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礫巖體由什麼構造的?

2020-12-01 百家號

角礫巖體由什麼構造的?

(1)塌陷角礫巖體

塌陷角礫巖體是本區若干大型富礦的控礦構造因素之一。梅山富礦邊部的角礫巖體位於輝長閃長玢巖巖體局部隆起部位的正接觸帶及外接觸帶中,角礫巖主要出現在礦體邊緣呈弧形帶狀分布,寬度幾十米,其形態、產狀和侵入體局部隆起部分一致。角礫絕大部分由圍巖(安山巖)組成。

礦體頂底板斷續分布少量的角礫,富礦中也尚有一些殘存的角礫。角礫大小混雜,礫徑幾毫米一幾米,多數呈稜角狀,個別熔蝕呈次渾圓狀,近圍巖的角礫呈枕狀、矩形、三角形。角礫邊界清楚,為磁鐵礦及部分碳酸鹽充填膠結,礦石中空洞發育(上部空洞多而大,下部空洞少而小)。根據上述特徵可初步認為該角礫巖體的形成可能存在由於巖漿上衝應力和冷卻收縮時引起的塌陷所造成的因素。

姑山含礦角礫巖體地質特徵複雜,其成因爭論較大,目前一致認為是複合成因的。該消礫巖體呈鍾狀,水平切面呈半環形,賦存於輝長閃長巖巖株頂部的接觸帶及其附近,具面型分布特點,形成一個與巖體輪廓大致吻合的鐘狀角礫巖圈。角礫巖在巖體頂部厚達50到160米,沿巖體邊緣向四周逐漸變薄與尖滅。角礫大小不等,礫徑幾釐米至幾米,無分選和定向排列現象,稜角明顯,多數角礫無明顯位移或位移很小(近巖體的砂頁巖角礫巖和混合角礫巖的角礫有明顯位移)。角礫巖按成分可分為砂頁巖角礫巖,輝長閃長巖角礫巖和前兩種巖石組成的混合角礫巖。

塌陷角礫巖體產於閃長玢巖巖瘤頂緣或巖體頂板外接觸帶中。在巖體冷卻收縮過程中,或在該過程中,蘊集在冷卻殼下的大量氣體沿冷縮的張裂隙析出(出溶)或爆發,造成虛脫空間,致使冷卻殼或頂板圍巖失去支撐,向下塌陷,旁側巖石發生平行板狀陷落,形成角礫,並在角礫巖體之上產生一組拱形或錐形張裂隙與剝離裂隙群。巖體緩慢冷卻或氣液逐漸析出,空洞就慢慢加大,拱形裂隙群也逐漸上移。由於空洞是逐漸形成的,因而裂隙的產生也具周期性,下沉的巖石反覆經受錯動,近巖體的巖石下沉周期次數多,裂隙化及角礫化程度也最高,所以就具有明顯的錯動和位移。隱蔽爆發角礫巖體和塌陷角礫巖體是本區某些大型鐵礦床的主要容礦構造,由於本區特定的地質條件,兩種角礫巖體常密切伴生,成因上也有一定聯繫,具一定規模的塌陷角礫巖的形成過程本身包含有「爆破」,而隱爆角礫巖形成過程中必有「塌陷」。因此,二者形成過程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其區別僅在於「爆發」程度。從目前的認識來看,膠結物及蝕變礦化產物中,揮發組分的含量、角礫巖體形態及角礫特徵是重要判別標誌。

(2)侵入角礫巖

這種角礫巖是巖漿機械侵入時,對圍巖衝擊致使圍巖破碎而產生的。它產於衝擊應力集中的部位——侵入前緣。其分布依附於巖體,並嚴格受接觸帶的控制。在巖體和圍巖物性差異大的地方比較發育。本區常見於巖體與石灰巖、砂巖、頁巖接觸帶上,往往呈透鏡狀、似層狀,在巖體凸出及凹入部位發育。角礫巖具有複雜成分,主要為巖體和各種圍巖角礫,並為閃長巖膠結。角礫巖常遭受礦化、碳酸鹽化、高嶺石化和矽化等。角礫大小混雜,並有輕度位移。

侵入角礫巖往往和巖體侵入前後的構造角礫巖複合,構成侵入一構造角礫巖。侵入構造角礫巖的膠結物可以是不同成礦階段的鐵礦,也包含晚期熱液蝕變產物。這種角礫巖體發生於構造應力集中的部位或巖體凸、凹部,其產狀和接觸帶一致,多呈透鏡狀。角礫巖體在淺部厚大,厚度一般為數十米,延深幾十至五百餘米,沿走向延伸幾十至幾百米。內帶的角礫巖部分和巖體自角礫化有關。在形成這種角礫巖的過程中隱爆因素也可能存在。

侵入——構造角礫巖發育於鳳凰山、前鐘山、和睦山等地,是鳳凰山式鐵礦的主要容礦構造。

(3)構造角礫巖

以斷層角礫巖為主要內容的構造角礫巖呈線狀分布,成分複雜,礦石類型常有對稱分帶現象,即礦體中心多為塊狀礦石,向兩側為角礫狀礦石,網脈狀礦石,直到網脈礦化帶。和睦山一龍山一帶,構造角礫巖比較發育,主要出現於近礦體上盤圍巖的破碎帶中,部分見於巖體中。如龍山291號鑽孔,孔深800米處,見2米厚的構造角礫巖發育於巖體中,角礫中長石呈碎裂狀,局部呈糜稜狀,其上另一個破碎帶中,礦化顯著,鐵礦中夾雜閃長巖角礫。

相關焦點

  • 隱蔽爆發角礫巖體的介紹
    四山角研巖體是複合成因的,該角礫巖體位於凹山巖瘤頂緣,直徑為270到330米,深度約100米的囊狀體,角礫由蝕變的輝長閃長玢巖構成,為磁鐵礦及磷灰石、陽起石(由透輝石變成)和綠簾石等膠結,角礫大小不等,礫徑幾釐米至幾米,無分選性,彼此間有明顯位移,偉晶狀礦石和晶洞構造發育,表明磁鐵礦是在張開空間而上部封閉條件下的高溫氣液中形成的。
  • 角礫巖(礫巖)的辨識及其找礦意義
    我們在地質研究與礦產勘查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角礫巖和礫巖。這些角礫巖和礫巖具有不同的的形成方式,其地質意義與找礦意義各不相同。  因此,準確地辨別出不同成因的角礫巖(礫巖)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地學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角礫巖(礫巖):由粒徑>0.02cm的圓狀、次圓狀、稜角狀巖石碎屑(礫石)經膠結而成。
  • 巖石篇—沉積巖—角礫巖
    按形成原因可分為巖溶角礫巖、火山角礫巖、山麓堆積角礫巖、冰川角礫巖、斷層角礫巖(亦稱構造角礫巖)、成巖角礫巖以及隕石撞擊角礫巖等。研究角礫巖可幫助恢復古地理環境,推斷構造變動,有些礦產與角礫巖有關。角礫巖能很好反映母巖成分和性質,它與母巖關係較礫巖更為密切。按成因,角礫巖可分為殘積的、層間的、泥石流的、崩塌的、成巖的、構造的和火山的。
  • 月殼中的角礫巖
    在月殼高地巖石中,有一類很特殊的巖石,那就是角礫巖。言之「特殊」,是因為這類巖石是由撞擊作用所形成。
  • 斷層角礫巖與沉積底礫巖的區別及其識別標誌
    底礫巖的特點:分布面積不大但較穩定,礫石磨圓度高、分選性好,成熟度高,粒度由下至上逐漸變細等,代表長期侵蝕間斷的產物,是判斷構造運動和區域不整合存在的重要標誌。這種礫巖的成分一般比較簡單,穩定性高的堅硬礫石較多,磨圓度高,分選性好;雜基含量少,主要是砂質—粉砂質成分,這表示它們經歷了長距離的搬運。
  • ——細看如何辨別碳酸鹽巖古巖溶角礫巖和假角礫巖
    「角礫」的形態:斑狀碳酸鹽巖中的假角礫通常很不規則,發育如火焰狀、鋸齒狀和高度港灣狀的外邊緣;而巖溶角礫通常表現由凹凸狀、大致等軸的或略微伸長的形態。「角礫」的邊界:巖溶角礫巖的角礫與基質或角礫與角礫之間的邊界截然;而斑狀碳酸鹽巖中的假角礫與假基質之間通常表現出漸變的或模糊不清的邊界。
  • 原生裂隙構造是什麼?
    原生裂隙構造是什麼?礦床構造主要是指控制礦化及礦體分布的構造。本區控制礦化及礦體分布的構造(以下簡稱控礦構造)多數是複合成因的,往往是在原生構造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控礦構造中大量發育的各種角礫巖,不僅是找礦的重要標誌,而且還是探索礦床成因的重要現象。下面就以巖體原生構造為主要內容,介紹與次火山巖體有關的的構造。(1)邊緣冷縮裂隙帶產於巖體的接觸帶內側,由密集的層節理帶組成,並伴有斜節理。
  • 河北遷西發現迄今國內最大的角礫巖礦床
    遷西角礫巖礦的發現以及石材項目的啟動,將成為遷西縣繼鐵礦開發後又一個新的產業和經濟增長點,對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尤其對拉動遷西縣南部地區經濟增長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項目建成後,遷西縣將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角礫巖石材生產基地,進一步推動遷西縣科學發展示範縣建設進程。
  • 角礫巖月球隕石
    (月兒彎彎,角礫巖月球隕石,4500克,極品)
  • 石頭|常見的石頭之——礫巖Conglomerate
    圖片來源:國家巖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臺礫巖Conglomerate是一種沉積巖,由從母巖上破碎下來的,顆粒直徑大於
  • 礫巖的描述詳解
    (一)礫巖觀察和描述的一般程序1.礫巖的顏色:按教材中所介紹的方法來觀察和描述。2.礫巖的結構:(1)礫石的結構,(2)填隙物的結構,(3) 膠結類型和支撐關係。注意,有的人將礫石含量>30%的巖石稱為礫巖。②觀察礫石的圓度,若圓度及次圓狀礫石含量>50%的巖石稱為礫巖;若稜角狀及次稜角狀礫石含量>50%的巖石稱為角礫巖。③觀察礫石的球度、形狀及表面特徵,可參見實驗二。
  • 分辨「衝擊熔融」角礫巖隕石最直觀的方式
    角礫巖也可稱為碎屑巖,它是由許多從不同母巖上破碎下來的巖石碎粒,即直徑大於2毫米的碎屑,在經過自然搬運、沉積、壓實、膠結後形成的巖石。在行星早期受到其它行星撞擊後,行星上的巖石會被撞毀變成一堆碎石,最後經過沉積、壓實、膠結形成角礫巖石,而這種方式形成的角礫巖被稱為表土角礫巖。表土角礫巖大多存在於較大的行星如月球或火星。
  • 揭秘月背不明膠狀物質身份:或為撞擊形成的角礫巖
    「玉兔二號」揭示月背不明膠狀物質可能身份:撞擊形成的角礫巖中新社北京6月19日電 (郭超凱 宋星光)記者19日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獲悉,此前「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撞擊坑中發現的不明膠狀物質,其身份可能為撞擊形成的角礫巖
  • 「玉兔二號」揭示月背不明膠狀物質可能身份:撞擊形成的角礫巖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玉兔二號」揭示月背不明膠狀物質可能身份:撞擊形成的角礫巖中新社北京6月19日電 (郭超凱 宋星光)記者19日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獲悉,此前「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撞擊坑中發現的不明膠狀物質,其身份可能為撞擊形成的角礫巖。
  • 張國偉院士作序推薦,大比例尺構造巖相學填圖技術與找礦預測
    多年來,以方維萱研究員為首的技術團隊,以金屬礦產勘查和找礦預測中關鍵共性技術難題為導向,面向礦產資源和礦山可持續發展主戰場,以大比例尺構造巖相學填圖理論創新和新技術系列研發為核心,在金屬成礦盆地、沉積盆地與造山帶耦合轉換過程、熱液角礫巖構造系統、巖漿侵入構造系統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 一塊月壤衝擊熔融角礫巖
    由上可見,除了它像砂巖外、它曾穿越大氣的隕石特徵是明顯的。但它是砂巖嗎?圖17,結合以上多圖,我隱約看到了由左至右的衝擊、熔融、膠結、壓實方向......這就表明它是由月球土壤(月面厚達幾米),經巨隕石的衝擊、熔融、膠結、壓實而形成。
  • 角礫巖月球隕石切片賞析
    角礫巖也可稱為碎屑巖,它是由許多從不同母巖上破碎下來的巖石碎粒,即直徑大於2毫米的碎屑,在經過自然搬運
  • 戰雙帕彌什構造體是什麼 構造體介紹
    戰雙帕彌什是一款3D的動作類手遊,遊戲目前只是經歷過了一測,但已經有很多的玩家注意到了這款遊戲,那麼在這款遊戲中構造體是什麼?小編就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哦。 構造體這個名字聽上去好像很邪乎,像是什麼武器裝備升級使用的材料似得,但其實這是遊戲中角色的一種統稱,就像崩壞3中的女武神,明日方舟中的幹員,少女前線中的人形一樣
  • 康永老師和他收藏的角礫巖火星隕石
    > 今日隕石頭條康永老師和他收藏的角礫巖火星隕石
  • 沉積巖基本概念{定義、結構、構造、類型}
    沉積巖是在地表及地表下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種地質體,它是在常溫常壓下由風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種火山作用形成的物質經過改造而形成的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