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的誕生,奇蹟的一躍丨宇宙中為什麼存在意識

2020-08-26 探索貓

看到一個問題「為什麼宇宙中有意識的存在」。現在我喜歡簡單的說明問題,即使是假設,也不喜歡很長的論述。如果按照流行的假說,意識是量子糾纏的結果,那麼,再分析,意識的基礎就是微觀量子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正好這個也符合哥本哈根詮釋,信息是量子塌縮的結果,意識即信息。

這是一個假設性的基礎認知,是下面分析的基礎。


我們通常所說的意識,是亞宏觀物質(相對於人類尺度)與微觀量子之間相互作用產生的信息,這種信息同時加載能量,可以使得亞宏觀物質對所影響的範圍產生熵減(有序化)。當然亞宏觀物質為微觀量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其實也是亞宏觀物質中的「微觀量子」與外部微觀量子之間的,量子相干退相干,這個等效於量子塌縮,即信息產生,這就是意識的基本原理。

宇宙中,存在量子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量子相干退相干,這是毋庸置疑的,也就是說意識存在的基礎是母庸質疑的。

現在核心是物質尺度大於微觀量子尺度,如RNA亞宏觀物質尺度和電子、光子等微觀量子尺度之間的情況下,不同尺度存在雙向的相互影響,這才是意識存在的關鍵。

來看兩個實驗:

第一個實驗,俄羅斯量子生物學家普普寧和格瑞爾菲曾經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拿來一個試管,抽盡裡面的空氣,創造出所謂的真空環境。但科學家們知道,就算把空氣抽盡,裡面還是有東西存在的,那就是光子。然後,科學家們用特殊設備就能檢測到光子在試管中的位置。

來看這個DNA影響光子的實驗:開始是光子是以完全隨機的方式散布在試管中。接下來,他們把人類的DNA樣本放進了試管中,結果出現了令人意外的表現:光子不再像以前那樣隨機分布,而是進行了重新排列,很顯然DNA對光子造成了影響。再接下來,他們又把DNA從試管中移了出去,結果又發生了一個驚人的現象:光子仍然有序地排列著,彷佛DNA仍在試管中一般。

第二個實驗,一項由以色列與德國研究所共同進行的研究發現,體積遠遠超出微觀層面且通常在常溫下運作的DNA,竟然有著分辨基本粒子的量子自旋狀態的能力。這項研究的論文發表在《科學》雜誌上。據化學教授Ron Naaman介紹,DNA辨識自旋的方式是通過其雙螺旋結構中的手性。在這次的研究中,他們在一塊金制培養基上安置了一層可以自組成的DNA,然後讓其與分別處於+1/2自旋和-1/2自旋的電子們碰觸,觀察有無不同反應,結果令人吃驚——DNA與一類電子會有激烈的反應,而對另一組電子則幾乎毫無反應,並且這種對於電子自旋的選擇性是隨著DNA的長度、規模和完整性增加而更加明顯的:DNA的單鏈和破損片段對於兩組電子就沒有這種選擇性。換言之,這一屬性取決於DNA的手性。可以說完整、長段的DNA是優良的自旋過濾器。

我引用這兩個實驗,說明的是同一個事情:不同尺度物質可以發生雙向的影響,不僅是亞宏觀物質可以影響微觀量子,微觀量子可以反過來同樣也影響亞宏觀物質,這才是神奇之處。

我認為,「意識」的關鍵一步就是亞宏觀物質中的微觀量子與外部微觀量子,如光量子、電子,產生量子相干,實際上這個過程,是有序化的過程,信息熵減的,意識的誕生關鍵就是這一點,這是奇蹟的一躍,這就是意識作為熵減信息的本質。

由此可見,宇宙中,微觀量子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量子相干退相干,這是毋庸置疑的存在,也就是說意識存在的基礎在宇宙中是母庸質疑的。可以說宇宙中處處存著這意識的基礎,但宇宙中能夠演化出更大尺度物質與微觀量子產生相互可以影響的情況,即意識的誕生,這種機率非常低。

相關焦點

  • 意識並不僅在大腦之中,也可能存在宇宙中!宇宙或許存在主觀意識
    就在不久前,科學家前在量子力學領域有了一個新的研究發現,提出了量子糾纏理論,這個理論備受各國科學家關注,因為量子糾纏理論被認為是未來通訊技術的關鍵,若我們想要飛出太陽系,那麼量子糾纏理論的通訊技術是必然的選擇,而除卻這項技術的進展,科學家還發現了一個更為顛覆性的成果,也許意識不僅僅只存在於大腦,也許也存在於宇宙中!也許宇宙本身就是有意識的!
  • 宇宙誕生的生命意識與數理模式
    宇宙誕生的生命意識與數理模式張斌榮(浙江嘉善創造學會 浙江嘉善 314100)摘 要:宇宙在時空(太空)中只佔據一席之位,有開始也有結束,新陳代謝,輪迴轉世。萊布尼茨認為單子是世界的本質,隱含著宇宙本源思想。
  • 意識是什麼?人的意識是從無到有,還是永恆存在於宇宙中的?
    意識是什麼?人的意識是從無到有,還是永恆存在於宇宙中的? 記得小時候學習哲學,一直對物質和意識這兩個概念弄不清。哲學書上總會有這麼一句話:「物質是意識的基礎,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應。」對於物質,大家都很清楚,那就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也就是自然界中的任何真實存在的物品。
  • 「意識」—宇宙中最神奇的東西
    當我們探討和研究宇宙中各種規模的增長和神秘的存在時,人們往往覺得人類比浩瀚的宇宙小得多。 但是,我們無視人類的意識,其實是宇宙中最不可思議的存在。人類的意識看不見,摸不到,但和宇宙中所有的東西一樣,是切實現實的存在。
  • 有一個宇宙之外的意識在觀察我們?誰來決定我們的存在
    我們為什麼存在?我覺得可以用一句歌詞表示這個答案,「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如此循環下來,在觀察的連鎖鏈條中,必然有一個最終的宇宙意識(他必須存在與宇宙之外),讓整個宇宙存在又不存在的狀態穩定下來。 神學家應該很興奮,認為這個宇宙意識必然是上帝。 這誰知道呢? 愛因斯坦就曾被問及上帝存在與否的問題。
  • 意識在宇宙中是怎樣存在的?又如何產生聯繫?
    科學家對於人類意識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到目前為止,對於我們人類意識卻總是難以解釋,為什麼我們人類會存在這種意識?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人類意識的存在,肯定跟宇宙是有一些必然的聯繫,或許我們解開人類意識就能夠解開宇宙的很多奧秘,神奇的宇宙之中,可是存在著很多的未解之謎,這跟我們人類歷史或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有科學家甚至提出了我們人類地球或許只是存在於宇宙的意識之中,這聽起來是不是讓人感覺非常的不可思議,但這或許真的是存在的。
  • 地球為什麼會誕生智慧生命人類?可能一切都是蓋亞意識在推動
    138億年前,一個神秘的奇點發生了大爆炸,於是宇宙誕生了。誕生後的宇宙開始不斷形成各種天體,物質以及各種複雜神秘的規則。而在眾多的宇宙誕生事物中,生命的誕生是最神奇而神秘的事物。同時有一部分人也會產生這樣的一個疑問:地球為什麼會誕生智慧生命人類?可能很多人會說,人類的誕生是大自然選擇的結果,是大自然讓人類誕生的,可如果是這樣,那為什麼大自然不讓恐龍進化成長為智慧生命呢?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人類的誕生是否非常自然,並沒有什麼奇怪的。
  • 量子理論謎團:觀察決定狀態,意識決定存在,宇宙有整體意識嗎?
    方程中的字母ψ(普西)代表的就是「波函數」,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波函數呢?1928年,物理學家馬克斯·玻恩提出:波函數代表在一個給定地點發現電子的概率。換句話說,你絕不能知道電子在哪兒,你能做的就是計算它的波函數,由此知道電子可能在某處的概率。
  • 宇宙或許存在無數意識體漂浮在星空中
    玻爾茲曼認為,其實宇宙本身是高熵的,我們生存的這片宇宙來自於一個高熵宇宙的自我漲落,也就是我們經常說到的「量子漲落」,雖然這種可能性很低,可是在廣闊的宇宙尺度和時間尺度下,仍然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人類就是這種低熵宇宙的產物,可以說人類的誕生是一個巧合中的巧合。
  • 宇宙同樣存在意識嗎?人類意識和宇宙意識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繫?
    對於現代科學,甚至於對於整個人類來說,世界上存在著兩大終極秘密,一個終極秘密就是宇宙,另一個終極秘密就是人類自身的意識。而在這兩個方面,科學家們都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研究。大多數的科學家都認為,只要揭開了兩個秘密中的一個,那麼可能人類就能夠解釋一切,了解所有的疑問和未知。
  • 人類意識是宇宙第一意識?意識能否讓人類更長壽?更有意義?
    二,意識的本質是什麼?答:本人解答,意識的本質是指所有看得見和看不見而本身就存在的事物的一切信息,光速的形成和表現,宇宙的演化,人類的認知等等。三,意識的能量有多大?答;無限大,就像地球本來沒有汽車飛機電腦,因為地球誕生了能動意識,才發展了很多東西。甚至可以讓一個冰冷的水星球變成一個太陽一樣高溫的星體,也可能變成一個吞噬萬物的黑洞。
  • 宇宙也存在自我意識?如果玻爾茲曼大腦被證明,就完全有可能
    人類對於有意識跟無意識之間的問題,已經是很早之前就開始探索了,不過我們這一代人大抵都是上了高中從課本上才了解到馬克思的有意識與無意識論。而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因為早期的科技水平並沒有現在發達,還沒有出現意識這個名詞,那時候人們將其統稱之為「靈魂」。
  • 宇宙終極謎團之一:意識,人工智慧如何產生意識,人死後是怎樣的?
    ,就好比你的靈魂也跟肉體一樣失去了意識一樣,我們此時說的」存在」是在你的靈魂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前提下。就是宇宙,我們是宇宙誕生的產物,所以跟宇宙肯定也脫不了干係,其實從某種意義來講,你我都是同一個人,因為我們的意識都是來自同一個母體而產生的不同個體而已,舉個計算機的例子,就好比一臺母伺服器,可以開很多的子伺服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VPS,他們屬於不同的個體,但是母體卻是同一個,這個點就跟我們此時的意識有很多的關聯性。
  • 既然意識是一種能量,那人死後意識會去哪?科學家:進入平行宇宙
    除了討論死亡以外,近代的科學家還一直在尋找人類死亡以後的謎題,比如關於靈魂存不存在、人死後會去哪裡之類的,對此科學家們的想法也不一,有一位羅伯特蘭扎博士提出了「平行宇宙」的說法,比較令人感興趣,這個理論的核心概念是「死亡是一種錯覺」我們上物理課的時候物理老師告訴我們,能量守恆定律是所有物理定律中最重要的一個定律,是很多物理研究的基礎
  • 所謂的「靈感」,或來自宇宙中漂浮著的無數意識碎片
    人類在探索生命起源的進程中,也一直在探索著意識的起源。釋家有言,萬物皆有意識,無論有生命的宇宙萬物,還是看似無生命的宇宙萬物。「意識」究竟是什麼?能否被創造?古往今來,似乎沒人能說得清楚。然而,科學家在探索生命的進程中,越來越發現意識的重要性。尤其量子科學的興起,更讓科學家意識到了「意識」的重要作用。
  • 量子意識可怕在哪?證明「人類」存在多重宇宙中,卻被明確禁止
    愛因斯坦有一句名言「科學的終點就是神學」,這並不是空穴來風,正如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意識現象,無法用科學來解釋,但量子意識卻成了解釋大腦中的意識現象的基礎,即用玄學對科學進行完美的解釋,這可能就是為什麼量子意識被禁止的原因。
  • 量子意識可怕在哪?證明「人類」存在多重宇宙中,卻被明確禁止
    愛因斯坦有一句名言「科學的終點就是神學」,這並不是空穴來風,正如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意識現象,無法用科學來解釋,但量子意識卻成了解釋大腦中的意識現象的基礎,即用玄學對科學進行完美的解釋,這可能就是為什麼量子意識被禁止的原因。
  • 為什麼我的意識在這裡,而你的在那裡?物質是怎樣產生意識的?
    人類雖然擁有超越所有已知生靈的智慧,但是在充滿奧秘的宇宙面前,仍然顯得力不從心。是啊,意識是宇宙間最為奇妙的東西。意識的奇妙之處在於,意識與物質本應是相對的,但意識又偏偏是由物質所產生的。在宇宙誕生之初,沒有生命,自然也就沒有意識,物質都以基本粒子的形態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物質凝聚、新的元素產生,經歷了數百億年的變遷,生命終於出現了。
  • 科學家提出「無宇宙」理論,物理定律或不存在,全是意識所變化
    說起宇宙的誕生起源,大家說的最多的恐怕就是大爆炸,那麼究竟宇宙是如何爆炸的呢?傳說,在原生宇宙中,並沒有什麼星球,存在的只有電子和質子,這就好比在一間廢棄的倉庫裡,原本裡面什麼都沒有,只有無數個紙團,經過長時期的作用後,這紙團竟然變成了滿地的紙碎。這在現實看來,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宇宙大爆炸確實就是這樣解釋的。
  • 宇宙中存在無數自我意識,世間萬物都能擁有,靈感或許就來源於此
    自從人類文明進入石器時代之後,各種藝術都開始繁榮了起來,從繪畫中誕生了文字,知識有留延續的載體,可以說從一開始,「科學」和「藝術」就是不分家的,很多畫畫天才都對幾何學十分的敏銳,因此才可以輕鬆的把握繪畫的形體構造,可以說科學和藝術都是人類進步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