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就會得肝癌?權威機構發聲了

2020-11-26 騰訊網

近幾年人們越來越崇尚我國中醫學,也會開始通過中藥材來調理身體,並且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中藥的毒副作用小於西藥,因此也會放心的服用中藥。

然而最近關於中藥致癌的說法引起了熱議,相關文章提出「中藥中的馬兜鈴酸成分是誘發肝癌的禍首」,難道中藥真的會導致肝癌嗎?

來自安徽合肥的王女士整整花了三個小時來燉煮何首烏雞湯,正準備嘗味道的時候卻被兒子給阻止,並且兒子將何首烏雞湯全部倒掉後告訴王女士:何首烏含有馬兜鈴酸,吃了會導致肝癌的!王女士聽完就嚇了一跳,但是王女士也十分疑惑,何首烏這類中藥真的會誘發肝癌?

實際上馬兜鈴酸的確是中藥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成分,跟它有關的案例和研究,多不勝數:

在早前的研究中其實已經發現馬兜鈴酸帶有一定的腎毒性並具有致癌性;

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就有相關研究發現,某減肥草藥中含有馬兜鈴酸且導致女性出現腎損害的問題;

2003年,報導稱龍膽瀉肝丸中的關木通因為含有馬兜鈴酸而使患者腎臟受損;

2008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經將馬兜鈴酸歸類到一類的致癌物範疇,四年後又將馬兜鈴酸類物質也列為一類致癌物。

這樣看來似乎可以說明馬兜鈴酸會導致肝癌,但是國家食藥監局的新聞發言人就做出了明確回應:我國肝癌的發病原因多以B肝病毒感染為主,馬兜鈴酸有無直接關係其實並無可靠數據作支撐儘管馬兜鈴酸有腎毒性乃至致癌性,但是並不能和肝癌完全劃上等號。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陳建南教授也表示,現在很多西醫對中藥進行研究時往往只集中於單一成分,其實這樣並不科學,目前要證明馬兜鈴酸與肝癌的因果關係往往還需要更多的實驗數據才可以。

大家需要了解的是:並不是所有馬兜鈴科的植物都會含有馬兜鈴酸這一成分,特別是馬兜鈴科植物的根部以及根莖部位其實幾乎不含有馬兜鈴酸成分。

實際上,我國在2003年開始就對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藥材進行了嚴格的把控,就連馬兜鈴酸含量較高的廣防己、關木通以及青木香已禁止使用,另外對於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成藥也要嚴格的按照處方藥來管理。

「52歲的付先生長期服用中草藥後就出現了脂肪肝和藥物肝的問題」「五十八歲的王阿姨長期吃「三七」竟然吃出了肝損傷」……越來越多服用中藥後出現肝損傷的新聞被曝出,也有很多人開始懷疑中藥會損傷肝臟並導致肝癌的問題。

安徽省中醫藥學會學術部副主任李平就明確的指出:中藥的毒副作用其實不會比西藥少但是又不會比西藥嚴重。實際上中藥的確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但這並不能說明中藥不安全或者中藥會導致肝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服用中藥過程中出現嚴重的肝損傷問題多半是用藥不當造成的,因此正確的服用中藥才是重中之重。

正確吃中藥要注意幾點:

祖國醫學講究辨證論治,因此在服用中藥以前一定要明確具體的病症並針對性的開出中藥,只有證型恰當才能發揮中藥作用,而辯證不對很可能讓中藥變為毒藥。

中藥的作用一般較為緩慢,很多患者可能會急於求成而增加中藥劑量,而這種不按醫囑服藥的做法絕對不可取。

中藥的確存在副作用,因此在服用中藥期間要注意觀察健康情況並定時檢測肝功能。

我們的傳統中藥其實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其實只要嚴格的按照醫囑要求進行用藥,一般都是可以避開中藥的毒副作用且不會對肝臟造成損害。

參考資料:

【1】《中藥傷肝?沒那麼容易》,大河網,2018-12-18.

【2】《服用中藥的中國人易得肝癌?是藥三分毒,別被忽悠了!》,上觀新聞,2017-12-1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中藥含有的馬兜鈴酸致肝癌 含此成分的藥物千萬別再吃!
    中藥含有的馬兜鈴酸致肝癌 含此成分的藥物千萬別再吃!一篇馬兜鈴酸的重磅論文,登上了權威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封面,該論文顯示,含馬兜鈴酸的有毒草藥,是導致亞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導致肝癌高發? 專家:非直接因果
    近日,一篇發表在權威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Medicine》上的探討馬兜鈴酸與肝癌關係的論文,引起廣泛注意。圍繞這篇論文,一些相關文章也在網絡朋友圈裡熱傳,有的還提出「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是導致中國人肝癌高發的罪魁禍首」,甚至全盤否定中藥。那麼,這篇論文究竟寫了什麼?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是中國人容易患肝癌的罪魁禍首之一
    包括歐洲、美國、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紛紛禁止了含馬兜鈴酸的中藥的使用,但在中國大陸許多家庭都備有含馬兜鈴酸成分的中成藥。一篇馬兜鈴酸的重磅論文,登上權威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封面,該研究顯示,含馬兜鈴酸的有毒草藥,是導致亞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 馬兜鈴酸致肝癌事件調查:我們的中藥是否安全?
    ——馬兜鈴酸致肝癌事件調查  新華社記者 陳聰、鮑曉菁  一篇馬兜鈴酸的重磅論文,近日登上權威醫學期刊《科學—轉化醫學》封面。論文稱,在中成藥裡廣泛存在的馬兜鈴酸成分和亞洲人的肝癌相關。與此同時,一份含馬兜鈴屬藥材的藥品名單在坊間流傳。馬兜鈴酸真的會導致肝癌?含馬兜鈴酸的藥是否都不能吃了?我們的傳統中藥又是否安全?記者進行了調查。
  • 馬兜鈴酸致癌?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最近幾天,一個關於「馬兜鈴酸致癌」的話題令醫療圈不淡定了。馬兜鈴酸是什麼?馬兜鈴酸真的致癌嗎?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據港媒報導,2017年10月19日,臺灣長庚醫院的一項研究結果問世了,研究人員在分析了98名肝癌患者基因的基礎上,發現有80%和馬兜鈴酸關係密切:76名患者的肝癌基因中含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
  • 馬兜鈴酸「可直接導致肝癌」!這些中藥應注意……
    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當時解釋說,「論文只是推測肝癌與馬兜鈴酸可能有關,並沒有肯定馬兜鈴酸引起肝癌,因為缺乏直接證據。」而直接證據是——如果病人的確吃過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或者在病人體內或肝癌組織中,的確檢測到了馬兜鈴酸相關的成分,如「馬兜鈴酸-DNA加合物」。
  • 吃中藥的注意了:「馬兜鈴酸」可致肝癌!
    包括歐洲、美國、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紛紛禁止了含馬兜鈴酸的中藥的使用,但在中國大陸許多家庭都備有含馬兜鈴酸成分的中成藥。一篇馬兜鈴酸的重磅論文發表在權威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上,並榮登該雜誌封面——發現它可致肝癌。
  • 馬兜鈴酸致肝癌證據不足
    文中稱,中國臺灣地區78%的肝癌以及內地47%的肝癌,可能與它有關。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廣泛關注及激烈爭論。馬兜鈴酸真的是亞洲地區肝癌高發的罪魁禍首嗎?那些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中成藥,吃了會不會導致肝癌?針對公眾關心的問題,記者採訪了權威專家。
  • 馬兜鈴酸致肝癌引爭議 權威專家們這樣回應
    近日,《Science》雜誌旗下轉化醫學子刊以封面故事形式發布了一篇研究論文,研究者對包含臺灣、大陸在內的1400個肝癌患者腫瘤樣本進行回顧研究,利用外顯子組測序手段,發現亞洲樣本的馬兜鈴酸暴露突變印記明顯高於歐美的樣本,進而得出了亞洲肝癌的發生與馬兜鈴酸存在相關性的結論。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與肝癌有關?這幾種藥,你家可能有
    前段時間,肝病領域的權威期刊《肝臟病學》發表了一項新研究關於馬兜鈴酸與肝癌的發生有直接因果關係,引起了軒然大波。雖然中國肝癌的發生率很高,但是否與馬兜鈴酸直接相關也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馬兜鈴酸除了導致肝癌的發生,還會對我們的身體有其他的影響。比如還會引起腎衰竭的發生。我們熟悉的中藥如龍膽瀉肝丸,因為當中含有的關木通中含有馬兜鈴酸,引起了多起的尿毒症案例的發生。
  • 證實了,馬兜鈴酸「可直接導致肝癌」,這些中藥應注意……
    這項研究為馬兜鈴酸致肝癌提供了直接證據 7月20日,肝病領域國際權威期刊《肝臟病學》(Hepatology)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韓澤廣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馬兜鈴酸誘導的小鼠和人類肝癌的突變特徵》(The Mutational Features of Aristolochic
  • 肝癌,草藥,馬兜鈴酸
    一時間,大家似乎找到了肝癌在中國較歐美高發的又一幕後黑手。在本君的朋友圈中更是看到了,「我家親戚當年因為患某某病服用某某中成藥多年,最後死於肝癌,今天終於明白了原來某某中成藥含有馬兜鈴酸」這樣的評論轉發。還有轉發者引用某些公號文字,「美國、歐洲、日本、香港早已全面禁售含馬兜鈴酸藥材,在我國卻仍可隨意購買這類藥材」。更有轉發者以此為由激烈抨擊中醫藥,甚至冠以「落後」、「偽科學」、「毒害百姓」的惡名。
  • 專家:馬兜鈴酸有明顯腎毒性 但致肝癌證據不足
    馬兜鈴酸致肝癌證據不足  近日,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刊發了一篇研究論文,認為馬兜鈴酸會導致肝癌。文中稱,中國臺灣地區78%的肝癌以及內地47%的肝癌,可能與它有關。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廣泛關注及激烈爭論。馬兜鈴酸真的是亞洲地區肝癌高發的罪魁禍首嗎?那些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中成藥,吃了會不會導致肝癌?
  • 研究證明馬兜鈴酸可以導致肝癌 魚腥草還能吃麼?
    眾多中藥成分含有馬兜鈴酸,其與癌症發生的關係存在爭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研究者發現馬兜鈴酸能夠引起馬兜鈴酸腎病,繼而可能引起尿路上皮癌,因此其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Ⅰ類人類致癌物。近年來,馬兜鈴酸與肝癌的關係引起更大爭議,尤其我國肝癌發病率很高,是否與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有關沒有定論。
  • ——馬兜鈴酸致肝癌事件調查
    ——馬兜鈴酸致肝癌事件調查  新華社記者 陳聰、鮑曉菁  一篇馬兜鈴酸的重磅論文,近日登上權威醫學期刊《科學—轉化醫學》封面。論文稱,在中成藥裡廣泛存在的馬兜鈴酸成分和亞洲人的肝癌相關。與此同時,一份含馬兜鈴屬藥材的藥品名單在坊間流傳。馬兜鈴酸真的會導致肝癌?含馬兜鈴酸的藥是否都不能吃了?我們的傳統中藥又是否安全?記者進行了調查。
  • 爭鳴|中醫科學院專家:馬兜鈴酸致肝癌缺直接證據,只是推測
    有人擔心,有些中成藥包括感冒藥、止咳藥處方中有含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吃了這些會不會得肝癌呀?其實,這篇論文只是推測肝癌與馬兜鈴酸可能有關,但不是說肯定馬兜鈴酸引起肝癌,因為缺乏直接證據。什麼是直接證據呢?
  • 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能吃嗎?專家:非萬能非萬惡
    一篇科技論文引發對「馬兜鈴酸導致肝癌」的擔憂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還能吃嗎?這兩天,「馬兜鈴酸」成了熱詞。很多人其實並不懂得什麼是馬兜鈴酸,但是被一篇在網上傳播甚廣的科技文章嚇到了。專家指出,這篇發表在《Sci Transl Med》(美國《科學》雜誌子刊,中文名為《科學-轉化醫學》)的論文題為「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與臺灣和整個亞洲的肝癌廣泛相關」,在網際網路上傳播之後,「轉化」為「亞洲地區肝癌高發可能與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有關」,並進一步「轉化」為「有毒的中草藥千萬別亂吃」。實際上這篇文章並沒有提供馬兜鈴酸導致肝癌的直接證據,更沒有中藥導致肝癌的直接證據。
  • 馬兜鈴酸被翻案了?
    《財經》記者 張利/文  王小/編輯10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首度發聲,在官網上刊登總局新聞發言人介紹含馬兜鈴酸藥品使用安全性情況》,對已經蓋棺定論的馬兜鈴酸腎毒性給予強調,不過,對於馬兜鈴酸與肝癌相關性,並未表態。
  • 馬兜鈴酸,及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和中草藥!
    畢竟,就算最為知名的2017年的那篇論文,也只能說明馬兜鈴酸和肝癌有關,不能說就是馬兜鈴酸導致的肝癌。 而前不久上海交大發的這篇論文,簡直就是一個實錘,證明了馬兜鈴酸和肝癌之間那點兒不得不說的故事。 研究人員首先拿小鼠進行了實驗,發現注射馬兜鈴酸果然會讓小鼠患上肝癌。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還能用嗎?
    最近,國際著名期刊《科學》旗下的《轉化醫學》子刊發表的一篇封面文章,再次將馬兜鈴酸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同時也引發了業界對含馬兜鈴酸中藥是否致癌的激烈爭論。該文章稱,研究人員通過對全世界共計1400多個肝癌樣本的測序分析,發現中國樣本的馬兜鈴酸暴露印記明顯高於北美和歐洲的樣本,進而得出了亞洲肝癌的發生與馬兜鈴酸存在相關性的結論。那麼,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究竟還能不能用,如何看待中藥的安全性,迫切需要人們理清問題,走出誤區。何為馬兜鈴酸?危害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