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職場劇為何越來越好看

2020-11-22 人民網

原標題:國產職場劇為何越來越好看

「我為什麼要看?因為故事裡好像有我。」在最近收官的電視劇《平凡的榮耀》的豆瓣短評區,一位網友這樣寫。《平凡的榮耀》是一部典型的職場劇。職場劇是指以職場為創作背景,以職場生活為敘事框架,以個人的職場經歷和心路歷程為表現主線的電視劇類型。職場劇往往反映著現代人正在經歷的職業生活和人生變化,也能折射出當下社會的諸多問題和人情冷暖。

近年來,以新興職業為主題的劇集接踵而來,如講述電子競技的《全職高手》《親愛的,熱愛的》,以房產中介行業為描摹對象的《安家》,播出後都收穫了熱烈反響;醫療題材、律政題材等聚焦傳統職業的劇集更是經久不衰,誕生了《心術》《急診科醫生》《決勝法庭》等一批佳作……不少觀眾反映:「國產職場劇,越來越好看了。」

細緻入微的專業觀察 呈現真實可感的職場百態

在海外影視市場中,職場劇是一大創作熱點,《廣告狂人》《白色巨塔》《新聞編輯室》等一批作品成為在世界範圍內流傳的經典。然而,同期的國產職場劇卻相形見絀。以往國產職場劇飽受詬病的原因,一是作品脫離現實,想像性地建構職場,甚至存在歪曲職場的現象;二是打著職場劇的幌子談情說愛,把職場劇變成了偶像劇;三是人物塑造懸浮,存在靠主角光環一路「開掛」等脫離實際的情況。在種種不良因素的作用下,國產職場劇佳作數量匱乏,難以滿足觀眾的審美期待。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博士後、北京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研究員何天平認為:「作為深植於社會現實的文藝創作,職場題材的影視作品創作,想要具有信服力,脫離懸浮、重視求真是基本的素質。」

近期的一批國產職場劇,慢慢從「懸浮」落地,開始紮根於現實的土壤。時代報告劇《在一起》以新冠肺炎疫情為重大事件節點,在《生命的拐點》《同行》《救護者》等多個單元中,集中、突出地摹寫了醫務工作者這一職業形象。在疫情的生死考驗下,醫務工作者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地衝在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第一線,凸顯了這一職業的特殊性、使命感和不平凡。

《平凡的榮耀》則選擇刻畫一線城市金融職場中的白領人群,貼近更多人的職場現狀和心理狀態。為展現真實的職場生態,《平凡的榮耀》主創團隊在創作前期進行了大量準備工作。導演呂行在採訪中表示:「拍攝前我們花了七八個月的時間,做了大量的採訪,了解不同的人,包括中層、基層、新入職的員工等,還拜訪了幾個行業『大佬』。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們一方面了解這些人物,另一方面也從他們所經歷的各種投資案中找到一些細節作為參考。」正是因為在劇本創作過程中參考了當下國內餐飲、食品等各領域共20多個投資案例,對金融行業100多位從業者做了深度的調研與走訪,同時邀請多位投資公司高管人員擔任專業顧問,《平凡的榮耀》才有了對投資行業高度真實的刻畫,因而也體現出強烈的現實性。劇中很多現實議題的探討,例如「實習生轉正」「如何應對職場派系鬥爭」「中年職場困境」「職場女性的家庭和工作平衡」都引發了觀眾的共鳴和熱烈討論。

愛情不是唯一主題 職場劇有更豐富的表達空間

職場劇容易陷入一個創作誤區,就是以俊男美女吸引觀眾眼球,讓職場淪為談情說愛的背景板,「掛職場戲的羊頭」卻「賣愛情戲的狗肉」。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羅曼蒂克」並不容易發生,在職場裡談戀愛甚至被認為是不專業的表現。

當然,職場並不是沒有感情的。在職場裡常見也更值得講述的,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師生情,互相扶持激勵的友情,以及一同打拼奮鬥的團隊情。在《平凡的榮耀》中,職場老將吳恪之與實習生孫弈秋之間的師生情成為一大看點。初入職場的孫奕秋備受質疑,而在共事的過程中,吳恪之逐漸發現孫弈秋的能力和實力,在他的言傳身教、悉心指導下,孫弈秋得以迅速成長,師徒逐漸默契,最終在公司面臨內憂外患的重要時刻,攜手挽救公司的聲譽。對於摒棄愛情線,純粹地呈現一個職場故事,呂行表示:「我們之前看到過很多的電視劇作品,把愛情線變成了核心的故事線,包括把男女主能不能在一起變成核心懸念。這樣有時候會跟觀眾的心理預期,或者跟一些電視劇所標榜的『職場劇』有所差距。」

在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任編輯趙聰看來,職場劇中應謹慎談「愛」:「職場是專業的、嚴謹的、鮮活的,是實現事業理想的平臺,也是人與人的關係叢林,職場有著更為豐富和更有價值的敘事空間。」以《平凡的榮耀》為代表的職場劇,摒棄或減少愛情戲,把敘事焦點真正還原到現實中的大眾生活,展現出職場劇對職業本身的尊重,進而贏得觀眾的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平凡的榮耀》中的女性角色,不是為愛情而存在的「工具人」,也不是因愛情讓事業上升的「傻白甜」。蘭芊翊工作能力強又有主見,一邊克服著職場中的性別歧視,一邊展現著自己的聰明才幹;高級經理人餘雯麗為在家庭和工作之間尋求平衡,付出了更多艱辛,成為當下眾多職場中年女性的真實寫照。

聚焦小人物的奮鬥心路 書寫有溫度的職場故事

「職場劇不僅僅是在講職場,而是以某一個職業或者行業為切口,洞察更廣泛、深刻的現實世界。」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青年教師王婧說道。一部好的職場劇,在創作上必然要遵循現實主義的手法和脈絡,不僅僅是滿足於關切現實生活、展現社會生態和多元環境,其更寶貴的價值在於傳遞時代聲音,發掘和反映人們共同的人性追求,讓觀眾在找到共鳴的同時,得到可以借鑑的經驗思維。

《在一起》以細膩的筆法還原了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集體記憶,塑造出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平民英雄群像,從抗疫一線的醫生、護士到每一個普通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寫照;《平凡的榮耀》講述普通人遭遇的生活挫折與職場迷思,在一樁樁故事和考驗中,書寫當代職場中的人心和人性,對職場欺凌、合同違約、酒桌文化、性別歧視等問題針砭時弊;《安家》從房產中介這一職業切入,在講述中介們幫助客戶買房、賣房、租房的過程中,呈現出性格不同、價值觀迥異的職場人物群像,反映出當下激烈的職場競爭、原生家庭的影響等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

對於新時期的電視劇創作而言,職場劇因其現實主義屬性,得以透視出豐富的社會圖景,也常常能引起大眾更廣泛的關注。《平凡的榮耀》等劇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精品職場劇的一次創作示範,將專業性、情感普遍性和社會現實性有機融合。劇作以貼近現實的鏡頭去展現不同身份、不同資歷職場人共同的辛酸與拼搏精神,構造出有溫度的故事內核。劇中吳恪之、孫弈秋兩位主角,與現實職場中成千上萬的年輕人一樣,努力拼搏,奮勇向前,不僅讓觀眾產生共情,同時也折射出新時代背後的人文情懷。這樣的優秀作品可以為下一階段的職場題材影視作品創作提供更豐富的有益啟示。(牛夢笛)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不發糖的職場劇憑啥豆瓣7.8?看趙又廷白敬亭劇中「慘樣」我懂了
    敢不敢想像,一部沒有慢鏡出場意氣風發男主+沒有職場金手指+不發糖+沒狗血+沒有一個巴掌一個吻+緊跟時事的國產職場劇?《平凡的榮耀》,真的敢。放著趙又廷白敬亭喬欣的陣容,國產職場劇爆款元素,統統不要,就老老實實,拍職場。
  • 拿下國產劇「年度最高分」,這劇必須得吹爆!
    今年是國產劇大爆發的一年,雖然咱們總是嚷嚷著國產爛片多,但憑良心說,2020這一年的國產劇總體質量真的不賴。最近豆瓣還推出了年度盤點,果不其然,《沉默的真相》以豆瓣9.2的高分穩居榜首,成為了年度國產劇最高分。
  • 短小精悍單元劇,《動物管理局》國產劇的一股清流
    《動物管理局》海報國產奇幻輕喜劇《動物管理局》一經播出便引起眾多關注,這部借著清奇腦洞和各種轉化者事件表現出社會底層人物的人情冷暖,喜劇和溫情交織,劇情連貫不拖沓的網劇刷新了國產劇的新高度。與以往電視劇有很大的不同,這部劇全集只有24集,每一集都有人性的光輝點,在有大框架的同時能夠講好每個小故事,是國產劇的一股清流。單元劇的新形式,講好每一個故事。《動物管理局》以單元劇播出,每一集能能單獨成故事,既有大框架,又有小故事。可以參考動畫《名偵探柯南》。陳赫扮演的陳運由動物錯誤交配而捲入動物管理局中,並和王子文飾演的吳愛愛搭檔。
  • 盤點近10文化輸出的國產劇,《步步驚心》堪比《來自星星的你》
    與此同時,國產電視劇在海外掀起的反響,也成為了我們衡量一部劇好壞的標準之一。如果我們盤點一下國產影視劇這10年走出國門的成績,就會發現我們的文化輸出量,確實在穩定增長中。《陳情令》就更不用說了,堪稱2019年的極致現象劇,火遍大半個亞洲之後,還去Netflix上線了。日韓劇迷追王一博、肖戰的陣仗,完全瘋狂到了追偶像愛豆的程度。同樣的,《知否》、《新版倚天屠龍記》、《香蜜》、《全職高手》等國產劇,都在海外取得過不錯的成績。
  • 《派出所的故事》等紀錄片為何能刷屏爆紅?
    聯繫之前國產的各種行業劇總體口碑不佳的情況,我們不免要問:行業劇也關注某一職業或某一行業,但是為何卻達不到紀錄片這樣的好評,導致專業的從業人員總是不斷地自我聲明「我們不是這樣的」,而普通的觀眾對於這樣的職業和行業也升不起任何的認同和讚賞的情緒。在這幾部紀錄片刷屏背後,隱含的正是觀眾對優質國產行業劇的期待。
  • 這部70多年前的職場戲,為何讓當下的你我熱血沸騰!
    最近,又有一部全新的國產劇備受熱捧。而且,幾大平臺熱度一路走高,那就是,很多朋友都在追的《隱秘而偉大》。豆瓣還沒有開分,但是不少評論中已經點亮了五星,而在很多高贊評論裡,大家提到的一個看點,也非常有趣,就是網友們紛紛提到該劇帶來職場新人的情感共鳴,且有超強代入感。沒看本劇的朋友,乍一看這評論,大概會覺得稍微有點奇怪。
  • 國產爛片多 劇荒了?2019年的國產好劇推薦 補劇必看
    想必有不少觀眾的已經劇荒了吧。下面給大家盤點一下2019年的國產好劇。《都挺好》2019年第1部豆瓣高分劇。以往國產劇女性的形象一貫都是無理取鬧。這部劇的女性正常到讓你覺得自立又堅強。以往電視劇都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終於有部電視劇給你講了奇葩父母。
  • 《平凡的榮耀》依舊是懸浮劇,投行、英語、女性職場都是重災區
    該劇以「投資銀行」公司作為職場背景,講述的是趙又廷飾演的吳恪之、與白敬亭飾演的孫弈秋在職場上不斷成長的故事。 細節不到位,還是偏「懸浮」 而除了在職場的背景設定上,有故作「高深」的嫌疑之外,《平凡的榮耀》這部劇,在展現「職場」這一概念的時候,依舊犯了很多
  • 豆瓣評分4.0,劇情尷尬空洞,國產職場劇差在哪裡
    近期熱播的由黃軒、佟麗婭主演的電視劇《完美關係》號稱是國內首部以公關行業為題材的職場劇,其實並不是。內地最早的同類型劇其實是1990年的由薩仁高娃主演的《公關小姐》,該劇獲第九屆全國「大眾電視金鷹獎」優秀長篇連續劇獎等眾多獎項。
  • 2020上半年10大爛劇!故事浮誇演技差,連李易峰、靳東新劇都淪陷!
    今天,小編將給大家盤點在步入2020年之後,目前熱播多部國產電視劇中,評分較低的十部低分爛劇。這十部低分爛劇熱播之後,雖然引起了一波觀劇熱潮,但是爛大街的劇集質量以及撲街的口碑也是有目共睹。2020上半年10大爛劇!故事浮誇演技差,連李易峰、靳東新劇都淪陷。
  • 一看「上癮」高分國產劇,豆瓣評分在9.0以上,連刷三遍都不夠
    事實上近幾年不得不說,國產電視劇無論從質量還是高度來看,似乎都下降了一點,收視率高、口碑好的優質電視劇屈指可數。很多電視劇只是熱播,但看完之後,很快就會忘記,這根本不是經典。然而回顧以往的電視劇,無論是愛情劇還是喜劇片,都有「上癮」高分的經典電視劇,都是豆瓣評分在9.0以上的經典良心作品,每個人都忍不住想刷三遍。
  • 比《我是餘歡水》更短小、更精悍的8部國產劇,最後一部豆瓣9.7分
    國產劇越拍越長是最近十幾二十年的大趨勢,但給人的印象似乎卻是精品越來越少,因為這種趨勢的形成,更多的是出於商業上的考量,而不是真正站在觀眾的角度思考問題。其實在國產劇史上,也出過不少既短又好的電視劇,這裡找出8部代表作品,分享給大家。
  • 好看的國產兒童電影去哪了?
    而從近幾年暑期檔和六一檔看,幾部國產動畫系列電影《潛艇總動員》《賽爾號》《三隻小豬》等輪番上映,卻頻頻被詬病:內容幼稚、粗糙且同質化。不少觀眾表示無奈,為何適合孩子看的電影越來越少,好看的中國兒童電影都去哪了?「潛艇」系列動畫電影曾5年蟬聯同檔期國產動畫票房冠軍。
  • 國產劇有英文字幕?「海外粉」正在追哪些中國劇
    「海外粉」正在追哪些中國劇【環球時報記者 黃蘭嵐 金惠真】繼《甄嬛傳》《琅琊榜》《白夜追兇》之後,今年熱播的一些國產新劇也在國外引起不小反響。正在播出的青春勵志劇《親愛的,熱愛的》(簡稱《親愛的》)在美國視頻網站Viki的評分高達9.6,在另一以亞洲劇為主的視頻網站MyDramaList上也收穫評分8.8的不錯成績。
  • 國產劇日文名誇張?源於命名習慣
    日本許多編劇非常熱衷於給自己寫的劇加上副標題,副標題的主要作用其實就是講述本劇的主要內容。比如前文提到的幾部劇,不管是對於日本觀眾來說還是海外觀眾來說,簡單的一個詞或是幾個單詞並不能讓人知道這部劇是講什麼的,所以都要加上副標題。
  • 今年最火的55部劇都在這了!
    ,還好沒放棄,一貫暗黑和喪爆的劇情,太他X的好看了!戳破職場「老好人」的困境,劇情充滿笑點,很輕鬆治癒。 年輕媽媽為何殘忍把孩子溺斃,外表關心的父親卻習慣逃避、欺騙,究竟是什麼促成了悲劇?
  • 不愧是近期口碑第一的國產劇
    這段時間,魚叔罵了幾部國產爛劇。但這並不意味著最近就沒有好作品。爛劇,該罵;但好劇,更該誇。最近就有一部優秀國產犯罪刑偵劇,進入大眾的視線。劇情夠燃,演技夠硬,讓人每天迫不及待蹲點等更新。它值得成為下一個年度爆款——《三叉戟》海報上的三位主演,都是大家的老熟人了。
  • 《我在未來等你》超高口碑逆襲或封年度神劇 豆瓣8.5登頂國產電視...
    由愛奇藝出品,光線傳媒、小森林影業聯合出品,知名青年作家劉同同名小說改編,80後新銳導演薛凌執導,李光潔、費啟鳴、孫千、辛雲來、徐婕、張植綠主演的愛奇藝原創雙視角青春劇《我在未來等你》豆瓣2萬人打出了8.5分的超高成績,收穫了2019年度國產電視劇排名第一的亮眼成績,在收官一個月之後仍然保持著令人無法忽視的熱度和討論度。
  • 配樂是一面鏡子,折射了國產劇的鼎盛和衰落
    趙季平是和張黎多次合作的作曲家,也是國產劇的一位作曲大師,很多經典國產劇的曲子都有他的功勞,如《水滸傳》《笑傲江湖》(張紀中版)《大宅門》《天下糧倉》作曲者薪酬低廉,國產劇配樂衰落隨著優勢劇類的低落,國產劇配樂處在一個不溫不火的階段,像《紅樓夢》這樣把中國古典知識分子趣味發揮到極致,或者像《大明王朝1566》一樣「中體西用」、貼合境界的配樂少之又少。影視劇歌曲已經很久沒有出現《滄海一聲笑》《滿江紅》這樣詞曲意俱佳的上乘之作。
  • 國產劇收視率專業造假二十年
    前有崔永元揭破明星陰陽合同,後有郭靖宇舉報收視率造假,娛樂圈已越來越無法自娛自樂了。對方要價90萬元一集,整部劇需要7200萬元。在此前的購片合同中,電視臺以130萬元/集購得該片,相當於「上交70%給他們當保護費,才能播出」。在遭到郭靖宇的拒絕後,該衛視甚至還揚言要封殺和打擊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