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壺也是「技術宅」?「奴役」海綿和海龜,連鯨魚也不放過

2020-11-14 牧海

藤壺是海邊最常見的生物之一,但你可能不知道,藤壺雖然有著貝類的外表,但卻屬於不折不扣的甲殼動物——也就是說,藤壺和蝦蟹類的親緣關係更近,石灰質外殼只是一種迷惑性的「偽裝」。

對海產養殖戶來說,藤壺會爭奪貽貝、牡蠣等貝類的附著基和養料,還會緊緊粘附在網上和管道的內壁,處理起來非常麻煩。對航海者來說,藤壺會附著在船艙底部,增加了航行阻力,自然也不受待見。對於海龜、鯨魚來說,藤壺的寄生就更讓寄主們「抓狂」了——怎麼甩也甩不掉,活生生成了藤壺的「自助餐廳」。

▲▲上圖是正在進食的成年藤壺。藤壺具有6對胸足,附肢細長,密布纖毛,可以用來捕食浮遊生物。

首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藤壺為什麼不是貝類呢?

單純從外形上來看,藤壺和史氏背尖貝、嫁磩等單殼貝類的相似度確實很高,但它們的生活史卻大有不同。直到十幾年前,生物學家們通過對藤壺幼蟲的觀察,才發現藤壺並不屬於貝類,而是不折不扣的甲殼動物。

藤壺的分類地位:甲殼綱-蔓足亞綱-無柄目-藤壺科

附著在礁石上的藤壺是成年後的形態,而在幼蟲階段(也就是藤壺的「童年期」),藤壺是浮遊生活的,居無定所,隨波逐流。藤壺的一生要先後經過浮遊、無節幼體、腺介幼體、成體四個階段。

藤壺的不同發育階段及主要器官構造

藤壺生活方式的轉變發生在腺介幼體時期,腺介幼體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幼體形式,主要任務就是選擇適宜的附著場所,為之後的變態發育選定位置。

在選擇最終的「住址」時,腺介幼體會在基質表面來回運動,運動距離一般都比較短,找到合適的附著物後就會開始分泌膠質。幼體的第1觸角被分泌的膠質體包圍,緊緊固著在基質表面,在這一過程中,藤壺將實現不可逆的永久性粘結。從此,藤壺就徹底結束了漂泊不定的生活,開始了「宅居」模式。

▲▲上圖是在4種不同的生境下藤壺腺介幼體的附著模式,(a)(b)(c)(d)分別為四種不同類型的附著器官。由圖可見,藤壺腺介幼體的附著器官具有高度的變異性,纖毛的密度與形狀均與特定的環境相匹配,電鏡下的微觀結構大有不同。

我們常見的牡蠣、扇貝、紫貽貝也會經過類似的發育階段,這些雙殼貝類要先後經過胚胎期、擔輪幼蟲、面盤幼蟲(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D形幼蟲、殼頂幼蟲、匍匐幼蟲三個階段)、稚貝、幼貝、成貝等不同的發育階段,鮑魚等單殼貝類的生活史也大體類似。

由此可見,藤壺的生活史和貝類存在著明顯的區別。貝類轉變生活方式的時期是在面盤幼蟲階段(確切地說是匍匐幼蟲階段),藤壺則是在腺介幼蟲階段。

▲▲藤壺的生活史

無論是藤壺還是貝類,在變態發育階段,幼體的外部形態、內部構造、生理機能以及生態習性等方面,都會發生相當巨大的變化,比如鈣質貝殼的形成、食性的轉變等等。

藤壺是如何對海綿「下手」的?

藤壺,其貌不揚,唯一的生存技能就是寄生,認準了一個「就餐點」就開始紮根,終生不動,藉助寄主們帶來的便利不愁吃喝,在某種意義上也稱得上是「贏家」了。

海洋世界裡遍布著藤壺的幼蟲,它們等待著時機,等待著宿主的到來——無論是珊瑚礁裡的海綿還是緩慢遊動的海龜,都很容易被藤壺「盯上」,就連大型的鬚鯨和海牛也難逃藤壺的「黑手」。

在藤壺的寄生對象中,海綿是最低等的一種(隸屬於多孔動物們),同時也是珊瑚礁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成員。主流觀點認為,海綿和藤壺之間是協同進化的共生關係,這種現象在海洋無脊椎動物中普遍存在,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拳擊蟹和海葵的共生。

拳擊蟹揮舞的「啦啦球」其實就是被「綁架」的海葵

藤壺的幼蟲要想在海綿上定居,必須要面臨一系列嚴峻的「挑戰」——它們必須要避開寄主表面高低不平的硬質結構,還要忍受寄主釋放出的毒素和麻醉劑等物質。

為了搞明白藤壺的幼蟲究竟是如何寄生的,研究人員在我國的臺灣、韓國以及日本收集了數量眾多的海綿-藤壺共生體,採集深度均在3~20米的水深範圍內,藤壺幼蟲的微觀結構是通過電子降鏡掃描(SEM)。

▲上圖是藤壺的生命周期以及附著盤結構的微觀示意圖。

▲上圖是藤壺幼蟲在海綿表面寄生的一系列過程,上下兩列圖片分別表示2種不同的藤壺物種(即E.dofleini和M.brachialis),前者用了125小時23分鐘才完成「定居」,後者僅用了64小時43分鐘就完成了「定居」。在這個過程中,藤壺幼蟲會經歷一次蛻皮(變態),並從基部分泌出鈣質結構。

研究人員經過進一步的觀察發現,E.dofleini和M.brachialis這兩種藤壺具有不同的附著機制:前者具有完全鈣化的外殼,並能在整個「定居」過程中停留在海綿的表面;後者的附著盤上具有膜狀結構,能夠迅速鑽入寄主的組織中——也就是說,前者只是表面的粘附,後者則是深入到組織內部,與寄主產生了密不可分的組織聯繫。

藤壺:「自私」的「技術宅」?

人們之前認為海綿和藤壺之間是互惠互利的關係,藤壺通過寄生可以輕易獲得營養物質以及海綿這一免費的「保鏢」,而海綿則可以通過藤壺增強自身的骨架結構。但準確來說,這種共生是偏利共生,藤壺是得到好處更多的一方。海綿有自己的一套自我保護機制,藤壺的寄生所帶來的幫助幾乎是「杯水車薪」,這種寄生既不會使海綿造成損失,也不會使海綿有所收穫。

對於海龜來說,藤壺的寄生就難搞了。被藤壺嚴重寄生的海龜遊泳速度會變慢,被天敵捕食的機率也會升高。看到被藤壺寄生的海龜,很多人都想用刀具幫海龜清除掉這些藤壺,但事實上這種做法的風險很大,因為藤壺和海龜的機體組織緊密結合在一起,稍有不慎就會對海龜造成創傷,放到海水中很可能會使傷口發炎。

正確的做法是:將海龜在淡水中浸泡一段時間,這樣一來,藤壺就會因為忍受不了淡水的環境而死亡,這時候才可以除去藤壺並對海龜進行藥物治療。

對於座頭鯨等大型鬚鯨來說,藤壺的寄生總體而言也是弊大於利。雖然有一種說法認為藤壺可以為座頭鯨提供天然的「裝甲」,讓它們有更強的實力去對抗虎鯨,但只要稍加推敲就會發現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座頭鯨對抗虎鯨最主要的攻擊方式是藉助胸鰭和尾鰭的擺動以及頭部的衝撞,靠的是力量與速度,藤壺給座頭鯨帶來的實力加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另外,藤壺寄生的範圍往往是局部的,以頭部、胸部、腹部為主,這些零星分布的藤壺所起到的防禦效果並不明顯,反而還會增加鯨類在遊動時的阻力。

我個人更傾向於認為,藤壺給座頭鯨帶來的更多的還是困擾。沒有藤壺的寄生,座頭鯨完全可以活得更好,在遊動時也能節省更多不必要的能量開支。

無論是海綿、海龜還是大型的鬚鯨,藤壺憑實力「死宅到底」,雖說是為了混吃混喝,但所有的「死皮賴臉」只不過是為了自己活下去罷了。畢竟大自然的生存與競爭是非常殘酷的,為了活下去,藤壺也不得不採取這種特殊的生存策略。

相關焦點

  • 在海裡欺負鯨魚和海龜的藤壺,到底有多可怕?
    對於一些遊泳速度較慢的海洋生物而言,沒有什麼比藤壺更可惡了。在海洋中,很多生物都深受藤壺的毒害,別看它們的個體不大,但它們憑藉著數量優勢在海裡欺負海龜和鯨魚,一些海龜甚至因為全身長滿了藤壺而死。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藤壺到底多麼強大?為何海洋中的鯨魚和海龜,都不是它的對手呢?
    藤壺到底多麼強大?為何海洋中的鯨魚和海龜,都不是它的對手呢?在我們的印象中,海洋中最可怕的生物就是海龜和鯨魚。它們憑藉自己強大的身軀,在海洋裡面肆意妄為,哪怕有一些「不長眼」的物種,想要挑戰它們的權威,最終也會淪為「階下之囚」。
  • 海洋中,遭人唾棄的藤壺有多可怕?看看鯨魚和海龜的下場就懂了
    人們喜歡海洋中的鯨魚,喜歡海洋中的海豚或者是各種各樣的魚類。在很多人看來,魚類是一種很可愛的動物,它們有著美麗的外表和一些五彩斑斕的花紋,以及它們特有的一些外表形態等。它們雖然個頭很小,但是數量很多,也正是因為這樣,甚至連百年海龜,鯨魚等都受它們的影響,都曾被它們「欺負」過。
  • 為什麼不建議私自祛除海龜身上的藤壺?
    藤壺:是一種生活在淺海區域的有石灰質外殼的節肢動物,幼年期可以隨意遊動,但成年之後會附著在堅硬物體的表面。例如:鯨魚、海龜、巖石、船底、船槳等。當藤壺附著在海龜或鯨魚背上時,它們會用巖石將身上的藤壺蹭掉,使藤壺數量始終處於一個較小的範圍內。
  • 在海裡欺負鯨魚和海龜的藤壺,到底是何方神聖?
    針對一些遊水速率比較慢的深海生物來講,沒什麼比藤壺更可恨了。在深海中,許多生物都備受藤壺的危害,別以為他們的個人並不大,但他們憑著總數優點在海底欺壓海龜和海豚,一些海龜乃至由於全身上下爬滿了藤壺而死。那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可憐的海龜淪為了藤壺的載體,看著都難受,全靠人類出手相救
    可憐的海龜淪為了藤壺的載體,看著都難受,全靠人類出手相救海洋非常的廣闊,海水之下養育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有的互相制約,有的互相依存,有的招人喜歡,有的海洋動物就特別的不要臉了,經常會依附於其他的動物而生存下去,甩都甩不掉
  • 藤壺殺傷力有多大?連鯨魚都不是對手還遭漁民唾棄,到底什麼來頭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藤壺,卻看過被藤壺「害死」的動物。對於動物而言,藤壺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生物,比如海龜、鯨魚等等。這些海洋生物經常會受到藤壺的困擾。在海洋中。每年都會有大量的生物藤因壺而死。那麼藤壺究竟是什麼呢?為什麼藤壺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呢?
  • 海洋中遭人唾棄的藤壺有多可怕?漁民:看鯨魚和海龜的下場就懂了
    在大海中有一種生物使得很多的動物都可能遭受到生命的打擊,那就是藤壺了,很多人都說一個小小的藤壺怎麼可能會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其實 一個小小的藤壺確實奈何不了很多大型生物的生死,但是一旦有成千上萬個藤壺的時候,就不要小看他們的功力了。他們就憑藉數量上的優勢來欺負那些海洋生物,最具代表性的就要屬海龜和鯨魚等等。
  • 海洋中,遭人唾棄的藤壺有多可怕?你看鯨魚和海龜的下場就懂了
    在大海中有一種生物使得很多的動物都可能遭受到生命的打擊,那就是藤壺了,很多人都說一個小小的藤壺怎麼可能會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其實 一個小小的藤壺確實奈何不了很多大型生物的生死,但是一旦有成千上萬個藤壺的時候,就不要小看他們的功力了。他們就憑藉數量上的優勢來欺負那些海洋生物,最具代表性的就要屬海龜和鯨魚等等。
  • 不起眼的藤壺竟是"海中一霸",連鯨魚都拿他沒辦法
    藤壺,是用來裝水的?還是用來捕魚的?藤壺可能對大家來說很陌生。它是一種附著在海邊礁石上的節肢動物,它有著石灰色堅硬的殼,又名&34;。在熱帶海區,這種生物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常形成密集的群落,藤壺也會附著在碼頭,船體,海底電纜,但其危害也是很大的,比如,藤壺大面積附著在船體,會使船的航行速度大大下降。
  • 為什麼有大量藤壺附著在鯨魚身上,卻不敢靠近大白鯊、海豹等動物
    、海龜等海洋生物表面以及船體底部、跨海橋隧、海底光纜等均有附著,且常常形成密集的群落。 藤壺是一種「神奇」的動物,雖然它也是一種雌雄同體的動物,但不同的是藤壺在生殖期間,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用能伸縮的細管將精子送入別的藤壺中使卵受精,也就是所謂的「異體受精」,而受精卵經過變態發育之後,便由幼體逐漸發育為藤壺成體。
  • 鯊魚身上乾乾淨淨的,為什麼鯨魚身上有許多藤壺?
    不僅如此,藤壺連海裡的動物都不放過。我們在野外觀察到許多成年鯨魚的身上,就有藤壺附著,這些附著的藤壺也給鯨魚的生存帶來了很大麻煩。但是海裡的其他大型魚類身上就沒有藤壺,比如鯊魚,鯊魚的身上幾乎都是乾乾淨淨的。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種差異呢?
  • 同為海洋生物,人類保護了海龜,誰來保護藤壺?
    剛在抖音刷到一條漁民救助海龜的視頻。一望無際的大海上漂浮著一隻輪胎大的海龜,隨波逐流的隨著海浪起起伏伏,它非是在踏浪嬉戲,而是在為身上的惡瘡而痛苦。藤壺,海底的一種寄生生物。雌雄同體,繁殖能力極強。素來喜好附著在船板,巖石,以及其它海生物上面,並以它們的軀殼為家,生活繁衍。其中最易被寄生的,除了眾所周知的鯨魚,就是海龜。
  • 為什麼鯊魚身上乾乾淨淨的,鯨魚身上有許多藤壺?今天終於知道了
    如果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在海邊的話,應該熟悉甲殼動物。那是藤壺。因為藤壺在許多沿海巖礁中被發現,在海洋漁業中,藤壺附著在漁船底部,降低了船的航行速度,不僅增加了燃料消耗,還影響了機器設備的正常工作。不僅如此,藤瓶連海洋動物也不能放過。
  • 揭秘最難纏的寄生物藤壺,鯨魚一旦被纏上就永遠無法脫身!
    寄生在鯨魚身上的主要是藤壺(俗稱馬牙),藤壺是一種非常討厭的生物,雖然藤壺不直接從鯨魚身上吸取營養物質,但是它會對鯨魚造成嚴重的傷害和難忍的疼痛。鯨魚不是魚,而是一種哺乳動物,它沒有魚類那樣的鱗片,在面對藤壺的寄生時毫無辦法。
  • 鯨魚身上的「牛皮癬」藤壺,甩都甩不掉,網友:好想一個個撬下來
    其實這些密集的「疙瘩」就是鯨蝨和鯨藤壺(本文主角)。重申一次,密恐者慎入!但對於有強迫症的同學來說,好想拿把刀子一個個撬下來。藤壺,泛指是一種無柄蔓足類甲殼動物,在血統上和螃蟹、龍蝦有點親戚關係。藤壺家族非常大,其中在鯨類皮膚表面附著的叫鯨藤壺。而有種生長在礁石縫隙、浮木、巖壁的鵝頸藤壺,被譽為是「來自地獄的海鮮」。
  • 鯨魚身上的藤壺為什麼這麼牢固?可以自己蹭下來嗎?
    每當看到鯨魚身上密密麻麻的藤壺,總會感覺到頭皮發麻,恨不得自己用刀子幫鯨魚把這些藤壺都摳下來。那麼鯨魚自己能不能將藤壺「蹭」下來呢?個人認為應該是有這個可能性的,比如下圖中,一頭躍起的鯨魚蹭在船沿上,譁啦啦~蹭下來一片藤壺,感覺真過癮。
  • 味道鮮美,是鯨魚揮之不去的傷疤,為什麼藤壺不喜歡寄生鯊魚?
    從技術上來說,藤壺是一種「寄生物」,而且是最有追求的寄生蟲。藤壺的一生經歷三個階段:浮遊、無節幼體和腺介幼體。很多人認為,一頭成熟的座頭鯨能攜帶多達500公斤的藤壺,難道不會給鯨魚的旅程帶來沉重的負擔嗎?顯然對於龐大的鯨魚來說,這個重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味道鮮美,是鯨魚揮之不去的傷疤,為什麼藤壺不喜歡寄生鯊魚?
    藤壺是如何攀附在鯨魚身上呢?從技術上來說,藤壺是一種「寄生物」,而且是最有追求的寄生蟲。藤壺的一生經歷三個階段:浮遊、無節幼體和腺介幼體。那為什麼不選擇鯊魚為寄主呢?這就要簡單了解下藤壺和寄主的關係。雖然藤壺是寄生的,但對於鯨魚來說沒有造成實際的傷害。很多人認為,一頭成熟的座頭鯨能攜帶多達500公斤的藤壺,難道不會給鯨魚的旅程帶來沉重的負擔嗎?顯然對於龐大的鯨魚來說,這個重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藤壺:海洋中「最難」擺脫的寄生蟲
    它們的名字叫作藤壺,是一種灰白色、有石灰質外殼的節肢動物。因為長相酷似馬的牙齒,又稱「馬牙」,人們對它最大的印象就是它的吸附能力極強,因此,藤壺也被公認為是海洋中「最難」擺脫的寄生物。為什麼藤壺喜歡在海龜和鯨魚等各種動物身上寄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