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極危、中國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現身梁子湖
11月24日,鄂州市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工作人員在梁子湖監測到24隻白鶴。省觀鳥協會專家趕赴梁子湖進行確認。據專家介紹,這是幾十年來在鄂州梁子湖首次發現白鶴。 白鶴是全球瀕危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級。1989年列入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1996年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白鶴一般棲息於開闊的平原沼澤草地和湖泊沿邊地帶。白鶴是對棲息地要求很高,對淺水溼地的依戀性很強。
-
全球極危、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鶴」現身鄂州梁子湖
11月24日,鄂州市國家級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工作人員在進行日常巡護監測時在梁子湖湖面監測到24隻白鶴,同時在旁邊灘涂及其附近水面發現有300餘只鸕鷀在一起棲息和覓食。省觀鳥協會鳥類專家及時趕赴梁子湖進行了實地監測和確認,據專家介紹,這是幾十年來首次在鄂州梁子湖發現「白鶴」。
-
湖北鄂州梁子湖監測到全球極危、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1日訊 11月24日,湖北省鄂州市國家級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工作人員在進行日常巡護監測時在梁子湖湖面監測到24隻白鶴,同時在旁邊灘涂及其附近水面發現有300餘只鸕鷀在一起棲息和覓食。
-
全球極危鳥類青頭潛鴨現身湘陰橫嶺湖
1月10日,從橫嶺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傳來喜訊,16隻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在保護區青山島內湖現身。這是湘陰縣首次監測到成群出現的青頭潛鴨。本次青頭潛鴨的發現者是橫嶺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新化溝保護站站長陳振華。「此次一次性發現16隻,實屬不易。」
-
七隻白鶴來麗水「做客」,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不到4000隻!
全球不到4000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來麗水啦最近一周在麗水縉雲壺鎮赤溪外的藕田裡有七隻白鶴來「做客」秋冬時節,白鶴南飛。近日,有攝影愛好者在縉雲壺鎮赤溪外的藕田拍攝到七隻白鶴,它們一起在藕田覓食,一起在天空飛翔,時而呈一字形,時而呈V形,鳴聲清脆響亮。白鶴氣質出眾、自帶仙氣,有鳥類的「活化石」之稱。全球不到4000隻,是極危鳥類之一,屬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是第二次在麗水發現白鶴,第一次發現是在2013年的松陽。
-
青島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
白鶴亮翅!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好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記者從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獲悉,截至目前,在膠州灣溼地觀測到的野生鳥類極危物種已經達到5種,包括青頭潛鴨、黃胸鵐、中華鳳頭燕鷗、白鶴、勺嘴鷸等。據了解,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鳥類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極危物種,是極端接近絕種危險的最嚴重等級。而在同一區域同時觀測到5種鳥類極危物種,極為罕見。青島市觀鳥協會會長薛琳表示,這說明膠州灣的生態保護非常好,適合各種鳥類棲息生活。
-
韶關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全球僅存四千餘只
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馬市鎮一處河邊淺灘上的白鶴。
-
全球不到4000隻!鳥類「活化石」白鶴再次做客麗水
經專家鑑定後,確認該物種為世界級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鶴。白鶴(學名:Grus leucogeranus),大型涉禽,略小於丹頂鶴,略大於白鷺,體長130-140釐米。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虹膜棕黃色,嘴、腳暗紅色。2齡腳變紅色,3齡嘴亦變為紅色。
-
瀕危白鶴現藕田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1月10日,安徽農墾華陽河農場,三隻白鶴家庭成員(2隻成鶴1隻幼鶴)在一片藕田嬉戲、覓食。三隻白鶴家庭成員(二隻成鳥一隻幼鳥)在一片藕田覓食近年來,華陽河農場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候鳥的種類和數量都不斷增加。
-
倡議全民愛鳥護鳥 江西啟動保護白鶴公益宣傳活動
白鶴作為江西「省鳥」,不僅為江西人所熟悉和喜愛,更是外界了解我省生態風土的「金招牌」。昨日下午,由省教育廳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我們的愛像泉水一樣流淌——『1%工程·愛滿家園』」保護省鳥白鶴公益宣傳活動在南昌航空大學啟動。
-
白鶴亮翅
白鶴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1989年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世界現有白鶴大約為4000多隻,其中90%在鄱陽湖越冬。當地野生動物保護站的朋友說,不知道為什麼,從這個冬天開始,生性謹慎的白鶴越來越多地進入到收割過的稻田覓食。
-
廣東首次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
中新社廣州12月16日電 (記者 程景偉)據廣東省林業局16日消息,經專家現場核查,近日飛抵江門市新會區三江鎮沙仔場社區的9隻陌生候鳥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這是廣東省歷史上首次觀測記錄到白鶴。資料圖:白鶴。
-
我市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近危鳥類重現
《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我市共記錄鳥類416種,包括遺鷗、丹頂鶴、大鴇等11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等5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市規劃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過境北大港溼地候鳥數量累計達到100餘萬隻,相較往年增長5萬隻左右,鳥類種類由2017年的249種增加到2020年的279種,並且在去年首次觀測到
-
我市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近危鳥類重現
《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我市共記錄鳥類416種,包括遺鷗、丹頂鶴、大鴇等11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等5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白頭硬尾鴨和雪雁,多年不見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大鴇也現身北大港溼地。
-
天津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近危鳥類重現
《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我市共記錄鳥類416種,包括遺鷗、丹頂鶴、大鴇等11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等5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市規劃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過境北大港溼地候鳥數量累計達到100餘萬隻,相較往年增長5萬隻左右,鳥類種類由2017年的249種增加到2020年的279種,並且在去年首次觀測到白頭硬尾鴨和雪雁,多年不見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大鴇也現身北大港溼地。
-
極危物種黃胸鵐現身連雲港
黃胸鵐現身連雲港。 揚子晚報訊(通訊員 蘇小環 記者 曹盧傑)近日,受連雲港市灌雲生態環境局委託的生態環境部南京環科所生物多樣性調查團隊,在灌雲縣下車鎮四五河附近調查期間,記錄到2隻黃胸鵐(俗稱:禾花雀),經查證,該鳥種於2017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級為「極危(CR)」物種。 黃胸鵐(音wú)為中等體型(15釐米)而色彩鮮亮的鵐。
-
珍稀白鶴首次飛臨石獅 全球僅存4000隻
據了解,白鶴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目前不到4000隻,每年夏天,白鶴在西伯利亞繁殖,冬季則會遷徙到江西鄱陽湖等地越冬。
-
青特地鐵·花嶼城|擁山水院墅,隱於繁華,俯仰皆風景
擇址中央別墅區,匠呈城市稀缺山水院墅,禮獻一城生活夢想。限墅令下,主城別墅產品躋身臻藏級奢宅,從過去到未來,永遠只為每個時代的極少人所有。青特地鐵·花嶼城山水院墅,除了寫實的享受,更懂寫意的美好,為居者帶來如詩如畫的愜意日常。
-
鄱陽湖上白鶴飛——從白鶴遷徙路線之變看生態文明建設
30多年前,國際鶴類基金會考察鄱陽湖時,當時除中國鄱陽湖之外,全球還有另外兩處白鶴越冬地。白鶴在南昌市五星農場的溼地上飛翔(12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30多年後,那兩條遷徙路線幾近喪失,而在鄱陽湖區白鶴數量已佔全球98%。水草豐美、蝶湖洲灘的鄱陽湖,成為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白鶴鍾情於鄱陽湖,恰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生動寫照。
-
麗水又現神秘珍貴動物
白鶴又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來麗水了!最近,縉雲壺鎮赤溪外的藕田裡來了7位珍貴而又稀有的「來客」——白鶴目前全球僅剩4000隻。白鶴氣質出眾、自帶仙氣,有鳥類的「活化石」之稱。目前,全球不到4000隻,是極危鳥類之一,屬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是第二次在麗水發現白鶴,第一次發現是在2013年的松陽。