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辦公室發言人賽貝特9月2日表示,有「明確證據」顯示,現年44歲的俄羅斯反對派領袖阿列克謝·納瓦爾尼遭受了神經毒劑 「諾維喬克」的毒害。賽貝特稱,基於軍事實驗室的毒理學測試結果得出上述結論,「這一事實令人震驚,希望納瓦爾尼能夠完全康復。」
「諾維喬克」是蘇聯在20世紀70年代為軍事目的而研發的化學武器,和沙林毒氣、VX神經毒素等已知的多種神經毒劑的毒性機理幾乎一致,通過抑制乙醯膽鹼酯酶的活性,令大腦和肌肉中的神經細胞被卡在過度刺激的狀態中,導致出現過度出汗、嘔吐、癲癇和窒息等症狀,直至最後死亡。
德國總理默克爾譴責該起襲擊事件屬於「謀殺未遂」,要求俄羅斯當局給出答覆。對此,俄羅斯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德國政府指控缺乏事實依據,「至少給出一些信息?」
德國政府表示,將很快與歐盟和北約軍事聯盟分享測試結果。歐盟已就此事件表態,要求俄政府對此事調查,必須將責任人繩之以法。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也公開要求調查事件。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亦表示,美國將與盟國和國際社會一道,要求追究責任。
俄羅斯克裡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裡·佩斯科夫9月3日表示,俄羅斯否認任何有關毒害納瓦爾尼的指控,並警告其他國家不要草率下結論。同時他指出,俄羅斯方面還沒有收到德國的醫療檢測細節,包括藥物、毒藥、重金屬和膽鹼酯酶抑制劑的檢測結果。沒有理由指責俄羅斯毒害反對派人士納瓦爾尼,也沒有理由就此案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甚至也沒有討論實施新制裁的可能性。
8月20日,納瓦爾尼乘飛機從託木斯克返回莫斯科途中突然感到不適,納瓦爾尼被送院且持續昏迷。8月22日,納瓦爾尼被送到德國柏林就醫。納瓦爾尼的發言人亞爾梅什透露,納瓦爾尼當天早上只喝過茶,懷疑茶中被人下毒。
納瓦爾尼一直積極參與政治活動,曾於2013年參加莫斯科市長競選並獲得約27%的選票。他還曾打算參加2018年俄羅斯總統選舉,但因當時經濟犯罪案底未過時效,未能登記參選。
韓媒指出,「諾維喬克」的毒性極強,比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同父異母兄長金正男遭遇暗殺時所用的「VX神經毒素」還要強5至8倍。2017年2月13日上午9時許,金正男在馬亞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離境廳等候班機時,被身份不明的人從後面抓住並向其面部潑灑不明液體。他隨後被轉移至醫院救治途中身亡。2月25日,馬來西亞警方宣布,在金正男屍體中發現了劇毒物質VX,並稱當時現場兩名女子用這種劇毒物質殺害了金正男。
當時,國際社會紛紛猜測地朝實施了此次暗殺事件,但有分析稱,朝鮮沒有策劃此次暗殺動機及合理性,因為如果是朝鮮策劃了此次事件,朝鮮在國際社會的名聲會變得很糟;此外,金正男的「羽翼」早已被拆解,其也無力取代金正恩。後來,一些人猜測是韓國、日本、美國策劃了該起暗殺事件,企圖嫁禍朝鮮。但最終,此次事件還是不了了之。
收治納瓦爾尼的德國夏利特醫院稱,重症監護室內的納瓦爾尼仍處於昏迷狀態,但目前沒有生命危險。臨床醫生稱,病人的生命可以保住,未來納瓦爾尼的神經系統可能會留有問題。也就是說,即便甦醒,納瓦爾尼的政治生命也結束了。
更令外界震驚的是,「諾維喬克」也曾在2018年初的英俄「雙面間諜中毒案」中出現。2018年3月,曾作為俄羅斯特工上校,還同時為英國軍情六處(MI6)提供機密情報的「雙面間諜」斯克裡帕爾及其女兒尤利婭,被發現在英國威爾特郡索爾茲伯裡市街頭長椅上昏迷不醒。隨後英國警方確認,這對父女遭神經毒劑襲擊。此事在當時迅速發酵,並演變成一場波及全球的「外交風波」。
國際時局風雲變幻,詭異莫測,內中複雜無比,而納瓦爾尼和金正男可謂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鄭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