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誕生的生命意識與數理模式

2020-12-07 意識創造學

宇宙誕生的生命意識與數理模式

張斌榮

(浙江嘉善創造學會 浙江嘉善 314100)

摘 要:宇宙在時空(太空)中只佔據一席之位,有開始也有結束,新陳代謝,輪迴轉世。萊布尼茨認為單子是世界的本質,隱含著宇宙本源思想。古今宇宙觀的理解和解說是一樣的,《大爆炸理論》與《道德經》的觀點是相同的。作者從微子(量子)和相互糾纏著手,從數學理論和物理公式和生物學的角度,對宇宙的誕生和進化深入淺出的描述,表明宇宙生命思想。

關鍵詞:宇宙;生命;微子;糾纏;模式

《紐約時報》2006年報導,科學家發現宇宙星系的分布與生物腦組織的結構極其類似,宇宙與生命的尺度一樣可大可小。中國古話「天人合一」意思是大到宇宙天體,小到人體五臟六腑,其運行準則邏輯上是一樣的。人體是個小宇宙,陰陽平衡是相對的。楊振寧、李政道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在吳健雄的實驗條件和「時空瞬間」是對的,從微觀、細節上看是不守恆的,但從宏觀、總體上看是守恆的,因為啊。而這些豈非人為意識參與下的結論?

一、時空宇宙相對論

時空是時間和空間的簡稱。人為意思:宇代表空間、宙代表時間,創造出了「宇宙」一詞。然而宇宙不是時空;宇宙在時空(太空)中只佔據一席之位,有開始也有結束,新陳代謝,輪迴轉世。時空可用雙曲線與漸近線的無限伸展與永遠接近和永不相交來形容描述和表達思想。但宇宙可在坐標系中隨意畫一個圖形來表示。

1、宇宙誕生數理基礎

天文學家認為宇宙是從大爆炸中誕生的,在那之前什麼都不存在,即「虛空」(真空)。量子力學告訴我們,並不存在所謂的真空,即便在虛空中也充滿著粒子與反粒子(以下統稱為「微子」),它們不斷產生、又幾乎同時湮滅。宇宙量子化,從微觀到宏觀,「無中生有」誕生了宇宙(詳見筆者的《時空方程式》)。

以X代表宇宙時空、n代表宇宙引力,那麼0.Xn→0/X。當n大到極限時,X中的物質、意識、能量等所有「屬性」被壓縮成一個無限小的「熱點」(區別於物理學「奇點」),0.Xn趨向於變量0(非數學概念0),在平行宇宙熱點(奇點)的糾纏(「上帝」的第一把推力)作用下,擾動了,「熱點」變成了「功點」,達到極限,爆炸了。在大爆炸發生的瞬間,熱(功)轉變為斥力,奇點(熱點)膨脹,空間極速暴漲,當引力產生、斥力減小時段間,熱量散去而漸漸冷卻,驅動這一過程的功力場漸變為能量場,當膨脹減速到恆數1(非物理速度1),此刻能量轉變為物質,宇宙誕生成了「永動機」,「巧合」成了「上帝」,「巧」成了「神」。

2、多重宇宙生命模式

太空中同時有很多大小不同的奇點(熱點)和宇宙,其中許多宇宙在持續膨脹,許多宇宙在坍塌收縮。物極必反!當一個新生宇宙停止暴漲而形成後,它仍將被太空所包圍著,人看到的、想到的只是變化著的有限宇宙,不是無始無終的無限太空(時空)。

天體(太陽、月球、星球等)在龐大時空中、在宇宙中也可視為一種粒子、一個「奇點」,好像身體中的細胞、細胞中的原子一樣也會「生老病死」,它們不停地運動著,相互繞著動並自旋動且振動,一直在相互糾纏和波動,還在銀河上、在太空中漂泊移動(暗動)。浩瀚宇宙矛盾運動中「器官衰老」「脈流淤滯」塌陷時就會產生旋渦(黑洞),嚴重的形成旋轉中心,引力之極,所有「屬性」傾向中心,極速狀態下質量轉化為能量、演化為熱量,縮為「奇點(熱點)」,宇宙返回原點狀態。由於奇點(熱點)的相互糾纏和作用,會引發自身以及太空中其它熱點(奇點)的爆炸。在上述因果循環中,宇宙內的時間、空間變化著,但太空中的時空不變。

二、微觀宇宙單子論

萊布尼茨微觀思想提出了「單子」,與筆者提出的「微子」一樣不能解體。單子是一種物質(粒子)、更是一種精神(意識),兩種狀態都存在(波粒二象性),不想它時「態疊加」,想它時「疊加態崩潰」,而且單子與單子之間相互作用。萊布尼茨對單子這種基礎結構和狀態的不斷追尋和思考,致力於最簡單的「二進位制」研究,其思維過程應該是先把單子的物質粒子狀態(陽)標記為1(實位)、單子的意識精神狀態(陰)標記為0(空位),1和0的不同組合表示十進位制中的自然數,他看見《易經》中的陰陽太極八卦圖和六十四卦圖後終於發明完善了「二進位制」,應用於算術和數學。他從「單子」思想角度導出「無窮大」「無窮小」,發明了「微積分」。他認為單子是世界的本質,隱含著宇宙本源思想。數學家柯西則把無窮小或無窮小量定義為一個以零為極限的變量,實為宇宙返回奇點(熱點)狀態的數理意識表示。

從宇宙大爆炸開始時的奇點(熱點)狀態和單子(微子)角度看世界,世界是物質的也是意識的,物質與意識相對而存在。從微子、量子糾纏角度看,物質波也是意識波,意識與物質一樣有「波粒二象性」。意識(微子)與物質(天體)相對運動、漂移、振動和相互糾纏構成暗速度、暗能量和暗物質、潛意識。萬物皆有意識(靈性),先有意識後有生命,億萬個天然意識巧合成生命意識。《雙縫實驗升級版-延時雙縫實驗》證明了電子、光子(量子、微子)的意識特性。筆者曾提出「微相互作用中意識不滅定律」(詳見《科技與創新》雜誌2018年第6期),給出意識定義,明確「每秒鐘內二個及以上微子在同一時空中糾纏成微子束而發生運動的過程為一個意識」,以y代表意識、t代表時間、w代表微子束,則y=wt。把意識劃分為「天然意識」「生命意識」「植物意識」「動物意識」「身體意識」「大腦意識」「人腦意識」「勞動意識」「思維意識」「創造意識」,意識強度由小到大,人為確定度量單位和換算方法。筆者在《科學意識的產生升華與分類量化》一文中指出「意識不但有數量而且還有重量(質量)」,提出「質量意識」,進行了計算和評定(詳見《大科技》雜誌2018年12月總第287期)。伴隨著意識世界的不斷進化,物質世界不斷升級,形成了今天的宇宙。

物與物之間通過微子傳輸、量子糾纏而構成相互意識,通過信息傳遞這種媒介而保持聯繫。因為矛盾運動和萬有引力,信息也是波動型傳播的。信息是不是一種實物粒子?我認為它更像是單子!人類總有一天會發現和捕捉到糾纏狀態的信息子(幽靈子),解開宇宙起源和進化之謎。

三、古今宇宙統一論

《大爆炸理論》與《道德經》的觀點是相同的,古今宇宙觀的理解和解說是一樣的。「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道生一:無中生有,微子(量子)合成原子,原子合成無機物。

一生二:單個無機物聚合成多元無機物;單個無機物化合成有機物。

二生三:多元無機物凝結成「土」,「土」堆積成有形物,有形物合成沙丘和山嶺、凝成地球和星球,最終形成恆星和行星、星雲和星系。無機物分子經過化學反應生成有機物分子,有機物簡單分子通過化學反應生成有機物高分子;有機物升華成DNA和RNA,通過轉錄和翻譯成蛋白質或直接合成蛋白質,生成細胞。水與其它無機物一樣都是「瞬間」產生的;無機物和有機物混入水中形成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庫。

三生萬物:天然無機物隨著宇宙膨脹,不斷演化,有形物千姿百態。天然有機物及其細胞在空氣中在山水中孕育生命,組裝生物體,分別形成病毒、細菌、藻類、蛋類、珊瑚類、植物、動物等成千上萬種不同生命。隨著生物的繁殖、進化、突變、演化、遺傳、變異,物種千變萬化。

每個人大約有6×1027個原子,形成大約60種不同的元素,但比較多的元素不過11種而已。每個生物不僅是一堆原子,而且是一堆微子構成的。原子通過共價鍵形成分子,分子聚在一起形成分子聚合體,然後形成小的細胞器、細胞、組織、器官,最後形成一個完整生物體。基因的切割與組合決定了生物的結構和形狀。自然選擇,適者生成,不適者淘汰,同一品種也在不斷變化和更新換代。

「道可道,非常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為轉基因的發明,將創造出更多的生物。人為索取地球資源,破壞生態環境,惡性循環,將消滅更多的物種(包括人類自己)。「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因果循環。

上帝在天邊俯視銀河系,看到的太陽系是一個原子家屬,成員很多,九大行星是基本粒子,太陽、地球、月亮是「主子」,流星乃是瞬間而過的微子。這個家屬看似平靜,和睦相處,實質上一直在吵架,大鬧天空。所有一切,曇花一現。站在粒子加速器和對撞機面前的「呆子」,您總有一天會觀察到宇宙中的「幽靈子」。

天機不可洩露?物理學有疏忽和漏洞,數學也有缺陷和無奈。期盼五進位、十二進位融入十進位、二進位。期望現代物理學、心理學的深入研究,容納古代理學思想,融入哲學思維,建立量子心理學和意識創造學,完成《統一場論》。

參考文獻

[1]吳國盛.科學的歷程[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2]張斌榮,曹少彰.數學進位的發明與應用[J].發明與革新,1999(2).

[3]張斌榮.時空方程式[M]//盧繼傳.中國當代思想寶庫(一).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4:656-658.

宇宙新陳代謝奇點白洞瞬間形意圖

相關焦點

  • 在整個宇宙中,生命的誕生並不容易,碳基生命是否是唯一?
    在整個宇宙中,生命的誕生並不容易,碳基生命是否是唯一?宇宙浩渺,從現有我們地球上的跡象來看,人們經常會懷疑是否有外星文明曾經來訪過我們的地球。因為整個宇宙讓我們很難相信,地球會是當中唯一有生命和智慧文明的星球,僅僅在銀河系中就多達2000多億顆行星。其中甚至有很多與地球擁有相似環境的天體,但是因為目前科技的限制,以及宇宙實在太過浩瀚,加上我們每個星球之間距離過於遙遠,很難進行有效的探索。所以,處於宇宙一隅的我們也至今沒有探訪到外星文明。但是,雖然在整個宇宙當中,生命的誕生並不容易,讓我們也會不禁思考一個問題,碳基生命是否是唯一呢。
  • 地球為什麼會誕生智慧生命人類?可能一切都是蓋亞意識在推動
    138億年前,一個神秘的奇點發生了大爆炸,於是宇宙誕生了。誕生後的宇宙開始不斷形成各種天體,物質以及各種複雜神秘的規則。而在眾多的宇宙誕生事物中,生命的誕生是最神奇而神秘的事物。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非常幸運地在40億年前誕生了生命,成為了生命星球,而各種生命通過不斷的進化演化,生命形式越來越複雜,生命種類越來越多。直到數百萬年前,人類誕生了,從此地球的命運也因為人類的誕生而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 宇宙誕生的意義是個啥
    宇宙誕生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  人類真正歷史和其中的某些「神意」安排,醒悟的人才能夠知道未來自己該去幹些什麼事!怎麼去完成自己永生的任務!1000億年前宇宙靈誕生了黑暗中充滿了寂寞,孤獨,我是什麼,我是誰,我為什麼會存在?一切的疑問在宇宙靈意識中迴蕩!
  • DNA實驗揭開生命本質及宇宙真相
    茫茫宇宙,浩瀚無邊,它是如何誕生?渺小生命,奧妙無窮,它究竟來自哪裡?自人類有了意識,這樣的問題一直困惑著我們。DNA是脫氧核糖核酸英文名稱的縮寫,它是一種最重要的生命基礎分子,可組成遺傳指令,以引導生物遺傳、生物發育與生命機能運作。
  • 意識的誕生,奇蹟的一躍丨宇宙中為什麼存在意識
    看到一個問題「為什麼宇宙中有意識的存在」。現在我喜歡簡單的說明問題,即使是假設,也不喜歡很長的論述。如果按照流行的假說,意識是量子糾纏的結果,那麼,再分析,意識的基礎就是微觀量子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正好這個也符合哥本哈根詮釋,信息是量子塌縮的結果,意識即信息。這是一個假設性的基礎認知,是下面分析的基礎。
  • 生命究竟起源於何處?老子在千年前已點破,宇宙萬物意識是一體的
    筆者:三體-小遙 提起意識,人們難免會想到很多深奧的哲學問題,而關於物質和意識何為本源,至今沒有準確的答案。近代科學往往認為一切都是由物質構成的,包括意識,隨著量子力學的不斷發展,人們也在漸漸揭開謎底。
  • 為什麼宇宙會誕生生命?生命誕生的根源在哪裡?答案你不會想到
    科技的快速發展,不僅讓人類文明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而且也開始探討宇宙生命的來歷。相信很多人都會好奇:為什麼宇宙會誕生生命,生命誕生的根源在哪裡?想要真正探討宇宙生命的根源和來歷,那必須要對宇宙有足夠的了解才行,現代科學認為宇宙來源於一次奇點大爆炸,大爆炸之後產生了無數星系,星雲和宇宙塵埃,這也是宇宙整體的框架組成。
  • 解密宇宙生命誕生之謎
    5000年來,人們一直努力理解探索生命的誕生與存在的意義。在這一探索和創造的過程中,我們編出無數有關,這一遙遠的創世故事。有關創世傳說各不相同,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圈。每一種信仰都根深蒂固,如此令人信服的解釋,生命的誕生。大約40億年前生命問鼎地球,自此大自然為生命的進化搭建了舞臺,數10億年後,當地球第一個人帶著存在的狂喜來到這個世界,我們的祖先開始思考創世之謎。幾千年來生人信教者、無信仰者、哲學家、藝術家與科學家一直努力理解存在的意義,尋找揭示萬物真實的終極真理。
  • 人類誕生不是巧合,生命竟是被設計出來的,或許宇宙由程式設計師創造
    生命的誕生有多難?相信很多人沒有一個直觀的感受。但是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比喻,把一堆鐵放到一個池子中攪拌,攪拌完後這一堆鐵自己組成一輛汽車。聽起來是不是像天方夜譚,但是生命的誕生甚至比一堆鐵自動組裝一輛汽車更難。不僅如此,生命還具有意識,具有智慧。也就是說,這一堆鐵自動組成的汽車,在沒有駕駛員的情況下還可以自己上路自動駕駛。這麼看來,生命的誕生是不是非常不可思議?
  • 什麼是「嬰兒宇宙」?「嬰兒宇宙」真的可以更容易的誕生生命嗎?
    「嬰兒宇宙」可能許多朋友都會感到陌生,難道宇宙還分「小孩或大人」嗎?而且說是「嬰兒宇宙」難道就是剛形成的宇宙嗎!就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而這個時候有網友疑問了,那為什麼說嬰兒宇宙更容易誕生生命呢?而小編還是接著剛才的說到的剛出生的嬰兒那段,雖然嬰兒宇宙聽起來是一個新誕生的宇宙,但其實並不是。而關於為什麼「嬰兒宇宙」是否更容易孕育生命?下面就讓咱們真正的了解一下什麼是嬰兒宇宙,以及嬰兒宇宙真的可以更容易的誕生生命嗎?什麼是「嬰兒宇宙」?什麼是嬰兒宇宙?
  • 人類意識是宇宙第一意識?意識能否讓人類更長壽?更有意義?
    二,意識的本質是什麼?答:本人解答,意識的本質是指所有看得見和看不見而本身就存在的事物的一切信息,光速的形成和表現,宇宙的演化,人類的認知等等。三,意識的能量有多大?答;無限大,就像地球本來沒有汽車飛機電腦,因為地球誕生了能動意識,才發展了很多東西。甚至可以讓一個冰冷的水星球變成一個太陽一樣高溫的星體,也可能變成一個吞噬萬物的黑洞。
  • 從宇宙大爆炸到生命誕生 | 進化的歷史004
    大爆炸到生命誕生的過程。生命的出現是一種偶然,但站在人的角度看又是一種必然。物理學家認為生命也許是一個特殊的宇宙或宇宙進化的特殊階段才會產生的現象。恆星就是一個鍊金爐不斷產生大量化學元素,在它們死亡後這些元素被拋入宇宙之中。正因為有了矽、鐵等元素才形成了地球這樣的行星,也正因為有了碳、氧等元素,地球上才誕生了生命。所以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構成生命的物質全部來源於宇宙。打開化學元素周期表我們就會很直觀的發現這些元素非常有規律,越是重的元素越是後面出現。它們的出現只能是一個有序的進化結果。
  • 【銀河光之家族】宇宙的誕生
    物質在宇宙開天闢地之際誕生。物質就是稠密化的流光,溼婆神和夏克提女神愛的結晶。  流光在經過各種層次的稠密化之後,形成了各種緯度和世界。流光創造了合一的螺旋,並且經由進一步的稠密化,形成了兩個世界的重疊區域,11:11次元門戶。當流光完全壓縮成為物質的時候,二元性螺旋就產生了。
  • 宇宙為地球生命誕生提供物質條件?生命通過化學反應得來?
    生命誕生於宇宙之中,而誕生在宇宙中的生命又在不斷的認識宇宙.古人曾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一句概括宇宙空間與時間的關係.但是生命是如何在宇宙中誕生的呢?又為什麼偏偏選中了地球作為生命的家園?關於生命是如何誕生在地球上的討論有很多,但是大多數注意力集中在地球自身條件上.比如始終的日地距離,大量液態水資源存在,有厚厚的大氣層,自轉公轉周期適宜等等.但這些討論往往忽視掉了生命本身的特質.
  • 地球是珍貴的,生命是寶貴的:宇宙中生命的誕生條件太苛刻!
    最近幾天隨著全球火星探測熱的出現很多人對宇宙中其他星球是否會出現生命充滿了問號。今天本文就藉助這個機會帶大家了解一下宇宙中一顆星球想要出現生命所需的條件有多麼苛刻,同時也要告訴大家其他星球想要進化出高等生物更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
  • 「意識」—宇宙中最神奇的東西
    當我們探討和研究宇宙中各種規模的增長和神秘的存在時,人們往往覺得人類比浩瀚的宇宙小得多。 但是,我們無視人類的意識,其實是宇宙中最不可思議的存在。人類的意識看不見,摸不到,但和宇宙中所有的東西一樣,是切實現實的存在。
  • 宇宙誕生之初並不存在,發現宇宙中:生命出現的關鍵階段信息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肯特大學天體物理學家的新研究,揭示了循環利用在宇宙中生命形成過程中扮演角色的重要線索。通過研究恆星生命旅程的不同階段,並獲得有關其進化周期的新知識,天體物理和行星科學中心的科學家們發現了更多關於宇宙中生命出現的關鍵階段信息。
  • 宇宙有可能會是一個有意識的生命體嗎?
    廣義的宇宙定義是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而宇宙本質,目前大致有三種概念。唯心者的意識宇宙,唯物者的物質宇宙,和法則宇宙。為什麼會認為宇宙是一個有意識的生命體為什麼會認為宇宙是一個有意識的生命體這大概是因為宇宙的狀態實在是太協調了吧,宇宙的發展,天體的出生到死亡、星體的運轉,有條不紊,而且從星系的結構,到宇宙的組織方式,與生命的微觀系統十分相似。例如星系系統與原子分子的結構就十分相似。
  • 嬰兒宇宙為什麼更容易誕生生命?科學家:那時的宇宙充滿水和氧氣
    它的出現猶如被母體宇宙誕生下來的一個嬰兒宇宙,也才得此名。我們也可以這樣來理解,假如整個宇宙是杯裡的可樂,那麼整個時空的宇宙是杯裡的互連互串的無限的空氣泡沫,那麼嬰兒宇宙就是被擠壓出來再獨立膨脹的一朵泡沫。奇怪的是,這個嬰兒宇宙還是會不斷產生新的嬰兒宇宙,無窮無盡。
  • 宇宙也有獨立意識?愛因斯坦稱其為「宇宙第一定律」!
    熵增定律作為熱力學第二定律中的一個部分,其認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在無序的基礎上建立的,並且這個數值會隨著宇宙的發展不斷增加,包括人類的生命。那麼為什麼熵增定律被愛因斯坦稱為「宇宙第一定律」呢?這其實一點也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