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總動員」,服務機器人走進尋常百姓家

2020-11-23 騰訊網

送外賣、水下救援、康復訓練,機器人迅速進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9月4日晚,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開幕。作為本屆服貿會8個專題展區之一,服務機器人專題展區成為關注焦點,有哪些黑科技值得一看,對我們未來工作和生活場景有哪些幫助,瀟湘晨報記者提前進行了探訪。

「湖南造」機器人亮相服貿會

「家裡老人搬不動,機器人可乘坐電梯,幫忙搬到家,解決小區最後一公裡配送。」走進服務機器人展區,來自長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系列機器人產品十分搶眼。該公司營運長李睿介紹,公司深耕無人駕駛多年,此次重磅推出「行深無人車家族」。

其中,作為「行深無人車家族」目前最小巧精緻的成員,「布衣」系列微型機器人定位為生活服務助手,針對社區場景進行了優化,具有室內外無界通行能力,可以上下電梯,打通社區最後一公裡配送服務等難題,幫助老人搬運物品。「絕地」系列配送機器人主要用於末端物流場景,1立方米標準貨箱可針對多種場景進行定製。此外,就是用於廠區物料無人車「奔霄」,能夠與AGV、無人叉車、自動載臺實現無縫對接實現無人化裝卸,極大提高廠區物流效率,同時配套運營管理軟體,實現了廠區內5G環境下「跨區域」柔性運輸服務。

今年疫情期間,該公司機器人就服務多家園區企業服務。復工復產的員工數不少,對於安全用餐的需求甚是緊迫。李睿介紹,公司針對「無接觸配送送餐」這一新業務訴求,開發了新的人機互動方式,用戶只需要掃描車身的二維碼,然後在自己的手機上輸入驗證碼,櫃門自動打開,即可取走對應餐食,同時,將原本用於快遞配送的30個格口的大貨箱改造為適合集中送餐的大格口柜子,並安裝了紫外線消毒設備,調整了供電和通信接口,貨箱內配備保溫箱,保證員工在「倒春寒」的天氣中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從緊急抽調人手、到確定軟硬體改造方案、連夜改造測試,22小時內推出無人車送餐的新模式。並於2月11日中午12點,完成了首批50份餐食的無人配送,每車每趟最多可配送200份餐食。

同樣,還有一批來自湖南常德產的機器人,通過搭載不同功能箱體可實現包括快遞、外賣配送、 垃圾轉運、安全巡檢、消毒等多種功能,適應不同場景的不同需求。坎德拉(深圳)科技創新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在擁有深圳和常德生產基地,目前公司L4 級別無人駕駛車輛,前後配置視覺、雷射、紅外等多種傳感設備,能夠自動感知周邊環 境,自主進行決策,對行人、車輛、路邊雜物等障礙物進行主動避讓、繞開,實現自動駕駛。 同時,陽光無人車具備自動卸裝櫃、實時避障、雲端地圖建模、多車智能調度等特點,前置大屏具 有人機互動和廣告展示的功能。可以用於室內及半封閉室外場景,服務範圍為最後一百米,可為寫字樓、住宅、酒店、醫 院提供配送和搬運服務。

針對今年疫情,公司還開發了陽光無人防疫車和燭光消毒機器人,通過多噴頭設計,噴灑範圍廣,可滿足複雜場景下的消毒需求。燭光機器人搭載坎德拉自主研發的消毒箱,機器人通過無人駕 駛與自動充電,可在無人幹預情況下,對醫院、物業內需要消毒的場所進行 7*24 小時全覆 蓋消毒,一次可替代 4 個專業消毒人員工作,全自動執行任務,有效避免消毒溶液侵害人體。

中國電子學會相關負責人李光表示,本次展出中的亮點之一就是服務機器人,中國機器人發展時間不長,但在技術和落地應用上取得了突破性發展,在疫情防護期間,機器人配送迅速崛起,實現多場景應用,出現爆發式增長,未來機器人將更多參與到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更好地服務人類。此外,無人配送機器人還可以應用在垃圾分類、垃圾清運、新零售和外賣配送等領域。

水下機器人可協助援救打撈

一個騰躍鑽過呼啦圈,原地起跳頂飛皮球,還能夠翻跟頭,在大塊磚石路面上快速奔跑也穩穩噹噹。在機器人表演區,來自杭州雲深處科技有限公司的四足機器人正在進行表演。

記者現場看到,這些四足機器人的外形為狗,分為不同顏色。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機器狗的名字叫「絕影」,具有跑跳、上下臺階、摔倒爬起等運動能力和優秀的環境適應能力,可以很好地匹配人類生活場景的使用需求。 目前,「絕影」系列共分為三款具體型號:「絕影」、「絕影Pro」、「絕影Mini」。三款機器人均可配置用於環境感知的雷射雷達和深度相機,具備高強度四肢和高扭矩關節,但應用場景有所區分。目前主要應用於科研、展示、工業場景。比如將機器人應用於電力巡檢。

相比四足「絕影」的靈敏,上海交通科技大學帶來的六足機器人更顯穩重。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六足機器人主要用於複雜環境下的靈巧作業任務,如開門,擰閥門,力覺裝配等;也可應用於高校作為科研平臺,開發智能控制算法,自主導航等。還可用於災害現場偵查、危化品探測、滅火、搬運、救援等多種作業,有效減少災害事故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還可以作為日常巡邏、安檢機器人。除了地上機器人,水下機器人也成為戰區一大亮點。一款鯊魚外形的、全球最大的自助巡遊仿生機器魚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據相關責任人介紹,該機器人主要用於水文監測、水下搜尋、水下巡遊、海底測繪、水下拍攝、水下追蹤等領域。

同時,博雅工道(北京)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水下機器人(智能纜控無人潛航器)通過攝像頭的實時監測以及聲吶掃描,可以成功確認水下目標物的具體位置。聲吶可以掃描前方300米以內的水域。

據公司CEO熊明磊介紹,去年11月,這款機器人還在陝西水庫配合打撈船完成3名落水人員的打撈工作。蛙人可以下潛50米,而機器人可到達水深300米的水域,基本覆蓋了近海和內湖湖泊。就在今年6月,水下機器人剛剛參加了北京消防救援總隊的防汛抗洪應急演練。

機器人可幾秒完成眼科手術

「我要開始作畫了,請耐心等待」。在2020年服貿會機器人專題展區,頭戴小禮帽、頗有藝術家氣質的畫像機器人「賽大千」眨著大眼睛,揮動右臂開始畫畫。兩分鐘,一張「素描畫」就完成了。

據深圳市智慧機器人研究院產業化基地研發運營人員陳興介紹,這款智能畫像機器人右臂肘部、腕部、肩部各有活動環節,它可以在一秒提取觀眾的面部特徵,轉化成數字矩陣,控制機械臂完成一幅抽象畫。「兩分鐘就可以完成一張,它不知疲倦。」

機器人不僅能夠從事一些簡單、重複的工作,還可做更精細的工作。在「智慧健康」展區,眼科手術機器人等多款醫療機器人將悉數登場。

老年性眼底黃斑病變手術時間通常為半小時,而OR眼科手術機器人能將手術時間降低到幾秒,大大降低病人的痛苦感,減輕醫務人員的壓力。

一隻毛熊熊的大熊正躺在下肢康復訓練機器人床上做康復訓練。參展商吳佳桐表示,下肢康復訓練機器人主要針對脊髓損傷、帕金森病以及骨折術後等下肢運動功能障礙患者而設計,並且可以結合多傳感器和力反饋等技術,提供個性化、多模式的步態訓練方案,提高治療效率,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的康復運動療法。

除了康復訓練機器人外,還有外骨骼康復機器人,機器人康復床、輪椅等。2020年服貿會機器人展區負責人、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梁靚介紹,「康復訓練機器人在日本非常受歡迎,有很多中國患者都會前往日本做康復訓練,但現在中國也有了自己的產品。以往在日本要做四五個周期的治療,一個療程長達數月,但現在可以在國內進行復健了。」

瀟湘記者陳張書 攝影記者楊旭 北京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機器人的未來?——「飛入尋常百姓家」
    機器人研究所(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s Robotics Institute)近年正在研究一個機器人視覺系統,採用此系統的機器人能夠通過計算機視覺主動探索身邊的物件。研究人員已經在機器人管家HERB上測試了他們的新軟體,卡內基梅隆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教授Siddhartha Srinivasa說道,「機器人可能擁有著超乎人類想像的運動能力,很多時候,我們被自我擬人化的想像所禁錮(Sometimes, we're blinded by our own anthropomorphism)」。
  • 《機器人總動員》:老少皆宜的動畫片
    影片《機器人總動員》是2008年一部由安德魯·斯坦頓編導科幻動畫電影。這部電影有著動畫片簡單流暢也有著令觀眾可以挖掘的思想內核。在未來,人類不斷發展的同時垃圾的過剩和環境的惡化導致地球不再是宜居星球,人類不得不前往太空才能繼續生存下去,而走之前留下了一款叫瓦力的機器人來清理地球的垃圾,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重回地球家園。這些機器人他們日復一日的工作,最終在惡劣環境只留下了一個不斷自我修復的機器人並逐漸擁有了自己的意識,有了自己小習慣和小憧憬而且嚮往愛情。
  • 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 機器魚能在水裡浮潛遊動
    [摘要]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特意設立了「智慧生活館」,圍繞「科技引領未來」主題,以智能家居為主要硬體設備,配以各類服務機器人,模擬家庭生活環境。在很多科幻電影中,智慧機器人在未來世界裡走入了尋常百姓家,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 《機器人總動員》:身處這個社會,你永遠遇不到瓦力一樣的男孩
    在無數次刷了《機器人總動員》之後,我悲觀地發現,像機器人瓦力這樣的男孩子,是我們永遠也遇不到的。《機器人總動員》劇照在地球已經不適合居住的很多年後,人類都已經通過宇宙飛船離開了這個生活了多年的家園,只留下一些清掃機器人,默默地整理著一片狼藉的地球,並等待著人類的回歸。
  • 齊齊哈爾:百姓宣講志願同行 讓政策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理論宣講是連接理論與實踐、政策與群眾的橋梁,是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的關鍵環節。自開展「百姓宣講 志願同行」理論宣講主題活動以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委宣傳部突出圍繞理論政策的重點、社會生活熱點和群眾關注焦點,充分發揮鶴城志願者在理論宣講中的主力軍作用,不斷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築牢理論宣講志願服務平臺。
  • 全球首款家用智能膳養機器人發布,康力優藍引領機器人進家新方向
    10月31日,主題為"AI食代 智未來"的2020服務機器人產業峰會暨康力優藍新品發布會隆重舉行。本次發布會除了正式推出家用功能型智能服務機器人愛樂優膳養大師(U08),康力優藍還與AI烹飪和智慧康養領域的多家生態合作夥伴探討服務機器人產業未來並進行了戰略籤約。
  • 解讀「機器人管家」智慧酒店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
    、智慧健康養老、智慧酒店、房地產智慧社區、特色文旅小鎮、家庭陪伴娛樂在內的六個行業應用領域的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這也讓RobotZero成為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最豐富、應用機器人品類最多、落地速度最快的服務機器人公司。
  • 《機器人總動員》,機器人愛情表象下對人類生命意義的叩問和哲思
    2008年,皮克斯公司出品了一部動畫長片《機器人總動員》,當年以625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擊敗了充滿濃鬱東方韻味的動畫《功夫熊貓》,獲得第8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影片運用全球領先的CG技術深入探討了一個機器人的「宇宙愛情之旅」,高度擬人化的敘述手法讓觀眾在享受視聽盛宴時感受到了來自心底的暖流,然而這僅僅是一個關於瓦力和伊芙的「愛情故事」嗎?恐怕遠遠不是。
  • 智慧機器人將走進家庭 15年內將有機器人保姆
    記者 饒強攝    昨天,在國家會議中心展廳舉行的國家高新區20年成就展上,兩個不到1.7米的機器人揮拍打起桌球,數十回合沒有失誤,身邊一個身材稍高,長著標準人臉模樣的機器人,微笑著與圍觀的觀眾打招呼,聊比賽……據這些機器人研發團隊負責人、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黃強預計,15年內,這些能陪人健身、聊天,甚至能洗衣做飯的智慧機器人將走進家庭,給市民當保姆。
  • 小胖機器人多少錢一個_小胖智慧機器人價格
    2016年,北京海澱區黑泉路某大廈內,進化者機器人小胖,接受了一場 「人與機器人相遇」的挑戰。這場體驗,讓站在風口的中國服務型機器人創新企業,浮出水面、亮相於全球產業專家、學者、輿論領袖前,引爆了全球對中國服務型機器人產業的關注。 小胖智慧機器人價格 小胖機器人是北京進化者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研發的最新智慧機器人。它是孩子的忠實玩伴,專業的家庭教師,一位機器人管家。
  • FLIR ONE Pro LT——真正讓紅外熱像儀走入尋常百姓家
    在網際網路、智能製造加速發展的背景下,紅外熱成像技術發展逐漸加快,除了滿足現代化工業生產、城市建設等的相關需求外,也逐漸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了使紅外熱像儀產品更好地服務於大眾,更便捷地應用於工作和生活中,全球紅外熱像領域的領導者菲力爾專為個人用戶研發了FLIR ONE Pro系列手機熱成像產品,只要將其插在智慧型手機上,手機便可以變身為紅外熱像儀,改變了一直以來紅外熱像儀價格居高和應用限制,讓紅外熱像儀真正地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
  • 擎朗送餐機器人落地河北知名品牌「又一家」創新服務體驗
    這不是服務員在說話,而是送餐機器人的聲音。歲末年初,固安又一家生態園的送餐機器人吸引了就餐人員的目光。人們看見,廚房員工只要將菜品放置於機器人上並輸入餐桌號,機器人就能將菜品送給食客。據悉,「又一家」是廊坊市第一家引進送餐機器人的餐飲商家。又一家生態園總經理張俊堂說:「面對大數據、人工智慧、5G時代,我們要積極介入,要為大家提供高品質的服務!」
  • 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誰來服務機器...
    在昨天舉行的國際機器人檢測認證與長三角產業創新大會上,200多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和企業家達成共識:作為機器人產業的一個細分領域,服務機器人將成為爭奪新興產業主導地位的重要戰場。  產業「爆發」在即,誰來「引爆」,又如何「超車」,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 未來機器人數量或超手機 人均配三五個服務機器人
    任玉桐表示,在廣東省註冊的帶有「機器人」字樣的企業已經突破10000家,全行業目前的年產值超300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800億元。機器人應用廣泛,除了工業機器人,還有各類用於安保、醫療、家政等用途的服務機器人,任玉桐表示:「未來我們每個人都將配三五個機器人為自己提供服務,這將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做機器人要有點情懷廣州日報:目前廣東省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勢頭如何?
  • 10部和機器人有關的經典電影,你最喜歡哪一部機器人題材的電影
    這部電影叫《超能查派》 影片中主人公——人工智慧機器人「查派」是世界上第一個自我覺醒的機器人,他有著超乎尋常的天賦,是一個天才。故事便圍繞著查派與人類世界的互動和自我成長而展開。這部電影叫《人工智慧》 影片講述21世紀中期,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一個小機器人為了尋找養母,為了縮短機器人和人類差距而奮鬥的故事。這部電影叫《攻殼機動隊》 講述了在未來的日本,隨著通信網絡技術和人體電子機械化技術的突飛猛進,電腦犯罪越來越猖獗和複雜,針對這一局面,政府成立了特殊部隊公安九課打擊犯罪活動的故事。
  • 《機器人總動員》,瓦力與伊娃終於牽手成功,觀眾看得淚目
    動畫影片《機器人總動員》是2008年一部由安德魯·斯坦頓編導的科幻動畫電影。動畫講述了瓦力與伊娃之間唯美的愛情故事公元2700年,科技高速發展,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卻因人類過多產生垃圾,而逐漸被垃圾淹沒,地球不再是青山綠水,藍天白雲,放眼望去,一片灰黃,到處都是垃圾。
  • 機器人保姆或在幾年後走進家庭!
    機器人保姆或在幾年後走進家庭!這必然會形成連續的「機器人需求」:生產的勞動力短缺讓人們遐想到工業機器人,而養老的勞動力短缺則讓人想到家庭服務機器人機器人。  但就目前的科技水平來看,家庭服務機器人還遠未成熟。目前普及率最高的家庭服務機器人是掃地機器人,在美國、歐洲和我國,掃地機器人的普及率正不斷提升。其中,目前國內最火的是科沃斯機器人的產品。
  • 神奇的微納米機器人走進人體
    打開APP 神奇的微納米機器人走進人體 發表於 2019-03-20 15:38:08 福田敏男教授被稱為「微納機器人之父」,是北京理工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20年IEEE總主席,也是中國機器人峰會學術委員會專家,在第五屆中國機器人峰會上,他為我們帶來了「微納米機器人」專題演講,帶來了最前沿的科技理論和研究成果,送上了一場智慧交融的科技盛宴。 利用納米醫學機器人實現對人類重大疾病的精準診斷和治療是科學家們追逐的一個偉大的夢想。
  • 《機器人總動員》:瓦力和伊娃三次相遇代表人類想找生存的意義
    電影《機器人總動員》在2008年6月上映,豆瓣評分高達9.3分。影片在2009年第8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影片是由知名的動畫公司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和迪士尼電影工作室聯合出品,算是科幻電影中劃時代的作品。這部動畫片適合全年齡的觀眾觀看,有著深遠的意義,從另外一個側面解讀是人們過度使用科技,忽略了環境的變化,導致地球變成垃圾場。
  • 六足機器人、酒店服務機器人、智能配送機器人……工博會高校展...
    周到上海報導 能爬樓梯,可以360度轉圈的六足機器人;送快遞外賣的配送機器人;替服務員為住店客人運送行李的酒店服務機器人……今日(18日)記者在工博會高校展區探訪時發現,各式機器人齊亮相,大秀看家本領,引起眾多現場觀眾的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