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為何自旋?意識因何自我?

2020-10-10 意識的宇宙

科學家認為,宇宙中還有一種力,可以將屬於微觀的強核力、弱核力和屬於宏觀的電磁力、引力這目前已知的四種宇宙基本力全都統一起來。亦即說,這四種力或許都是源於同一種力,並稱之為第五種力,並推斷第五種力是一種旋轉的力。

在量子力學中,自旋是微觀粒子的基本性質。至於為何粒子會產生自旋,現在還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

自旋是粒子的基本性質,粒子因自旋而產生的場叫「撓場」,所以又稱自旋場或扭場。因此一切物質都具有撓場,即一切物質都會產生自旋現象。因此理論上,整個宇宙就是一個自己圍繞自己而旋轉不息的、巨大的自旋場。

科學家認為,撓場正是繼引力、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之後的第五種力。

撓場有以下幾個重要的性質:

1、因為撓場是由物體自旋而產生的,因此一切物質皆具有撓場,並形成了旋轉的能量或信息,這就是「零點真空能」利用的意義所在;

2、撓場不會被其它物質或介質吸收,也不會與之產生相互作用。那麼,各自物質所形成的撓場就會具有排它性、唯一性。而且讓人吃驚的是,撓場的傳播速度遠遠超越光速;

3、撓場具有記憶和滯後的功能,把場源移走後其撓場還會存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江X流認為:撓場是意識(精神、思維)的物質基礎。

我們已知道,意識是物質、能量、信息。撓場本身就是物質產生的場,也具有能量和信息的特性,因此意識與撓場是如此這般的巧合和相似。那麼理論上,就有很高的可能性,撓場莫非就是意識場,而撓場產生的波——撓場波就是意識波。

撓場波是非常顯著的一種波,它即便傳到宇宙的邊緣也不會有半點的損耗或衰減。因此理論上,撓場波是能夠恆常存在的,那麼由此可知,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就從最小的原子粒子運動開始,而編織出宇宙諸如行星的革命和星系的擴張等,所有發生的歷史進程。

最讓人驚愕的是,諸如物質的振動或位移以及我們有意識的想法,即宇宙中的一切,無論是物質運動,還是精神活動,無一例外的都會形成撓場波。那麼宇宙中一切所形成的信息就會全都被記錄或保存下來。因此撓場波就如是儲存宇宙信息的電子硬碟,因為它編碼了宇宙中以撓場波形式而留下痕跡的所有東西。

那麼,站在生命的角度,每個人甚至每個眾生,他(它們)曾經的每一個起心動念、言行舉止……都會形成信息而被記錄下來。這與佛教《唯識學》中說的「阿賴耶識」竟是如此地相似,阿賴耶識就是那個儲存著每一眾生其歷世的所有信息或記憶的硬碟或倉庫。

因此,撓場就是宇宙的信息場或硬碟儲存器。那麼對於眾生來說,撓場就如是「阿賴耶識」,也就是意識,撓場波就是意識波。

這樣,撓場波的幹涉模式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全息圖,而滲透到整個宇宙中去,這或許就是「全息宇宙」的由來。

佛教就有「起心動念皆因果,轉變心性是修持」之說。意即每個眾生,舉凡要起心動念都會產生各種分別執著,而擾亂自性本心,從而迷失自己的本來面目。「本來面目」之意即:天生就具有洞悉宇宙真相的智慧和能力——「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綜上所述,眾生只要起心動念,即便還未付諸實踐,都會向宇宙發送有關的能量或信息,而形成了所謂的「罪證」。而且這些信息會一直儲存於宇宙中永不消失……這實在太讓人震驚了!但若撓場的發現卻真真切切地證明了「此言非虛也」!也或許,這正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或「舉頭三尺有神明」的意義所在。

這也是為什麼一切宗教皆非常重視懺悔,要人學會常常地懺悔的原因。因為我們經常都會不自禁地冒出各種不良念頭,那麼只有常常地懺悔,才能抵消或中和那些負面念頭所發出的負面信息或能量,從而求得寬恕或諒解。

因此,做人就不但要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還要善於減少或按捺住所有那些不良的念頭。因為正是先有了意念,才會指導付諸實踐。念頭是一切行為的種子即「因」,若不加以抑制或扭轉,就會結出不良之「果」。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在源頭上作出明智的抉擇,把不良的「因」扼殺於萌芽狀態。

俄羅斯是世界上率先製造出撓場發生器並將之實踐應用的國家。我國也有研究和生產撓場發生器的公司或單位。人們利用撓場原理製造出諸多不同用途的撓場發生器,諸如應用於淨水處理、改變食物味道、美容、醫療、地質及天文探測等等,撓場的市場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非常顯著撓場的東西,譬如天然水晶就具有強大的氣場因此彌足珍貴,水晶的氣場其實就是撓場亦即水晶的能量。傳說消失在大海深處的、曾經的地球文明——阿特蘭蒂斯,正是以水晶作為主要能源的「理想國」。

利用水晶可做加熱或發電等的能量資源,可謂取之不竭、用之不盡。而且它是地球上最清潔的能源之一。

既然一切粒子都會因自旋而形成撓場,即任何物質都具有撓場、都會自旋,那麼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巨大的撓場,就是一個自旋的旋轉場。實際上,宇宙中確實沒有直線的力,而只有旋渦或旋轉的力。

從大至小,如星系、星球、黑洞、引力波、龍捲風……植物的花果及年輪,動物和人的身體組織及結構……分子、原子、超弦……無一不是以自旋、旋轉的方式運行著。

從微觀至宏觀,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以旋轉的方式運行著:

原子的內部,電子圍繞著原子核旋轉;

植物圍繞著旋轉的力生長而形成了圓形的年輪;

動物和人的身體組織或結構都是圓形或對稱的;

汽車輪胎和電機因為旋轉運動才能得以持續和應用;

水流入大海,又變成蒸汽或雲雨、雨水又重新的流入大海,如此的旋轉循環不息;

風不是直線地吹的,而是旋轉運行而形成了威力巨大的龍捲風、颱風;

地球圍繞著太陽旋轉,太陽又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旋轉,銀河系又繞著更大的中心旋轉-……

整個宇宙都是如此無窮無盡地旋轉循環不息。因此,不息才得以長存,存在是因為旋轉,旋轉就是循環。

當你把子彈射向天空後,它必定會以弧形的拋物線方式而重新落回到地面上;

你一個拳頭打出去後,必然要往回收才能再次的發拳,這也是迴旋;

世間的一切皆為「緣起」,緣聚緣散、循環往復;

有「因」必有「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都是旋轉循環的「因果律」……

因此,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皆以自旋、迴旋、旋轉循環的方式、形式或形狀運行著。那麼,「旋轉」就是一切事物運行的規律與法則。

一切物質都會因自旋而形成撓場,那麼最大的問題來了:

一、物質因為自旋而散發出來的外在的場——撓場,其本質是空的;

二、物質的內部也是空的。科學證明,構成物質的微粒其內部異常的空曠,無論原子也好、超弦也罷!本質都是其內部是那樣的空空蕩蕩、空無一物。

那麼,一切表面看來是如此堅實的物質,其內外其實都是空空如也的,這就應了佛教禪宗著名的那句「本來無一物」。原來,宇宙給我們感覺如此堅實存在的一切,其本質竟是如此空洞無物的,這也應了《心經》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過去我們曾經覺得是那樣拗口而又晦澀難懂的語句,現在竟一下子的豁然開朗了!

我們眼前的一切,難道都只是我們的意識錯覺、幻覺而已嗎?難道都是我們意識編織、編造出來的嗎?這實在讓人太難以接受了,但卻是有可能的事實啊!

為什麼我們感覺是那樣堅實的物質,是如此逼真的世界,但其內部卻是空空蕩蕩、本質卻是空空如也的呢?

為什麼一切物質或事物現象,都是自發而又在不斷自我循環的呢?

一切事物總是從起點到終點,又從終點回到起點……太陽升起落下、又再升起落下……我們總是吃了睡,睡了吃……

每段生命,每個人生最後終歸於空,一切的結果終究是空,一切又都是自發而又自我的旋轉不停、循環往復。

這難道不正如是我們自己圍繞自己而編織的夢境一樣嗎?我們總是習慣於自我編織夢想,並自我陶醉於其中。我們的大腦總是運轉不停、妄念紛飛。無論是在夢中,還是在清醒的現實中,也總是充斥著不現實的念頭,真實與虛妄不斷地交織著,有時真的分不清哪是真、哪是妄:

我們總是看見了美好的風景就陶醉,看見了美好的東西就想擁有……

我們總是懷念著過去卻又總是渴望著將來,總是擁著已有的,還想擁有更多的……

我們自行編造出了小說、電影、音樂等藝術,然後又自我欣賞地沉浸、陶醉於其中……

正如意識本身——眾生的意識、萬物的意識,本質也是自發、自造、自我編織的幻覺或夢想而已!

但假如撓場就是意識的話,一切就都一目了然了,自旋、自我就是一切的根源啊!

何謂「自旋」,我們通常只理解它的物理意義,卻忽略了它的哲學意義。但是,一切存在的事物就有其存在的道理、存在的哲理。那麼所謂的「自旋」,就是一種自發的旋轉行為,就是一種自我的意識行為。

因此,物質自已圍繞著自己旋轉,眾生自我編織、自我陶醉於自我營造的物質和精神世界中,一切的本質都是自製的「幻境」,並形成了所謂的物質、能量、信息。

那麼「意識的宇宙」,所謂的「宇宙」,只是一個自己圍繞著自己旋轉——自我意識編織出來的一個宇宙意識場、意識波。因此宇宙的意識波,也是眾生的意識波,也就是情緒、情感。人發脾氣會傷身體,宇宙發脾氣會有天災。

佛教早就有「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說法,意思是:宇宙的本質、本源是意識,都來自於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實則就是宇宙的心。

我們曾經覺得這樣的說法實在不可思議,但現在看來卻頗有科學依據。

最後總結:自旋的宇宙,自我的意識,自編的場景。

相關焦點

  • 宇宙是真實的嗎?自旋的宇宙——自我編織的意識場
    量子力學中,自旋是微觀粒子的基本性質。至於為什麼粒子會自旋,現在還沒有人能夠說清楚。自旋是微觀粒子的基本性質,粒子因自旋而產生的場叫「撓場」,所以又稱自旋場或扭場。因此一切物質都具有撓場,即一切物質都會產生自旋現象。因此理論上,整個宇宙都是一個自己圍繞著自己旋轉不息的、巨大的自旋場。科學家認為,撓場正是繼引力、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之後的第五種力。
  • 盤古開天闢地是人類自我意識的覺醒,不是宇宙大爆炸
    人類的自我意識從此產生。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把「天、地、人」分開的人,給他編了個神話,叫盤古開天。當然,事實上這可能是一個漫長的漸悟過程,也有可能是一個群體的頓悟過程。人類自我意識產生之後,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假如人類沒有產生自我意識會怎麼樣?不會怎麼樣,地球還是照樣轉,草木依然會生長,動物依然在奔跑,沒有人類後來的破壞,自然界肯定比現在更好。而人類,可能和狼蟲虎豹這些動物一樣,順應本能,在混沌中繁衍生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的區別就是人有自我意識而動物沒有。人類會思考「我是誰?
  • 樹立自我意識 思考藝術何為
    李行簡 高粱紅了 48×47.5cm 水墨設色 1963年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原標題:樹立自我意識 思考藝術何為   校園一片秋色,青春五彩斑斕。   本科新生同學們在考前的準備中主要解決的是專業基礎問題,對藝術創造的社會價值和文化意義還思考不多,中央美術學院要培養的是品學兼優、具有全面修養的藝術人才,是中國未來的藝術創造力量,因此,從踏入校園開始,就應該樹立新的自我意識,思考藝術何為,建立起能夠體現央美傳統的學習精神,對自己的成長成才負起責任。
  • 盤古開天闢地是人類自我意識的覺醒,不是宇宙大爆炸
    人類的自我意識從此產生。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把「天、地、人」分開的人,給他編了個神話,叫盤古開天。人類自我意識產生之後,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假如人類沒有產生自我意識會怎麼樣?不會怎麼樣,地球還是照樣轉,草木依然會生長,動物依然在奔跑,沒有人類後來的破壞,自然界肯定比現在更好。而人類,可能和狼蟲虎豹這些動物一樣,順應本能,在混沌中繁衍生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的區別就是人有自我意識而動物沒有。人類會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但大猩狸不會,獅子老虎也不會。
  • 意識從何而來?或許意識是物質基本性質 遍布宇宙
    來源:新浪科技因為意識是不可觀察的,要解決意識問題,我們不得不求助於哲學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意識從何而來?這看似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卻又是科學上最具挑戰性的問題之一。按照我們對事物的標準看法,意識只存在於高度進化的生物體大腦中,因此意識只存在於宇宙的一小部分,而且只存在於最近的歷史中。相反,根據泛心論,意識在宇宙中無處不在,是宇宙的一個基本特徵。這並不意味著一切都是有意識的。
  • 宇宙也存在自我意識?如果玻爾茲曼大腦被證明,就完全有可能
    近年來,人類科技可以說是快速發展,人工智慧也已經越來越高級化、人性化,不過說到底,人工智慧還是不能與人類相比較的地方就在於,人工智慧是沒有自我意識的,而人類有自己的思維意識,可以自主的思考一件事情,這大概也是人類與人工智慧最本質的區別了吧。
  • 意識的誕生,奇蹟的一躍丨宇宙中為什麼存在意識
    看到一個問題「為什麼宇宙中有意識的存在」。現在我喜歡簡單的說明問題,即使是假設,也不喜歡很長的論述。如果按照流行的假說,意識是量子糾纏的結果,那麼,再分析,意識的基礎就是微觀量子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正好這個也符合哥本哈根詮釋,信息是量子塌縮的結果,意識即信息。這是一個假設性的基礎認知,是下面分析的基礎。
  • 宇宙擁有「自我意識」?先別不信,一起來看看這些觀點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科技領先秀,今天我們為大家科普的問題是:宇宙擁有「自我意識」?當我聽到宇宙擁有自我意識這個說法的時候,其實我的內心是非常不相信並且非常感到害怕的。就從意識的基本的定義來說,意識是人腦的產物,所以說只有人能夠有這種功能,別的東西是不可能的。
  • 植物明明沒有意識,為何能檢測出情緒?這一實驗顛覆認知!
    植物明明沒有意識,為何能檢測出情緒?這一實驗顛覆認知!人類在探索未知領域時,從未放棄過對自身的研究,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人類自身的秘密並不比宇宙中的少。植物明明沒有意識,為何能檢測出情緒?這一實驗顛覆認知!直到後來,越來越多的實驗打破原有的認知,不是最小的基本粒子,它也存在同源的東西,將不同粒子聯繫在一起又會產生什麼東西呢?科學家們為了找出答案,做了無數的實驗,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巴克斯特效應實驗」。
  • 宇宙本源、物質與意識——結合哲學、物理學、生物學談談個人思考
    (二)1、我從何時何地起意識到自己的存在?2、我是怎麼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的?3、我為什麼要意識到自己的存在?4、我的意識和身體的一一對應關係是如何確定的?5、每一具身體都能產生知覺,為何唯獨是這一具身體的知覺可以讓我接收,為何第一視角是從我這具身體出發,而非其他任意身體的第一視角?簡單說,我為什麼不是你?
  • 宇宙或同人類一樣,是具有意識的生命體
    人類不停地在探索宇宙,很多人總是驚奇,宇宙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宇宙?宇宙本身有生命嗎?正如地球上的萬物具有生命一樣,宇宙同樣具有生命,因為萬物來源於宇宙。霍金在生前也曾在自己的論點中,指出宇宙是一個有界但無邊的四維或多維結構,並且強調宇宙同樣有自己的生命思考能力。愛因斯坦和霍金無疑是近代史上兩位最令人不可思議的學者,他們的論點往往讓人無法接受,以至於很多人把他們當做精神病患者或妄想症患者來看待。既然上天賦予你思維,為何不好好的去利用自己的思維能力呢,思維永遠沒有用盡的時候,只要你捨得大膽運用。
  • 超級自我意識?人類的心中有七種宇宙,哪一種宇宙符合你的認知
    前言‍玻爾茲曼大腦經過百億年的進化,形成了宇宙中唯一的超級自我意識,它操控著宇宙,觀測著宇宙之外!那麼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每個人心中的宇宙又是什麼樣子,哪一種更符合我們的認知呢?,宇宙外面已經沒有什麼物質了,宇宙之外還是我們這個宇宙,沒有宇宙之外,什麼物質都不存在,也沒有什麼可以追尋的。
  • 大腦如何產生自由意識?源於其原子核自旋的相互糾纏
    我們的大腦如何產生自由意識並保存記憶的?最近幾年,一些量子物理學家提出了令人大跌眼鏡的觀點:意識產生於大腦內原子核自旋的相互糾纏。馬修·費希爾(Matthew Fisher)擔心他同行們會如何看待他的項目。但最後他鬆了口氣,因為他的想法沒有遭到在場者的嘲笑。「他們認為我的項目符合科學,而沒有把我當成瘋子」。當然,費希爾的簡歷看起來也不像是個瘋子。
  • 能質粒子論揭開基本粒子 弦論 擾場 意識 多維宇宙之謎
    能質粒子有很多奇特的屬性,比如:1 在絕對零度下仍然維持變動,物質場和能量場互相轉化變動,這屬於自我凹凸運動。2 能質粒子在宇宙空間中還維持著自旋運動和螺旋運動,好比是地球的自旋運動和繞太陽的公轉運動。在宇宙空間中,能質粒子維持著這三種運動。
  • 有意識的生命從何而來?
    宇宙時空,虛空與萬物,以及有意識的生命從何而來?世界古聖先賢,西方的耶穌基督,伊斯蘭世界的領袖穆罕默德,古印度的聖者釋迦牟尼佛,東方的智者老子,孔子,都提出各自的宇宙實相觀。最圓滿的屬於釋迦牟尼如來所親證發現的終極真理。釋迦牟尼是真正的覺悟者,是真正的通達宇宙人生,能夠稱得上傳道授業解惑的天人之師。
  • 科普小知識,宇宙十大未解之謎——10、人類的意識從何而來?
    人的意識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對於人類本身而言可謂是一種終極問題。意識不是思維,任何動物都存在思維,而只有人類存在意識。所以我們自己才是我們自己。我們可以思考人生的意義,可以思考生命的價值,可以詢問我們來到世間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當離開的時候我們又會去往何處?而這些都是由意識才可以做到的。
  • 宇宙科學之謎,為何無法破解?意識的本質是什麼?
    有因必有果,結果可以決定原因,意識決定物質,宇宙因意識而存在。牛頓的局限性是愛因斯坦提出的,而量子力學的出現讓人類所有堅不可摧的理性認知物理定律都土崩瓦解。量子力學的這些特性,讓所有科學家絞盡腦汁,從正統的哥本哈根解釋到另類的多世界假想,一個比一個荒誕,說的是神乎其神,但都無法讓人徹底信服。量子力學,猶如神一樣的存在!
  • 人生的重大的使命,就是使意識不斷提升,由個人意識抵達宇宙意識
    隨著「觀察性自我」的發展,人們有了他人意識和組織意識,可以在與父母、同學、老師、同事和伴侶的合作中將生命展開。但這並不是說,意識的成長就到此為止了。如果意識發展的腳步能繼續向前,人們還會進入下一個階段,發展出「超越性自我」。
  • 自我意識是什麼?
    相信所有人都會在某一個時間點,對自我開始思考。自我意識的了解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自我意識」。簡單來說,自我意識,是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即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具體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如身高、體重、體態等)、心理特徵(如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如自己與周圍人們相處的關係,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與作用等)。
  • 意識的產生 說明人類大腦可能是臺高度發達的量子計算機!
    理論物理學家們用量子力學描述宇宙中最小的物體,美國物理學家理察·費曼(Richard Feynman)曾就量子力學悖論說過:「我無法確定真正的問題,所以我懷疑是否存在真正的問題,但我不確定是否沒有真正的問題。」顯然,費曼的說法也可以用於描述同樣棘手的意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