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劇收視率專業造假二十年

2020-12-08 財視網

前有崔永元揭破明星陰陽合同,後有郭靖宇舉報收視率造假,娛樂圈已越來越無法自娛自樂了。


9月16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其官方微信號上發出通知:針對收視率問題的輿情和反映,國家廣電總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已採取相關措施,並會同有關方面抓緊開展調查,一經查實違法違規問題,必將嚴肅處理。

廣電總局的此次出手,源於導演郭靖宇日前在湖北大學的一次公開演講。9月15日,他又將此番講話發到了微博上(《起來,與操縱收視率的黑勢力決一死戰》),講述了自己的電視劇作品《娘道》遭遇的黑幕,非常直白地揭露了國內影視行業收視率造假亂象。


在文章中,郭靖宇稱自己的劇作延播,繼而被某衛視總監直接要求購買收視率。對方要價90萬元一集,整部劇需要7200萬元。在此前的購片合同中,電視臺以130萬元/集購得該片,相當於「上交70%給他們當保護費,才能播出」。在遭到郭靖宇的拒絕後,該衛視甚至還揚言要封殺和打擊報復。


|| 一石激起千層浪

郭靖宇的文章一發布,不僅引爆了網絡輿論,更是得到了娛樂圈上百名大佬實名支持。

一向在微博很佛系的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轉發文章並指出當年光線退出其優勢業務電視節目市場的原因,正是受到收視率造假的影響。


導演陸川也道出了身邊同行好友被迫買收視率的經歷。「他跟我說如果不按照電視臺指定公司買收視率,他將收不到電視臺尾款。」

導演陳思成則表示「鼎力支持」郭靖宇,並稱其製作的電視劇《遠大前程》在播出前遭遇同樣問題。

導演白一驄更是直言,這不是聲援,是參戰。


除此之外,導演賈樟柯,演員徐崢、趙立新、趙文卓、於毅,編劇周梅森、溫豪傑、董潤年、王麗萍等人也都發聲表示支持。


一場關於「收視率造假」的戰爭,一觸即發。


|| 歷史遺留問題

大約20年前,國家廣電總局出臺規定,合拍片和引進劇不能在黃金時段播出,並開始推進位播分離,國產劇由此迎來了春天。大約也是從那時起,國產劇的收視率也迎來了它專業造假的春天。

20年後,收視率造假早就是電視劇普遍現象,購買收視率更已形成了從業人員心照不宣的產業鏈。即便常有不和諧的聲音,最終也都是不了了之。

早在2002年,時任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的張宏森曾痛斥假收視率,稱「山東省一家電視臺有一個欄目已經停播三個月了,但是收視調查公司根本不知道,依舊提供該欄目的收視率,而且收視率還高達30%」。

2012年8月,中視豐德影視版權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鋒向記者爆料,有電視研究機構以合作推廣名義來遊說,稱可以以推廣費換取收視率,一年只需5000萬便可進十強,如想要單部電視劇基礎目標平均收視率達到1.4%,每集劇的推廣費用為6000元;如達到1.4%及1.4%以上,每集劇的推廣費用封頂為7000元。


2016年,編劇宋方金在某論壇上公開質疑《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劇點擊率造假,並呼籲論壇「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舉報中國影視界造假」。

2017年3月,全國兩會上,陳道明與張國立先後向收視率造假開炮。張國立直言,收視造假現象「是把大家一起趕上了黑道」。

今年6月,崔永元在炮轟娛樂圈時,也曾提及他的業內朋友訴苦,購買收視率價格已經從幾年前的20萬一集,飛漲到近年的40萬一集。

呼籲爆料之聲不絕,但實際效用甚小,甚至情況愈加慘烈。根據郭靖宇的爆料,近三年以來播出的所有大劇,沒有一個收視率不是花錢來的。


|| 為什麼是郭靖宇?

在上述所有的爆料者中,郭靖宇既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不是最有關注度的人。那為什麼他帶來的影響力卻是最大的呢?

首先,時間點很重要。今年6月,崔永元針對《手機2》而曝光影視圈「陰陽合同」,口水戰迅速演變成「明星稅務門」,引起軒然大波。

國家稅務總局責成江蘇等地稅務機關調查核實影視從業人員「陰陽合同」中的涉稅問題,並表示「將在已經部署開展對部分高收入、高風險影視從業人員依法納稅情況進行評估調查的基礎上,加大徵管力度,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一時間,娛樂圈的「範冰冰們」人人自危。直到3個多月後的現在,影響都未完全過去。

此時,郭靖宇再將本來就處於風口浪尖的娛樂圈推到公眾眼前,必然會得到比以往更多的關注。


其次,可能存在一些推手。雖然郭靖宇在上述舉報文章中多次表示,《娘道》目前的收視率很好,並不需要炒作,但是仍有不少網友認為,此次舉報很有可能是炒作行為。

因為從目前來看,《娘道》這部劇實在不像是收視率很好的樣子,當前豆瓣評分僅3.3分,四天前這個數字還是3.8。


郭靖宇也反駁了這一點,認為是有人在故意黑《娘道》,63.9%的人都打了一星,不科學。

為求客觀,小財也去看了《娘道》。說實話,觀感並不是很好,劇情和人物設定都不是很討喜。如果讓小財打分,估計也不會很高。

但是,不管是不是炒作,誰都無法否認的一件事是:通過這次舉報,《娘道》的確為很多人所熟知。


|| 為什麼要對收視率造假?

這次曝光事件會如何解決,尚有待觀望。而眾多觀眾疑惑的是:為什麼要對收視率造假?

據《羊城晚報》報導,某業內人士透露:「收視率是平臺廣告報價的重要參考指標,收視率高的平臺,意味著收看節目的人數多,廣告要價就高。各大衛視年末舉行新項目推介會時,要靠以往的收視率圈錢。」

所以,提高收視率對於各大衛視的收益至關重要,而且在二線衛視退出收視率爭奪之後,收視率更成為一線衛視血拼的重要砝碼。

為了保證收視率,電視臺與製作方籤署電視劇購買合同時通常會附加一份「對賭協議」——製作方在售劇時,必須向電視臺做出收視率擔保——該劇在播出時必須達到協議中保證的收視率數值,製作方才能從電視臺拿到全部的購片款,否則,按照協議比例相應扣款。

這種收視率對賭的行為,其實是在變相引導製作方買收視率,最終陷入一種惡性循環。製作方增加了收視率購買成本,會向電視臺要高價;電視臺買不起劇,就會向廣告客戶多要錢;而廣告客戶多給錢,就會要求高收視率……

在這個循環裡,廣告主、電視臺、製作方都是受害者,沒有人會成為最後的贏家。

相關焦點

  • 2019年考研英語翻譯:收視率造假
    電視劇導演郭靖宇近日聲稱,已曝光業內收視率造假黑幕。   15日下午,電視劇導演郭靖宇在湖北大學演講時公開向收視率造假宣戰(declare a war against forging audience ratings)。隨後,他發表微博長文,稱在新作《娘道》開播前,他曾被逼購買收視率——某衛視要求其購買收視率,否則不予播出。
  • 當年在國產收視率不錯的6部狗血韓劇,你還記得幾部?
    1、《天國的階梯》;記得童年小時候看一部看這部劇的時候,覺得男主好帥啊!女二號和女二號的媽媽太壞了,嫉妒害死人呀,女主為什麼這麼悲慘呢?失去母親,失去父愛,失去關心,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後來又失去了雙眼,又少了一位疼愛自己的哥哥,最後好不容易和男主成雙成對了,結果去還是成了悲劇!
  • 盤點| 火遍全球的國產小甜劇
    同時也取得豆瓣2018年評分最高的大陸劇No.5。年底的微博電視劇大賞更是一舉拿下「最具人氣熒幕搭檔」和「最具人氣熱梗」兩項大獎。不只是香蜜,我們還有不少的國產劇輸出到了別的國家,而且在不僅是在亞洲市場就算到了歐美也廣受好評。
  • 國產爛片多 劇荒了?2019年的國產好劇推薦 補劇必看
    想必有不少觀眾的已經劇荒了吧。下面給大家盤點一下2019年的國產好劇。《都挺好》2019年第1部豆瓣高分劇。以往國產劇女性的形象一貫都是無理取鬧。這部劇的女性正常到讓你覺得自立又堅強。以往電視劇都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終於有部電視劇給你講了奇葩父母。
  • 國產劇:英文插曲成標配?
    之後人氣最高的達達樂隊選擇了2017年播出的偶像劇《夏至未至》主題曲《追光者》進行改編。據了解,2018年各大衛視跨年晚會中,共有3臺晚會安排了《追光者》……達達樂隊演唱《追光者》英文插曲誰在用?成國劇標配隨時隨地都有證據顯示,影視歌曲幾十年來在大眾共情、流行符號、市場潛力中的巨大價值,從未被取代過;同時,隨著時代變化,細心的觀眾也察覺到其悄然的變化——最顯著的是國劇影視歌曲的英文歌越來越多。貫穿暑期檔的《二十不惑》《以家人之名》《三十而已》以及出圈網劇《隱秘的角落》,英文插曲成了標配。
  • 二十歲遇到的「難題」,這部不給標準答案的青春劇很真實
    日前播出的青春劇《二十不惑》,聚焦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沒有昔日國產青春劇打架、失戀、墮胎的「疼痛青春」三部曲,但依然生猛——該劇拋出了青年人一系列初入社會可能碰到的困惑,糅合近年來網絡討論的熱點話題,每一集的主題都能當《奇葩說》的辯題。 和職場劇一樣,青春題材影視劇一度是國產影視劇的「黑洞」,很少有超過及格線的作品。
  • 「龍芯」即將IPO,國產CPU沉浮二十年
    國產CPU最初在國內「自主vs引進」的搖擺中艱苦起步,為了突破英特爾的專利高牆,六代國產CPU用了三種不同的路線實現曲折前進。英特爾X86架構已經建立了專利、生態、智慧財產權的壁壘,這意味著國產CPU廠商需要一一突圍。  經過20年的沉浮,國產CPU雖然在某些專用的領域已經到了初步的產品上量階段,尷尬的是在商用市場還難得一見。
  • 國產職場劇為何越來越好看
    原標題:國產職場劇為何越來越好看 「我為什麼要看?因為故事裡好像有我。」在最近收官的電視劇《平凡的榮耀》的豆瓣短評區,一位網友這樣寫。《平凡的榮耀》是一部典型的職場劇。職場劇是指以職場為創作背景,以職場生活為敘事框架,以個人的職場經歷和心路歷程為表現主線的電視劇類型。
  • 一看「上癮」高分國產劇,豆瓣評分在9.0以上,連刷三遍都不夠
    首先,由佟麗婭和黃軒主演的公關電視連續劇《完美關係》領銜主演的《完美關係》電視劇演技派孫儷和羅晉主演的房地產劇《安家》引起熱議和關注,隨後李易峰和江疏影合作夥伴《我在北京等你》在收視率中領先。對於同期推出的其他電視劇來說,這些電視劇獲得了很高的播出量和關注度,並多次被推上熱搜的頭條,與其情節相關的話題和人物也多次引起熱議。
  • 2005年國產劇有多嚇人?17部神劇瘋狂輸出,成就巔峰之年!
    2005年是國產劇最為豐收的一年,在這一年,誕生了國產抗日經典《亮劍》,國產仙俠劇被《仙劍奇俠傳》敲開了大門,不僅如此,歷史正劇《漢武大帝》也在2005年誕生,這一年17部經典神劇瘋狂輸出,堪稱巔峰之年。揭曉了小編為大家總結一下吧。
  • 收視率提升0.1%獲利數百萬元,「注水」的海市蜃樓究竟誆了誰?
    近年來,隨著國內電視業市場轉型的逐步深入,以收視率為標準的市場遊戲規則逐漸發力,收視率市場上各種數據造假亂象開始出現,公眾對收視率數據真實性和調查公信力的質疑,開始不斷增多。
  • 配樂是一面鏡子,折射了國產劇的鼎盛和衰落
    《滄海一聲笑》原是黃沾為徐克電影《笑傲江湖》所作,由主演許冠傑演唱,後來任賢齊為1999年劇版《笑傲江湖》翻唱。小時候看劇的習慣培養了我對音樂的敏感,很多時候,一首好的主題曲或配樂是一部劇的點睛之筆。比如日劇《晝顏》,它的主題曲《Never Again》的旋律本身就是一個故事,描繪出一個家庭主婦的出軌歷程。
  • 豆瓣9.4,本世紀收視率最強島國劇終於回歸了!
    當年,這部劇的播出擊中了無數社畜的熱血靈魂,也留下了一個超級巨坑。填坑的第二季,卻遲遲未歸......幾乎每年都要謠傳一次出續集,又總是以闢謠告終。而最近,這部鴿了七年的劇王終於來了——《半澤直樹2》。
  • 2008~2018年十年泰劇收視率排行榜TOP10,總有一款適合你
    不過近幾年三臺的覆蓋率有了較大面積增長,信號覆蓋上逐步接近七臺。目前,衡量泰國電視臺收視率的標準大致是:七臺平均收視高於10%算好,三臺收視高於8%算不錯,五臺收視高於3%算很好。2008年泰劇單集收視率最高的是:第一名七臺的《尖峰》,第二名三臺的《愛的被告》,第三名三臺的《臨時天堂》。
  • 不愧是近期口碑第一的國產劇
    這段時間,魚叔罵了幾部國產爛劇。但這並不意味著最近就沒有好作品。爛劇,該罵;但好劇,更該誇。最近就有一部優秀國產犯罪刑偵劇,進入大眾的視線。劇情夠燃,演技夠硬,讓人每天迫不及待蹲點等更新。它值得成為下一個年度爆款——《三叉戟》海報上的三位主演,都是大家的老熟人了。
  • 從《天空之城》到《梨泰院Class》,韓式爽劇的創作法
    智懲校園暴力官二代、怒扇仗勢欺人官太太、手撕心機綠茶婊……憑藉又颯又帥的性格和各種治惡高爽操作,趙伊瑞在國內的人氣火速上升至與魏瓔珞齊名,#趙伊瑞人設# #趙伊瑞連扇十幾個耳光#接連登上微博熱搜,僅播出6集的《梨泰院class》也被網友貼上了「2020年第一爽劇」的標籤,並獲得了超3萬人打出的8.6豆瓣高分。韓國本土,《梨泰院class》的熱度也在節節攀升。
  • 短小精悍單元劇,《動物管理局》國產劇的一股清流
    《動物管理局》海報國產奇幻輕喜劇《動物管理局》一經播出便引起眾多關注,這部借著清奇腦洞和各種轉化者事件表現出社會底層人物的人情冷暖,喜劇和溫情交織,劇情連貫不拖沓的網劇刷新了國產劇的新高度。與以往電視劇有很大的不同,這部劇全集只有24集,每一集都有人性的光輝點,在有大框架的同時能夠講好每個小故事,是國產劇的一股清流。單元劇的新形式,講好每一個故事。《動物管理局》以單元劇播出,每一集能能單獨成故事,既有大框架,又有小故事。可以參考動畫《名偵探柯南》。陳赫扮演的陳運由動物錯誤交配而捲入動物管理局中,並和王子文飾演的吳愛愛搭檔。
  • 韓國有線臺收視率最高的10部韓劇,《鬼怪》第4,第1名被認為爛尾
    韓劇,一直以來也是作為許多劇迷解決劇荒的選擇之一。特別是上半年缺少新電影,國產劇又以甜寵劇為主,精品寥寥無幾,因此韓劇成了許多的第二選擇。這次我們又挖到了一個新的榜單,也就是韓國有線臺最為熱門的10大韓劇,也就是收視率排行榜(數據來源AGB尼爾森)。
  • 香港TVB收視率最高的十大經典電視劇!有看過五部以上的嗎?
    第十名:《新紮師兄》,該劇是TVB十大全球最高收視率劇集之一,講述了張偉傑在警界平步青雲,但在愛情方面卻失意了。明牽涉一宗巨款騙案裡,傑被懷疑與明之死有關,傑展開了調查。由招振強監製,梁朝偉、張曼玉、劉嘉玲、劉青雲領銜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