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兜鈴酸,及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和中草藥!

2021-01-15 藥物與用藥安全


其實,馬兜鈴酸和癌症之間的關係,早已被嚷嚷了很多年,只是之前一直沒有實錘。


最早引起人們警惕的,是馬兜鈴酸和泌尿系統癌症的關係——馬兜鈴酸早在2001年,美國藥品食品監督局(FDA)就發出過警告,提醒消費者不要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產品。

 

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馬兜鈴酸列為了一類致癌物——也就是說,馬兜鈴酸對人類有明確的致癌性。

 

2013年,《科學·轉化醫學》上出現了兩篇論文,非常一致地表示馬兜鈴酸與癌症細胞中一個特定的基因突變有關。這個基因突變可相當不簡單——它在一般情況下相當少見,但在接觸過馬兜鈴酸的患者裡卻比例不小。

 

2017年,《科學·轉化醫學》上又出現了一篇關於馬兜鈴酸的論文,正式揭開了馬兜鈴酸和肝癌關係的一角。科研人員找了共1400名不同地區的肝癌患者,統計了其中馬兜鈴酸相關基因突變的比例。結果讓人禁不住瑟瑟發抖:中國大陸47%攜帶有馬兜鈴酸相關的基因突變;在更愛用中草藥養生的臺灣,這個比例更高,是78%;東南亞地區(除越南外)的比例是56%。歐美的這個比例不到5%。


 

但之前的這些研究,都算不得實錘。

 

畢竟,就算最為知名的2017年的那篇論文,也只能說明馬兜鈴酸和肝癌有關,不能說就是馬兜鈴酸導致的肝癌。

 

前不久上海交大發的這篇論文,簡直就是一個實錘,證明了馬兜鈴酸和肝癌之間那點兒不得不說的故事。

 

研究人員首先拿小鼠進行了實驗,發現注射馬兜鈴酸果然會讓小鼠患上肝癌。而且,給小鼠打的馬兜鈴酸越多,小鼠得肝癌的機率就越大,而且發病也越快,腫瘤也越大。

 

更可怕的是,這項研究發現,馬兜鈴酸引起的特殊基因突變出現在細胞癌變的早期。這可就意味深長了——這表明,馬兜鈴酸引起的基因突變很可能是突變中的「老司機」,拉著其它後來發生的突變,開著細胞大車一路奔向癌變的不歸路。

 

研究人員也統計了國內肝癌患者接觸馬兜鈴酸的情況——在隨機選取62位中國肝癌患者中,有多於1/4的患者接觸過馬兜鈴酸。並且,和在小鼠中不同,馬兜鈴酸可以在人類中引起多個不同的基因突變,其中包括TP53等著名的癌基因。

 

總結一下就是,馬兜鈴酸確實能導致肝癌——如果致癌能力從強到弱有鄙視鏈的話,那它應該位置還挺靠近頂端的。而且,攝入越多,越容易得肝癌。



中國人之所以攝入馬兜鈴酸多,主要還是因為中草藥。就連不少常見的中成藥,比如複方蛇膽川貝散、風溼止痛丸、杜仲壯骨丸等,都含有馬兜鈴酸,連三伏貼裡都有(詳細名單見文末)。

 

網上反中醫中藥的呼聲又開始高漲,甚至有人評論說:「珍愛生命,遠離中藥。」

 

這就有點兒過分了:當大家說到某種西藥有副作用時,通常都是非常明確地說這種藥有某種副作用,一般不會隨隨便便把打擊面擴大到整體西藥領域。

 

可當事涉中藥時,大家的打擊面往往就沒那麼準確了。一類中草藥出現問題,就很容易引起對所有中藥的普遍懷疑,全然不管中藥林林總總,並非都屬於一類。回頭想想西藥,中藥的這種待遇,委實不大公平。

 

這樣的不公平背後,固然有我們對中藥的偏見,但真正讓人不安的卻是,我們對中藥並沒有我們所以為的那麼了解:

許多中藥,包括驗方、配伍,都沒有經過嚴謹的臨床試驗,我們並不知道哪些藥真正有用、哪些藥可能有害,能依仗的,不過是千百年前的幾本醫書;

 

我們不知道,那些中藥裡的具體成分是什麼,哪些成分可能有害,又到底是什麼或者哪些成分起到了治病的作用;

 

我們提到中醫,言必稱「老祖宗傳下來的」,但相關的科學研究卻少得可憐,很多方面甚至比不上西方對中醫藥的科學研究;

 

……

 

所以我們依然只能籠統地稱一聲「中藥」,依然對它缺乏客觀冷靜的看法。青蒿素的發現得了諾貝爾獎,那麼它就是揚眉吐氣的民族驕傲;馬兜鈴酸可以致癌,那麼它就成了要避而遠之的迷信糟粕。

 

所幸,現在我們在中醫藥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了。上海交大這篇關於馬兜鈴酸的論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中國研究我們自己常用的中草藥成分。

 

未來,這樣的科研也許會越來越多。

 

或許有一天,當我們談論起中藥,它不再是古醫書上佶屈聱牙的詞句,而是如現代醫典般簡明準確的描述;它也不再局限於經驗性的描述體系,而是與現代科學接通,用有跡可循的科學體系來解讀歲月裡沉積的古老經驗。

 

到那時,千百年的經驗才算是真正得到了發揚。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論文裡有強致癌性的是馬兜鈴酸I,而魚腥草裡確定含有的是馬兜鈴內醯胺BII、AII和FII類,不是同一種東西。目前也沒有證據表明魚腥草裡的這些種馬兜鈴內醯胺有毒性或致癌作用。

 

再一次證明:獨立思考很重要,完全聽微博的可能會被帶到坑裡去。

 

嗯,我要趕緊去吃兩碗涼拌折耳根壓壓驚……




最後,送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於2017年發布的含馬兜鈴酸中成藥及中草藥名單: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馬兜鈴酸致癌?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最近幾天,一個關於「馬兜鈴酸致癌」的話題令醫療圈不淡定了。馬兜鈴酸是什麼?馬兜鈴酸真的致癌嗎?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據港媒報導,2017年10月19日,臺灣長庚醫院的一項研究結果問世了,研究人員在分析了98名肝癌患者基因的基礎上,發現有80%和馬兜鈴酸關係密切:76名患者的肝癌基因中含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
  • 有毒中草藥----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名單
    回到美國後,格羅曼和同事們研究中草藥腎病患者的腎臟標本,發現馬兜鈴酸和腎臟細胞中的DNA反應形成了加合物,而在普通腎病患者中則沒有這種加合物。隨後,在克羅埃西亞的巴爾幹地方性腎病患者腎臟標本中也發現了馬兜鈴酸-DNA加合物,這就有力地證明了馬兜鈴酸是巴爾幹地方性腎病的病因,巴爾幹地方性腎病和中草藥腎病是同一種病,應該被叫做馬兜鈴酸腎病。
  • 「含馬兜鈴酸中成藥對多數人安全」
    數字版首頁 > 第A16:北京新聞·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含馬兜鈴酸中成藥對多數人安全」 傳言稱含馬兜鈴酸中成藥仍在售
  • 香港禁用含馬兜鈴酸中成藥
    人民網香港6月2日電 鑑於馬兜鈴酸可能導致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及尿道癌,香港衛生署昨天公布,香港即日起禁止進口及銷售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將來在審核中成藥註冊申請時,也不會批准此類中成藥註冊。  衛生署發言人稱,該署至今並沒有收到有關不適的報告,但提醒市民可諮詢中醫師對服用中成藥的意見。
  • 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能吃嗎?專家:非萬能非萬惡
    一篇科技論文引發對「馬兜鈴酸導致肝癌」的擔憂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還能吃嗎?這兩天,「馬兜鈴酸」成了熱詞。很多人其實並不懂得什麼是馬兜鈴酸,但是被一篇在網上傳播甚廣的科技文章嚇到了。10月18日,有專業雜誌發表封面文章,提示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是導致亞洲肝癌高發的重要原因,文章稱臺灣地區近八成肝癌以及中國大陸近五成肝癌與馬兜鈴酸有關。還有雜誌「推波助瀾」,專門刊登了題為「草藥的黑暗面」的封面評論。很多感冒藥止咳藥裡都有它記者了解到,不少中草藥都含有馬兜鈴酸,特別是一些感冒藥、止咳藥和除溼鎮痛藥酒。對於馬兜鈴酸的種種解讀,醫生怎麼看?
  • 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還能吃嗎?已被證實有明顯腎毒性
    原標題: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還能吃嗎?   這兩天,「馬兜鈴酸」成了熱詞。很多人其實並不懂得什麼是馬兜鈴酸,但是被一篇在網上傳播甚廣的科技文章嚇到了。10月18日,有專業雜誌發表封面文章,提示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是導致亞洲肝癌高發的重要原因,文章稱臺灣地區近八成肝癌以及中國大陸近五成肝癌與馬兜鈴酸有關。還有雜誌「推波助瀾」,專門刊登了題為「草藥的黑暗面」的封面評論。   很多感冒藥止咳藥裡都有它   記者了解到,不少中草藥都含有馬兜鈴酸,特別是一些感冒藥、止咳藥和除溼鎮痛藥酒。
  • 馬兜鈴酸致癌嗎 這些中草藥裡卻含有
    據悉,馬兜鈴酸存在於某些中草藥中,例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馬兜鈴、細辛等。這些中藥一般是用來祛風溼、止痛、消炎等,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什麼是馬兜鈴酸  據悉,馬兜鈴酸存在於某些中草藥中,例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馬兜鈴
  • 24 種藥材、47 種中成藥含馬兜鈴酸
    10 月 30 日,國家藥監總局公布《可能含有馬兜鈴酸的馬兜鈴科藥材名單》、《含馬兜鈴屬藥材的已上市中成藥品種名單》。
  • 重磅醫學期刊論文證明,含馬兜鈴酸中成藥導致中國人易患肝癌
    15年前,馬兜鈴酸被列為1類致癌物。包括歐洲、美國、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紛紛禁止了含馬兜鈴酸的中藥的使用,但在中國大陸許多家庭都備有含馬兜鈴酸成分的中成藥。也就是說,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是中國人容易患肝癌的罪魁禍首之一。 馬兜鈴酸是存在於一些中草藥中的化學成分,其能誘導細胞內產生一種非常特別的突變,現在只要通過基因檢測,就能馬上判斷這個腫瘤和馬兜鈴酸有沒有關係。研究者對亞洲各地肝癌樣本做了基因檢測,發現大陸47%,臺灣78%,東南亞56%的肝癌樣品都明確顯示與馬兜鈴酸誘導的細胞突變相關。
  • 一張圖記全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最強致癌物,傷肝傷腎傷膀胱,比菸草...
    如果你和身邊親友多少服用過中草藥,十有八九接觸過它們。 而中成藥裡,含馬兜鈴酸的藥品針對疾病種類廣泛,從感冒咳嗽到心臟疾病都有覆蓋。公開資料裡,截至2012年部分在售含有馬兜鈴酸的中成藥,比如止嗽化痰膠囊、潤肺化痰丸、複方風溼藥酒、硃砂蓮膠囊、複方胃痛膠囊、複方蛇膽川貝散……都含有馬兜鈴、尋骨風等含馬兜鈴酸成分在內的藥物。
  • 食藥監總局:注意防範含馬兜鈴酸藥品的腎毒性風險
    其中,藿香正氣口服液中有一味厚樸——其作為一味含馬兜鈴酸的藥材,正被廣泛應用於非處方中成藥中。據估算,我國約有1億人曾服用過藿香正氣口服液。馬兜鈴酸到底是什麼?《經濟日報》記者了解到,馬兜鈴酸存在於某些中草藥中,例如關木通、天仙藤、馬兜鈴等。而一種中草藥往往含有幾百甚至上千種成分,馬兜鈴酸就是其中之一。
  • 1張圖記全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最強致癌物,傷肝傷腎傷膀胱,比菸草狠多了!
    而中成藥裡,含馬兜鈴酸的藥品針對疾病種類廣泛,從感冒咳嗽到心臟疾病都有覆蓋。公開資料裡,截至2012年部分在售含有馬兜鈴酸的中成藥,比如止嗽化痰膠囊、潤肺化痰丸、複方風溼藥酒、硃砂蓮膠囊、複方胃痛膠囊、複方蛇膽川貝散……都含有馬兜鈴、尋骨風等含馬兜鈴酸成分在內的藥物。
  • 快速檢測中草藥馬兜鈴酸方法找到
    快速檢測中草藥馬兜鈴酸方法找到 2015-08-25 科技日報 王怡 【字體:大  馬兜鈴酸來自馬兜鈴科植物,是一種具有腎毒性和致癌性的化學物質。研究顯示由馬兜鈴酸引發的基因突變高於比菸草和紫外線對人體的影響。自2001年開始,歐洲、北美、中國臺灣和香港等地區已經陸續禁止銷售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製劑。2003年至2004年,我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關於禁止中藥材青木香、廣防己、關木通等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材製劑的通知。
  • 國家食藥監督管理總局:注意防範含馬兜鈴酸藥品的腎毒性風險
    理性看待馬兜鈴酸的毒性坊間流傳的「含馬兜鈴屬藥材的已上市中成藥品種名單」中,小兒熱咳口服液、藿香正氣口服液等常用藥赫然在列。其中,藿香正氣口服液中有一味厚樸——其作為一味含馬兜鈴酸的藥材,正被廣泛應用於非處方中成藥中。據估算,我國約有1億人曾服用過藿香正氣口服液。馬兜鈴酸到底是什麼?
  • 馬兜鈴酸致癌,這些中草藥、魚腥草還能吃嗎?
    這篇論文用直接證據證明,馬兜鈴酸可以導致肝癌。而據微博上的消息說,魚腥草,正是含有馬兜鈴酸的物質之一。 馬兜鈴酸和癌症的關係,討論已久其實,馬兜鈴酸和癌症之間的關係,早已被嚷嚷了很多年,只是之前一直沒有實錘。
  • 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解讀含馬兜鈴酸藥品使用安全性情況
    記者了解到,馬兜鈴酸存在於某些中草藥中,例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馬兜鈴、細辛等。而一種中草藥往往有幾百甚至上千種成分,馬兜鈴酸就是其上千種成分之一。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也證實,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對此,人們紛紛提出疑問,含有馬兜鈴酸的藥還能吃嗎?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是中國人容易患肝癌的罪魁禍首之一
    包括歐洲、美國、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紛紛禁止了含馬兜鈴酸的中藥的使用,但在中國大陸許多家庭都備有含馬兜鈴酸成分的中成藥。一篇馬兜鈴酸的重磅論文,登上權威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封面,該研究顯示,含馬兜鈴酸的有毒草藥,是導致亞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 腎臟殺手——「馬兜鈴酸」再認識
    近日,權威期刊《科學轉化醫學》發表的一篇文章稱,「含馬兜鈴酸及相關化合物的有毒草藥,可能是導致亞洲尤其是中國內地和臺灣地區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見的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和中成藥有:什麼是馬兜鈴酸腎病腎小管功能障礙患者常於間斷小劑量服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後數周至數月出現乏力、口渴、多飲、多尿、夜尿增多等症狀,主要表現為腎小管酸中毒和(或)Fanconi症候群,同時伴腎小管濃縮功能障礙,而血肌酐及尿素氮基本正常。
  • 這47種中成藥含馬兜鈴酸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表示,馬兜鈴酸與肝癌的直接相關性尚無直接有力數據支撐,但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10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公布了《含馬兜鈴屬藥材的已上市中成藥品種名單》、《可能含有馬兜鈴酸的馬兜鈴科藥材名單》。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注意防範含馬兜鈴酸藥品的腎毒性風險
    其中,藿香正氣口服液中有一味厚樸——其作為一味含馬兜鈴酸的藥材,正被廣泛應用於非處方中成藥中。據估算,我國約有1億人曾服用過藿香正氣口服液。  馬兜鈴酸到底是什麼?《經濟日報》記者了解到,馬兜鈴酸存在於某些中草藥中,例如關木通、天仙藤、馬兜鈴等。而一種中草藥往往含有幾百甚至上千種成分,馬兜鈴酸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