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展 | 2/13-3/6 物種原始,衍物論.

2021-01-20 衍物

物種原始,衍物論。

YEN OBJECT衍物 X PPAPER SHOP

時間: 2/13-3/6,2018。

地點: 臺灣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6巷2號B1F,PPAPER SHOP。


"YEN OBJECT衍物"的創作概念是在探討藉由設計哲學衍伸出物件的可能性。經歷旅行過米蘭、巴黎、東京、紐約、上海的各大小展覽後,"YEN OBJECT衍物"回到臺灣辦第一個場個展。


藉由達爾文的"物種原始"敘事性,我們重新闡述一種哲學與物件間的衍化;造型不是種風格,更多的是在詮釋背後的哲學概念。

如果你對藝術與設計嚮往,歡迎你來現場看看我們的展覽。"物種原始 衍物論" 現場見!


|YEN OBJECT 衍物|

我們透過建築哲學思考邏輯融合獨到東方美學觀點,以物件為本深入探索及尋找形式的可能性,重新詮識100件物件的觀念藝術設計。使日常物件的創作不僅止在形式上的創新,更找出物件的構成意義及可能性。在創作的過程中從以符號與理論引用,到材料與工藝的研究,最後對思維與哲學的追尋,Yen Object衍物不斷為物件設計重新定義,並找尋創新的動力。

將觀念思維整合在形、意、念的設計與藝術之中,打破即有的疆界及框架,衍繹物件獨一無二的型態。


相關焦點

  • 衍物 | 《物種原始 · 衍物論》臺北個展
    在去年十二月接到PPAPER的來信時我們非常的驚喜和緊張,很少在臺灣曝光的我們,被受邀找上希望我們能在PPAPER SHOP的空間中展出衍物的過去所有的作品,因空間和作品的大小的原因,我們精選了18件代表作品辦了我們的第一次個展這次展覽的主題藉由達爾文的"物種原始"敘事性,我們重新闡述一種哲學與物件間的衍化;造型不是種風格更多的是在詮釋背後的哲學概念
  • 非洲原始叢林發現6個動物新物種(圖)
    科學家在非洲發現的青蛙新物種中國日報環球在線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國際野生生物資源保護學會(WCS)的科學家們稱,他們最近在非洲的原始叢林中新發現了6個動物新物種,其中包括一種蝙蝠、兩種地鼠、兩種青蛙和一種嚙齒類動物。
  • WS GALLERY|衍Evolvement——楊新收個展
    衍,水朝宗於海也。從水從行。——王筠《說文解字句讀》水流(循著河道)像諸侯朝見天子一樣奔向大海,由水、行會意。以淺切。楊新收1984年 山東州人2004--2008 西安美術學院2013---2017 中國藝術研究院展覽經歷WS GALLERY | 衍Evolvement
  • 什麼是有限衍存區間?
    奇點狀態,時間空間不存在,所以時空只是一個屬性,它不是物質的內質規定,它是物質內質存在度本性的遞衰帶出來的一個屬性;而你不管它的存在內質狀態,只談它的外在屬性,你當然太淺薄了,而我們這個學說是要討論物質內質的變化,怎樣帶出外在屬性的變量,所以我把這個有限衍存區間叫非時空的有限衍存區間
  • 海綿的年齡已有6.4億年!地球上最原始物種
  • 一周觀展|颱風之後,再讀雨果畫作、謝稚柳文獻與秦代簡牘
    物競天擇——紀念達爾文誕辰210周年暨《物種起源》出版160周年主題館藏文獻展展期:2019年8月1日—10月31日地點:上海圖書館2019年是英國偉大博物學家達爾文誕辰210周年,同時也是他的著作《物種起源》出版160周年。
  • 騰訊天衍實驗室鄭冶楓:AI抗疫的核心技術復盤
    在3月18號,騰訊發布2019年財報和2019年第4個季度財報上,專門有章節介紹抗疫期間的工作,列下來大概有6點,其中兩點是跟天衍實驗室密切相關。比如,騰訊的15億抗疫基金中,捐贈6臺CT掃描儀搭載新冠CT影像診斷算法,部署到武漢抗疫前線;給鍾南山院士團隊捐贈3000萬,用於新冠治療方法研究,建立聯合實驗室,天衍實驗室是騰訊內部專門負責對接的的技術團隊。
  • 雲南龍陵發現珍稀新物種高黎貢球蘭 原始森林跋涉2小時才能看到
    雲南龍陵發現新物種高黎貢球蘭。在生物多樣性方面,我國西南部的山林是出了名的鐘靈毓秀。近日,科學家在雲南的自然保護區中又發現了一種珍稀的新物種——高黎貢球蘭。>(截圖來源於央視新聞)在雲南省龍陵縣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調查時,國家林草局昆明勘察設計院專家組在原始森林深處發現了一種由許多花冠聚成一團的植物
  • 天衍實驗室推薦系統糾偏方法論文入選NeurIPS-2020
    借鑑信息理論構建模型 推薦系統糾偏方法呈現創新優勢騰訊天衍實驗室借鑑了資訊理論中的理論來構建模型。模型的原始輸入會先經過一個編碼器 (Encoder)得到表示 (Representation),隨後經過解碼器 (Decoder)將表示解碼成為最終的預測結果。此後,目標函數分為兩部分:輸入和表示之間的互信息,表示和輸入目標之間的互信息。
  • 騰訊天衍實驗室14篇論文獲MICCAI 2020收錄
    在此次入選MICCAI 2020的論文中,作為騰訊覓影幕後的算法技術供應團隊之一,騰訊天衍實驗室基於醫學影像臨床應用中的多種場景,對多種機器學習方法展開了創新性研究,有望加速AI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實踐進程。
  • 天衍實驗室「糾偏方法」論文入選NeurIPS-2020,幫助用戶躲避海量...
    借鑑信息理論構建模型 推薦系統糾偏方法呈現創新優勢騰訊天衍實驗室借鑑了資訊理論中的理論來構建模型。模型的原始輸入會先經過一個編碼器 (Encoder) 得到表示 (Representation),隨後經過解碼器 (Decoder) 將表示解碼成為最終的預測結果。
  • 騰訊天衍實驗室糾偏算法攻克難題
    模型的原始輸入會先經過一個編碼器 (Encoder) 得到表示 (Representation),隨後經過解碼器 (Decoder) 將表示解碼成為最終的預測結果。此後,目標函數分為兩部分:輸入和表示之間的互信息,表示和輸入目標之間的互信息。在優化這個目標函數時,騰訊天衍實驗室團隊採用了儘可能攜帶更多的目標信息和壓縮輸入信息的方法。
  • 生長在地球最原始的物種!
    1、紅唇蝙蝠魚,發現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上,它使用胸鰭在海底行走。  2、妖精鯊魚,被稱為海洋活化石,雖然長得很兇殘,但對人類沒有危險。  3、熊貓螞蟻,因身上黑白兩色的毛而得名。它背部的刺能毒死一頭水牛。  4、角蟬,它奇異的外表給科學家提出了很多問題。
  • MICCAI 2020論文收錄結果揭曉,騰訊天衍實驗室14篇論文入選
    近日,第 23 屆醫學圖像計算和計算機輔助介入國際會議 MICCAI 2020 論文錄用結果揭曉,專注醫療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技術研究的騰訊天衍實驗室入選論文 14 篇。騰訊天衍實驗室作為騰訊覓影幕後的算法技術供應團隊之一,主要研究多種機器學習方法在醫學影像臨床中的應用。
  • 中科院團隊發現2億年前原始蜻蜓化石,大小如同成年人手掌
    中科院團隊發現2億年前原始蜻蜓化石,大小如同成年人手掌 新華網南京6月15日消息,記者15日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科研人員領銜的團隊,在我國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最新發現一枚距今2億年的原始蜻蜓化石
  • 13.6萬年前滅絕物種再現,消失生物為何頻繁出現?
    13.6萬年前滅絕物種再現根據科學報告指出,這次科學家們發現的物種是一種不會飛的鳥類,是位於阿爾達布拉環礁區域,之所以這種鳥類在13.6萬年前滅絕物種會出現滅絕,主要是因為自然變化帶來的。科學家們發現隨著海水的上升,整個阿爾達布拉環礁都被海水淹沒了,所以生存在這環島上「不會飛的鳥類」完全是無法避免被滅絕的風險,因為無法逃脫,所以最終導致整個物種遭受滅頂之災。
  • 5種延續至今的原始物種,第3種存活了上億年,現今被人當成寵物
    櫛水母,屬於低等的海洋無脊椎動物,早在6.5億年前就已經存在,比恐龍出現的時期還要早得多,截止現在,人類已發現的水母種類多達250餘種,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櫛水母就是其中的一種,近代生物學家經過研究後發現,這種水母雖然低等,但卻能在短短四天的時間內將大腦重生。
  • 地球 人類是唯一的物種嘛!46億年的時間尺度上的其它智慧物種
    人類現在 擁有文字歷史記載,也就5000-6000年,擁有人類活動遺址發現也就3萬年左右,再對比最早的人類活動化石也就200多萬年前。人類的活動痕跡也就是200多萬年,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中,這200萬年實在是太短暫了。地球擁有46億年的進化歷史,難道就只進化出人類一個物種嗎?
  • 滅絕至少6500萬年,13.6萬年前就沒有的物種都再現地球
    科學家在研究地球上的生物,發現了一種生物,它的脊柱是中空的,第一次出現在3.5億年前的泥盆紀,當時在地球上極其豐富,由此被人們稱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因為在後續的研究中並沒有發現它們的蹤跡,因此科學家推測這種生物——腔棘魚在65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畢竟當時的霸主恐龍都已經滅絕了,更何況是普通的淡水魚。
  • 原始森林發現新物種 五角狀馥鬱香
    國家林草局昆明勘察設計院專家,近日在雲南保山市龍陵縣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開展野生動植物本底資源調查時,發現了夾竹桃科球蘭屬植物新物種,並已命名為高黎貢球蘭。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高黎貢球蘭具有在大樹上附生生長的特性,對森林質量、溼度、氣溫和樹皮表面腐殖質積累量等生境要求十分苛刻,目前僅見於原始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