礫巖的描述詳解

2021-01-20 鑽探人生 國金

(一)礫巖觀察和描述的一般程序

1.礫巖的顏色:按教材中所介紹的方法來觀察和描述。

2.礫巖的結構:(1)礫石的結構,(2)填隙物的結構,(3) 膠結類型和支撐關係。

      3.礫巖的成分:(1)礫石的成分及含量,(2) 雜基的成分及含量,(3)膠結物的成分及含量。



  (二)礫巖標本的描述內容和方法

1.礫巖的顏色

       礫巖的顏色反映其組成成分和形成環境,因此應認真描述新鮮面的原生色,有意義的次生色也應描述。巖石的顏色往往不是單一的顏色。描述時主要顏色放後、次要顏色放前,如紫紅色、灰白色、灰綠色等。注意,礫巖的顏色往往反映母巖的顏色,基質的顏色與沉積環境密切相關。這一點應與其它巖石的顏色加以區別。

2.礫巖的結構

(1)礫石的結構

即礫石的粒度、圓度、球度、形狀及表面特徵。

目估各粒級礫石佔礫石總量的百分含量(將礫石總含量視為100),按粒度分類命名原則進行結構命名並確定分選性。注意,有的人將礫石含量>30%的巖石稱為礫巖。

觀察礫石的圓度,若圓度及次圓狀礫石含量>50%的巖石稱為礫巖;若稜角狀及次稜角狀礫石含量>50%的巖石稱為角礫巖。

觀察礫石的球度、形狀及表面特徵,可參見實驗二。

(2)填隙物的結構:即雜基及膠結物的結構

礫巖中的雜基相對較粗,除粘土外可以包括粉砂甚至砂級顆粒,膠結物是化學成因物質,其結構常見有非晶質及隱晶質結構(肉眼不能分辨晶粒),顯晶粒狀結構(肉眼能分辨晶粒)等。在觀察時,要認真估計雜基及膠結物的百分含量。

   (3)觀察和描述膠結類型及支撐關係

   首先觀察碎屑顆粒是否彼此接觸,確定是雜基支撐還是顆粒支撐。如果是顆粒支撐則觀察孔隙中是否均有膠結物或雜基,如顆粒間孔隙均被充填則為孔隙膠結,如孔隙未被充填或部分充填者則為接觸膠結或孔隙-接觸膠結。

3.礫巖的成分

(1)觀察和描述礫石的成分

   ①觀察並統計巖屑的成分及含量。巖屑在礫巖中含量最高。各種巖石都可能呈巖屑出現,但以細晶或隱晶巖石的碎屑為主。常見的巖屑類型如下:

巖漿巖巖屑多為火山巖如玄武巖、安山巖、流紋巖等,部分微細的脈巖如細晶巖、輝綠巖等,少見粗粒的侵入巖如花崗巖等。

變質巖巖屑:多為淺變質巖如板巖、千枚巖、變質石英巖等,少見片麻巖等。

   沉積巖巖屑:多為泥巖、頁巖、燧石等,少見微晶灰巖、粉砂巖等,個別有砂巖。

   觀察並統計主要礦物碎屑的成分及含量。礦物碎屑在礫巖中尤其是較粗的礫巖中含量相對較少,而在砂巖中含量相對較多。常見的礦物碎屑有石英、長石、雲母、重礦物等。

觀察和描述礫石成分及含量,主要是為了對礫巖或角礫巖進行成分分類命名。

礫巖或角礫巖按碎屑成分的單一和複雜程度分為單成分礫巖(角礫巖)和復成分礫巖(角礫巖)。

(2)觀察和描述填隙物成分及含量

①觀察和描述雜基的成分及含量

雜基包括機械成因的粘土以及粉砂和砂級顆粒。

②觀察和描述膠結物的成分及含量

膠結物常見種類有鈣質、鐵質、矽質等,手標本鑑定特徵如下:

矽質:灰白色或乳白色,緻密而堅硬,遇鹽酸不起泡。

鈣質:灰白色或乳白色,硬度小,結晶粗大的可見解理面,滴冷稀鹽酸起泡劇烈為方解石,如滴酸不起泡或熱酸起泡者則為白雲石,常可見連生結構和粒狀結構。

鐵質:紫紅色、紅色、褐色,緻密堅硬,如果已風化為褐鐵礦則不堅硬。

磷質:灰色或灰黑色,緻密堅硬,比重大,準確鑑定需磨薄片或做點磷試驗。

4.礫巖的沉積構造特徵

觀察和描述能見到的層理類型、層面構造、衝刷-充填構造和礫石的排列性質以及排列方向等。

   5.礫巖的成巖後生變化

注意觀察是否有交代溶蝕現象,重結晶程度,細脈成分及穿切關係和新生礦物等。

   6.礫巖命名原則

顏色+膠結物+礫石成分+粒級

如:灰黃色粘土質石英質細礫巖

相關焦點

  • 礫巖
    底礫巖位於某個地層組合底部的侵蝕面上,代表長期沉積間斷以後,一個新的沉積時期開始的產物,故在不整合面或假整合面上時有所見。在野外如何識別底礫巖?可以根據以下的特點予以判斷:礫巖判斷:①位於侵蝕面上,其礫石成分具有其下伏各巖層所成的礫石。②礫石的成分比較簡單,常見的以石英質的礫石最多。③礫石的磨圓度良好,分選也好。④分布的範圍不大,但分布的層位相當穩定。
  • 角礫巖(礫巖)的辨識及其找礦意義
    我們在地質研究與礦產勘查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角礫巖和礫巖。這些角礫巖和礫巖具有不同的的形成方式,其地質意義與找礦意義各不相同。  因此,準確地辨別出不同成因的角礫巖(礫巖)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地學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角礫巖(礫巖):由粒徑>0.02cm的圓狀、次圓狀、稜角狀巖石碎屑(礫石)經膠結而成。
  • 斷層角礫巖與沉積底礫巖的區別及其識別標誌
    層間礫巖:因位於連續沉積的地層內部而得名,其上下無沉積間斷,膠結物與礫石巖性常常相同。通常是當地巖石邊衝刷、邊沉積形成的。也可以在成巖階段,由於膠體脫水,體積收縮,巖石碎裂成角礫,再被膠結,則可產生成巖角礫巖(礫巖)。在動蕩不安的沉積環境或同生斷層中,可形成同生角礫巖,角礫與膠結物的成分相同。
  • 月殼中的角礫巖
    在月殼高地巖石中,有一類很特殊的巖石,那就是角礫巖。言之「特殊」,是因為這類巖石是由撞擊作用所形成。
  • 巖石科普(一)——礫巖
    這種巖石叫做礫巖,屬於粗碎屑巖的一種。碎屑巖是沉積巖中的兩大主要種類之一。礫巖在巖石分類中的位置:碎屑巖顧名思義就是由巖石的碎屑堆積在一起,然後形成的巖石。碎屑巖的結構很簡單,由碎屑物和填充在碎屑物之間的填隙物組成。
  • 巖石篇—沉積巖—角礫巖
    按形成原因可分為巖溶角礫巖、火山角礫巖、山麓堆積角礫巖、冰川角礫巖、斷層角礫巖(亦稱構造角礫巖)、成巖角礫巖以及隕石撞擊角礫巖等。研究角礫巖可幫助恢復古地理環境,推斷構造變動,有些礦產與角礫巖有關。角礫巖能很好反映母巖成分和性質,它與母巖關係較礫巖更為密切。按成因,角礫巖可分為殘積的、層間的、泥石流的、崩塌的、成巖的、構造的和火山的。
  • ——細看如何辨別碳酸鹽巖古巖溶角礫巖和假角礫巖
    作者的研究主要基於巖心觀察和薄片鑑定,精細區分了哪些是巖溶角礫巖,哪些屬於未受表生巖溶改造的斑狀結構的假角礫巖。並指出前人大多將斑狀的假角礫巖錯誤地作為古巖溶的直接證據,作者的研究認識與前人形成的普遍認識「哈拉哈塘地區廣泛發育古巖溶作用,古巖溶是儲層發育的關鍵因素」相反。
  • 角礫巖體由什麼構造的?
    角礫巖體由什麼構造的?(1)塌陷角礫巖體塌陷角礫巖體是本區若干大型富礦的控礦構造因素之一。根據上述特徵可初步認為該角礫巖體的形成可能存在由於巖漿上衝應力和冷卻收縮時引起的塌陷所造成的因素。姑山含礦角礫巖體地質特徵複雜,其成因爭論較大,目前一致認為是複合成因的。該消礫巖體呈鍾狀,水平切面呈半環形,賦存於輝長閃長巖巖株頂部的接觸帶及其附近,具面型分布特點,形成一個與巖體輪廓大致吻合的鐘狀角礫巖圈。
  • 石頭|常見的石頭之——礫巖Conglomerate
    礫巖也可能是一種碎屑巖。其膠結物中常含有礦物,礫巖可以做為建築材料、科研、或觀賞。礫巖比較粗糙,可以見到明顯的礫石,如果膠結成巖石的礫石具有稜角,則稱為角礫巖。灰巖角礫巖產地:中國湖南。灰紅色,中細礫結構,塊狀構造,主要成分:(石英巖、燧石巖、灰巖)礫石,鈣質膠結。
  • 隱蔽爆發角礫巖體的介紹
    礦化或非礦化角礫巖往往集中發育於輝長閃長玢巖小巖體的頂緣或巖體和圍巖接觸帶附近,如凹山等地,含礦氣液充填交代(以充填為主)巖體頂部角礫間的空隙,形成大——中型富礦。鳳凰山式鐵礦的含礦部位主要是在接觸帶上的侵入——構造角礫巖帶中,部分礦體產於外帶斷層角礫巖和層間裂隙中,產於內帶的礦體是和巖體自角礫巖化或交代圍巖捕虜體有關。
  • 經典的月球斜長角礫巖隕石
    角礫巖是地球和月球上常見的碎屑巖石,是由各種礦物顆粒經擠壓膠結組合而成的巖石。 日本是全球最早在南極尋找隕石的國家,其隕石數量在全球一直名列前茅,這與南極洲隕石發現息息相關。今天要介紹的隕石是1999年日本在南極洲發現的一塊月球斜長角礫巖隕石。
  • 高光譜成像技術對礫巖巖石的分析處理
    優勢在於採集到的圖像信息量豐富,識別度較高和數據描述模型多。由於物體的反射光譜具有「指紋」效應,不同物不同譜,同物一定同譜的原理來分辨不同的物質信息。物體的光譜特性與其內在的理化學特性緊密相關,由於物質成分和結構的差異就造成物質內部對不同波長光子的選擇性吸收和發射。完整而連續的光譜曲線可以更好地反映不同物質間這種內在的圍觀差異,這也正是成像光譜技術實現地物精細探測的物理基礎。
  • 角礫巖月球隕石
    (月兒彎彎,角礫巖月球隕石,4500克,極品)
  • 沉積巖巖石野外描述舉例
    (一)礫巖淺灰色、其中礫石佔70%,膠結物佔30%,礫石大小很不均勻,粒徑在2-20者居多,一般在5-10mm(佔40%),分選性不好,礫石圓度屬次圓或圓級,多呈長橢圓性。整體描述:礫巖呈灰色,鈣質膠結的矽質巖,白雲巖、石灰巖質粗礫石礫巖。巖石屬圓礫狀結構,膠狀緻密,塊狀構造,局部地方可見不明顯的定向排列。
  • 在新疆礫巖中 再挖一個「克拉瑪依」油田
    >   在新疆瑪湖的礫巖中,再挖一個克拉瑪依油田正在逐步成為現實,但它的到來並非那麼容易。   在砂巖中找油技術比較成熟,但凹陷區礫巖規模勘探在世界範圍內缺乏地質理論指導與配套技術支撐,迄今國內外尚無其勘探成功的先例。經過10年持續攻關,中石油新疆油田創建了凹陷礫巖勘探理論技術體系,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成熟—高熟雙峰式高效生油規律等,並依靠該理論和技術體系,在瑪湖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礫巖油田。
  • 新疆瑪湖地區發現十億噸級礫巖油田
    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30日電(記者顧煜)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30日宣布,經過十餘年勘探攻關,準噶爾盆地瑪湖地區發現十億噸級礫巖油田。    中國石油集團專家唐勇介紹,瑪湖地區目前已發現三級石油地質儲量12.4億噸,其中探明儲量5.2億噸。
  • 【重磅】在新疆礫巖中 再挖一個「克拉瑪依」油田
    在砂巖中找油技術比較成熟,但凹陷區礫巖規模勘探在世界範圍內缺乏地質理論指導與配套技術支撐,迄今國內外尚無其勘探成功的先例。經過10年持續攻關,中石油新疆油田創建了凹陷礫巖勘探理論技術體系,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成熟—高熟雙峰式高效生油規律等,並依靠該理論和技術體系,在瑪湖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礫巖油田。
  • 河北遷西發現迄今國內最大的角礫巖礦床
    遷西角礫巖礦的發現以及石材項目的啟動,將成為遷西縣繼鐵礦開發後又一個新的產業和經濟增長點,對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尤其對拉動遷西縣南部地區經濟增長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項目建成後,遷西縣將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角礫巖石材生產基地,進一步推動遷西縣科學發展示範縣建設進程。
  • 分辨「衝擊熔融」角礫巖隕石最直觀的方式
    角礫巖也可稱為碎屑巖,它是由許多從不同母巖上破碎下來的巖石碎粒,即直徑大於2毫米的碎屑,在經過自然搬運、沉積、壓實、膠結後形成的巖石。在行星早期受到其它行星撞擊後,行星上的巖石會被撞毀變成一堆碎石,最後經過沉積、壓實、膠結形成角礫巖石,而這種方式形成的角礫巖被稱為表土角礫巖。表土角礫巖大多存在於較大的行星如月球或火星。
  • 新疆瑪湖發現世界最大礫巖油田
    據國資委網站8日消息,經過10餘年努力,日前,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在準噶爾盆地瑪湖凹陷中心區發現了10億噸級瑪湖礫巖大油區,為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礫巖油田。瑪湖大油田的原油含有稀缺的環烷基組分,是煉製國內獨有的航空大功率煤油、超低溫潤滑油等高端石化產品不可替代的主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