兜鈴總酸、增噬力酸或木通甲素,是一類具有強烈致癌性和腎毒性的硝基菲羧酸,天然存在於馬兜鈴科植物中,而這些植物曾被用作中草藥。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馬兜鈴屬的中草藥具有利尿、抗感染、消炎和抗蛇毒等功效。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主要有廣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馬兜鈴、尋骨風、硃砂蓮、細辛和關木通等。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曾用於治療風溼、痛風、傷口化膿等多種病症,並廣泛應用在減肥和減輕女性經期症狀上。

不過,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馬兜鈴酸具有明顯的腎毒性。20世紀90年代,比利時研究發現,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減肥藥導致女性腎損害,引起世界廣泛關注。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將馬兜鈴酸列為「一類致癌物」。後來,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先後取消關木通、廣防己和青木香的藥物標準。《中國藥典》從2005年開始取消了記錄中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

西藥副作用非常明確  中藥副作用存在一定的不可預知性

俗語說「是藥三分毒」,不論是西藥還是中草藥,都可能增加肝臟代謝負擔,甚至引起肝臟毒性。相關統計顯示,中藥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遠低於化學藥品。以2013年的數據為例,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按藥品類別統計,化學藥佔81.3%、中藥佔17.3%、生物製藥佔1.4%。

然而,患者對於西藥副作用的包容度似乎遠高於中藥。這主要在於西藥的副作用非常明確,而中藥的副作用存在一定的不可預知性。比如,在西藥上市之前必須通過體外實驗、動物實驗、臨床試驗,確定其毒副作用和療效。毒副作用必須有詳細的實驗數據和分析,並給出安全使用的範圍。但在中藥方面,人們相信中藥經過了千百年的實踐,又來源天然,應該是安全、有效、無毒的,不需檢驗。其實,這個認知也是片面的。

馬兜鈴酸事件說明,中醫藥非「萬能」也非「萬惡」。在這個世界上,千百年沒發現而在近些年才發現的事情有很多,中藥的毒性也是如此。

規範使用中藥

不必因噎廢食

安全、有效是對藥物最基本的要求,當然也是中藥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必備條件。那麼,如何有效預防藥物性損害呢?原則是「整體權衡用藥的獲益和臨床風險,如果獲益很大,又不是高危人群,那麼可以用藥。如果獲益小於風險,則要謹慎用藥」。

大家需要做的不是拒絕、詆毀中藥,而是提高中藥品質,按病症合理使用中藥,以減毒增效。因此,對於中藥的應用,既不能因噎廢食,因出現不良反應就一棍子打死,也不能自作主張盲目使用,規範用藥是必須遵循的原則。

相關焦點

  • 馬兜鈴酸致癌?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最近幾天,一個關於「馬兜鈴酸致癌」的話題令醫療圈不淡定了。馬兜鈴酸是什麼?馬兜鈴酸真的致癌嗎?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據港媒報導,2017年10月19日,臺灣長庚醫院的一項研究結果問世了,研究人員在分析了98名肝癌患者基因的基礎上,發現有80%和馬兜鈴酸關係密切:76名患者的肝癌基因中含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
  • 馬兜鈴酸致癌?中藥還能吃嗎?
    這一論斷是否科學,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及中成藥究竟還能不能服用,網友們心中或多或少都湧現出這樣的疑問,今天,我們就從傳統中藥學理論及化學成分等方面給大家作以解讀:君不見我國的周靄祥、陳竺、陳賽娟等醫學家們在利用砒霜治療白血病領域取得的卓越成效嗎?砒霜有毒,世人皆知,若是常人服用,其毒性必顯無疑。但若是白血病患者服用,其毒性則可使白血病細胞誘導分化和凋亡,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這樣的「以毒攻毒」難道不是醫學上應該充分利用的有益作用嗎!
  • 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還能吃嗎?已被證實有明顯腎毒性
    原標題: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還能吃嗎?   這兩天,「馬兜鈴酸」成了熱詞。很多人其實並不懂得什麼是馬兜鈴酸,但是被一篇在網上傳播甚廣的科技文章嚇到了。專家指出,這篇發表在《Sci Transl Med》(美國《科學》雜誌子刊,中文名為《科學-轉化醫學》)的論文題為「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與臺灣和整個亞洲的肝癌廣泛相關」,在網際網路上傳播之後,「轉化」為「亞洲地區肝癌高發可能與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有關」,並進一步「轉化」為「有毒的中草藥千萬別亂吃」。實際上這篇文章並沒有提供馬兜鈴酸導致肝癌的直接證據,更沒有中藥導致肝癌的直接證據。
  • 警惕含馬兜鈴酸中藥的安全性問題
    警惕含馬兜鈴酸中藥的安全性問題 2011-12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是中國人容易患肝癌的罪魁禍首之一
    包括歐洲、美國、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紛紛禁止了含馬兜鈴酸的中藥的使用,但在中國大陸許多家庭都備有含馬兜鈴酸成分的中成藥。一篇馬兜鈴酸的重磅論文,登上權威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封面,該研究顯示,含馬兜鈴酸的有毒草藥,是導致亞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 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能吃嗎?專家:非萬能非萬惡
    一篇科技論文引發對「馬兜鈴酸導致肝癌」的擔憂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還能吃嗎?這兩天,「馬兜鈴酸」成了熱詞。很多人其實並不懂得什麼是馬兜鈴酸,但是被一篇在網上傳播甚廣的科技文章嚇到了。專家指出,這篇發表在《Sci Transl Med》(美國《科學》雜誌子刊,中文名為《科學-轉化醫學》)的論文題為「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與臺灣和整個亞洲的肝癌廣泛相關」,在網際網路上傳播之後,「轉化」為「亞洲地區肝癌高發可能與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有關」,並進一步「轉化」為「有毒的中草藥千萬別亂吃」。實際上這篇文章並沒有提供馬兜鈴酸導致肝癌的直接證據,更沒有中藥導致肝癌的直接證據。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與肝癌有關?這幾種藥,你家可能有
    前段時間,肝病領域的權威期刊《肝臟病學》發表了一項新研究關於馬兜鈴酸與肝癌的發生有直接因果關係,引起了軒然大波。雖然中國肝癌的發生率很高,但是否與馬兜鈴酸直接相關也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馬兜鈴酸除了導致肝癌的發生,還會對我們的身體有其他的影響。比如還會引起腎衰竭的發生。我們熟悉的中藥如龍膽瀉肝丸,因為當中含有的關木通中含有馬兜鈴酸,引起了多起的尿毒症案例的發生。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導致肝癌高發? 專家:非直接因果
    近日,一篇發表在權威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Medicine》上的探討馬兜鈴酸與肝癌關係的論文,引起廣泛注意。圍繞這篇論文,一些相關文章也在網絡朋友圈裡熱傳,有的還提出「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是導致中國人肝癌高發的罪魁禍首」,甚至全盤否定中藥。那麼,這篇論文究竟寫了什麼?
  • 因為馬兜鈴酸,你也聞中藥而色變了嗎?
    · 馬兜鈴酸有腎毒性,慎用含馬兜鈴酸的藥材馬兜鈴酸有明顯的腎毒性,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慢性中毒可導致寡細胞性腎間質纖維化,並增加泌尿系統移行細胞癌的發生率。含有馬兜鈴酸的草藥會導致人的腎盂癌和輸尿管癌的發生,馬兜鈴酸被列為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WHO-IARC)最高級別的第一類致癌物之中。
  • 馬兜鈴酸,及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和中草藥!
    結果讓人禁不住瑟瑟發抖:中國大陸47%攜帶有馬兜鈴酸相關的基因突變;在更愛用中草藥養生的臺灣,這個比例更高,是78%;東南亞地區(除越南外)的比例是56%。歐美的這個比例不到5%。 但之前的這些研究,都算不得實錘。
  • 食藥監局回應馬兜鈴酸使用情況 哪些中藥中含有馬兜鈴酸?
    有關含馬兜鈴酸藥物需注意的問題,以及馬兜鈴酸安全性問題,報導中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回答部分內容如下:含馬兜鈴酸的藥材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使用歷史。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藥性論》中,就有馬兜鈴科藥材的入藥記錄,如馬兜鈴,有「主肺氣上急,坐息不得,咳逆連連不可」的功效。
  • 食藥監總局:注意防範含馬兜鈴酸藥品的腎毒性風險
    顏江瑛也證實,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對此,人們紛紛提出疑問,含有馬兜鈴酸的藥還能吃嗎?專家指出,雖然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但不是所有馬兜鈴科植物都含馬兜鈴酸。我國早已調整藥材使用部位,將馬兜鈴科植物細辛的藥用部位由全草改為根和根莖,而根和根莖幾乎不含馬兜鈴酸。這些年,多國均對馬兜鈴酸採取限用、禁用措施。
  • 馬兜鈴酸「可直接導致肝癌」!這些中藥應注意……
    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當時解釋說,「論文只是推測肝癌與馬兜鈴酸可能有關,並沒有肯定馬兜鈴酸引起肝癌,因為缺乏直接證據。」而直接證據是——如果病人的確吃過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或者在病人體內或肝癌組織中,的確檢測到了馬兜鈴酸相關的成分,如「馬兜鈴酸-DNA加合物」。
  • 「含馬兜鈴酸中成藥對多數人安全」
    數字版首頁 > 第A16:北京新聞·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含馬兜鈴酸中成藥對多數人安全」 傳言稱含馬兜鈴酸中成藥仍在售
  • 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解讀含馬兜鈴酸藥品使用安全性情況
    記者了解到,馬兜鈴酸存在於某些中草藥中,例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馬兜鈴、細辛等。而一種中草藥往往有幾百甚至上千種成分,馬兜鈴酸就是其上千種成分之一。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也證實,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對此,人們紛紛提出疑問,含有馬兜鈴酸的藥還能吃嗎?
  • 證實了,馬兜鈴酸「可直接導致肝癌」,這些中藥應注意……
    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當時解釋說,「論文只是推測肝癌與馬兜鈴酸可能有關,並沒有肯定馬兜鈴酸引起肝癌,因為缺乏直接證據。」而直接證據是——如果病人的確吃過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或者在病人體內或肝癌組織中,的確檢測到了馬兜鈴酸相關的成分,如「馬兜鈴酸-DNA加合物」。
  • 有毒中草藥----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名單
    1990年該診所改變減肥藥配方,用了兩種中草藥,其消費者中才突然出現腎衰竭患者。其中一種中草藥是馬兜鈴屬的防己。比利時研究人員懷疑防己就是禍首。實驗證明了他們的猜測,防己中的馬兜鈴酸能對腎臟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消息傳出後,在世界醫學界引起了極大的震撼。法國、日本、臺灣等地也都報告發現因吃馬兜鈴科中藥導致腎衰竭的病例,這種腎病因此被稱為中草藥腎病。各國紛紛禁售或警告不要服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
  • 國家食藥監督管理總局:注意防範含馬兜鈴酸藥品的腎毒性風險
    《經濟日報》記者了解到,馬兜鈴酸存在於某些中草藥中,例如關木通、天仙藤、馬兜鈴等。而一種中草藥往往含有幾百甚至上千種成分,馬兜鈴酸就是其中之一。顏江瑛也證實,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對此,人們紛紛提出疑問,含有馬兜鈴酸的藥還能吃嗎?
  • 吃了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就會得肝癌?權威機構發聲了
    然而最近關於中藥致癌的說法引起了熱議,相關文章提出「中藥中的馬兜鈴酸成分是誘發肝癌的禍首」,難道中藥真的會導致肝癌嗎在早前的研究中其實已經發現馬兜鈴酸帶有一定的腎毒性並具有致癌性; 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就有相關研究發現,某減肥草藥中含有馬兜鈴酸且導致女性出現腎損害的問題; 2003年,報導稱龍膽瀉肝丸中的關木通因為含有馬兜鈴酸而使患者腎臟受損; 2008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經將馬兜鈴酸歸類到一類的致癌物範疇
  • 中藥含有的馬兜鈴酸致肝癌 含此成分的藥物千萬別再吃!
    中藥含有的馬兜鈴酸致肝癌 含此成分的藥物千萬別再吃!長庚醫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用3年時間分析臺灣98名肝癌患者的基因,發現有76名患者的肝癌基因中帶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而馬兜鈴酸致癌能力比抽菸、紫外線更強,且主要靠人體的肝臟、腎臟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